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好父母要有好习惯
作者:杨赟著
ISBN:9787564032852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01
印刷时间:2010-09-01
字数: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数:260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重量:
定价:29.8
编辑
父母把赞美孩子当成一种习惯,孩子就会更自信;父母把理解孩子当成一种习惯,孩子就会更听话:父母把尊重孩子当成一种习惯,孩子就会更独立:父母把平等沟通当成一种习惯,孩子就会更活跃:父母把积极鼓励当成一种习惯,孩子就会更勇敢。
成功父母必须养成的100个教子习惯,父母的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成功的父母,都有的教子习惯。
内容简介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会在有意或无意问发现一些确实行之有效的教子技巧,如果所有的父母都能把这些偶然发现的教子技巧强化成自己的教子习惯,那么父母们都能成为教育专家,也都能培养出的孩子。
目录
心理观念篇
把孩子当成朋友/002
修正对孩子的过高期望/005
放下架子/007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010
相信自己的孩子/012
对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做到心中有数/015
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018
从来都不要强迫孩子/020
不要取笑孩子/023
别溺爱你的孩子/025
不与别的孩子对比/028
不给孩子贴标签/031
别把孩子看得太低/033
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乐/036
给孩子玩耍的时间/039
尊重孩子的秘密/041
尊重孩子的个人兴趣/044
尊重孩子的理想和追求/047
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049
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052
别让自卑压弯了孩子的腰/055
从不把孩子管得太死/059
尊重孩子的隐私/061
培养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063
交流沟通篇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068
随时和孩子保持心灵沟通/070
主动聆听孩子的表达/073
要改变孩子,先做好自己/076
告诉孩子什么是诚信/078
用平等的方式与孩子讨论问题/081
不敷衍孩子说的话/083
在孩子说话的时候做个好听众/086
不要轻易反驳孩子/089
不要回避孩子的问题/092
在孩子面前不唠叨/094
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097
不用命令的口吻与孩子说话/099
让孩子自信而不自负/102
让孩子做有教养的人/105
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107
教孩子学会独立生活/110
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责任/112
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115
感恩之心——孩子的必修课/118
帮助孩子更好地交友/120
给孩子的承诺一定要兑现/123
才艺学习,让孩子自己选择/126
让孩子勇敢面对恐惧/128
教孩子如何与老师沟通/131
让孩子多融入社会/133
引导孩子交好朋友/136
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39
赞美常识篇
营造欢乐和谐的家庭氛围/142
乐观进取的孩子可爱/145
激励孩子要有勤俭的美德/147
赞美孩子的爱心/149
总是以赏识的态度看待孩子/151
把孩子的每一个进步看在眼里/154
赏识孩子的闪光点/156
赏识孩子“古怪的想法”/159
在他人面前赞美孩子/161
肯定孩子的努力和勤奋/163
帮助孩子发挥创造力/166
及时夸奖孩子的良好行为/168
在中发现孩子的优点/171
夸孩子从不贬低别人/173
包容孩子的过失/175
包容孩子的坏情绪/178
宽容孩子的缺点/180
发现和放大孩子的优点/181
要用适当的方式表扬孩子/184
鼓励孩子勇于展现自己/186
鼓励孩子勇敢去尝试/188
怎样赞赏孩子更好/191
不用分数给孩子定位/193
批评启发篇
不对孩子实施语言暴力/198
不把坏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200
引导孩子接受批评/202
孩子有“多动症”怎么办/204
不能威胁孩子/207
不能揭孩子的短处/209
不要强求孩子/211
向孩子道歉/214
注意奖惩要有度/217
慎给孩子物质奖励/219
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221
学会批评的艺术/224
只谈眼前,不翻旧账/226
怎样面对孩子犯的/229
多沟通感情胜过批评/231
不要借题发挥批评孩子/234
制止孩子说谎的行为/236
切记不可动手打孩子/239
批评孩子时不该说的话/242
首先要尊重孩子/244
暗示地批评/247
批评孩子要对事不对人/249
教育孩子要保持一致/252
不作不合理的批评/255
做个合格的家长/258
.......
