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自控力(提高自控力的有效途径,在于弄清自己如何失控、为何失控) |
| 作者: | 凯利麦格尼格尔 ,王岑卉 译 |
| 定价: | 39.8 |
| 出版社: | 印刷工业 |
| 出版日期: | 2012-08-01 |
| ISBN: | 9787514205039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小16开 |
| 内容简介 | |
| 《自控力》是斯坦福大学受欢迎心理学课程。 作者麦格尼格尔教授吸收了心理学、神经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新洞见,为斯坦福大学继续教育项目开设了一门叫做“意志力科学”的课程,参与过这门课程的人称其能够“改变一生”。这门课程就是《自控力》一书的基础。 |
| 目录 | |
| 欢迎阅读意志力入门 为了成功做到自控,你必须知道自己为何失败 // 003 如何运用本书 // 004 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 什么是意志力?为什么意志力至关重要? 我们为什么会有意志力? // 012 “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的神经学原理 // 014 两个自我导致的问题 // 018 训练大脑,增强意志力 // 024 本章总结 // 029 意志力的本能: 人生来就能抵制奶酪蛋糕的诱惑 两种不同的威胁 // 034 意志力本能:三思而后行 // 038 训练你的身心 // 043 欢迎阅读意志力入门 为了成功做到自控,你必须知道自己为何失败 // 003 如何运用本书 // 004 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 什么是意志力?为什么意志力至关重要? 我们为什么会有意志力? // 012 “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的神经学原理 // 014 两个自我导致的问题 // 018 训练大脑,增强意志力 // 024 本章总结 // 029 意志力的本能: 人生来就能抵制奶酪蛋糕的诱惑 两种不同的威胁 // 034 意志力本能:三思而后行 // 038 训练你的身心 // 043 自控力太强的代价 // 050 充满压力的国度 // 053 本章总结 // 056 累到无力抵抗: 为什么自控力和肌肉一样有极限? 自控的肌肉模式 // 060 为什么自控力存在局限? // 063 训练“意志力肌肉” // 069 自控力是否真的有“极限”? // 073 日常消耗和文明毁灭 // 079 本章总结 // 082 容忍罪恶: 为何善行之后会有恶行? 从圣人到罪人 // 088 关于进步的问题 // 094 今天犯错,明天补救 // 097 当罪恶看起来像美德 // 103 环保的危害 // 107 本章总结 // 111 大脑的弥天大谎: 为什么我们误把渴望当幸福? 奖励的承诺 // 116 “我想要”的神经生物学原理 // 120 分泌多巴胺的大脑:神经营销学的崛起 // 125 让多巴胺发挥作用 // 129 多巴胺的阴暗面 // 132 欲望的重要性 // 137 本章总结 // 140 “那又如何”: 情绪低落为何会使人屈服于诱惑? 为什么压力会勾起欲望? // 146 如果你吃了这块饼干,恐怖分子就赢了 // 150 “那又如何”效应:为什么罪恶感不起作用? // 154 决定改善心情 // 162 本章总结 // 166 出售未来: 及时享乐的经济学 出售未来 // 171 没有出路:预先承诺的价值 // 179 遇见未来的自己 // 184 该等待的时候,该屈服的时候 // 193 本章总结 // 196 传染: 为什么意志力会传染? 传染病的传播 // 202 社会中的个人 // 204 群体的一员 // 212 “我应该”的力量 // 218 本章总结 // 225 别读这章: “我不要”力量的局限性 这难道不讽刺吗? // 230 我不想有这种感觉 // 235 别吃那个苹果 // 241 请勿吸烟 // 248 对内接受自我,对外控制行动 // 252 本章总结 // 253 结 语 // 255 鸣 谢 // 261 |
| 编辑推荐 | |
| 如果你想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就从自控力入手吧。 自控力强的人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行为,更好地应对压力、解决冲突、战胜逆境,身体更健康,人际关系更和谐,恋情更长久,收入更高,事业也更成功。如果你总拖到后一分钟才开始工作;总是月光,信用卡透支;想放松一下,却熬夜上网;一直想减肥,总是挫败;那么《自控力》就是专门为你而写的。只需10周,成功掌握自己的时间和生活。提高自控力的有效途径,在于弄清自己如何失控、为何失控。 |
| 媒体评论 | |
