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可不知的118個育兒細節

父母不可不知的118個育兒細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衛東 等 著
圖書標籤:
  • 育兒
  • 親子關係
  • 傢庭教育
  • 兒童心理
  • 育兒技巧
  • 0-3歲
  • 幼兒教育
  • 親子溝通
  • 行為習慣
  • 教育方法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衛生齣版社
ISBN:9787117153997
版次:1
商品編碼:10971901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不可不知的118個細節係列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2-03-01
頁數:272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父母是寶寶的首任教師,是寶寶效仿直接的榜樣,父母對寶寶的示範作用應是全方位、立體化的。
   我們都知道不能打寶寶,可是很多時候父母在盛怒之下往往管不好自己的巴掌,把怒氣釋放在寶寶的小屁股上。父母隨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而不是用武力去控製寶寶。
   兒童時期是培養健康心理的黃金時代,各種習慣和行為模式都在這個日寸期奠定基礎,如果此時忽略瞭寶寶的心理衛生,對寶寶以後的發展勢必會造成不利的影響。本書將育兒作為一個係統工程親看待,站在寶寶的立場,指導父母科學育兒,強調育兒不僅僅是把寶寶“帶大”,還包括語言能力、心理能力、社交能力等多方麵能力的培養,並為之提供瞭科學而有效的解決辦法。《父母不可不知的118個育兒細節》由張衛東、陶紅亮主編。

內容簡介

   《父母不可不知的118個育兒細節》將育兒作為一個係統工程親看待,站在寶寶的立場,指導父母科學育兒,強調育兒不僅僅是把寶寶“帶大”,還包括語言能力、心理能力、社交能力等多方麵能力的培養,並為之提供瞭科學而有效的解決辦法,從而幫助父母與寶寶之間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係,有效地促進寶寶的身心健康發展,養成良好的性格和習慣,學會初步閤作與交往的能力,為其後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父母不可不知的118個育兒細節》由張衛東、陶紅亮主編。

目錄

第一章 早期教育——寶寶成長的第一片土壤
1.把自己變成寶寶的“同類”
2.沒有幼稚的問題,隻有缺乏耐心的父母
3.讓寶寶樂於展示自己
4.當寶寶犯錯時,先讓自己平靜下來
5.文明禮貌的寶寶惹人愛
6.讓寶寶理解時間的珍貴
7.與寶寶一同感受大自然美麗
8.不要強行拿走寶寶的安慰物
9.對於0~3歲的寶寶,怎樣“賄賂”他

第二章 天纔計劃——益智食物塑造聰明寶寶
10.營養是大腦發育的源泉
11.愛吃魚的寶寶最聰明
12.茵類食物的益智作用
13.巧用食物提高寶寶智力
14.讓寶寶愛上蘋果
15.食物巧搭配讓營養加倍

第三章 營養食譜——寶寶飲食輕鬆DIY
16.寶寶喜歡的豆漿食譜
17.易於吸收的牛奶香蕉糊
18.適閤寶寶吃的果泥
19.為寶寶做碗營養粥
20.寶寶愛吃的營養肉泥
21.護牙又美味的寶寶食譜
22.實用的寶寶傢常菜類食譜
23.適閤寶寶的美味營養果蔬汁
24.寶寶最愛的營養靚湯

第四章 父母守則——你的細心無處不在
25.寶寶的襪子比鞋子重要
26.安撫寶寶搖晃不是好方法
27.學會保護寶寶的眼睛
28.警惕毀寶寶眼睛的幾類圖書
29.警惕光和噪聲汙染影響寶寶的健康
30.寶寶常騎兒童車,小心“X”形腿
31.寶寶3歲起就應該刷牙
32.怎樣照顧暈車的寶寶
33.夏鞦交替時節寶寶的穿衣指南
34.寶寶鼕季的穿衣原則
35.寶寶的衣物怎樣清洗
36.背帶褲更適閤寶寶

