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减肥术

心理减肥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艾布拉姆森 著,杨霞,石磊 译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减肥
  • 行为改变
  • 认知疗法
  • 情绪管理
  • 健康
  • 自我提升
  • 饮食习惯
  • 减压
  • 积极心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75811
版次:1
商品编码:1016211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心理减肥术》不仅是大量有关体重控制研究的结晶,也是作者从一些减肥成功并且长期维持疗效的人身上获得的经验。内容包括:身体智力为何重要?、聪明地去吃、饮食习惯、如何评价自己的身体、身体智力与节食、身体智力的计划和坚持等。

目录

第一章 节食与身体智力,孰优孰劣?
身体智力为何物?你怎样得到它?/3
你的节食史/7
减肥的误区/11
人类的进化与麦当劳的快乐套餐/14
谁使你变胖:基因把弹药装入枪膛,环境来扣动扳机/15
身体智力为何重要?/19

第二章 身体智力来自何方?
聪明地去吃/24
肉文化在销蚀你的身体智力/28
用吃来排解不适的感觉?/30
学会吃的规则/30
聪明地看待你的身体/3l
聪明地锻炼你的身体/35
身体智力来自何方?/38

第三章 为何要吃
因饿而吃/43
外部食物信号导致的进食/46
饮食习惯/53
独自的吃/55
庆祝活动的吃/58
消除外部促吃因素的影响/59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进食了/61

第四章 吃BenandJerry牌冰激凌能安慰你的情绪?
你是一个情绪性吃客吗?/65
你是何种类型的情绪化吃者?/66
情绪化进食的理由/67
找出引起进食的情绪/70
愚蠢的想法/74
替代情绪化进食的办法/79
不用吃BenandJerry牌冰激凌我们照样快乐/86

第五章 不要饿着活在这个世界上
节食浪潮出现什么问题了?/87
有关低糖节食和低脂节食的争论/88
节食闹剧/92
你的节食史/95
对于节食的态度/96
你想减多少?/100
身体智力的资料/109

第六章 吃喝是一种快乐
你尽可吃你喜欢吃的/116
主餐吃多少?/118
吃一些能量不高而容易饱胀的食品/120
什么时候吃,吃什么东西有讲究/126
餐馆、假期、社会活动时的进食可能会销蚀你的身体智力/129
吃是你自己的事,不要受别人的影响/132
人多力量大/135
变化是一个过程/136
吃喝的确是件快乐的事/138

第七章 镜子中的你
如何评价自己的身体/141
如何判断自己的身体/142
因身体意象不佳而避开社会/144
为何身体意象是件要紧的事?/145
身体意象和减肥目标的关系/146
通向好的身体意象的屏障/147
完美的身体/148

第八章 镜子是你的朋友
监测你的身体意象/154
收回你不良的身体意象/157
澄清你的看法/159
注视镜中的自己/161
控制引起脱逃的因素/162
查验一下是否存在反复查验身体的习惯/165
行动时假装喜欢自己的身体/166
喜欢镜子中的你/167

第九章 有劳而无获:你讨厌运动的真正原因
你不想运动的理由是什么?/173
为何厌烦运动?/176
不愿动用自己的身体/180
克服惰性/185

第十章 流汗带来的快乐
变化的阶段/187
运动与活动/190
少看电视多活动/196
参加一项运动/197
保持旺盛的动力/198
不断前进通过变化期/200

第十一章 培养孩子的身体智力
儿童肥胖面临的危险/204
儿童饮食障碍面临的危险/206
身体智力与节食/207
让孩子聪明地去吃/209
让孩子聪明地看待身体/214
让孩子聪明地锻炼身体/218

