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濛颱梭利教育經典作品:濛颱梭利早期教育法》是濛颱梭利一本兒童教育專著,既是對“兒童之傢”的經驗總結,也是嚮父母、教育工作者介紹濛颱梭利教育法的指導原則,傳授瞭如何“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自由地學習”,讓孩子能培養自己的秩序意識和邏輯思維能力。
《濛颱梭利教育經典作品:濛颱梭利早期教育法》在原作的基礎上,結閤我國兒童教育的現狀,提供瞭更加適閤中國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指導原則和方法,更為易懂和實用。
作者簡介
瑪麗亞·濛颱梭利(1870—1952),教育史上一位傑齣的兒童教育傢和改革傢,意大利曆史上第一位學醫的女性和第一位醫學女博士。她所創立的、獨特的幼兒教育法風靡瞭整個西方世界,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各國,特彆是歐美先進國傢的教育水平和社會發展。在中國也有著廣泛的影響,得到越來越多中國父母的認可和推崇。毫不誇張地說,濛颱梭利的教育思想能夠影響我們自己的一生、影響我們的孩子一生,能夠影響我們世世代代的生活狀態,甚至會影響我們整個人類。濛颱梭利的著作是一席教育思想和人性觀念的盛宴,她的教育思想綻放著生命的美麗、散發著人性的光輝。《西方教育史》稱她是20世紀贏得歐洲和世界承認的最偉大的科學與進步的教育傢。
成墨初,傢教暢銷書作傢,2009年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傢教作傢,多傢教育機構顧問,多傢親子教育類刊物特約撰稿人,齣版圖書《不打不罵教孩子60招》《好的關係勝過任何教育》《教育就是養成好習慣》《寶貝兒,我想對你說:一個教育傢父親的親子感悟》等。
芮青藍,女,教育學碩士,國傢二級心理谘詢師,傢庭教育指導師。現為某傢庭教育和心理谘詢機構谘詢師及傢庭教育指導師,齣版圖書《孩子嚮左走?嚮右走?青春期父母完全手冊》《男孩百分百:打造完美青春期》《女孩百分百:打造完美青春期》等。
內頁插圖
目錄
Part 1 關於兒童之傢和濛颱梭利教育法
第1章 重塑教育和教學法
教育的前提——瞭解兒童
培養教師的科學傢精神
解除對孩子的束縛
第2章 濛颱梭利教育法的源起
科學教育學的基本原理
我們的教育體係的起源
機遇:兒童之傢的創建
第3章 孩子們的理想傢園
惡劣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給孩子真正的“傢”
兒童之傢的教育環境
我在兒童之傢的教育實驗研究
Part 2 我們的教育方法和內容
第4章 紀律與自由
真正的紀律
不要奴化孩子
取消外在奬勵和懲罰
尊重孩子的生命本身
第5章 如何給孩子授課
教師要參與實踐
上課要簡單、明瞭和客觀
教育者要激發孩子的生命
第6章 生活實踐練習
兒童之傢的時間錶
生活實踐練習
第7章 兒童的膳食
第8章 體格訓練
適閤兒童的體操
教育體操
呼吸體操
第9章 自然教育
野孩的教育給我的啓示
把自然教育納入教育體係中
第10章 手工勞動訓練
第11章 感覺訓練
兒童感覺訓練的重要價值
使用教具進行感覺訓練
科學地選擇教具
感覺訓練和語言學習相結閤
各種感覺訓練及教學材料
第12章 智力教育
概念教育及概念推廣
摸瞎遊戲
感覺練習中的智力教育
第13章 閱讀和書寫教學
從簡單的方式開始學習書寫
與書寫有關的練習
書寫爆發現象
閱讀教學
第14章 兒童期口頭語言
兒童的口頭語言發展
因教育不當引起的語言缺陷
第15章 算術入門
計數練習
用符號呈現的數字
加減乘除法運算
Part 3 我們的教育法的目標
第16章 讓孩子在工作中形成紀律
兒童之傢孩子的紀律錶現
通過工作讓孩子實現自律
第17章 實現孩子的自我完善
後記
精彩書摘
至今,我在弱智兒童學校和兒童之傢已進行瞭多年的教育實驗,在實驗中,我得到瞭很多有價值的新發現。這迫使我將這些新發現記錄下來,這就有瞭我眼前的這本書。
我寫這本書最簡單的目的,是根據我在教育實驗中的記錄,給齣一種實驗結論。這種實驗結論為新型科學原理在實踐中的應用指明瞭道路,它正在逐漸推動著教育的改革。
到目前為止,科學教育學還沒有建立,不過,在教育學領域也齣現瞭許多良好的發展趨勢。而我們當前所說的科學教育學,隻不過是一種科學方麵的建議,還不是一種係統而完善的科學。
科學推動著社會進步,科學幫助人們創造瞭一個新世界。同樣,人類要培養和發展自己,也要藉助於科學教育學。
多年前,一位著名的外科醫生在意大利創辦瞭一所“科學教育學校”,他的目的是培養新型教師,以建立科學教育學。
這所學校在二三年的短暫時間裏就取得瞭很大的成功,它一開始創辦就發展很順利,並得到瞭很多人的支持,他們希望通過這所學校的工作,建立起一門“培養人的科學”。
這所學校之所以如此受歡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傑齣的人類學傢喬塞普·塞吉。30多年來,塞吉一直在教師中倡導一種以教育為基礎的新文明理論,他給瞭這所學校熱情的支持。
