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鸭病防治300问

常见鸭病防治300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贺生中,朱达文 著,贺生中,朱达文 编
图书标签:
  • 鸭病防治
  • 鸭病诊断
  • 鸭病治疗
  • 养鸭技术
  • 家禽疾病
  • 兽医
  • 农业
  • 畜牧业
  • 疾病预防
  • 常见病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121515
版次:1
商品编码:1029090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书系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养鸭必备的药物、疾病诊疗、消毒与防疫等基本知识,重点介绍了鸭的常见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和中毒性疾病的病因、流行特点、症状、诊断及防治的知识与诀窍。

目录

一、兽药基本知识
1.什么是兽药?兽药与人用药有何不同?
2.兽药的来源有哪些?
3.“兽药的剂型如何分类?
4.常见药物的剂型有哪些?
5.什么是制剂?什么是方剂?什么是兽用处方药?什么是兽用非处方药?
6.什么是药物的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7.什么是药物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8.什么是药物的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
9.什么是药物的体内过程?
10.什么是蓄积作用与半衰期?
11.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12.什么叫配伍用药?
13.什么叫配伍禁忌?
14.什么叫重复给药?
15.拌料给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6.饮水给药及其注意事项有哪些?
17.养禽用药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8.药物的质量包含哪些方面?
19.影响药品变质的因素有哪些?
20.药品保管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
21.禽用药物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2.什么叫假兽药、劣兽药? 一
23.兽药内在质量检验项目有哪些?
24.什么是兽药的有效期、失效期、负责期?
25.饲料添加剂中可添加的兽药品种?
26.兽药中常用的数字和计量单位如何表示?
27.动物服药后需要注意什么?
28.怎样合理使用消毒药?
29.什么叫抗微生物药物?抗微生物药物有哪些种类?
30.抗生素的作用原理怎样?
31.批准文号和批号其含义各是什么?
32.规模养殖场如何控制药物残留?
33.什么是“兽药GSP”?
34.肝、肾器官在药物代谢中有什么作用?
35.抗菌药物按杀菌和抑菌作用如何分类?
36.鸭治病用药技巧有哪些?
37.选购与使用兽药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38.什么叫药物的剂量?
二、鸭病诊疗基本知识
39.鸭应该如何保定?
40.通过疾病的传播速度快慢能知道什么?
41.了解发病率、死亡率和年龄差别对于诊断有何作用?
42.从鸭的运动行为能看出疾病吗?
43.通过手触摸鸭的体表能发现什么疾病?
44.健康鸭和患病鸭的叫声有何区别?
……
三、鸭病防疫基本知识
四、鸭场消毒基本知识
五、鸭病毒性疾病防治基本知识
六、鸭细菌性疾病防治基本知识
七、鸭寄生虫性疾病防治防治基本知识
八、鸭营养代谢性疾病防治基本知识
九、鸭中毒性疾病防治基本知识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兽药基本知识
1.什么是兽药?兽药与人用药有何不同?
兽药是用来预防、治疗和诊断动物疾病的药物。这里说的很明确,兽药的使用对象是动物,它包括所有的家畜、家禽、各种飞禽走兽等野生动物和鱼类等,而不包括人类。防治人类疾病的药物是人医用药。尽管在一些情况下,可以用人医用药来治疗动物的疾病;但是从法制上来说,不能用治疗动物的兽药来治人的疾病。
兽药与人用药有不同之处:
(1)兽药是专门为防治动物的疾病而生产的,它适合于动物的生理机能、代谢特点和一些特有的动物病。
(2)兽药的许多剂型以及规定的用药剂量和使用的给药途径与方法,都是根据动物的本身特点而制定的。例如许多药物都是大剂量规格,是专门为某些大动物生产的;某些药物适合于混在水或饲料内,只适合动物使用。
(3)人与种属不同的各种动物,对药物的反应差异有时很大。比如反刍动物对某些麻醉药比较敏感,牛对汞剂耐受性很低,禽类对呋喃类药物易发生中毒,抗生素对草食动物易引起消化机能失常等。所以人用药与兽药在使用上有严格的界限。