第十二章 身体智力的培养
具有身体智力的学校/226
具有身体智力的工作单位/230
具有身体智力的社区/232

第十三章 增加你的身体智力
身体智力的计划和坚持/240
阻止倒退的计划/244
终生保持你的身体智力/245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节食与身体智力,孰优孰劣?
  下一次,当你在购物中心或在拥挤的街道上步行时,好好地看一下四周。你会看到多少胖人!根据美国疾病防控中心的资料,美国64%以上的成年人超重,大约5900万人(每三人即有一个)是肥胖者。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美国的一家非营利研究机构,是为美国政府出谋划策的智囊机构)的一项研究显示,1986-2000年期间,肥胖病人(超重100磅者)的数目增长了3倍,总数多达400万。尽管64%的美国男性和78%的美国女性正在节食或时刻关注着其体重,还是发生了这种惊人的体重增加。虽然这种现象不是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但我们大多数人是怎样变胖的?如果你属于超重大人群中的一员,节食又对你不奏效,你怎样才能变为苗条“小”人群中的一员?
  抛开这些令人沮丧的统计,许多人包括相当多的曾经超重的人,仍然能够不节食而保持较合适的体重。据《消费者报告》杂志对32000名读者所作的调查,其中4000人通过自主改变生活方式,其体重平均减少37磅并可维持5年或5年以上。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建立一些新的行为和理念,它们对于持久地控制体重是必需的。因为这些改变不像通常所说的节食有那么多的限制,所以容易长期坚持。这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可以被描述为“身体的智力”。

前言/序言

  


 