第五章 安全法劂——讓寶寶快樂地成長
37.帶寶寶外齣,安全隱患記心間
38.讓傢成為真正安全的地方
39.寶寶燙傷後肌膚的護理
40.寶寶在遊樂場所的安全隱患
41.隨意給寶寶掏耳朵害處多
42.讓寶寶和寵物安全相處
43.小心寶寶的玩具細菌多
44.小心童裝讓寶寶中“毒”
45.將具有隱患的食品從寶寶嘴邊拿走
46.處理寶寶的眼內異物
47.果汁服藥危害大

第六章 常見疾病——早瞭解早遠離
48.如何嚮醫生描述寶寶的病情
49.寶寶用藥的基本原則
50.寶寶驚厥後的護理
51.寶寶腹瀉如何嗬護
52.寶寶腹痛的常見錶現
53.警惕中耳炎對寶寶聽力的影響
54.寶寶常見的視力疾病
55.瞭解寶寶為何夜間磨牙
56.閤理預防寶寶哮喘
57.為寶寶緩解打針帶來的疼痛

第七章 陽光心理——寶寶一生的幸福
58.不可忽視寶寶的心理衛生
59.瞭解寶寶的心理需求
60.寶寶最需要的是心理安全感
61.寶寶認生不是錯
62.淡化寶寶的“戀母心理”
63.針對剖宮産寶寶的心理訓練
64.威脅恐嚇對寶寶百害無利
65.不要讓寶寶的脾氣變暴躁
66.給愛做噩夢的寶寶最好的嗬護
67.警惕寶寶的心理孤獨
68.正確排解寶寶的嫉妒心
69.如何正確引導寶寶愛打人的習慣

第八章 接種疫苗——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70.鞦季,讓寶寶安全接種疫苗
71.一次不要給寶寶注射兩種以上疫苗
72.疫苗接種要避免的誤區
73.寶寶要不要接種水痘疫苗
74.寶寶預防接種後的正常反應
75.預防寶寶注射後的局部紅腫
76.哪些寶寶不能接種疫苗

第九章 能力發展——科學育兒的要點
77.重視寶寶的體格鍛煉
78.培養寶寶身體技能
79.學齡前寶寶生活技能訓練
80.快樂運動預防寶寶肥胖
81.培養寶寶的觀察能力
82.提高寶寶想象力的方法
83.父母怎樣培養寶寶的注意力
84.愛動手的寶寶智力高
85.培養寶寶的方位感
86.睡眠不足影響寶寶記憶力
87.培養寶寶的計算能力

第十章 不良習慣——及時矯正是關鍵
88.寶寶任性怎麼辦
89.不要讓寶寶過於依賴
90.寶寶挑食怎麼辦
91.寶寶做事磨蹭要注意
92.愛亂扔東西的寶寶
93.寶寶不願上幼兒園怎麼辦
94.如何麵對“兩麵派”的寶寶
95.培養寶寶的愛心
96.“左撇子”不一定聰明
97.寶寶為什麼會吮吸手
98.不讓寶寶做“賴床鬼”

第十一章 管教方式——不打不罵管好寶寶
99.寶寶不聽話父母怎麼管
100.多嚮寶寶耐心解釋
101.榜樣的力量無窮大
102.什麼時候不該打寶寶
103.父母要協調好管教方式
104.道理如何講,寶寶纔會聽
105.不犯錯的寶寶永遠長不大
106.讓寶寶學會主動認錯
107.怎樣讓小寶寶懂得是非觀念
108.給寶寶一個自由活動的空間
109.妥善處理寶寶的挑釁行為

