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高效益栽培技术200问(第2版)

龙眼高效益栽培技术200问(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建光 编
图书标签:
  • 龙眼
  • 栽培技术
  • 高效益
  • 果树
  • 农业技术
  • 种植
  • 管理
  • 第二版
  • 热带水果
  • 园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133730
版次:2
商品编码:1029112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果农有问必答丛书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09-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7
字数:15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龙眼是原产于我国的名优特产水果之一,其果实营养丰富,自古被视为滋补佳品,在医学上有补心益脾、养血安神之功效,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   广东是我国龙眼适栽地域较广的省份,发展龙眼生产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到2006年,全省龙眼种植面积达12.4万公顷,产量47.6万吨。经过十年(1999-2008)的发展,龙眼的栽培技术也取得较大进展,全省龙眼在面积保持较稳定的情况下,产量大幅度提高。随着龙眼生产的发展,量与质、产与销的不协调日益凸显。龙眼总产量高,销售难,价格走低,果农增产不增收,严重制约了龙眼生产持续性发展,节本增效、提高单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适应龙眼生产的发展需要,本书编著者在第1版的基础上,总结多年来龙眼生产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并收集各地有关生产、研究方面的资料,重新修订了本书。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一、概述 1.龙眼起源于何地? 2.龙眼的栽培历史情况如何? 3.龙眼的分布情况如何? 4.龙眼有什么经济价值? 5.当前龙眼生产上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6.发展龙眼生产应注意些什么? 二、龙眼种类和品种 7.龙眼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8.广东省龙眼主栽品种有哪些? 9.福建省龙眼主栽品种有哪些? 10.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主要栽培品种有哪些? 11.各大主产区的少量栽培品种有哪些? 12.优稀龙眼品种(单株)有哪些? 13.龙眼新品种选育的目标是什么? 14.龙眼新品种选育方法有哪些? 15.引种龙眼新品种应注意哪些问题? 三、龙眼的生物学特性 16.龙眼根系的组成与分布有何特点? 17.根系的年周期活动有什么特征? 18.环境因子及土壤管理对龙眼根系生长发育有何影响? 19.了解根系的年周期生长节律对指导生产有何意义? 20.龙眼的菌根有什么功能? 21.龙眼的枝干有何特点? 22.龙眼的叶片有何特点? 23.龙眼的枝梢生长有什么特征? 24.龙眼的梢期如何划分? 25.为什么要掌握龙眼的梢期? 26.何谓花芽分化?龙眼的花芽分化在什么时候开始? 27.何谓花芽的生理分化?影响生理分化的因子有哪些? 28.何谓花芽形态分化?分化过程如何? 29.龙眼的性成熟期有何特点? 30.龙眼的花穗可分成几类?各有何特点? 31.龙眼的花有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32.龙眼的开花习性如何? 33.什么叫授粉受精?有何特点? 34.龙眼的果实发育过程有何特点? 35.龙眼的生理落果有几次? 36.龙眼的果实由哪几部分组成? 37.如何反映龙眼果实的商品性状? 38.龙眼对土壤条件有何要求? 39.龙眼对温度条件有何要求? …… 四、龙眼育苗 五、龙眼园的建立 六、龙眼园的管理 七、龙眼病虫害防治 八、龙眼贮藏保鲜和加工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一、概述   1.龙眼起源于何地?   龙眼起源于中国和越南北部。中外文献均有阐述:晋朝稽含著的《南方草木状》(公元290-309)记载:“魏方帝(公元220-226年)诏群臣日:南方之珍若有龙眼、荔枝……出九真、交趾”。《神农本草经》(约公元200-300年)则说:“龙眼,一名益智,出南海山谷”。古代九真、交趾及南海即今我国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等地。英国人Macmillon H.F.等著的《热带园艺植物手册》提到“龙眼、荔枝并肩于1589年由中国传人印度”。荷兰齐文(A.G.Eevan)与前苏联茹可夫斯基(P.M.Ehukov-sky)合编的《栽培植物及其演化中心辞典》也认为龙眼原产中国或认为中国是龙眼原产中心之一。1977年出版的《云南植物志》记载,龙眼产于云南东南部至西北部,常野生于海拔1001 800米的低山丘陵疏林中。钟义《海南岛果树资源及其地理分布》(1983年)亦记载有野生龙眼的存在。