前言/序言


《禽类疾病与健康养殖:症状辨识、诊断技术与综合防治对策》 内容概要: 本书聚焦于当前规模化、集约化禽类养殖业面临的核心挑战,旨在为广大养殖从业者、兽医技术人员以及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套系统、全面且实用的禽病防治与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全书围绕禽类常见疾病的早期识别、精准诊断、科学治疗以及源头预防等关键环节展开,并深入探讨了在现代养殖模式下,如何通过优化环境、科学饲喂、免疫规划和生物安全等综合措施,有效提升禽类健康水平,降低发病率,提高生产效益。 第一部分:禽类常见疾病的症状辨识与病理基础 本部分将系统梳理和介绍当前家禽(包括鸡、鸭、鹅、火鸡等)养殖中最为普遍和经济损失最大的各类疾病。每一个疾病都将从其典型症状出发,结合其对禽体的影响,进行详细的描述。 呼吸道疾病: 重点阐述禽流感(不同亚型)、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头气管炎、大肠杆菌病(呼吸道型)、支原体病(如鸡慢性呼吸道病CA-MRSA)等。对于每一种疾病,我们将详细描述其在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禽类中可能出现的咳嗽、喷嚏、甩头、呼吸困难、张口呼吸、鼻孔流涕、眼结膜炎等症状,并辅以对病理变化,如气管、支气管、肺脏、气囊的炎症、渗出、坏死等,进行清晰的解读。 消化道疾病: 涵盖球虫病(不同种、不同致病期)、禽霍乱(巴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消化道型)、坏死性肠炎、病毒性肠炎(如传染性法氏囊病、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寄生虫病(如蛔虫、绦虫、羽虱等)。我们将详细介绍腹泻(颜色、性状、带血)、呕吐、食欲不振、消瘦、采食量下降、腹部膨胀、排泄物异常(如粪便带血、白色或绿色粪便)等症状,并解释其背后 the 消化道粘膜损伤、菌群失调、营养吸收障碍等病理机制。 生殖系统疾病: 重点介绍蛋鸡的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脱垂、输卵管堵塞、输卵管肿瘤等。描述症状如产蛋率下降、畸形蛋、软壳蛋、破蛋、跛行、腹部疼痛、排卵困难、腹部触诊异常等,并探讨其与细菌感染、环境应激、营养不均衡、管理不当的关系。 神经系统疾病: 介绍马立克氏病(MD)、禽痘(神经型)、副伤寒(神经型)、某些病毒感染(如禽脑脊髓炎)等。症状包括精神沉郁、站立不稳、肌肉震颤、麻痹、歪头、眼球震颤、单侧或双侧翅膀下垂、跛行、角弓反张等,并联系其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皮肤及附属器官疾病: 讨论禽痘(皮肤型)、螨虫、虱病、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坏死、羽毛脱落、腐蹄病等。描述可见的皮损、溃疡、脱毛、羽毛蓬乱、跛行、爪部肿胀等。 中毒性疾病: 涵盖饲料霉菌毒素中毒(如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农药、重金属、药物过量中毒等。阐述急性、慢性中毒的表现,如精神沉郁、羽毛蓬乱、腹泻、神经症状、肝脏肿大、肾脏损伤、生长迟缓、羽毛颜色异常等,并强调其对内脏器官的广泛损害。 第二部分:禽类疾病的诊断技术与鉴别诊断 准确的诊断是有效防治的前提。本部分将系统介绍当前在禽病诊断领域应用广泛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术。 临床诊断: 强调对禽群整体状况、个体症状、精神状态、采食饮水情况、粪便性状、呼吸节律的细致观察和记录。学习如何通过触摸、听诊、解剖等手段获取信息。 实验室诊断技术: 病原学诊断: 详细介绍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如血培养、药敏试验)、病毒分离与鉴定(如鸡胚接种、细胞培养)、PCR(聚合酶链式反应)与RT-PCR(逆转录PCR)技术在病原快速检测中的应用,以及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在抗体和抗原检测中的作用。 病理组织学检查: 介绍组织固定、切片、染色(如H&E染色)以及显微镜下观察,分析脏器组织的病理改变,为诊断提供依据。 毒理学检测: 介绍针对饲料、饮水、组织样本中的霉菌毒素、农药残留、重金属等进行检测的技术方法。 寄生虫检查: 介绍粪便检查、血液涂片检查等方法,用于诊断各类体内外寄生虫。 鉴别诊断: 针对临床症状相似的不同疾病,指导读者如何通过综合分析临床表现、流行病学信息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避免误诊和漏诊。例如,如何区分不同引起呼吸困难的疾病,或区分不同引起腹泻的疾病。 第三部分:禽类疾病的综合防治策略 本部分将聚焦于如何通过多维度的综合措施,实现禽病的高效防治和健康养殖。 