第十二章 完美品格——讓人生價值盡情綻放
110.培養“閤群”的寶寶
111.讓寶寶意識到“滿招損”
112.培養寶寶開朗豁達的性格
113.讓寶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114.教寶寶養成勤儉的性格
115.讓寶寶學會接受批評
116.塑造寶寶堅強的品質
117.平衡寶寶的輸贏心態
118.滿足寶寶閤理的物質要求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寶寶的頭腦裏似乎裝瞭無數個問號,不管看到什麼都感興趣,喜歡不停地追問。可以說寶寶對任何事物都充滿瞭無盡的好奇,而父母通常認為這是一種煩人的嘮叨,對迴答“這是什麼”這類問題失去亍關趣和耐心,因此不是敷衍瞭事,就是乾脆阻止寶寶繼續提問。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好奇心也在增長。他們麵對各種各樣的問題,都習慣於刨根問底。不一而足。從“人為什麼要吃飯”到“天為什麼是藍色的”,問題內容之多,範圍之廣,形式之稀奇古怪,常使知識並不十分淵博的父母感到為難。
寶寶提齣的問題經常蘊藏著對世界的好奇,而這種問題父母往往不容易迴答。比如“人為什麼有兩隻眼睛”“狗狗為什麼有四條腿”“太陽為什麼是紅色的”“樹葉為什麼是綠色的”“我從哪裏來”“爸爸為什麼不生孩子”,等等。對這種難答的問題,父母很容易掉以輕心,說一句“爸爸也不懂,你就彆問瞭”或者“長大瞭你就知道瞭”就算做解決。如果寶寶再問,就容易不耐煩,講話語氣就不溫和瞭。他們不知道,他們正在承受“上帝”的考驗。有耐心的父母,得到的會是一個聰明寶寶;缺乏耐心的,得到的將是一個連自己都認為自己“笨”的寶寶。
但是父母們也在疑惑,有些問題說淺瞭會誤導寶寶,說深瞭又會引齣一大堆新的問題。無暇迴答時,更是煩不勝煩。究竟該如何對待寶寶喋喋不休的提問呢?
弄清寶寶想知道什麼
寶寶對未知世界總是懷有強烈的探知欲,提問就是其中一種反應。問題之所以稀奇古怪,是由於寶寶年幼,錶達能力和思維有限,往往無法提齣一個有效的問題來獲得他要的答案。因此父母應該先確認寶寶到底想問什麼,或設置一個類似或接近答案的問題來幫助寶寶確定。例如當寶寶看到電視上的母雞伏在草堆上。對此感到疑惑時,父母可以問他“你想問小雞在那裏待著乾什麼?”或“你想知道雞蛋是從哪裏來的?”以這種方式來鎖定寶寶的疑惑,迴答起來就有的放矢瞭。
迴答問題實話實說
許多父母對迴答一些敏感的問題都感到忌諱,尤其是涉及性。殊不知這樣會影響寶寶長大後的思維,造成寶寶錯誤的認知。其實寶寶對事物的瞭解隻需要一個雛形,父母隻需用適閤他年齡的詞語,簡單迴答就可以瞭。譬如父母親吻時被寶寶看到,天真的寶寶也許會問:“爸爸你乾什麼呢?”父親可以大大方方地和寶寶說:“爸爸喜歡媽媽,所以吻吻她。爸爸也同樣喜歡寶寶。”說完也在寶寶臉上親一下,讓寶寶明白親吻是一種愛的錶現,而不是什麼醜惡的事。這既簡單而誠實地解答瞭寶寶的問題,又避免瞭尷尬,寶寶也能接受。
答不上來怎麼辦
父母遇到迴答不上來的問題,韆萬不要搪塞瞭事或鬍亂解釋。先承認自己不知道。然後參閱一些相關書籍,引導寶寶和自己一起去尋找答案,或者嚮彆人請教。這樣做的目的一是讓寶寶明白,個人能力是有限的,父母也有不懂的時候;二是以身作則,培養寶寶誠實品質;三是告訴寶寶,瞭解事物的途徑有多樣性,每個人都要盡可能地通過各種途徑學習。
善待寶寶的提問
寶寶愛提問是好現象,說明寶寶具有學習意識。父母一定要有耐心,不要輕易打斷寶寶的問題。無論寶寶的問題讓你多麼心煩,都不要有厭惡的言行,這樣會挫傷寶寶的探知欲,甚至使他們喪失進取心。確實很忙時,可以和寶寶說:“媽媽現在很忙。等一會兒再迴答你的問題好嗎?”要知道,大人們迴答問題的語言、方式甚至技巧,將會對寶寶今後智力開發、如何學習等産生決定性的影響。
……

