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
定价:35.00元
作者:孟群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01
ISBN:978711714966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孟群主编的《中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共分为十八章,涵盖相关医学类十八个专业,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相关医学类专业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介绍了国外相关医学类专业发展的历史和状况,对我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客观的研究;根据我国卫生事业和医学教育发展新的形势和新要求,对高等卫生职业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展望;填补了相关医学类专业研究的空白。本书对我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进行客观、系统、全面的研究。本书在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相关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由82所卫生类高职教育的骨干院校148位老师参与编写,200多位老师参与调研,是一部的专业指导书籍,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实用价值。希望成为医学教育和卫生管理人员、专业教师的重要参考书和案头工具。
内容提要
目录
章 护理专业第二章 助产专业第三章 药学专业第四章 中药专业第五章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第六章 医学生物技术专业第七章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第八章 眼视光技术专业第九章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第十章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口腔工艺技术方向)第十一章 医学营养专业第十二章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第十三章 呼吸治疗技术专业第十四章 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第十五章 卫生监督专业第十六章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第十七章 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第十八章 医学文秘专业附录1 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相关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名单 附录1—1 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相关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名单 附录1—2 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相关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委员会名单附录2 专业目录 附录2—1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医学类) 附录2—2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医药卫生大类) 附录2—3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医药卫生类)附录3 2006—2010年教育部高职高专相关医学教指委主要工作 附录3—1 2006—2010年相关医学教指委相关工作会议及学术活动 附录3—2 2006—2010年高职高专相关医学教指委专业调研及专业规范研制工作 附录3—3 2006—2010年高职高专相关医学教指委研究课题 附录3—3—1 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研究发展基金2006—2007年度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附录3—3—2 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研究发展基金2008—2009年度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附录3—3—3 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研究发展基金2008—2009年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成果奖获奖名单 附录3—4 2006—2011年高职高专相关医学教指委骨干师资培训项目 附录3—5 2006—2010年高职高专相关医学教指委推荐荣获国家精品课程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所呈现的,是对中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发展进程的一次详尽梳理和前瞻性展望。作者并没有回避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挑战和困境,而是以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书中对“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问题进行了多维度的解读,指出教学内容陈旧、实践环节不足、毕业生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都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作者在探讨解决之道时,特别强调了“持续改进”的理念,将教育教学的过程视为一个不断迭代和优化的循环。例如,通过建立定期的专业评估机制,引入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以及加强对教学效果的追踪研究,来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书中对“国际化”战略的论述也让我耳目一新,如何在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技术的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发展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高等卫生职业教育,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评分读罢此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关于未来卫生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清晰蓝图。书中关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论述尤为精彩,它不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通过深入剖析成功的案例,阐述了如何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模式,例如,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课程标准、联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等。作者强调,只有真正将教育教学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才能培养出企业和社会真正需要的“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此外,书中还对新时代卫生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特别是关于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例如,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进行手术模拟训练,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提供个性化指导,以及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课程设计和评估中,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极具前瞻性的思路。书中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关注也让我印象深刻,如何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如何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
评分这本书以其宏大的视角和严谨的论证,深刻剖析了当前中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复杂图景。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现状的简单罗列,而是深入挖掘了问题的根源,例如,书中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卫生职业院校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模式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东部沿海地区院校往往在资源、技术和国际交流方面更具优势,而中西部地区院校则可能面临生源质量不高、就业压力大、教学设备落后等现实挑战。此外,书中对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也进行了探讨,指出了一些传统专业供大于求,而新兴的、与健康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专业,如智慧医疗技术、康复治疗技术、老年护理等,却存在人才缺口。作者通过大量翔实的数据和案例,清晰地展现了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在服务国家健康战略、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同时也毫不回避地指出了其在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等方面存在的瓶颈。
评分这本书是一次对中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体系进行的全面而深刻的“体检”。作者以一种批判性的眼光,审视了当前教育体制、政策导向、以及市场需求之间的互动关系。书中对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教育性”之间的张力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指出在追求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如何不忽视学生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我尤其赞同作者关于“评价体系改革”的观点,现有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存在重分数、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这不利于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书中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包括引入行业专家参与教学评估,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以及更加注重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此外,书中对不同层次卫生职业教育(如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之间的衔接和贯通也进行了探讨,这对于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至关重要,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路径。
评分这部著作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以一种“接地气”的方式,展现了中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在服务国家大健康战略中的巨大潜力和现实挑战。作者在书中对“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实践进行了深入挖掘,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订单式培养,而是探讨了如何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同承担科研项目、以及开展教师互聘等更深层次的合作,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书中对“产教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也进行了独到的预测,指出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未来高等卫生职业教育需要更加关注新兴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例如,基因测序技术、精准医疗、远程医疗等,这些都将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终身学习”理念的阐释,它强调了在快速变化的医疗健康领域,职业技能的更新迭代是必然的,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