前言/序言


书名:龙眼高效益栽培技术200问(第2版) 图书简介 本书是深入探讨龙眼高效益栽培奥秘的权威指南,凝聚了多年实践经验与前沿科学研究成果,以问答形式系统、全面地解答了龙眼种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针对第二版,我们对内容进行了大规模的更新与升级,更加贴合当前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力求为广大龙眼种植者提供最实用、最有效的技术支持,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一、 龙眼丰产稳产的关键:品种选择与优质种苗繁育 本书开篇便聚焦于龙眼丰产稳产的基石——品种选择。我们详细介绍了当前市场上主流的龙眼优良品种,包括其各自的生长特性、果实品质、抗病性以及适宜的栽培区域。从早熟的“石榄”,到中熟的“福眼”、“石峡”,再到晚熟的“鸡嘴荔”,书中都进行了细致的比对分析,帮助种植者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做出最明智的品种选择。 紧随其后,本书深入阐述了优质种苗的繁育技术。从亲本的选择、嫁接材料的准备,到嫁接时期、嫁接方法,再到苗期管理,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的图文并茂的讲解。我们强调了无病毒、健壮、纯正的种苗是实现高产高质的基础,并分享了如何通过组织培养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高效繁殖优良种苗的方法,帮助种植者从源头上保障龙眼生产的质量。 二、 精准施肥与科学灌溉:龙眼生长的“营养餐”与“生命之源” 龙眼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尤为讲究。本书在施肥方面,提出了“养分诊断,精准施肥”的理念。通过讲解土壤养分检测方法,分析不同生育期龙眼树对氮、磷、钾、钙、镁、硼、锌等元素的需求量,指导种植者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书中重点介绍了有机肥、化肥、生物肥在龙眼栽培中的合理搭配与施用时期,强调了“薄肥勤施”的原则,以及如何通过叶面喷施补充微量元素,有效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在灌溉方面,本书详细介绍了龙眼树不同生长阶段的水分需求规律,从幼树期、开花期、幼果期到成熟期,都提出了相应的灌溉策略。书中重点讲解了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分析了不同灌溉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根据天气变化、土壤湿度等因素,精准控制灌溉量和灌溉频率,避免水分胁迫或渍害对龙眼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书中还强调了在关键时期,如谢花后、果实膨大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以促进果实发育。 三、 病虫害绿色防控:守护龙眼健康的“安全盾” 病虫害是影响龙眼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书系统地梳理了龙眼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包括炭疽病、褐斑病、白粉病、蒂蛀虫、蚧壳虫、蚜虫等。针对每一种病虫害,都详细介绍了其发生规律、危害症状,以及最关键的——绿色防控技术。 本书倡导“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理念。在病害防治方面,我们详细介绍了农业防治(如清园、修剪)、物理防治(如诱杀器、防虫网)以及生物防治(如天敌保护与利用、释放有益微生物)等方法。对于化学防治,则强调了农药的科学选择、合理用药,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优先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介绍了各种农药的作用机理和使用方法,力求将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虫害防治方面,本书同样侧重于绿色防控。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害虫的发生。对于一些毁灭性的害虫,如蒂蛀虫,书中提供了详细的防治策略,包括药剂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的结合运用。此外,书中还介绍了如何通过改善栽培环境,增强龙眼树自身抗病虫能力,从根本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四、 精细化管理:塑造龙眼卓越品质的“匠心之作” 除了基础的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本书还深入探讨了龙眼栽培中的精细化管理技术,这些技术是塑造龙眼卓越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修剪技术: 详细讲解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修剪方法,包括抹芽、摘心、疏枝、回缩等。目的是疏通树冠通风透光,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并塑造良好的树形,便于管理和采收。书中也强调了修剪后的伤口处理,防止病菌侵染。 疏花疏果: 针对龙眼易出现大小年、坐果过多导致果实发育不良的问题,本书提供了科学的疏花疏果技术。讲解了如何根据品种特性、树势强弱,合理疏除过多的花蕾和幼果,保证留下的果实能够充分吸收养分,发育均匀,品质优良。 套袋技术: 详细介绍了龙眼果实套袋的必要性、最佳时期、套袋材料的选择以及套袋操作的注意事项。套袋能够有效防止病虫害的侵害,减少农药残留,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如着色均匀、表皮光滑),增加商品价值。 促花保果: 针对一些地区龙眼开花少、坐果率低的问题,书中介绍了多种促花保果的方法,包括冬季修剪、环割、激素处理等,并详细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原理、操作要领和适宜时期。 成熟期管理与采收: 讲解了如何根据果实成熟度指标(如着色度、糖度、硬度等)来判断最佳采收时期,并介绍了正确的采收方法,以避免机械损伤,保证果实的新鲜度和品质。 五、 龙眼产业的经济学:市场分析、采后商品化处理与品牌建设 本书并未止步于纯粹的栽培技术,而是将视角拓展到龙眼产业的经济层面,为种植者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市场行情分析: 深度解析了当前龙眼市场的供需关系、价格波动趋势、消费群体特点以及区域性市场差异,帮助种植者把握市场动态,调整种植结构,规避市场风险。 采后商品化处理: 详细介绍了龙眼采后的预冷、分级、清洗、保鲜、包装等关键环节。书中重点推荐了先进的采后处理技术和设备,以及适宜的包装材料,旨在延长龙眼的货架期,减少损耗,提升产品附加值。 品牌建设与营销: 引导种植者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分享了如何通过打造优质品牌,提升龙眼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竞争力。书中也提供了一些营销策略的建议,例如发展采摘旅游、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的拓展等,帮助种植者实现价值最大化。 六、 龙眼新品种、新技术的前沿展望 为了与时俱进,本书还对龙眼栽培领域的新品种、新技术进行了前瞻性的介绍。包括通过基因编辑、杂交育种等方式培育的新型龙眼品种,以及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龙眼精准管理中的应用。这些内容旨在拓宽种植者的视野,鼓励他们关注行业前沿,积极学习和引进新技术,为龙眼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结 《龙眼高效益栽培技术200问(第2版)》是一本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龙眼栽培百科全书。它以问题为导向,语言通俗易懂,内容详实丰富,覆盖了从品种选择到市场营销的龙眼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无论您是初涉龙眼种植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资深种植者,都能从中找到所需的知识和解决方案,真正实现龙眼种植的“高效益”目标。本书的出版,必将为我国龙眼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风格有一种朴实的力量感,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珠玑,直击痛点。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它对于“果实外观品质提升”这一块的聚焦。在当今市场,消费者对龙眼的外观(如着色均匀度、果皮厚度、晶莹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粗放管理往往难以满足。这本书专门开辟了一个章节,系统地介绍了如何通过精细化的修剪技术来改善树冠内部的光照分布,这是提升果肉透明度的关键。接着,它又详细论述了磷钾肥在着色期的关键作用及其施用时机。更难能可贵的是,它还提到了不同采收时机对果实风味物质积累的影响,这直接关系到最终的产品附加值。我感觉作者是一位非常注重细节和最终呈现效果的专家,他深知优质的果品是所有技术环节最终的检验标准。读完这本书,我对如何种出“精品龙眼”这件事,有了一个全新的、更具操作性的认识和信心。