前言/序言

  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寶寶呱呱墜地瞭。望著這個可愛的小生命,相信您的疑問會隨著責任感油然而生:寶寶齣生瞭,我能照顧好這個新生命嗎?我會是稱職的父母嗎?怎樣科學地喂養寶寶?寶寶生病、發熱、齣現意外怎麼辦?為什麼寶寶還沒有開口說話?怎麼纔能使寶寶不再一邊玩一邊吃?寶寶膽怯認生、怕羞怎麼辦?寶寶耍賴、打人、嫉妒心強怎麼辦?
  的確,初為人父人母,您會麵臨很多挑戰和問題,您需要學習許多新的知識。養育寶寶的關鍵在於細節,因為每一個新生命都是嬌嫩而靈動的、無比珍貴和可愛的。所以,對新生命的發育成長則需給予極大的關注,給予無微不至的護養。麵對“育兒”這個首次接觸的領域,您不必有任何擔心,所有您需要知道的、關於您寶寶的一切:身體的、情緒的、認知的發展變化、安全、健康等都會在本書中一一提及。
  本書將育兒作為一個係統工程來看待,站在寶寶的立場和角度,指導父母科學育兒,強調育兒不僅僅是把寶寶“帶大”,還包括語言能力、心理能力、社交能力等多方麵綜閤能力的培養,並為之提供瞭科學而有效的解決辦法,從而幫助父母與寶寶之間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係,有效地促進寶寶的身心健康發展,養成良好的性格和習慣,學會初步閤作與交往的能力,為其後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傢庭是寶寶接觸到的第一個環境,對寶寶的行為塑造和品格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寶寶對一切都充滿瞭好奇,他們急切地渴望融入環境,因此他們會努力模仿父母和其他傢庭成員的行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是寶寶的第一任教師,是寶寶效仿的最直接的榜樣,父母對寶寶的示範作用是全方位、立體化的。具體來說,父母應該成為寶寶高尚人格的榜樣、各種能力的榜樣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榜樣。
  年輕的父母並不缺少對寶寶的愛,可是,由於缺乏安全意識和相關的知識,往往忽視瞭寶寶養育環境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最終釀成大禍。比如,不恰當地逗樂寶寶,傢中養有寵物,硬幣、紐扣、小釘子沒有及時收拾、藏起來,暖瓶、水壺、電器亂放等等。本書針對傢庭常見的各種安全隱患,事無巨細地從預防、急救直至護理等做瞭詳盡的叮嚀和交代。
  寶寶的許多不良勻慣都是在不自覺中形成的。不良習慣一經形成,如不及時加以糾正,慢慢便會成為極難改變的惡習。不良習慣會給人一生帶來許多不利,不僅妨礙工作和生活,還會損害人的形象。寶寶年齡尚小,可塑性大,是培養良好習慣的好時機,也是糾正不良習慣的好時機。
  本書從細節入手,不隻是讓父母照顧好寶寶的日常生活,更要培養寶寶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自理能力,還要培養寶寶樂觀的性格、健全的人格,讓寶寶在父母的關愛中成長,在互動遊戲中開發智力。
  管教寶寶的方法有韆百種,打罵可以說是最直接的。但是時代在變,觀念也應更新,也許有些父母會感到疑惑,如粟把棍子收起來,是不是就會寵壞寶寶?其實,當寶寶犯錯時,以尊重的態度讓寶寶自己負責,反而更能培養寶寶獨立而理性的人格。
  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注重寶寶的心理健康,培養寶寶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並不難,難的是父母是否具備正確的觀念,是否能在日常生活中為寶寶創設利於他健康成長的環境。
  麵對未來世界的強烈競爭,寶寶不僅需要一顆聰明的小腦袋,還需要擁有優良的品格。擁有一顆樂於與人分享、善於關心和尊重他人、並且誠實、負責任的心,纔能為寶寶未來的人格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成為日後製勝的關鍵。
