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生产机械化100问

农作物生产机械化100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崇友 等 著
图书标签:
  • 农业机械化
  • 农作物生产
  • 农业技术
  • 机械工程
  • 农业装备
  • 农机运用
  • 农业发展
  • 现代农业
  • 农业科技
  • 农田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132788
版次:1
商品编码:1029109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一万个为什么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9-03-01
页数:7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全书就农机化综合技术、耕整地机械化技术、种植机械化技术、收获机械化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以简单明了的提问、开门见山的回答、通俗易懂的文字、生动形象的配图,讲解了100个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希望《农作物生产机械化100问》能够适应广大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的所想、所需,起到有益的指导与帮助作用。

目录

前言
一、农机化综合技术
1.什么是农业机械化?
2.主要粮油作物生产机械化包括哪些内容?
3.什么是农业机械化水平?
4.我国主要粮油作物关键环节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如何?
5.什么是农机社会化服务?
6.如何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
7.如何判断一台农业机械是否还在经济寿命以内?
8.拖拉机田间作业常见哪些问题?

二、耕整地机械化技术
9.为什么要耕整地?
10.耕整地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1.耕整地机械有哪些?
12.牵引式和驱动型耕地机械有哪些?
13.牵引式和驱动型整地机械有哪些?
14.牵引犁的结构有哪些特点?
15.悬挂犁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16.铧式犁的耕地方法有哪几种?
17.圆盘犁的工作特点有哪些?
18.旋耕机的用途有哪些?
19.旋耕机是如何工作的?
20.正确安装旋耕机弯刀有哪些方法?
21.什么是旋耕联合作业机?
22.旱地耙的种类有哪些?
23.什么是微型耕作机?
24.水稻田机械化耕整地技术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5.什么是水田埋茬起浆整地机?
26.什么是免(少)耕技术?
27.什么是深松作业?
28.深松作业应该选用哪些农机具?
29.秸秆残茬如何还田?
30.大豆地土壤耕整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31.油菜移栽前耕整地有哪些要求?

三、种植机械化技术
32.水稻机械插秧技术的特点是什么?
33.常用水稻插秧机类型有哪些?
34.插秧机田间作业行走路线如何选择?
35.机插水稻育秧有哪些技术?
36.什么是水稻双膜育秧技术?
37.什么是水稻软盘育秧技术?
38.水稻机械直播技术特点是什么?
39.水稻水直播与旱直播有哪些优缺点?
40.水稻直播机主要结构是怎样的?
41.水稻直播机排种器有哪些类型?
42.小麦精(少)量机械化播种技术特点是什么?
43.小麦常用的精播机具有哪些类型?
44.玉米的机械种植特点是什么?
45.麦田套种玉米播种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46.气力式玉米播种器结构特点是什么?
47.窝眼轮式玉米排种器的特点是什么?
48.玉米精量播种有哪些优势?
49.玉米精播机操作要点是什么?
50.北方大豆机械种植技术要点有哪些?
51.大豆机械化精量点播有哪些好处?
52.如何保证大豆机械化精量播种质量?
53.大豆精量点播主要机具有哪些?
54.怎样进行大豆机械施肥?
55.如何进行大豆机械化田间管理?
56.油菜种植方式有哪几种?
57.油菜精量直播有什么特点?
58.油菜精(少)量直播机有哪几种类型?
59.油菜精(少)量播种有什么要求?
60.油菜直播机排种器有哪些特性?
61.油菜机械化移栽种植方式有什么特点?
62.油菜机械移栽育苗应注意哪些问题?
63.油菜移栽机械常用机型有哪几类?
64.链夹式油菜移栽机的操作方法是什么?