《深度自我探索:重塑内心,拥抱健康生活》 引言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洪流裹挟,外在的压力与内在的焦虑交织,使得我们身心俱疲。尤其是在追求健康体魄的道路上,许多人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又一个的误区,尝试了各种方法,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我们开始质疑自己的意志力,怀疑自己的身体,却很少停下来,深入地审视那些隐藏在体重数字背后,真正影响我们生活方式和身心健康的力量。 《深度自我探索:重塑内心,拥抱健康生活》这本书,正是为了引导读者踏上这样一段非同寻常的旅程而创作。它并非一本简单的“减肥秘籍”,也不提供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速成方案。相反,它是一份邀请,邀请你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去理解那些塑造了你习惯、认知,乃至你与食物、与身体关系的深层原因。我们相信,真正的改变,源于对自身的深刻理解和接纳,而非外在的强制与压抑。 本书将带领你拨开层层迷雾,去认识那个最真实的自己。我们将一起探索那些可能被我们忽略的心理模式,那些根植于我们成长经历、社会文化,甚至基因中的倾向。我们会学习如何识别那些悄然影响我们饮食选择、运动习惯,以及我们对自身体重的看法的“内在对话”。更重要的是,我们将一起学习如何温和地、有意识地去调整这些模式,从而建立起一种可持续的、健康的、并且真正让你感到愉悦的生活方式。 第一部分:认识你的内在世界——重塑认知的基础 我们的外在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内在世界的投射。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深入挖掘那些塑造了我们与食物、运动及身体认知的核心心理因素。 童年阴影与食物联结: 我们小时候与食物的每一次互动,无论是作为奖赏、安慰,还是惩罚,都可能在我们心中种下了深刻的联结。这些联结,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成年后的饮食模式。我们将一起回顾那些可能被遗忘的童年记忆,理解食物在你生命中的早期角色,以及它如何悄悄地影响了你现在的选择。这可能涉及到对“情绪性进食”的早期探索,例如,是否将食物作为应对无聊、压力、孤独或不快乐的工具?我们会探讨这些联结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开始有意识地去解构它们,建立更健康、更积极的食物关系。 社会文化与身体焦虑: 媒体、广告、社交网络,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灌输着“理想身材”的标准。这些标准往往是单一的、不切实际的,并且充满了误导。长此以往,我们容易产生对自身身体的焦虑和不满,并将之转化为对体重异常的关注。本书将引导你批判性地审视这些外部信息,理解它们对你身体认知的潜在影响。我们将一起学习如何辨别那些虚假的“美丽神话”,如何对抗身体羞耻感,并逐步建立起一种更包容、更接纳的身体观。这并非鼓励“放弃”对健康的追求,而是强调健康应是多元的,不应被单一的数字所定义,更不应以牺牲内心的平静为代价。 认知偏差与扭曲的自我评价: 我们常常会对自己产生一些负面的、不客观的评价,例如,“我总是做不到”、“我就是容易发胖”、“我没有毅力”。这些“自动化负面思维”会极大地打击我们的自信心,并形成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我们将学习识别这些常见的认知偏差,例如“非黑即白思维”、“灾难化思维”等,并探索如何通过认知重构的技术,挑战这些不健康的思维模式。我们会学习如何用更客观、更积极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进步和挑战,从而为积极的改变奠定心理基础。 “应该”与“必须”的束缚: 很多时候,我们对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着一系列“应该”和“必须”的条条框框。比如“我必须每天运动一小时”、“我必须完全戒掉甜食”。这些僵化的规定往往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旦无法做到,就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甚至导致彻底放弃。我们将探讨这些“应该”和“必须”的根源,并学习如何将其转化为更灵活、更具可行性的“我想要”和“我能做到”的积极目标。这包括培养一种“足够好”的心态,理解进步是循序渐进的,偶尔的偏离并非失败,而是常态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情绪的能量场——理解与转化 情绪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能量水平、行为模式,甚至是生理状态。理解并妥善处理情绪,是迈向健康生活的重要一步。 情绪与进食的内在联系: 许多人发现,当他们感到压力、焦虑、悲伤或无聊时,会不自觉地转向食物来寻求慰藉。这种“情绪性进食”是一种常见的应对机制,但它并不能真正解决情绪问题,反而会带来额外的负担。我们将深入探讨情绪与进食之间的复杂关系,学习识别不同的情绪触发点,并探索健康的替代性应对策略。这可能包括正念饮食的练习,学会区分生理饥饿与情绪饥饿,以及学习如何运用其他方式来安抚情绪,例如深呼吸、冥想、与朋友倾诉,或进行一项让你感到愉悦的活动。 压抑与爆发:情绪的能量转化: 长期压抑负面情绪,就像把一个气球不断充气,最终可能导致情绪的失控爆发,或者转化为身体的各种不适。本书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情绪释放与转化技巧。这可能包括情绪日记的写作,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梳理和表达内心的感受;身体觉察练习,学习感受身体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反应,并进行适度的身体舒展;以及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如绘画、音乐、舞蹈等,将情绪能量转化为积极的创造力。 正念与情绪觉察: 正念是一种全然觉察当下,不加评判的品质。通过正念练习,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情绪,而不被情绪所吞噬。本书将提供一系列简单易行的正念练习,帮助你培养对情绪的觉察力,学习如何观察情绪的起伏,理解情绪的无常性,从而减少对负面情绪的过度反应,增加对积极情绪的体验。这不仅仅是关于“不开心”时的应对,更是关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地体会和放大那些让你感到快乐、平静和满足的时刻。 自我同情的力量: 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对自己过于苛刻。当我们犯错或达不到预期时,很容易陷入自我批评的泥潭。本书将强调自我同情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像对待一位好朋友一样,用温暖、理解和关怀来对待自己。我们将探讨如何停止自我攻击,如何培养内心的支持系统,如何认识到每个人都会经历挫折,并且原谅自己是继续前进的关键。 第三部分:行动的智慧——建立可持续的生活习惯 理解了内在的世界,掌握了情绪的转化之道,接下来,我们将把这些洞见转化为切实可行、并且能够持久执行的生活习惯。 倾听身体的智慧: 我们的身体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它会通过饥饿感、饱腹感、疲劳感、精力充沛等信号来告诉我们需要什么。许多时候,我们忽视了这些信号,而是遵循外部的规则或他人的建议。本书将引导你重新学习倾听身体的信号,建立一种基于身体需求的饮食和运动模式。这包括理解生理饥饿与心理饥饿的区别,学会感知饱腹感,以及在运动中找到身体真正喜欢和能够承受的方式,而非盲目追求高强度或高频率。 微小改变的巨大力量: 改变不需要一夜之间完成,微小而持续的改变往往比激进的方案更能带来长期的效果。我们将学习如何设定“SMART”目标,并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易于实现的小步骤。例如,不是设定“我要减肥10公斤”,而是“我本周每天多喝一杯水”、“我本周增加一次15分钟的散步”。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习惯叠加法”来巩固新的行为,以及如何追踪自己的进步,并从中获得正向反馈。 创造支持性的环境: 我们的生活环境对我们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本书将提供关于如何创造一个有利于健康生活方式的环境的建议,包括调整家中的食物摆放,避免不健康的诱惑;选择适合你的运动空间和时间;以及寻求家人的支持和理解。这不仅仅是物质环境的调整,也包括信息环境的优化,例如,如何管理社交媒体上的健康信息,如何避免无效的健康建议的干扰。 应对平台期与挑战: 在任何改变的过程中,遇到平台期或挑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会感到沮丧,甚至想要放弃。本书将提供应对这些挑战的策略,包括重新评估目标,调整方法,寻求新的灵感,以及最重要的——保持耐心和毅力。我们将学习如何将这些挑战视为成长的机会,而不是失败的标志。 结语 《深度自我探索:重塑内心,拥抱健康生活》这本书,是一场关于自我发现、自我接纳和自我成长的旅程。它并非要你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而是鼓励你成为一个更真实、更健康、更快乐的自己。我们相信,当你开始深入理解自己,与自己的内心和解,并采取符合自己内在节奏的行动时,你所追求的健康与活力,将会自然而然地流淌到你的生命中。 这本书献给每一个渴望改变,但又不知从何下手的人;献给每一个尝试过各种方法,却屡屡感到挫败的人;献给每一个正在寻找一种更深刻、更持久的健康之道的人。愿你在这段旅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力量,最终拥抱一个充满活力、身心平衡的美好生活。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受肥胖困扰的人,我尝试过无数种减肥方法,但都没有持久的成效,直到我接触了《心理减肥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深刻的感受,是它让我看到了减肥的另一种可能性,一种更人性化、更可持续的道路。它没有把减肥描绘成一场残酷的战争,而是将其视为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作者以非常细腻的笔触,深入探讨了我们与食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是如何被我们的情感、经历和认知所塑造的。我在这里学到了如何识别并应对情绪性进食,如何理解那些隐藏在“想吃”背后的深层需求。书中的案例分析和自我评估练习,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并且获得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要求我进行极端的生活方式改变,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我进行微小的、但有意义的调整。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这让我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掌控感。