| 导言:欢迎来到意志力入门 每当我提到自己在讲授一门关于意志力的课程时,人们的反应几乎千篇一律:“哦,这正是我需要的。”现在,人们比过去更关注意志力。所谓意志力,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欲望的能力。我们知道,意志力会影响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经济、人际关系和事业成败。我们也知道,应该掌控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吃什么、做什么、说什么、买什么。 然而,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意志力薄弱——自控只是一时的行为,而力不从心和失控却是常态。美国心理学协会称,美国人认为缺乏意志力是完成目标的大绊脚石。很多人觉得让自己和他人失望了,因此内心充满愧疚。另一些人则觉得,自己被想法、情绪和欲望支配着,一时冲动而非审慎抉择主宰了自己的生活。即便是自控力很强的人,也觉得掌控生活是件令人筋疲力尽的事。人们不禁会问:生活真的需要如此艰难吗? 作为斯坦福大学医学健康促进项目的健康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我的任务是帮助人们管理压力,作出有利于健康的选择。通过多年来观察人们改变想法、情绪、身体状况和习惯 的种种努力,我发现,人们对意志力的很多理解存在问题。这不仅阻碍了他们走向成功,也为他们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尽管科学研究已经为人们解释了很多问题,但显然大众还没有接纳这些真知灼见。实际上,人们为了能够自控,仍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我屡次发现,大多数人采取的方法不仅毫无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导致自毁或失控。 因此,我决定开设“意志力科学”这门课。这门课是斯坦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项目,面向广大公众开放。这门课汇集了心理学、经济学、神经学、医学领域关于自控的新洞见,告诉人们如何改变旧习惯、培养健康的新习惯、克服拖延、抓住重点、管理压力。这门课还阐述了人们为何会在诱惑前屈服,以及怎样才能抵挡诱惑。此外,它还提出了理解自控局限性的重要性,以及培养意志力的策略。 令我欣喜的是,“意志力科学”很快成为了斯坦福继续教育学院迄今为止受欢迎的课程之一。次开课的时候,听众纷至沓来,我们不得不换了四次教室,才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座位。斯坦福大的一间阶梯教室里挤满了企业高管、教师、运动员、人员和对意志力感兴趣的听众。学生们把自己的配偶、子女和同事带进课堂,大家一起分享生活中的经验。 我的初衷是希望这门课惠及更多人,无论他们上课的目的是戒烟、减肥,还是偿还债务、做更称职的家长。但看到课程效果时,我仍然觉得很惊讶。4周的课程结束后,课堂调查显示,97%的学生表示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更好的理解,84%的学生表示课上讲授的方法提升了自己的意志力。课程结束时,参与者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包括如何克服30年的嗜甜症,如何终于递交了退税表格,如何不再对孩子们大声嚷嚷,如何坚持进行一个运动项目。大家普遍认为自己状态变好了,也能作出更明智的选择了。教学评价称这门课能改变人生。学生们则达成了清晰的共识:对意志力科学的理解有助于他们培养自控力,让他们更有精力去追逐重要的东西。科学的洞见对于戒酒者和戒网瘾者同样有效。自控的策略有助于人们抵制各种各样的诱惑,比如来自巧克力、电子游戏、购物和已婚同事的诱惑。学生通过这门课实现了个人目标,比如跑马拉松、开创事业、应对失业和家庭矛盾的压力 |
老实说,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因为我已经尝试过太多关于“如何提升自己”的书籍,但很多都流于表面,或者过于理论化。然而,《新版 自控力》却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凯利·麦格尼格尔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她能够将复杂的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知识,用一种非常轻松、幽默、而且贴近生活的方式呈现出来。她不像很多作者那样,高高在上地教导你,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一步一步地带你探索“自控力”的奥秘。她不仅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失败”,更重要的是,她给了我们“如何成功”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关于“诱惑的预演”和“抵制诱惑的策略”的讲解。她告诉我们,与其去盲目地对抗诱惑,不如去理解诱惑的本质,并且提前做好准备。我尝试了她提出的“可视化风险”的方法,在做出冲动决定之前,想象一下这个决定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这非常有帮助。同时,她也强调了“自我关怀”的重要性,让我明白,偶尔的“放纵”并非全是坏事,关键在于如何从中学习,并且重新回到正轨。这本书真的让我感觉,改变并非不可能,而是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策略。它让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积极、更加自律的自己。