  本書集科學性、實用性、普及性於一體,力爭以通俗易懂、深入淺齣的語言,為您量身打造最新、最全的育兒方案,科學地闡述瞭健康育兒的新理念,幫助您從一些看似恰當的傳統育兒模式中擺脫齣來。
  另外,本書在每篇文章的最後都插入瞭與內容相呼應的“細節提示”,使知識得到更進一步的延伸,讓父母在掌握育兒細節的同時,又輕鬆地獲得另一份驚喜。
  撫養寶寶,不僅需要愛心與耐心,更要細心。為瞭讓寶寶能夠活潑、健康地成長,父母一定要學會一套科學閤理的育兒方法,隻要關注瞭育兒的諸多細節,並身體力行,寶寶一定會茁壯成長,齣類拔萃。
《養育的智慧:微小處見真章,點滴愛意築基石》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父母們肩負著傳承生命、塑造未來的神聖使命。然而,養育子女並非一蹴而就的宏大工程,它更像是一幅精雕細琢的工筆畫,每一個筆觸,每一次著色,都關乎著孩子未來的色彩。本書並非提供一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育兒秘籍,也非羅列堆砌枯燥的育兒理論,而是深入到日常生活的點滴細節之中,發掘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卻對孩子成長産生深遠影響的“育兒細節”。我們相信,真正的養育智慧,就藏匿於那些被忽略的日常瞬間,蘊藏在那些不經意的互動之間。 一、 情感連接的基石:用“心”陪伴,而非“在場” 許多父母誤以為,隻要陪在孩子身邊,就是最好的陪伴。然而,真正的陪伴,在於情感的深度連接。本書將引導您探索如何通過細微的行為,傳遞給孩子一份穩定而有力的安全感。 傾聽的藝術: 孩子渴望被理解,而傾聽是建立理解的第一步。我們不僅僅關注孩子說瞭什麼,更要用心感受他們未說齣口的情緒。比如,當孩子沮喪地告訴你今天學校裏發生的事情時,是簡單地給予“彆難過瞭”的安慰,還是能夠 empathetically(同理地)說齣“聽起來你今天很不開心,可以告訴我具體是怎麼迴事嗎?”這其中的差彆,直接影響孩子是否願意嚮你敞開心扉。本書將提供一係列實用技巧,教會您如何捕捉孩子話語中的情緒信號,如何用眼神、肢體語言和恰當的迴應,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全然接納和理解的。從嬰兒時期的眼神交流,到青少年時期關於學校煩惱的耐心傾聽,每一個細微之處都至關重要。 非語言溝通的魔力: 孩子對父母的情感體驗非常敏感。一個溫暖的擁抱,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個擔憂的皺眉,都傳遞著豐富的信息。本書會深入解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過非語言的交流,增強與孩子的親密度。例如,當你注意到孩子在嘗試一件新事物時,一個充滿鼓勵的眼神,一個輕柔的撫摸,都能成為他們堅持下去的強大動力。反之,疲憊、急躁的情緒,即便沒有言語,孩子也能感受到,並可能因此産生不安。我們將分享如何管理自身情緒,讓積極、穩定的情緒成為孩子成長的“背景音樂”。 高質量的短暫互動: 現代生活節奏快,父母很難長時間專注於孩子。但“質量”遠比“數量”重要。一個短暫但全神貫注的玩耍時間,一次睡前溫馨的閱讀,一次睡前床邊的小談,都比心不在焉地陪著孩子玩手機更有意義。本書將為您提供具體的建議,如何在忙碌中創造這些高質量的互動時刻,讓這些碎片化的時間,積纍成孩子心中寶貴的溫暖迴憶。例如,嘗試在晚餐時段,放下手機,與孩子分享一天的趣事,哪怕隻有十分鍾,也能極大地增進親子關係。 二、 規則建立的智慧:邊界清晰,愛意滿溢 規則,是孩子認識世界、理解社會的重要工具,也是他們安全感的重要來源。然而,很多父母在設立規則時,要麼過於嚴苛,要麼過於寬鬆,都可能適得其反。本書將教您如何在建立規則的過程中,注入適度的靈活性和濃厚的愛意。 規則的“為何”與“如何”: 孩子並非天生懂得規則,他們需要理解規則背後的原因。當孩子知道“為什麼”不能隨意打人時,他們纔能真正理解“不能打人”的含義,而不僅僅是畏懼懲罰。本書將引導您如何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解釋規則的意義,以及違反規則可能帶來的後果。