基本信息
书名:人体复原工程——人体使用手册2(网)
定价:29.00元
作者:吴清忠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5-01
ISBN:978753605313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为吴清忠先生完成《人体使用手册》之后六年的研究成果。以科学的方法,颠覆所有我们一般对中、西医的认识,并打破中、西医对“人体构造”的迷思。他认为:“在现有的医疗技术,对于人体自我修复工作的运行知识仍是一片空白”。而机械工程师出身的吴清忠则从系统化的角度,让我们首先认识自己的身体构造、零部件的巧妙组合与运作原理,进一步了解人为什么会生病,所以应如何保养身体。告诉你相信我们的身体会在“*适当”的时间,自行启动“复原工程”,让身体恢复健康。
由吴清忠先生著述的《人体使用手册》作为他的养生心得,于2002年完稿后,在网上流行,成为众多网友分享健康经验的热门网络书。而2005年平面书分别在台湾和大陆出版,更是屡居畅销排行榜首位,成为近年来*受华人读者青睐的保健养生著作。更因其通俗易懂和极具创意的诠释语言,把现代系统学理论与古老的中医养生保健精粹结合起来,使世人对中医体系以及一些常见病防治有了更为感性的初步认识。也因此掀起保健图书的出版热潮。其中所提出的日常保健的一式三招和两个重要观念,简单易行,并深入民心。广大读者身体力行,也因此引发非常热烈的讨论与互动。目前,《人体使用手册》总销售已超过一百五十万册(大陆市场近一百三十万册)。
完成《人体使用手册》以后的六年来,吴清忠一如继往潜心中医研究。继“如何使用人体”之后,他进一步研究“人体复原工程”的课题。正如他在前言中所说:“《人体使用手册》在2002年就完稿,已经是六年前的事了。这六年来,我遇见了几位很好的老师,学习了许多新东西。我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在不断的进步之中。人体的复原过程,是这六年来*主要的体会。我不是医生,我的研究只是养生的心得,是每一个人都能自己做的。”
针对读者通过他的和讯提问的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对一式三招操作的细节,以及在实施了一式三招后血气上升身体开始了修复工作,因而出现许多症状,诸如此类的问题使吴清忠觉得有必要提供他新的研究成果与经验,帮助读者对身体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在这本刚刚出版的新书中,作者更提出什么才是病?以及生病该怎么办?等等更新的见解。他认为身体出现不舒服的现象并不意味着生病,而没有症状也并不表示身体健康等重要的观念。他在书中写道:“养生是一种思考方式,身体出现了症状,不要立即判断身体生病了,应该先思考身体在做什么,再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每一个症状。”而如何敲胆经、疏通心包经及按摩穴位的正确方式,都以详细及清楚的绘图表现,让读者一目了然,轻松掌握,所以《人体复原过程》也是修习一式三招的重要指南。
作者还提醒读者在面对人体复原时如能量提升的反应、排除寒气的反应、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的反应、排除体内化学物质的反应、肝血增加的反应,诸如此类,应该如何面对与处理。
人人都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却往往忽略日常生活的保健。在《人体复原工程》中,作者提倡改变饮食习惯,如细嚼慢咽、午后轻食等都是传统中医中被我们忽视却值得推展的理念。这才是拥有青春健美的正确方向。而情绪上出现的问题,往往是疾病的根源,惟有寻根问源,才能杜绝疾病的发生。所以吴清忠说:“治疗的目标是疾病的根源,不是症状。”
那么,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身体?
吴清忠提出一个生动的譬喻,即身体与企业是一样的。企业的问题往往出现在经营者身上,只有企业家自己能解决。人体也一样,大多数的疾病就像企业里的问题,必须自己改变才能改善,不能全靠医生。所以,一个有知识的现代人应该打破莫须有的知识界限,把医学当成自己也能学习的一门学问,花点精神学习养生知识,自己主导养生和祛病的工作,做自己身体的总经理。才能摆脱疾病,得到健康。
《人体复原工程》既是《人体使用手册》的续集,也是中医科学化的实践典范。是每个现代人的健康宝典。
目录
前言 做自己身体的总经理
篇 科学的中医
章 五脏六腑的科学意义
第二章 中医与西医的差异
第三章 人体的脏腑与企业组织的比较
第二篇 正确的健康观念
章 疾病的定义
不舒服的症状不是疾病
没有症状并不就没有病
第二章 血气能量
没有症状的健康恶化
血液是能量和物质的载体
生物体内的物质转换
老化速度和回春
第三篇 养生之道
章 停止创造新的疾病
第二章 敲胆经
如何帮婴幼儿敲胆经
胆囊已经割除了,还要不要敲胆经?
