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名人教子的100法则
定价:29.80元
售价:21.8元,便宜8.0元,折扣73
作者:高敏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4-01
ISBN:9787802434509
字数:
页码:364
版次:1
装帧: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父母床头的一部教子
感悟名人教子,成就孩子一生
没有不成才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
通过阅读书中名人的教子法则,让您教育子女不再迷茫。不再无的放矢,不再走弯路,不再做无用功!
《名人教子的100法则》能给天下父母们带来-份警醒,一份感悟,一份收获。在世界历史的长河里,总是会涌现出-些与众不同的人物,他们就你夜空中闪亮的星星,放射出绚丽的光芒照耀着人类。其实,这些人的成功,与之所受家庭教育不无关系书中列举的大量古今中外名人教子的法则,就像是一面面关于教子的镜子。每位父母都可以用名人的教子思想来预防自己教子方法的陈腐和错误,使自己能够掌握的教育模式。
“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它出自《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的是孟母为了教育儿子成才,选择良好的环境,为孟子创造学习条件的故事。在孟子小时候,其家舍住处离墓地很近,而孟子呢,就经常在墓地边游戏取乐,模仿上坟的人堆个小土堆儿,学着筑埋坟墓。孟母一心想使孟子成为好读书、有学问的人,看到儿子的这些怪行为,心里很不好受。感到这个环境实在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认为“此非所以居吾子也”,就决定搬家。不久,孟母把家搬到了一个集市的旁边。因而孟子就经常在市场里玩耍,学着小商小贩沿街叫卖和讨价还价。孟母觉得家居闹市对孩子更没有好影响,于是再一次举家搬迁,搬到了一个学宫的旁边。学宫是国家兴办的教育机构,聚集着许多既有学问又懂礼仪的读书人。学宫里书声朗朗,孟子被吸引。他时常跑到学官门前张望,有时还看到老师带领学生演习周礼(周礼,就是周朝的一套祭祀、朝拜、来往的礼节仪式)。在这种气氛的熏陶下,孟子也和邻居的孩子们做着演习周礼的游戏。“设俎豆,揖让进退。”不久,孟子就进这所学宫学习礼乐、射御、术数、六艺。孟母非常高兴,就定居下来了。经过孟母从中开导,他的学业日进,终成为了人人敬仰的哲人。
……
章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1.以身作则法——陶母拒礼责子
2.环境影响法——“孟母三迁”
3.重视孩子的思想教育——唐太宗重视教子
4.从细节之处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黄炎培的教子思想
5.目标期望法——司马迁的成长历程
6.重视早期教育——林则徐少年时代所受的家教
7.启蒙培养法——孔母重视孔子音乐兴趣的培养
8.开发孩子的智力——比尔·盖茨的成长
9.对孩子抱有信心——破仑·希尔继母对他的教育
10.赏识自己的孩子——父亲的赏识让“”成为绘画大师
11.让他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里根父亲教子
12.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艾森豪·威尔母亲对孩子的教育
13.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音乐天才莫扎特的成长之路
第二章 平等——教育的基础
1.做孩子的知己——安徒生父亲对孩子的培养
2.与子——刘墉教子
3.谈心教子法——陈毅教子
4.学会低头——邓的父亲教子
5.学会尊重孩子——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育子法则
6.和孩子来个“君子协定”——赵子岳教子
7.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隋文帝依法惩子
8.支持孩子——罗瑞卿教子
9.慈父严师_吴铁秋教子
10.鼓励孩子自由发展——老舍教子
第三章 教育的核心——爱
1.爱子有道——梁启超的教子艺术
2.体察孩子的心灵——陈景润教子
3.情感教育法——董竹君教子
4.包容谅解法——甘地所受教育
5.行为影响法——韩国妈妈张炳慧的教育
6.真情教导——鲁迅的教子艺术
7.寓教于乐——李大钊的教育故事
8.给孩子热情和温暖——戴高乐对女儿安妮的关爱
9.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对崔永元的影响
10.“绝情”爸爸——盖达尔不给女儿留情面
11.学会勇敢——贺龙教子故事
第四章 教育孩子的技巧
1.教子不虚荣——戚继光受教
2.培养孩子朗读的习惯——布什家族的“祖传诀窍
3.幽默教子法——米哈依尔·斯维特洛夫教子
4.言传身教——李国豪的教子艺术
5.宽严教育法——贝多芬父亲的张弛教育
6.“顺其自然”法——叶圣陶的教子艺术
7.寓教于乐法——歌德受教于父母
8.习惯教育法——罗斯福的父母教子
9.从小培养法——爱因斯坦的成长之路
10.激励教育法——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1.榜样诱导法——朱自清教子
12.因材施教法——项梁教项羽学兵法
13.言传身教——梁启超教子
14.父母的榜样——列宁父母的教育之道
第五章 把握好关爱孩子的“度”
1.适当惩罚——斯特娜夫人对女儿的教育
2.引导孩子实践——戴尔父亲教子
3.严爱结合法——李大钊爷爷教育孙子
4.严格施教法——傅雷教子
5.不特殊对待——“经营之神”王永庆教子
6.严爱结合法——颜之推:爱子与教子结合
7.夸奖孩子要有度——卡尔·威特父亲的教子方式
……
第六章 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第七章 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态
第八章 注重能力的培养
第九章 为孩子播上品德的种子
第十章 教育源于生活