药物治疗原则与应用: 抗菌药物: 详细介绍各类抗菌谱、作用机制、适用的疾病、使用剂量、疗程、注意事项(如休药期、耐药性管理),并强调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抗病毒药物: 探讨目前抗病毒药物的研发现状、作用机制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 抗寄生虫药物: 介绍各类驱虫药的种类、作用对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解毒剂与保肝护肾药物: 讲解在中毒情况下的辅助治疗方案。 中兽药的应用: 介绍传统中兽药在提高禽类免疫力、辅助治疗、净化病原等方面的作用。 疫苗接种与免疫规划: 疫苗种类: 介绍灭活疫苗、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 免疫规划的制定: 强调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禽群品种、日龄、饲养模式等因素,科学制定免疫程序,包括免疫的病种、疫苗的选择、接种剂量、接种途径、接种时间等。 免疫效果评估: 介绍如何通过抗体水平检测、攻毒试验等方法评估免疫效果。 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与管理: 场区隔离与消毒: 强调外来人员、车辆、兽药器械的管理,以及场区、舍内、设备等的定期消毒。 人员管理: 规范人员操作流程,防止疾病传播。 病禽扑杀与无害化处理: 强调对病死禽的及时处理,防止疫病扩散。 监测与预警: 建立健全疫情监测体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环境与饲养管理: 通风与温湿度调控: 强调保持舍内空气流通,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减少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饲料与饮水卫生: 确保饲料新鲜、营养均衡,饮水清洁,防止霉变和污染。 密度管理: 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减少应激,提高通风效率。 卫生清洁: 定期清理禽舍,清除粪便和垫料。 营养调控与免疫增强: 应激管理: 讲解如何通过调整饲料配方、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提高禽类对环境应激的抵抗力。 免疫增强剂的应用: 介绍一些能够促进禽类免疫系统发育和功能的添加剂。 第四部分:特种禽类疾病防治与特殊时期管理 本部分将针对部分特种禽类(如水禽、珍禽等)在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上可能存在的特殊性进行探讨,并针对不同生长阶段(如雏禽期、育成期、产蛋期、淘汰期)以及特殊时期(如换羽期、应激期)的疾病防治要点进行详细阐述。 水禽(鸭、鹅)常见疾病防治: 重点关注水禽特有的疾病,如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鹅副黏病毒病等,以及水禽在水环境和陆地环境中可能面临的疾病挑战。 珍禽(如鹌鹑、鸽子、鹧鸪等)常见疾病防治: 介绍部分珍禽养殖中常见且经济损失较大的疾病,以及其防治上的特点。 不同生长阶段的疾病防治: 详细说明雏禽期免疫力低下、易感性强的特点,育成期生长发育的需要,产蛋期对营养和疾病的特殊要求,以及淘汰期可能面临的健康风险。 特殊时期的疾病预防: 强调换羽期、转群、运输、疫苗接种、高温、寒潮等应激时期,禽体免疫力下降,易发生疾病,应采取的针对性预防措施。 本书特点: 体系化: 内容覆盖禽病防治的各个环节,从症状辨识到诊断技术,再到综合防治策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实用性: 紧密结合养殖一线实际需求,提供可操作性强的防治方案和技术指导。 前沿性: 引入了当前禽病防治领域最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理念。 易读性: 语言通俗易懂,逻辑清晰,配以示意图和表格,方便读者理解和应用。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禽类疾病的发生机制,掌握准确的诊断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疾病防治和健康管理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禽群健康,提高养殖效益。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那些做鸭苗培育和孵化的同行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可能体现在了另一个维度。我主要负责的是种鸭的管理和疾病的预防性控制。这本书里对于一些特定病原的检测方法和疫苗接种程序,给出了非常清晰的指引。过去我们很多疫苗打法都是参考兽药厂的说明书,但这本书结合了国内不同地区的流行病学特点,对疫苗的免疫空白期和加强针的时机给出了更具操作性的建议。特别是关于霉菌毒素中毒的预防和处理部分,作者详细列举了几种常见的饲料霉变菌株及其对不同日龄鸭群的影响,还提供了快速筛选和解毒的简易方法。这对于保障下一代鸭群的健康基石至关重要。可以说,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生物安全管理框架,让我的工作不再是零敲碎打的经验堆砌,而变成了一套有理论支撑的科学流程。