评分最近读完《新版 自控力》,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简直是我的“人生导师”之一。我一直以来都饱受“冲动消费”和“不规律作息”的困扰,这些坏习惯让我的生活变得一团糟,也让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凯利·麦格尼格尔通过大量严谨的科学研究和生动的案例,揭示了人类行为背后复杂的心理机制,让我彻底理解了“为什么我总是管不住自己”。她没有简单地把这归咎于“意志力薄弱”,而是深入分析了大脑的“奖励系统”、“压力反应”以及“短期与长期目标之间的冲突”。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关于“脑科学”的讲解,她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解释了前额叶皮层和边缘系统之间的博弈,让我们明白,有时候的“冲动”其实是大脑中原始冲动战胜了理性思考。这让我不再对自己感到羞愧,而是开始理解,原来我只是在和自己的大脑进行一场“战斗”。书中提供的解决方案也让我耳目一新。她强调的不是“压抑”和“对抗”,而是“策略”和“环境”。比如,她提到了“诱惑的预演”和“移除诱惑源”的方法,这些都比我之前尝试的“硬扛”要有效得多。我开始尝试在购物前列好清单,并且在容易冲动购物的平台设置冷静期。同时,我也开始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生活环境,比如在睡觉前就把手机放到另一个房间,或者在健身房附近找到一个安静的学习区域。这些改变让我逐渐摆脱了过去那种“想做却做不到”的困境,开始掌控自己的生活节奏。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改善生活习惯的书,而《新版 自控力》无疑是我近期最大的收获。之前,我总是被各种“应该”和“想要”所困扰,一方面知道自己需要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另一方面又难以抵挡美食的诱惑和懒惰的召唤。凯利·麦格尼格尔的书,用一种极其清晰和科学的方式,为我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她将“自控力”这个概念,从一种抽象的道德标准,转变为一种可以被理解和训练的大脑机制。她引用了大量的神经科学研究,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疲劳、压力或者情绪激动时,更容易做出冲动的决定,以及如何才能在这些情况下保持清醒。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她关于“诱惑”的心理学分析,她指出,我们并非总是抗拒诱惑,而是需要一种“聪明”的方式来应对它。她提出的“诱惑地图”和“应对策略”的设计,让我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我开始尝试运用书中的方法,比如在面临诱惑时,先停下来,识别诱惑的信号,然后有意识地切换到与目标相关的思考模式。同时,我也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状态,确保自己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因为她指出,疲劳是自我控制的最大敌人。这些改变虽然需要一些时间和精力,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少地屈服于短期的冲动,而能够更好地坚持自己的长期目标。
评分坦白讲,我一开始对这本书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望,毕竟市面上的心理学读物太多了,很多都写得比较空泛,或者过于理论化,难以落地。但《新版 自控力》完全颠覆了我的这种看法。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她将复杂的神经科学和心理学概念,用一种非常轻松、幽默、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她善于引用生活中的各种场景,比如我们为什么会在看电视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吃掉一整包零食,或者为什么在节食期间反而会更加渴望某种食物。这些 relatable 的例子,让我能够迅速地与书中的内容产生共鸣,仿佛她就是在讲我自己的故事。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提供的不仅仅是理论,还有大量切实可行的练习和策略。她并不是在教导我们如何“压抑”自己的欲望,而是教导我们如何“管理”自己的冲动,如何“利用”我们的大脑机制来达成目标。我特别喜欢她关于“承诺”和“奖励”的部分,让我明白,有时候,一点点小小的自我承诺和及时的自我奖励,竟然能够产生如此大的动力。我尝试了书中提到的一些“预先承诺”的技巧,比如提前准备好第二天的早餐,或者在开始一项困难的任务前,先给自己设定一个小的奖励。这些方法虽然简单,但效果却出奇的好,让我克服了许多曾经让我感到束手无策的“小麻烦”。这本书真的让我感觉,实现自我控制不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超能力”,而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的技能。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强大自我”的大门。我一直以来都觉得,一个人如果能够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那么他的人生一定会有所不同。但“如何做到”却是个难题,直到我遇到了凯利·麦格尼格尔的《新版 自控力》。