同時,我們將提供具體的方法,幫助您將抽象的規則轉化為孩子易於執行的行為準則。例如,當孩子試圖將玩具扔齣窗外時,與其簡單嗬斥,不如解釋:“玩具掉齣去可能會摔壞,而且也很危險,所以我們不能把玩具扔齣去。” 一緻性與靈活性: 規則的執行需要一緻性,但有時也需要一定的靈活性。例如,在孩子生病時,偶爾允許他們打破某些小規則,可以傳遞關懷。本書將探討如何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適度調整規則,讓規則更具人情味,也更符閤實際情況。我們強調,一緻性並非僵化,而是在核心原則上的堅守。 鼓勵與強化: 懲罰隻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而鼓勵和強化積極行為,更能塑造孩子良好的品格。當孩子遵守規則,做齣正確的選擇時,及時的肯定和錶揚,能讓他們更有信心重復這些行為。本書將提供多種有效的鼓勵方式,讓孩子在正嚮反饋中成長,而不是在負麵情緒中掙紮。例如,當孩子主動收拾玩具時,與其說“你真棒”,不如具體地說:“你主動把玩具都放迴盒子裏瞭,做得真棒,這樣我們的房間就不會亂瞭。” 三、 情緒管理的藝術:理解與引導,化解衝突 情緒是人類最本真的反應,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學習的重要課題。如何幫助孩子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緒,避免被負麵情緒所睏擾,是每個父母都應該掌握的技能。 識彆與命名情緒: 孩子常常會因為不知道如何錶達自己的情緒而感到沮喪。教會孩子識彆和命名自己的情緒,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本書將提供一係列方法,幫助您識彆孩子情緒背後的原因,並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幫助孩子認識和錶達情緒。例如,當孩子因為得不到想要的零食而哭鬧時,您可以溫和地說:“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因為你很想要這個零食,但是我們不能在超市裏隨便拿東西。” 共情與引導: 當孩子情緒激動時,父母的冷靜與共情尤為重要。一味地壓製或指責,隻會讓孩子的情緒更糟。本書將教您如何用共情的方式,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們的感受,然後循序漸進地引導他們處理情緒。例如,當孩子因為和玩伴發生爭執而哭泣時,您可以先說:“我知道你很傷心,因為你的玩具被搶走瞭,你覺得很不公平。”然後再引導:“下次如果再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可以試著和他說‘這個玩具是我先玩的’,如果他不同意,我們可以一起找老師幫忙。” 父母自身的情緒榜樣: 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情緒榜樣。如果您自己經常被負麵情緒控製,孩子也很難學會良好的情緒管理。本書將引導您如何認識和管理自身的情緒,成為孩子情緒健康的引路人。我們強調,父母並非超人,也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關鍵在於如何以建設性的方式處理,而不是隨意發泄。 四、 學習習慣的培養:興趣驅動,探索未知 學習不僅僅是學校的功課,更是孩子探索世界、認知自我的過程。本書將強調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習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情。 遊戲化學習: 孩子在玩耍中學習,是天性。本書將提供許多將學習融入遊戲的方法,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和技能。例如,在生活中,可以通過“尋寶遊戲”來學習顔色、形狀和數字;在廚房裏,可以讓孩子參與簡單的烹飪,學習數學和科學知識。 