........《好父母要有好习惯》这本书,在我个人的育儿经历中,绝对算得上是一次“醍醐灌顶”般的体验。在阅读之前,我总觉得“好父母”应该是一个天生的角色,具备某种与生俱来的“魔力”。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告诉我,优秀的育儿技巧并非神秘莫测,而是可以通过后天不断培养和形成的“好习惯”来达成。书中最让我感到共鸣的是,作者将“鼓励与赞美”的重要性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我过去习惯于在孩子做得不好时才去指出,而对他们的进步和努力却常常忽略。这本书引导我学会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即使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我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去赞美孩子的努力,比如,当他认真完成一幅画,或者主动帮助我做家务时,我都会真诚地表达我的欣赏。渐渐地,我发现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和乐于尝试,他不再害怕失败,而是更愿意去挑战自己。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十分亲切,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娓娓道来,她没有生硬的理论,只有发自内心的关怀和智慧。它让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但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改变的动力和切实可行的方向。
评分当我拿到《好父母要有好习惯》这本书时,我抱着一种既期待又略带怀疑的心态。期待是因为我确实想成为一个更好的父母,怀疑是因为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籍太多,很多都雷同,或者过于理论化,读起来像在啃教科书。然而,这本书很快就打消了我的疑虑,并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把“好习惯”定义得高高在上、难以企及,而是将它们分解为一个个具体、可操作的行动。比如,书中关于“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章节,并没有教你如何直接给孩子答案,而是鼓励父母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通过提问、提供信息、鼓励尝试等方式,让孩子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很多时候过于“代劳”,反而剥夺了孩子锻炼能力的机会。我曾遇到过孩子因为作业难题而沮丧的时候,按照书中的方法,我没有直接帮他解答,而是和他一起分析题目,找出卡壳的地方,然后引导他回忆相关的知识点,最终他自己找到了解决办法。那一刻,我看到了孩子眼中闪烁的自信光芒,也体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深意。这本书的结构也很清晰,逻辑性强,每一章都围绕一个核心的“好习惯”展开,并配以大量的真实案例分析,让我能够深刻理解这个习惯的意义和实践方法。它让我明白,成为一个“好父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学习、不断实践、精进自我的过程。它不是一本“速成指南”,而是一份“长期陪伴”的育儿宝典,指引我朝着更积极、更有效的方向前进。
评分《好父母要有好习惯》这本书,在我阅读的众多育儿类书籍中,无疑是一股清流,它以一种极其务实且充满人性化的方式,引导我走向更成熟、更智慧的父母身份。它没有空洞的理论,而是将“好父母”的素质,分解为一系列可实践、可落地的“好习惯”。其中,“耐心与等待”这个主题,深深触动了我。我常常因为孩子学习速度慢,或者解决问题不够迅速而感到焦虑,甚至不自觉地催促和指责。这本书让我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父母的角色并非是加速器,而是耐心的陪伴者和支持者。我开始有意识地去放慢自己的脚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尝试,去犯错。当我不再急于求成,而是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观察和引导时,我发现孩子反而能更从容地面对挑战,他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更大的激发。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朴实无华,却字字珠玑,充满了对家庭和孩子的深切关怀。它让我认识到,育儿的真谛不在于完美的表现,而在于是否能够用爱和智慧,去滋养孩子的成长,去塑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家庭氛围。
评分当我捧起《好父母要有好习惯》这本书时,我正处于育儿的迷茫期,感觉自己像一个在海上漂泊的船只,找不到明确的方向。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我人生中的一座灯塔,为我指明了前行的道路。它并没有将“好父母”定义为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状态,而是将其具象化为一系列可以通过努力培养的“好习惯”。我最受益的一点是,书中关于“建立规则与界限”的章节。过去,我常常因为心软或者害怕冲突,而对孩子的某些要求退让,导致规则变得模糊不清,孩子也缺乏应有的约束。作者通过具体的案例,展示了如何清晰、坚定且富有爱意地与孩子沟通规则,并确保规则的执行。我开始尝试在家里建立一些简单的家庭规则,比如固定的睡觉时间、完成作业后才能玩游戏等等。一开始孩子有些抵触,但随着规则的持续执行,我发现他变得更加有条理,也更能理解“责任”的含义。这本书的文字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有力,它没有指责,只有鼓励和支持。它让我认识到,育儿并非一帆风顺,会有挑战,但只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调整,就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也就能给予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这本书让我重拾了育儿的信心,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潜力。