四、收获机械化技术
65.玉米机收有哪些操作要点?
66.玉米联合收获法有哪三种不同工艺?
67.如何利用机械化处理玉米秸秆残茬?
68.稻麦联合收割机有哪些机型?
69.如何进行稻麦联合收获机收割前的机具准备?
70.半喂人联合收割机脱粒不净的原因有哪些?
71.如何正确使用稻麦联合收割机液压转向器?
72.如何调整稻麦联合收割机的拨禾轮?
73.如何调整稻麦联合收割机的割刀和护刃器?
74.如何使稻麦联合收割机的输送能力处于良好状态?
75.如何排除稻麦收割机作业故障?
76.玉米收获机的作业标准是什么?
77.纵卧式玉米摘穗机有什么特点?
78.立辊式玉米摘穗装置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79.立辊式玉米摘穗装置的性能有什么特点?
80.摘穗板组合式摘穗装置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81.玉米摘穗机构是如何进行调整的?
82.玉米联合收获机剥皮结构特点是怎样的?
83.玉米收获机脱粒装置有哪些主要结构形式?
84.玉米联合收割机如何进行维护保管?
85.谷物联合收获机换装玉米摘穗台时如何调整?
86.如何掌握大豆机械收割的时间?
87.大豆收获机械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88.大豆机械收割方法有哪两种?
89.怎样减少大豆收获损失?
90.挠性割台工作原理是什么?
91.挠性割台使用时需怎样调整?
92.如何减少大豆收获“泥花脸”现象?
93.如何排除大豆收获的主要机械故障?
94.怎样选择适宜的机械收获油菜时期?
95.油菜机械化收获有哪两种主要方式?
96.油菜机械收获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97.普通谷物联合收割机用于油菜收获作业前需要做哪些调整?
98.油菜收获机为什么要安装纵向切割分禾装置?
99.油菜联合收获机割台与稻麦联合收获机割台有什么不同?
100.油菜割晒机有什么功能?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沃土耕耘: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与展望》 在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人类对土地的耕耘方式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本书《沃土耕耘: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与展望》并非一本关于“农作物生产机械化100问”的浅显问答集,它是一部深入探讨农业机械化发展脉络、技术演进、社会影响及未来趋势的宏大叙事。我们将一同踏上这段跨越百年的史诗旅程,感受科技如何重塑我们与土地的关系,以及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的无限可能。 第一篇:黎明前的曙光——机械化萌芽与初步探索 在工业革命的滚滚洪流中,农业也开始嗅到变革的气息。本书的第一部分将目光投向机械化农业的萌芽阶段。我们不会简单罗列某个年份出现了什么机器,而是深入剖析为何这些早期机械的出现成为必然。从简陋的手摇播种机到蒸汽驱动的犁,再到早期联合收割机的雏形,每一个进步都凝聚着发明家们的智慧与汗水,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提高生产效率的迫切需求。 我们将详细描绘蒸汽时代那些庞大笨重的机械如何一步步取代人力和畜力,它们在田野中发出的轰鸣声,象征着一个旧时代的落幕和新时代的开启。这不是简单的技术介绍,而是对时代背景的深度挖掘——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如何催生了这些机械?它们在实际应用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农民们又是如何看待和接受这些新事物的?我们还将探讨一些被历史长河淹没的早期尝试,它们或许不那么成功,却为后来的技术突破奠定了基础。 这一部分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感受那种从手工劳作到机械驱动的巨大转变,理解机械化最原始的动力——解放生产力,提高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我们不会提供“XX机器的发明时间”这样的零散信息,而是构建一个完整的叙事,让读者明白,每一次技术的飞跃,都是人类智慧与时代需求的结晶。 第二篇:黄金时代的辉煌——内燃机与现代农业机械的崛起 内燃机的发明无疑是农业机械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本书的第二部分将聚焦于以石油和柴油为动力的农业机械的蓬勃发展。从拖拉机的广泛应用,到各种新型耕作、播种、施肥、收割机械的诞生,内燃机为农业机械化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我们不会停留在简单介绍“拖拉机有什么用”,而是会深入分析内燃机如何彻底改变了农业的作业模式。读者将了解到,从耕地的深度和广度,到播种的精度和效率,再到收获的及时性,内燃机驱动的机械如何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提升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作物的产量。我们将详细阐述不同类型的拖拉机及其配套农具如何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作物种类和耕作方式进行匹配,实现最优化的生产。 同时,我们还将深入探讨联合收割机的演进,它如何将收割、脱粒、清选等多个工序集成在一起,极大地缩短了收获周期,减少了粮食损失。这一部分的叙述将充满画面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广阔的麦田,看到金黄的麦浪在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声中被迅速收割,一粒粒饱满的谷物汇聚成丰收的喜悦。 此外,我们还将分析这一时期农业机械技术创新的一些关键驱动因素,例如战争对技术发展的刺激,以及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在推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我们会深入挖掘那些对现代农业机械产生深远影响的经典机型,分析它们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特点,以及它们如何在实践中被不断改进和完善。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参数列表,而是对技术发展背后逻辑的深刻洞察。 第三篇:精耕细作的艺术——精密农业与智能机械的时代 进入21世纪,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智能化与精密化。本书的第三部分将聚焦于当代农业机械的技术前沿,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传感器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AI)以及无人机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我们将详细阐述GPS导航系统如何让拖拉机和收割机实现高精度的自动化作业,例如精准施肥、精准播种,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肥料和农药的利用效率,保护环境。