鼓勵好奇心: 好奇心是學習的源動力。當孩子提齣“為什麼”時,是他們求知的信號。本書將指導您如何嗬護孩子的好奇心,鼓勵他們提問,並耐心解答,或者與他們一同尋找答案。我們將強調,即使是看似幼稚的問題,也可能蘊藏著孩子對世界的獨特思考。 閱讀的魅力: 閱讀是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絕佳途徑。本書將強調如何為孩子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如何選擇適閤他們年齡段的書籍,以及如何通過引導,讓閱讀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從親子共讀的溫馨時光,到孩子自主閱讀的獨立探索,每一個環節都值得我們關注。 五、 生活技能的塑造:獨立自主,從小事做起 獨立自主是孩子未來麵對社會的基礎。本書將聚焦於日常生活中可以培養孩子獨立性的各個方麵,讓孩子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學會照顧自己,承擔責任。 日常生活的“小任務”: 從自己穿衣服、吃飯,到整理玩具、收拾房間,這些看似微小的生活技能,都是孩子獨立性的重要體現。本書將提供一係列適閤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小任務”,幫助您逐步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承擔責任的意識: 責任感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地培養。當孩子犯錯時,引導他們認識錯誤並承擔後果,就是責任感培養的開始。本書將提供具體的指導,如何在日常互動中,讓孩子理解責任的意義。 解決問題的能力: 遇到睏難時,是依賴父母,還是嘗試自己解決?本書將強調如何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嘗試自己解決問題,並在過程中給予必要的支持,而不是直接包辦。 結語 《養育的智慧:微小處見真章,點滴愛意築基石》深信,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寶藏,值得我們用最細緻的心去嗬護,最真摯的愛去澆灌。這本書的齣發點,並非提供一套標準化的育兒指南,而是希望成為您在養育道路上,一位耐心傾聽、智慧啓迪的夥伴。我們鼓勵您在閱讀中思考,在實踐中感悟,將這些細節融入您的傢庭教育之中,最終,您會發現,在那些微小之處,早已蘊藏著通往孩子幸福未來的巨大力量。因為,養育的真正奧義,不在於宏大的理論,而在於那份不曾間斷的、充滿智慧的愛。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柔和的莫蘭迪色調,一下子就給人一種溫暖而可靠的感覺,而不是那種常見的、充斥著誇張口號的育兒書。我特地選瞭它,就是衝著這個名字裏透齣的“細節”二字。翻開內頁,你會發現作者並沒有羅列那些大而空的理論,比如“要多陪孩子”、“要進行高質量的親子時光”這類聽起來正確但不知如何操作的建議。相反,它更像是一本藏著無數生活智慧的工具書。比如,關於孩子早上賴床,它不是簡單地說“要早起”,而是細緻地分析瞭不同年齡段孩子生理作息的特點,並給齣瞭一個可以操作的“五分鍾漸進式喚醒法”,甚至連用什麼樣的光綫、音樂的音量都給齣瞭一些參考值。我試著用瞭其中的一個小技巧,關於如何在不破壞孩子情緒的情況下結束一次遊戲,效果齣奇地好。我的孩子以前總是在我們說“該吃飯瞭”之後上演一場小型“抗議”,但自從我用瞭書裏提到的那個“倒計時預告+角色扮演過渡法”,他居然能自己收拾玩具,然後跑過來告訴我:“媽媽,我準備好當一個準時吃飯的宇航員啦!”這種從微觀層麵解決宏觀問題的感覺,太棒瞭。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把那些我們常常忽略、但實際上積纍起來就會形成巨大影響的“小事”,用一種極其細緻、充滿人情味的方式呈現瞭齣來,讓我感覺我不是在讀一本說教的書,而是在跟一位經驗豐富、溫柔睿智的鄰傢長輩請教日常的育兒心法。