评分

这本书真的是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长久以来,我一直认为减肥就是个体力活,是关于计算卡路里、忍受饥饿、逼迫自己运动。可《心理减肥术》完全打破了我的固有思维。它没有给我那些复杂的食谱或者高强度的训练计划,而是从更深层次、更本质的地方入手,探讨了我们为什么会“管不住嘴”,为什么会对某些食物有着无法抗拒的渴望。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大脑的运作机制、情绪的触发点,以及这些如何一步步导致我们偏离健康的轨道。我学会了识别那些“情绪性进食”的信号,并且找到了更健康的方式来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而不是通过食物来麻痹自己。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改变,源于内心的觉醒和思维模式的重塑。我不再对减肥感到恐惧和焦虑,反而觉得这是一个探索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它让我明白,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拥有健康的人生。

评分

这本书我真的是太喜欢了!我之前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减肥方法,节食、运动、甚至一些奇奇怪怪的保健品,但效果总是短暂的,而且过程非常痛苦,搞得我身心俱疲。直到我偶然间看到了《心理减肥术》,我的世界观仿佛一下子被颠覆了。我以为减肥就意味着要忍受饥饿、要拼命锻炼,但这本书告诉我,很多时候,我们的身体状况其实是我们内心状态的反映。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心理因素如何影响我们的食欲、我们的代谢,以及我们对待食物的态度。读完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那些难以抵挡的零食诱惑,那些深夜里不自觉想吃的冲动,很多时候都不是生理上的饥饿,而是情绪的填补。书里的一些心理调适方法,比如正念饮食、情绪识别、自我对话的调整,我尝试运用到生活中,效果惊人。我不再对食物产生罪恶感,学会了倾听身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并且能够更有意识地做出选择。这不仅仅是一本减肥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与自己和解、如何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南。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减肥“控制”的奴隶,而是能够真正掌控自己生活的主人。