我们还会深入探讨传感器技术在作物监测中的作用,它们如何实时收集土壤湿度、养分含量、作物生长状况等关键信息,为精准决策提供依据。 人工智能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将是本部分的重点。我们将分析AI如何赋能农机进行自主导航、路径规划、故障诊断,甚至实现对作物病虫害的早期识别和精准防治。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机械,其在植保、测绘、授粉等方面的应用也将得到深入阐述。 这一部分将勾勒出一幅未来农业的蓝图:智慧农场、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农夫……我们将探讨这些技术如何将农业生产从经验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从粗放管理转变为精细管理。我们还将分析这些高科技农机对农业劳动力结构和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农业发展的技术人才。 我们将不仅仅是介绍这些技术,而是分析它们如何协同工作,构成一个完整的智能农业生态系统。例如,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如何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分析,AI算法如何基于分析结果生成最优化的作业指令,而GPS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则将指令精准地执行。我们会通过案例分析,展现这些智能化技术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解决传统农业面临的难题。 第四篇:超越边界的探索——机械化在作物生产之外的延伸与挑战 本书的第四部分将视野从单一的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扩展到更广阔的农业生产领域,并探讨未来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挑战。 我们将审视农业机械化在畜牧业、渔业、林业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例如自动化饲喂系统、精准养殖设备、林木采伐机械、水产养殖设备等,展示机械化如何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同时,我们还将深入探讨农业机械化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角色。例如,如何利用机械化技术推广免耕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耕作方式。我们还会分析新能源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前景,如电动拖拉机、太阳能驱动的农机等,以及它们对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农业的意义。 然而,技术的进步并非一帆风顺。本部分还将理性地探讨农业机械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例如高昂的购置和维护成本,对农民技术水平的要求,以及技术普及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数字鸿沟。我们还会分析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先进农业机械所面临的特殊困难,以及如何制定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 此外,我们还将展望农业机械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例如生物机械、纳米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可能性,以及农业机械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这一部分的探讨将充满前瞻性,带领读者思考未来农业发展的无限可能。 结语:耕耘者与科技的共舞 《沃土耕耘: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与展望》并非一本技术手册,而是一部关于人类如何运用智慧与科技,不断挑战土地的极限,实现丰饶与可持续发展的史诗。它揭示了农业机械化背后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技术驱动力,展现了科技如何改变了农耕的面貌,也为我们描绘了未来农业的美好愿景。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富有洞察力的视角,理解农业机械化这场伟大的变革,以及它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深远影响。它将带领读者一同感受那份耕耘的艰辛,也一同品味那份科技带来的丰收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未来趋势的把握,虽然标题听起来像是传统农业读物,但内容深度远超我的预期。它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探讨“精准农业”的机械化实现路径,这一点非常切中当前农业转型的痛点。我特别关注了关于变量施肥和无人植保机的内容,书中并没有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如何转化为机械的实际作业指令。例如,如何通过无人机拍摄的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图像,来自动调整喷洒头的喷洒量,实现“按需供给”。它详细介绍了当前市场上主流的几款导航系统(RTK与普通GPS的精度差异对比),以及在复杂地形下如何保证作业的直线度和重叠率。对于我们这些想升级装备但又怕走弯路的同行来说,这种前瞻性的技术梳理和实际应用案例的结合,简直就是及时雨,让我对未来几年的技术迭代有了更清晰的判断。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体现了一种循序渐进的学习逻辑,从宏观到微观,让人感到知识的积累是层层递进的。它首先介绍了不同作物的基本种植流程与对应的机械需求,比如水稻和玉米对整地、播种、植保环节的机械要求是截然不同的。然后才进入到具体机械的拆解和维护。最值得称赞的是,它在章节末尾设置了“常见误区辨析”的小栏目,专门针对农民朋友在实际操作中容易犯的错误进行纠正。比如,很多读者认为“拖拉机马力越大越好”,这本书就用实际案例说明了在小地块作业中,大马力机械的灵活性反而受限,反而容易造成土壤压实。这种针对性强的“避坑指南”,体现了作者对农业生产一线复杂性的深刻理解。读完后感觉像是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机械知识体检”,很多以前模棱两可的概念都清晰起来了。