评分《好父母要有好习惯》这本书,仿佛是暗夜里的一盏明灯,为我这个在育儿道路上摸索前行的母亲照亮了方向。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常常陷入一种深深的焦虑,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无法给孩子一个完美的童年。书中并没有给我设定一个遥不可及的“完美父母”模板,而是告诉我,优秀并非意味着无懈可击,而是在于一种持续的成长和积极的调整。它将“好父母”这个宏大的概念,拆解成了无数个细微但至关重要的“好习惯”。例如,书中关于“高质量陪伴”的论述,让我重新审视了我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我曾以为只要和孩子在一起就是陪伴,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陪伴是心神合一、全身心的投入,是放下手机,放下工作,全身心地去感受孩子的存在,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去参与他们的世界。我开始尝试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放下一切,全身心地陪伴孩子玩耍、阅读,甚至只是静静地坐在一起。我发现,当我的注意力完全放在孩子身上时,他会变得更加放松和快乐,我们的亲子关系也因此变得更加融洽。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温和而富有力量,它没有责备,只有鼓励和启发。它让我认识到,犯错是育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从错误中学习,如何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循循善诱,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潜力和成长的空间。
评分初读《好父母要有好习惯》这本书,我便被其独特而深刻的视角所吸引。它没有像许多育儿书籍那样,直接教你如何“管教”孩子,而是将重点放在了“父母自身的成长”上,这让我眼前一亮。书中反复强调,一个“好父母”并非天生,而是通过不断培养和践行一系列“好习惯”来塑造的。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情绪管理”的章节印象深刻。作者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解释了父母情绪的波动是如何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如何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调控自己的情绪,比如深呼吸、暂时离开冲突现场、用积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等等。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启发,因为我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变得暴躁易怒,而孩子则会因为我的情绪而变得胆怯或逆反。读完这本书,我开始有意识地去练习情绪管理,当我感到压力大的时候,我会主动给自己一些“缓冲时间”,然后用更平静、更理性的方式与孩子沟通。效果是惊人的,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害怕我的发脾气,反而更愿意与我分享他们的烦恼。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巧妙,它不是一本单向输出的“说明书”,而更像是一场与读者的“对话”,通过不断的提问和引导,让你主动去思考,去发现问题,然后去寻找解决方案。它让我看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但更多的是给予了我改进的勇气和方向。
评分当我翻开《好父母要有好习惯》这本书时,我正怀揣着一份渴望,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我的孩子,与他们建立更亲密的关系。这本书没有让我失望,反而给了我超出预期的收获。它并没有提供一套“万能”的育儿公式,而是鼓励父母从自身出发,通过培养和践行一系列“好习惯”,来提升自己的育儿能力。书中关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的章节,让我深受启发。我过去常常因为担心孩子做不好,或者觉得麻烦,而包办了太多事情。作者指出,过度的包办会阻碍孩子的成长,反而应该创造机会,让孩子去尝试,去学习,去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开始调整自己的行为,比如,鼓励孩子自己整理房间,自己准备上学的物品,甚至让他们参与到家庭的简单家务中。一开始孩子会有些手忙脚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看到了他身上闪耀出的自信和责任感。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细腻且富有洞察力,它能够精准地捕捉到育儿过程中的那些微妙的情感和挑战,并给出极具建设性的建议。它就像一位智慧的向导,在我育儿的旅途中,为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启发,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向成为一个更优秀父母的道路。