评分

我得说,这本书的排版和案例选取非常‘接地气’。我不是专业兽医,看那些充满拉丁文和复杂图表的专业书籍实在头疼。这本书的好处就在于,它把复杂的问题拆解成了可以立即执行的小步骤。比如,当你发现鸭子翅膀下有出血点时,书中会立刻告诉你,先检查是不是维生素K缺乏,然后指导你去观察饲料中的豆粕比例,最后给出临时补充的方案,整个过程清晰流畅,没有丝毫拖泥带水。而且,它收录的‘问答’形式,非常符合我们养殖户的思维习惯——遇到问题,直接找答案。我尤其欣赏它对‘非传染性疾病’的关注,很多时候我们都急于寻找‘病毒’或‘细菌’,却忽略了管理不当导致的内伤。这本书能把那些不起眼的‘小毛病’的严重后果讲透,让我对日常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了警惕性。

评分

我是一个有十多年养鸭经验的老把式了,坦白说,以前对这些“疑难杂症”的处理主要靠经验和‘运气’,有些病看多了也就摸索出个大概的套路。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很多过去‘理所当然’的认知产生了冲击。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救火’,更是在教你如何‘防火’。比如,书中对环境控制和营养调配的论述,深入到了一个我过去很少关注的层面。过去总觉得只要温度湿度合适、饲料营养达标就行了,但这本书里详细分析了不同季节光照强度对鸭子免疫力的影响,以及特定微量元素缺乏如何引发隐性的消化系统问题。我按照书里建议调整了冬季的通风策略和夏季的降温补液方案后,我这批鸭子的体质明显比往年同期要好,发病率也降了不少。这种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于我们这种追求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人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技术进步,是从基础管理细节中抠出来的,而不是只盯着发病后的抢救措施。

评分

这本关于鸭病防治的书籍,从我一个初入养鸭行的门外汉的角度来看,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我记得上个月,我的鸭棚里突然出现了不明原因的拉稀现象,当时急得团团转,上网搜索信息又七零八碎,真不知道该相信谁。直到朋友推荐了这本书,我才算找到了主心骨。书里对各种常见症状的描述非常细致入微,从粪便的颜色、鸭子的精神状态到采食量变化,每一个细节都有对应的分析和处理建议。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完全站在养殖户的角度,用大白话讲解复杂的病理。比如讲到流感时,它会详细说明不同阶段的潜伏期、症状的渐进过程,以及针对不同阶段的药物配伍和剂量,甚至连如何通过观察鸭群的“队形”来初步判断病情都有涉及,这种实战经验的分享,比那些教科书式的文字要管用得多。我拿着这本书,对照着实际情况,心里踏实多了,感觉自己一下子从一个迷茫的新手,变成了一个手里握有“作战地图”的指挥官。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单纯的‘兽医手册’的范畴,它更像是一本‘养殖心理学’和‘风险控制指南’的结合体。在我看来,养鸭最大的压力来自于‘不确定性’——不知道明天会不会爆发一场瘟疫,不知道现在喂的药会不会产生耐药性。这本书通过详尽的病因分析和预警信号的梳理,极大地降低了这种心理上的恐慌感。它教会我如何‘阅读’我的鸭群,让它们通过行为语言向我发出求救信号。此外,它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优缺点分析也非常客观,没有盲目推崇某种‘神药’,而是强调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这一点体现了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对养殖户负责任的态度。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既能救急,又能谋远,能让人心安理得做养殖的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