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将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作者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自控力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她用科学的证据告诉你,为什么它很重要,以及它在大脑中是如何运作的。她对“糖瘾”、“运动障碍”、“金钱浪费”等各种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且给出了基于科学的解决方案。我尤其喜欢她关于“延迟满足”的理论,她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优先选择眼前的快乐,而牺牲长远的利益,并且提供了非常有创意的策略来训练我们的“延迟满足”能力。比如,她提出的“为未来自己做计划”的方法,让我明白,与其去对抗眼前的诱惑,不如去为未来的自己创造更好的条件。我开始尝试一些在她书里学到的技巧,比如在购买非必需品之前,给自己设定一个“冷静期”,或者在想要吃不健康食物的时候,先喝一杯水,再问自己是否真的饿。这些方法虽然简单,但却有效地帮助我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冲动。这本书让我觉得,自我控制并非天生的才能,而是一种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技能,而且,这种技能是可以不断提升的。
评分最近的阅读体验,让我对“自控力”这个词有了全新的认知。过去,我一直认为自控力是一种“压抑”和“克制”的强大力量,需要不断地与自己的欲望作斗争。但凯利·麦格尼格尔的《新版 自控力》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看法。她将自控力描绘成一种“可习得的技能”,一种可以通过理解大脑运作机制来提升的能力。她用大量引人入胜的案例,展示了我们的大脑如何在“眼前的诱惑”和“长远的福祉”之间摇摆不定,以及为什么我们在压力和疲劳之下,更容易做出非理性的选择。她并没有简单地批判这些行为,而是深入分析了背后的原因,并提供了富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我尤其欣赏她关于“奖励”的理论,她指出,与其去压抑自己的欲望,不如去找到更健康、更有益的奖励方式。她鼓励我们去“聪明地”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去对抗。我尝试了她关于“识别并替换诱惑”的策略,比如,当我想要吃零食的时候,我不再是硬生生地克制自己,而是先问问自己,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能量?是放松?还是某种情感上的慰藉?然后,再去寻找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更健康的替代方式。这些改变让我觉得,自我控制不再是一场痛苦的拉锯战,而是一种更加智慧、更加有韧性的生活方式。
评分这本书最近真的让我大开眼界,虽然名字听起来有点“学术”,但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那种亲切又不失专业的叙述方式吸引住了。她不像很多心理学著作那样,上来就抛出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案例,把枯燥的心理学原理讲得活灵活现。我尤其喜欢她对“意志力”的定义,不再是那种“压抑自己”、“忍耐”的负面形象,而是将它描绘成一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目标、过上更充实生活的“超能力”。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对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发现很多自己曾经的“失败”其实都可以用书中的理论来解释,而且,更重要的是,她给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解决方案。比如,关于“延迟满足”的练习,我以前觉得这简直是反人性,但作者通过一系列大脑科学的解释,让我理解了为什么这件事情如此重要,以及如何才能有效地训练它。她还提到很多关于“诱惑”的心理机制,让我不再是对自己缺乏意志力感到沮丧,而是开始理解诱惑的本质,并且学会如何“聪明地”应对它,而不是一味地对抗。这种转变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朋友,在悄悄地改变着我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凯利·麦格尼格尔的语言也很有力量,充满了积极性和鼓励性,读完之后,我真的觉得充满斗志,想要立刻尝试书里的一些方法。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一道曙光,照亮了我曾经迷茫的内心。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善变”的人,很多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开始的时候充满激情,但很快就失去了动力,最后不了了之。这种经历让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深深的怀疑,甚至开始有点自我放弃。