评分在《好父母要有好习惯》这本书中,我找到了太多关于自我成长和育儿智慧的启示。它并非提供了一份“父母手册”,而是更像一个“成长伙伴”,陪伴我一步步认识自己,理解孩子,并找到更适合自己家庭的育儿之道。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强调了“榜样的力量”,并将其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作者指出,父母的言传身教,远比千言万语的说教来得更加深刻和有效。我开始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比如,我对阅读的态度,我对待困难的态度,甚至是我如何处理与伴侣的沟通,这些是否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孩子。书中给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指导我如何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来为孩子树立一个积极正面的榜样。我开始有意识地在孩子面前展示我对阅读的热情,与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这种身体力行的影响,比我过去单纯地要求他们“去读书”,效果要显著得多。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充满温度和感染力,它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像一位真诚的朋友,与你一同探讨育儿中的困惑与挑战。它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空间,也给了我持续改进的勇气和动力。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明智、更从容的育儿世界的大门。在翻阅之前,我一直以为“好父母”是一个天生的身份,需要靠运气和天赋才能获得。但读完《好父母要有好习惯》,我才惊觉,原来育儿的智慧和技巧是可以习得的,更重要的是,它们可以通过养成一系列“好习惯”来内化和践行。这本书并没有提供一套枯燥的理论或者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从最细微、最日常的生活场景入手,比如,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哪怕在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如何引导孩子独立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关于“倾听”的部分,作者用生动的例子展示了,真正的倾听不仅仅是竖起耳朵,更是用心去理解孩子隐藏在话语背后的情绪和需求,即便孩子表达不清,父母也需要耐心去解读。这让我反思了自己过去与孩子交流时,有多少次因为急躁或者想当然而错失了深入了解他们的机会。这本书还强调了“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与其空洞地说教,不如用自己的行动去示范,比如,鼓励孩子阅读,自己却沉迷于手机,这样的行为无疑是苍白的。作者引导读者去审视自己的行为模式,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孩子的“坏习惯”,可能正是我们自己“好习惯”的缺失。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就像和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聊天,她没有评判,只有理解和引导。读的时候,我常常会停下来,一边思考,一边在脑海中勾画出自己与孩子互动的场景,并尝试将书中的理念融入其中。它不是一本让你“照搬照抄”的书,而是激发你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属于自己家庭的育儿模式。
评分《好父母要有好习惯》这本书,如同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在我人生的育儿篇章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打破了我长期以来对“完美父母”的执念,让我明白,育儿并非一场追求极致的表演,而是一场关于爱、耐心与成长的真实旅程。书中并没有罗列一堆晦涩难懂的育儿理论,而是将“好父母”的特质,凝练成一个个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好习惯”。其中,“积极的沟通技巧”是我最受触动的篇章之一。作者用生动的例子,描绘了如何通过“积极倾听”和“同理心”,与孩子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即使在孩子犯错时,也能找到理解和引导的有效方式。我曾一度因为孩子考试不理想而严厉批评,却发现适得其反,孩子反而更加抗拒沟通。读完这本书,我尝试改变策略,在孩子坦诚告知成绩后,我先表达了对他的理解,然后和他一起分析原因,寻找改进的策略。这种转变,让我看到了孩子脸上重拾的自信,也让我体会到,爱与理解永远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催化剂。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朴实而充满智慧,没有空泛的道理,只有切实可行的建议。它让我认识到,成为一个“好父母”的关键,不在于拥有多少“超能力”,而在于能否持之以恒地培养和践行那些简单而伟大的“好习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