评分

我 must admit,在我翻开《心理减肥术》之前,我对于“心理”在减肥中的作用是持保留态度的。我总觉得,那些所谓的“心理技巧”不过是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真正要瘦下来,还得靠硬核的饮食控制和运动。然而,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认知。它并非空泛地谈论心理,而是通过一系列扎实的理论支撑和生活化的案例,展现了心理因素如何具体地影响我们的进食行为、能量消耗,甚至是我们身体对压力的反应。我在这本书里学到了很多关于“心智模式”的知识,以及这些模式是如何形成并阻碍我们达到理想体重的。它教会我如何识别那些“隐形”的负面信念,如何用一种更具建设性的方式去面对减肥过程中的挑战和挫折。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像是获得了一把钥匙,能够打开通往更健康、更快乐生活的大门。它让我明白了,减肥不应是一场与身体的搏斗,而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与和解。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心理减肥”这个概念有些半信半疑。毕竟,我脑海里根深蒂固的观念是,减肥就是管住嘴、迈开腿,跟心理能有多大关系呢?但读了《心理减肥术》之后,我彻底改变了看法。这本书并没有给我什么“神奇的配方”,也没有给我什么“速成秘籍”,它更多的是一种思维的启迪。它非常细致地剖析了那些阻碍我们减肥的心理障碍,比如完美主义、消极自我评价、对失败的恐惧等等。我发现,自己很多时候在减肥上的停滞不前,并不是因为我“管不住嘴”,而是因为我内心深处有一些不健康的认知模式在作祟。书中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工具和练习,帮助我去识别和挑战这些负面想法。我学会了如何用更积极、更宽容的态度对待自己,不再因为一两次的“失控”就全盘否定自己。这种心态上的转变,反而让我更有动力去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我发现,当我的内心变得更加平静和自信时,身体也会随之做出积极的回应。这是一次非常深刻的自我探索之旅,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健康,是身心合一的。

评分

很受用 推荐购买 值得一看

评分

构建高可用服务器(第2版)一共9章。第1章以作者的项目实践为基础,以和为平台,有针对性地讲解了构建高性能服务器的应该掌握的核心知识,包括硬件、网络配置、日志管理、性能优化、监控等重要内容第2章讲解了服务器的虚拟化,主要包括和两大虚拟机在2003和系统下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同时还介绍了的使用方法第3章探讨了生产环境下各种棘手的服务器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第4章介绍了生产环境下的脚本,这些脚本都经过实践验证,读者可以直接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第5章首先讲解了构建高可用集群的理论知识,然后以作者的实际项目为例详细演示了构建高可用集群环境的方法(附有项目施工图)最后还探讨了数据库性能优化方面的话题第6章以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讲解了在企业中的部署与应用,包括技术的分类和选择、的不足和的应用范畴、的部署案例和部署时的注意事项第7章全面讲解了防火墙及系统安全方面的内容,其中相关的知识是重点,讲解非常详细,很多脚本都可以直接使用第8章介绍了构建免费开源的企业级邮件系统的完整过程,这也来自于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第9章针对系统管理员的学习、工作以及职业规划给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对新人尤为有帮助。我的系统管理员之路

评分

2005年我初识,那会儿刚毕业,在一家大型国营公司值守2000服务器,当时震荡波和冲击波这两种病毒很是猖狂,没有打补丁的机器无一幸免。我所值守的服务器也未能例外,虽然我们在防毒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当时购买的都是正版2000系统和正版瑞星杀毒软件)。有一次去朋友公司(省太平洋寿险

评分

只要一件事做上七七四十九天就能成为一个习惯。

评分

2011年1月,教师资格制度出现新的变化。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工作要点中提出,要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教师职业准入和管理制度,试行5年一周期的教师资格定期登记制度。开展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发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浙江、湖北两省被教育部定为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与此同时,教师资格考试门槛也将提高。

评分

大纲解读锁定考点

评分

很喜欢很喜欢很喜欢很喜欢

评分

很好,不错哦、、、

评分

人生是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良好的习惯常常是获得成功的捷径,即便是很小很小的好习惯,也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个大学毕业生,到一家公司应聘。面试时,外边等了许多人,看起来个个踌躇满志,应试者一个个被叫到经理办公室,一个个又表情严肃地走出来。当叫到他时,他没有像别人那样慌忙推门而进,而是先敲门问:“我可以进来吗?”经理说了声“可以”,他才进去。进门后,他又轻轻地关上了门。几天后,他被意外地聘用了。两年后,他工作出色,升为业务主管,与经理接触的机会多了,才把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当初有人学历比我高,为啥要聘用我?”经理说:“说实话,你哪一条都不比别人强,我就看中你进门时很有礼貌,懂礼貌说明你有教养,有教养的人,先不说能在公司有多大的作为,起码不会给公司制造乱子。”可见好习惯处处受人欢迎,能使自己受益无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