評分

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對“傢庭節奏”的關注,遠超齣瞭對孩子個體的關注。許多育兒書籍的焦點都緊緊圍繞著孩子:孩子該吃什麼、該學什麼、該怎麼管。但這本書明顯抬高瞭視角,探討瞭“傢庭作為一個整體如何運轉”的問題。其中有一章專門討論瞭“夫妻間育兒理念差異的最小化衝突策略”。它沒有站在任何一方說話,而是提供瞭一種基於“共同目標”的溝通框架。它指齣,很多爭吵源於一方覺得自己“被拋棄”或“不被信任”,所以它建議建立一個“育兒共識會議”製度,每周固定時間,以“項目管理”的模式來討論育兒中的具體挑戰,而不是在孩子麵前互相拆颱。這一點對我幫助太大瞭,它將育兒從一場個人戰役,轉化成瞭一場需要團隊協作的長期工程。此外,它對“如何安排一個‘無效率’的周末”的建議也很有啓發性,鼓勵父母放下日程錶,去體驗那些“浪費時間”的快樂。這種對整個傢庭生態係統的細緻關照,讓這本書的格局瞬間打開,它不是在幫你養好一個孩子,而是在幫你經營好一個傢。

評分

坦白講,我最初對這類“細節導嚮”的書持保留態度的,總覺得育兒這事兒,更關乎父母的本能和情感連接,硬生生地摳齣什麼“細節”來,會不會顯得過於刻闆和教條?然而,當我真正沉浸在這本書裏時,我的看法徹底顛覆瞭。它的行文風格非常接地氣,帶著一種不疾不徐的敘事節奏,讀起來一點都不費勁,但信息密度卻極高。比如,它花瞭整整一個章節來探討“孩子在公共場閤哭鬧時,不同處理方式帶來的長期心理投射差異”。裏麵提到一個觀點,有些父母急於用物質奬勵來製止哭泣,這其實是在無形中強化瞭“負麵情緒=獲得補償”的邏輯鏈條。隨後,作者立刻提供瞭一套“情緒命名與物理安撫並重”的即時應對流程。我記得那個流程是三步走的:第一步,蹲下,與視綫齊平;第二步,用簡單詞匯描述他的感受(“你現在很生氣,因為積木倒瞭,對嗎?”);第三步,提供一個非言語的接觸,比如輕拍後背。這種顆粒度極細的指導,讓我不再在突發狀況麵前手足無措,而是有瞭一個可以迅速調用的“行為腳本”。這本書不是在告訴我該“愛”孩子,而是教會瞭我如何更有效、更有建設性地去“錶達”這份愛,尤其是在那些最考驗耐心的瞬間。它提供的不是一套僵硬的公式,而是一套靈活的、可以根據孩子具體情況微調的底層操作係統。

評分

我必須承認,我是一個習慣性焦慮的母親,總擔心自己“做錯瞭什麼”。市麵上那些動輒要求父母“成為完美的榜樣”的書,隻會讓我壓力山大。但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完美地平衡瞭“高標準”與“人性的寬容”。它並沒有要求父母扮演一個永不犯錯的聖人角色。相反,它裏麵有幾個章節專門討論瞭“父母的情緒失控後的修復程序”。這對我觸動極大。它詳細地描述瞭,當你在某次爭吵中對孩子說瞭過重的話之後,應該如何進行一次“有效且真誠的道歉”。它甚至模擬瞭對話的場景,教導我們如何承認自己的局限性,而不是用一句敷衍的“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來草草瞭事。這種坦誠地麵對自己不完美,並積極修復親子關係的姿態,比任何空洞的“做自己”口號都要來得實在和治愈。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肩膀上的重擔輕瞭一些,因為我明白,育兒路上哪裏能沒有失誤?關鍵是如何從失誤中汲取養分,並且教會孩子如何麵對他人的不完美。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育兒指南,不如說是一本關於如何學習“做人”的指南,父母和孩子都在這本書裏找到瞭成長的空間。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用詞選擇,透露齣一種極高的專業素養和對讀者的尊重。它大量使用瞭心理學和發展行為學的研究成果作為支撐,但最妙的是,它將這些專業術語“翻譯”成瞭普通人能懂的“傢庭語言”。舉個例子,關於“依戀關係”的理論,很多書寫得晦澀難懂,讓人望而卻步。但在這本書裏,作者將其比喻為“給孩子搭建一個安全的數字錢包”,告訴我們早期建立的安全感,是孩子未來探索世界的“啓動資金”。接著,它就提供瞭如何通過“非語言的確認信號”——比如一個快速的眼神交流、一個及時的擁抱——來不斷為這個“錢包”充值。這種生動的比喻,使得復雜的理論瞬間具象化。我特彆喜歡它對“界限設定”的論述,它沒有采用強硬的“要”或“不要”,而是提供瞭一係列“如果……那麼……”的邏輯鏈條,讓父母能夠理解設置界限背後的兒童發展需求,而不是簡單地行使權力。這種尊重科學又不失溫度的敘事方式,讓這本書的權威性不言而喻,讀起來讓人心服口服。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