这本书的叙事逻辑构建得非常精妙,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是采用了一种递进式的、基于“心法”而非“招式”的论述结构。它开篇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探讨了“什么是真正的成功者的底层心性”,将亲子关系视为是人格塑造的基石,而不是功利性成果的捷径。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尤其是在分析那些“反面教材”——那些虽然成就斐然,但在家庭教育上却留下深刻遗憾的名人案例时,那种克制和客观的分析,让人感到一种深刻的同理心。他没有急于下定论,而是通过引用大量的第一手访谈资料和私人信件,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微妙张力。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论证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那种知识的广度,他能信手拈来地将西方哲学思想与东方古典智慧熔于一炉,用现代心理学的视角去解构古老的家庭教育理念,使得整本书的思想深度远超一般的育儿指南,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有智慧的引导者”的哲学导论。阅读它,感觉不是在学习技巧,而是在进行一次深刻的自我审视和精神洗礼。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充满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活力,它完全摒弃了学术论文的枯燥和教条主义的说教腔,读起来更像是一场与一位睿智长者的深夜对谈。作者的幽默感掌握得恰到好处,那些在严肃议题中穿插的恰当的比喻和略带自嘲的个人经历,让紧张的阅读氛围得到了极大的放松。例如,在谈到“如何鼓励孩子承担责任”时,他引用了一个关于一位著名音乐家童年时期,如何被要求自己负责清理乐器房的轶事,描述得生动有趣,将原本枯燥的“责任感培养”描绘成了一场充满戏剧张力的家庭小插曲。这种叙事手法极大地提高了阅读的趣味性,让我常常因为一个精彩的段落而笑出声来,然后回味其中蕴含的深刻教育哲理。这种流畅、自然且富有感染力的文字表达,使得即便是对于那些对育儿话题不甚感兴趣的人来说,也会被其故事性和思想的深度所吸引,从而主动地沉浸其中,进行深度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很有品味,那种沉稳中带着一丝暖意的米黄色调,让人一拿到手就感到一种庄重和亲切感。纸张的质感也无可挑剔,拿在手里有分量,阅读时几乎没有反光,长时间看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划分上的处理,每一条“法则”前都有一个简短的引言,不是那种生硬的口号,而是用一个名人家庭生活中的小片段作为切入点,非常生活化,让人感觉作者是真正走进这些家庭观察过的,而不是在书房里凭空想象。比如,其中有一章讲到“专注力的培养”,它没有直接给出复杂的训练方法,而是描述了一个著名科学家如何在他童年时,因为对手中的一个昆虫标本表现出异乎寻常的耐心和细致,从而被他的父亲注意并加以引导的过程。这种叙事手法,比起那些直接说教的育儿书,更能触动人心,因为它展示了教育的“发生场”,而不是教育的“理论模型”。而且,排版上,重点的关键词语都有适度的加粗和斜体处理,既不花哨,又能有效引导读者的视线,确保即使在快速翻阅时,关键信息也不会轻易遗漏。整体来看,这本书在视觉传达和阅读体验上,绝对是市面上同类书籍中的佼佼者,让人愿意反复翻阅,甚至将它作为案头常备的书籍。
评分这本书在对“失败”的定义和接纳上,展现出一种极为成熟和包容的视角,这在强调“赢家文化”的当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作者并没有将名人父母塑造成完美无缺的神祇,相反,他花费了大量笔墨去解析那些看似光鲜亮丽的成功背后,所隐藏的代价、焦虑和教养上的失误。他明确指出,教育的本质不是追求永不犯错,而是教会孩子如何从错误中吸取养分,建立强大的心理韧性。书中对于如何与孩子共同面对挫折、如何将“不完美”内化为独特的个人标签,有着非常深入的探讨。这种对“局限性”的坦诚,极大地减轻了作为父母的心理负担,让我明白,我的焦虑和偶尔的失误,恰恰是孩子学习如何与真实世界相处的宝贵课堂。它引导我从“追求完美”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转而专注于培养孩子面对不确定性的勇气和智慧,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育儿目标设定。
评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的“接地气”程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很多育儿书读起来,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精英感,仿佛作者的世界里不存在柴米油盐和日常的琐碎争吵。但这本书不同,它敢于直面那些让普通父母头疼的“疑难杂症”。比如,它详细探讨了如何在一个物质条件并非顶尖的家庭环境中,去培养孩子的“精神富有”;又比如,如何处理孩子在青春期对父母价值观的激烈反抗期,并且不以“权威压制”收场。作者给出的建议,往往是具体到场景的对话脚本,或者是一套可以立即应用的家庭会议流程。我试着用其中一套处理孩子作业拖延症的“非指责性反馈模型”,效果立竿见影。这让我相信,书中所阐述的原则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对现实生活高度敏感和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实践指南。这种“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特点,是这本书最宝贵的价值所在,它真正为我们这些在育儿战场上摸爬滚打的家长,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可操作的武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