第三章 早睡自然醒
第四章 气的调度
第五章 疏通心包经
心包积液状态的实时检测
利用磁铁片疏通心包经的方法
按摩心包经的三个步骤
第六章 细嚼慢咽
第七章 午后轻食
第八章 横膈膜按摩法
第四篇 人体的复原工程
章 能量提升的反应
第二章 排除寒气的反应
排除胃寒的反应
排除膀胱经寒气的反应
排除肺脏寒气的反应
第三章 中暑
第四章 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的反应
第五章 排除体内化学物质的反应
第六章 大小肠修复的反应
第七章 病由心生
生气的机制
如何减少怒气的伤害
便秘的性格
头发掉光了,怎么办?
乳癌
人可以貌相
修身养性是养生的起点
第五篇 读者的互动
章 敲胆经问答
第二章 早睡问答
第三章 按摩心包经问答
第四章 寒气问答
第五章 综合性问答
作者介绍
吴清忠,曾经在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从事机器人的研究;台湾生产力中心推动台湾的工业自动化发展;美国波士顿顾问公司(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担任世界银行中国工业贷款顾问;香港晨兴集团(Morningside Group)担任中国区首席代表,从事直接投资基金管理工作;台湾荣
文摘
序言
这本《人体复原工程——人体使用手册2(网)》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我本来以为这种技术性的书籍会枯燥乏味,充满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但读下来却感觉像是在阅读一本引人入胜的科幻小说,只不过里面的技术是基于严谨的科学原理。书中的叙述方式非常生动,作者似乎有着将复杂概念转化为直观图像的天赋。每一次阅读,我都能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清晰的、动态的“人体机器”模型,这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身体各个系统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尤其是在谈到那些看似神秘的生理过程时,作者总能找到非常贴切的比喻,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豁然开朗。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行文间流露出的那种对生命体的敬畏感,这使得整本书的基调不是冰冷的机械论,而是充满了对生命潜能的探索欲。它不仅仅是在介绍“如何修复”,更是在探讨“如何优化”我们与生俱来的这部精妙装置,那种对细节的极致挖掘,让人忍不住一页接一页地往下翻,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于自身奥秘的解答。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在于它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对“维护健康”这件事的粗浅理解。在此之前,我总认为健康管理无非是“多运动,少吃油腻”,但这本书展示了一个远比这复杂、精妙得多的内部世界。作者提供的视角是如此的宏大和微观并存,让人意识到每一个细微的调整,都可能在整个系统内引发巨大的共振或失衡。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讨论“非线性变化”时所采取的论证方式,它打破了许多传统健康观念中那种线性的、简单的因果关系,让人学会用更动态、更系统化的眼光去看待身体的长期演化。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被授予了一套全新的工具箱,里面装载的不是万能药,而是理解和预判身体状态变化的关键钥匙。这是一种赋权感,让你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一个积极的、有策略的“系统管理者”。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有一种独特的、近乎于哲学的沉思感,但又毫不拖泥带水,是那种在精确中蕴含着力量的表达。读它的时候,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一个句子,因为它所蕴含的信息量和思考维度是如此丰富。作者在描述人体运行的复杂性时,没有采用那种故作高深的语气,反而有一种坦诚的、近乎“揭秘”的姿态。比如在探讨某种长期状态的累积效应时,那种冷静而精准的预测和分析,让人不寒而栗,也让人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日常习惯的连锁反应。它不仅是一本“手册”,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对待自身健康的态度和认知边界。这种既有科学深度又有思想厚度的文字,使得阅读过程成为了一种精神上的洗礼,促使我重新审视自己与这个“载体”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拥有者,而更像是需要细心维护的合作伙伴。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其结构安排的巧妙。它不像传统的教科书那样按部就班地罗列知识点,而是更像是一份精心设计的“升级指南”。每一章的过渡都极其自然流畅,仿佛是经验丰富的大师在手把手地指导你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审视。我发现作者在处理不同主题之间的衔接上,简直是下足了功夫,你会发现前一章讨论的微观层面的机制,下一章立刻就与宏观层面的功能表现联系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这种立体化的知识网络构建,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很多我过去困惑不解的身体反应,在这本书的逻辑框架下,一下子变得合情合理,甚至有种“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感。这种由点到面,再由面及点的阅读体验,远超我预期的深度和广度,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知识的层次感和系统性。
评分我通常不太喜欢阅读网络版本的内容,总觉得排版和阅读体验会大打折扣,但这本书的数字化呈现效果出乎意料地出色。虽然我没有看到实体书,但网上的版本在图文的配合上做得极为用心,那些示意图和流程图的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例——清晰、简洁,而且关键信息点一目了然。更令人称赞的是,它似乎为不同阅读习惯的用户做了优化,比如在关键术语的标注和交叉引用方面做得非常便捷,这对于需要随时查阅和回顾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发现自己可以轻松地在不同章节间跳转,进行对比阅读,而不会被复杂的导航所困扰。这种对用户体验的重视,让原本严肃的知识获取过程变得高效且愉悦,成功地打破了网络阅读的固有弊端,真正做到了知识的无碍流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