评分

这本关于龙眼栽培的书简直是老手和新手的福音,我最近刚好在琢磨如何提升果园的产量和品质,这本书的覆盖面真的很广。我特别欣赏它那种实战导向的风格,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堆砌。比如,它对不同土壤类型的适应性分析就非常到位,我之前一直头疼的酸性土壤问题,书里给出了好几种具体的改良方案,有石灰改良法,也有覆盖物调整法,对比分析得非常清楚,让人心里有数。再说说病虫害防治,这个绝对是果农最关心的话题。它没有简单地罗列农药名称,而是深入剖析了病害的发生条件和生命周期,然后推荐了更生态、更持久的综合治理策略。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龙眼穿孔病”的章节,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合理的修剪和水肥管理来增强植株的抗性,而不是一味地依赖化学喷洒。这种由内而外的养护思路,让我觉得作者是真正懂行的专家,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学者。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实用性毋庸置疑,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份详尽的操作指南,读完后感觉手上马上就能多出几套行之有效的技术工具箱。

评分

我可以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我本以为这会是一本偏向理论介绍的普及读物,但事实证明,它更像是一本内容详实、可操作性极强的技术手册。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作者对“反季节栽培”和“周年化生产”的探讨,这在目前的市场上越来越有竞争力。书中详细拆解了如何通过温光调控、适度休眠打破等一系列技术组合拳,来实现错峰上市,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回报。这部分内容写得非常有条理,涉及到很多设施农业的知识点,比如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遮阳网的选择标准等等,这些都是我之前接触到的资料里很少深入涉及的细节。阅读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撰写时所花费的心血,他显然是基于多年的一线实践经验,将复杂的技术流程进行了有效的提炼和简化,让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概念的读者也能迅速掌握要领。这本书真正做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完美结合。

评分

说实话,我对农业技术书籍通常抱有一种审慎的态度,因为很多市面上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术语多到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是信息零散,不成体系。然而,这本龙眼栽培指南却给我带来了惊喜。它的结构安排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清晰流畅。从最基础的选址、品种介绍开始,逐步深入到开花期的激素调控、果实膨大期的营养均衡,再到采后处理和储藏技术。这种层层递进的逻辑结构,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门槛。我个人对其中关于“负载量管理”的部分印象最为深刻。作者用非常直观的图表解释了如何通过疏花疏果来平衡当年的产量和来年的花芽分化,避免了“大年小年”交替的现象。这对我这种追求稳定收益的种植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而且,书中的许多技术点都结合了最新的科研成果,比如微量元素缺乏症的快速诊断方法,比起我多年前学到的那些老方法要精准得多。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农艺师在身边一对一指导,每一处细节都扣得很紧,让人不得不佩服其编纂的严谨性。

评分

作为一名刚接手家族果园的年轻人,我面对的挑战是如何将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升级到精细化、科技化的新阶段。市面上很多老旧的技术资料根本无法解决现代市场对品质和安全的要求。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的知识鸿沟。我尤其关注了其中关于水肥一体化和精准灌溉的部分。它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龙眼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曲线,设计个性化的滴灌方案。书中提供的“叶片诊断法”和“土壤速测盒”的应用指南非常具体,我甚至可以带着书去果园现场操作,对照着书中的标准图例来判断我的植株是否处于最佳营养状态。这种强调“数据驱动”的栽培理念,完全符合我希望引入现代农业管理系统的目标。此外,书中对不同栽培模式(如坡地栽培与平地集约栽培)下的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也做了深入探讨,这帮助我更好地规划了我们果园未来几年的改造蓝图。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沉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