评分

不得不提,这本书的排版和用词选择非常贴合非专业人士的需求。很多技术书籍往往会用一堆晦涩的行业术语,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的作者显然花了很多心思去“翻译”这些术语。比如,解释“履带式底盘”的优点时,它没有直接用“抓地力系数”这类词,而是用“在湿软的田地里,它就像穿了雪地靴,不会陷进去”来比喻,这种生动的描述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此外,对于一些特定机械的故障排除章节,作者采用了“症状——可能原因——解决方法”的结构,逻辑非常清晰。我之前因为一次小型农机故障耽误了几天工期,如果早点看到书中关于液压系统渗漏的排查流程,可能自己就能解决了。它教的不是如何成为一个机械工程师,而是如何成为一个能快速判断和解决日常问题的“机械使用者”。这种实用主义的态度,是很多理论著作所不具备的。

评分

这本书在讨论机械的“能耗与效率”这一块的处理方式,绝对是为精打细算的农场主量身定制的。它不是简单地比较哪种发动机马力更大,而是将“单位面积作业时间和燃油消耗”作为核心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书中有一个图表,将不同代际的柴油发动机在特定作业负荷下的实际油耗数据做了可视化处理,非常直观。更重要的是,它提醒读者,购买新机械时不能只看机器本身的价格,还要计算其在五年或十年内的“总拥有成本”(TCO),包括维修率、配件可得性以及作业效率带来的工时节省。这个角度非常新颖,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农场现有的设备更新计划。过去总觉得越贵的机器越好,读了这部分才明白,最适合自己地块结构和作物类型的“效率平衡点”才是真正的经济之选。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朴实,那种略带年代感的绿色调,让人一翻开就感觉回到了田间地头。我原本是抱着一种“扫盲”的心态来的,毕竟我对农业机械的了解仅限于拖拉机这个词。没想到,它几乎没有那些枯燥的理论公式堆砌,而是以一种非常亲切的、问答的形式展开。第一部分专门讲了不同类型耕作机械的操作要点,特别是针对小型农场的业主,里面详细对比了旋耕机和深松犁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适用性,甚至还配有一些非常实用的维护小贴士,比如如何正确润滑变速箱,这可比我之前在网上搜到的零散信息靠谱多了。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收割机刀片更换的步骤图解,清晰到连螺栓的松紧度都给出了建议范围。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像是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艺师实地考察了一圈,那些过去看都看不懂的机械参数,现在似乎都有了实际的意义。它不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本装在口袋里的“现场操作手册”,非常接地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