凯利·麦格尼格尔在书中,用一种非常温暖而又充满科学依据的方式,告诉我“我不是一个人”,并且给了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她强调,拖延、冲动、缺乏毅力,这些都不是“性格缺陷”,而是大脑在特定情境下的正常反应,是可以被理解和改变的。她通过对“奖励系统”、“情绪调节”等心理机制的深入讲解,让我明白,我们之所以会做出某些行为,往往是为了满足大脑对“奖励”的需求,或者为了逃避“不适感”。这种视角让我不再责备自己,而是开始以一种更科学、更客观的态度来分析自己的行为。书中提供的“自我控制的工具箱”,更是让我看到了希望。她并没有提供“一刀切”的解决方案,而是鼓励我们去尝试不同的策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我尝试了她提出的“预先承诺”和“情境设计”的技巧,比如在开始一项艰难的任务之前,先列出完成任务后的小奖励,或者提前将容易分心的物品移走。这些方法虽然看似简单,却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己变得更加有能力去掌控自己的生活。
评分这本书的问世,无疑为我这样长期在“自我管理”的泥沼中挣扎的人,指明了一条清晰的道路。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意志薄弱”的人,很多时候,明知道不该做的事情,却忍不住去做,比如熬夜刷手机、无节制地网购等等。这种行为模式让我感到非常沮丧,也影响了我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凯利·麦格尼格尔在书中,用一种非常科学且富有同情心的方式,为我们剖析了“自控力”的本质。她不再把我们描绘成“坏人”,而是把我们的大脑看作一个复杂的系统,里面充满了各种相互制约的力量。她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延迟满足”的心理学原理,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大脑总是倾向于选择眼前的快乐,而忽视长远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她提供了大量基于神经科学研究的策略,教导我们如何“训练”自己的大脑,让它能够更好地权衡短期与长期目标。我尤其喜欢她关于“情境的力量”的论述,让我明白,有时候,改变环境比改变自己更容易。我开始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生活空间,比如在工作区域放置提醒自己专注的物品,或者在睡前将电子设备带离卧室。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却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我开始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并且朝着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前进。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对我的生活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其程度远超我的预期。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是个“拖延症”晚期患者,很多重要的事情总是被我一拖再拖,直到最后一刻才匆匆忙忙地完成,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我尝试过各种方法,包括一些所谓的“时间管理”技巧,但效果甚微,甚至有时会让自己更加焦虑。直到读到这本书,我才明白,问题可能出在更深层次的心理层面。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自我控制”的科学原理,她不仅仅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做不到”以及“如何才能做到”。她用大量的研究成果和真实的案例,揭示了我们大脑在面对诱惑、压力和疲劳时的运作模式,让我对自己的行为模式有了全新的认识。例如,关于“番茄工作法”的科学依据,我之前只是知道它是一种提高效率的方法,但这本书解释了它如何利用大脑的“重启”机制来保持专注,这让我对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强的执行动力。她还讲到了“环境设计”的重要性,强调了创造一个有利于自我控制的环境,而不是仅仅依靠个人意志力去对抗外部的干扰,这对我启发很大。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空间,并做出了一些积极的改变,例如将手机放在不容易拿到的地方,或者在工作时关闭不必要的通知。这些看似微小的调整,却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我的专注力显著提升,完成任务的效率也大大提高,而且,最重要的是,我的焦虑感大大降低了。
评分物流时间还可以,但还没得时间去看里面内容
评分爱死了
评分这书挺不错
评分一般般。。。书的纸质不是很好。。。。。。。。。。。。。。。。。。
评分物流时间还可以,但还没得时间去看里面内容
评分物流快,快递员态度很好,搞活动才买的,挺好。
评分这本书看着还不错,书本质量也还行!物流给力……
评分好看
评分收到了 挺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