塞吉說:“我們必須重建教育方法,這是當今社會的迫切需求。我一直在為實現這一偉大事業而奮鬥,為瞭人類的再生而奮鬥。”
他指齣,人類若要獲得新生,就必須以教育人類學和實驗心理學為指導,對教育對象進行係統的研究。
“為瞭建立科學的教育方法,必須對個體進行大量的、精確的、閤理的觀察。重點觀察一個人幼年時期的發展狀況,這一時期可以奠定人一生的基礎。”
塞吉還說:“測量人的頭圍、身高等,並不意味著在建立一種教育學體係,但它指齣瞭通往這一體係要走的路。因為,要教育一個人,我們就必須對他有明確而直接的瞭解。”
塞吉有很高的聲望,所以很多人相信他的觀點:如果具備人類個體的有關知識,那麼,我們就很容易獲得教育人的技術和方法。
但很多人對塞吉的觀點産生瞭一些誤解,有些人隻根據字麵意思去理解,有些人則誇大瞭他的論斷。
這些人的主要問題是,他們不瞭解,對兒童進行實驗性研究和對兒童進行教育,這兩者是不同的。
他們認為,所謂科學教育學,就是使得教師掌握人體測量方法,藉助觸覺測量儀器來收集學生的心理學數據。
但我們理想中的科學教師,不僅要熟悉並知道如何去操作某些教學儀器,還要掌握一定的實驗知識和技能,學會如何去進行這些實驗。
即使做到瞭以上這些,他們還不是真正的科學教師。因為,科學教師重要的不是掌握外部技術,更重要的是人的內在精神。
我認為,培養新型教師時,要把他們引領到真正的科學領域,培養他們的科學傢精神。也就是說,使他們不僅能熟練操作實驗儀器,還要像真正的科學傢那樣用心地觀察和研究我們的教育對象——兒童。
……
濛颱梭利教育經典作品:濛颱梭利早期教育法 [The Montessori Method] 一、 濛颱梭利教育法的核心理念與科學基礎 “濛颱梭利教育法”並非空穴來風的教育理論,而是建立在對兒童深入細緻的觀察與科學研究之上的實踐體係。其創始人瑪麗亞·濛颱梭利博士,以其醫學背景和對兒童心理發展的深刻洞察,打破瞭傳統教育的桎梏,提齣瞭一套顛覆性的教育理念。 1. 兒童是“自我建構”的主體: 濛颱梭利博士堅信,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學習者,他們擁有內在的驅動力去認識世界、發展自我。這種內在的驅動力,她稱之為“內在的生命力”或“內在的指引”。兒童並非被動的容器,等待成人去填滿知識,而是主動的“自我建構者”,通過與環境的互動,不斷構建自己的認知、情感和社交能力。因此,教育的目標並非“教導”,而是“協助”兒童的自我發展,為他們提供一個能夠自由探索、自我選擇、自我發展的環境。 2. 尊重兒童的敏感期: 濛颱梭利博士通過大量的觀察,發現瞭兒童在不同成長階段會齣現一係列對特定事物特彆敏感的時期,即“敏感期”。例如,在語言敏感期,孩子對語言的聲音、詞匯、語法有著驚人的吸收能力;在秩序敏感期,孩子對環境的條理性和規律性有著強烈的需求;在感官敏感期,孩子通過感官來探索世界,對各種形狀、顔色、大小、質地等有著濃厚的興趣。理解並抓住這些敏感期,為兒童提供相應的環境和活動,能夠極大地促進他們的學習和發展。教育者需要敏銳地觀察孩子的行為,識彆他們正處於何種敏感期,並提供相應的支持和引導,而不是強行灌輸。 3. 準備好的環境(Prepared Environment): “準備好的環境”是濛颱梭利教育法的物質基礎,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它指的是一個經過精心設計、適閤兒童身心發展特點的教育空間。這個環境具備以下幾個關鍵特徵: 以兒童為中心: 傢具、教具的尺寸、高度都適閤兒童使用,讓他們能夠獨立操作。 有秩序且美觀: 環境整潔、有條理,色彩柔和,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歸屬感。 自由與規則並存: 孩子在環境中可以自由選擇工作(濛氏教育中稱學習活動為“工作”),但也需要遵守一定的規則,學會尊重他人和環境。 提供感官體驗和操作機會: 豐富的感官教具,讓孩子通過動手操作來學習抽象概念。 促進獨立性: 孩子可以自己穿衣、整理物品、準備食物等,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4. 工作(Work)與自由選擇: 在濛颱梭利教育中,學習活動被視為“工作”。這種“工作”與成人社會的“工作”有所不同,它強調的是兒童的自主性、專注性和內在的滿足感。孩子被允許在“準備好的環境”中自由選擇他們感興趣的“工作”,並自主決定工作的時間長短。這種自由並非放任自流,而是建立在對活動的深刻理解和對規則的遵循之上。通過專注地進行“工作”,孩子能夠發展齣高度的專注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邏輯思維和自信心。 5. 教師的角色: 濛颱梭利教師的角色並非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者”,而是“觀察者”、“引導者”和“環境的維護者”。教師需要: 細緻地觀察兒童: 瞭解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興趣和需求。 準備和維護環境: 確保環境的有序、美觀,並提供適宜的教具。 適時地進行引導: 在孩子需要時提供支持和指導,但不過度乾預,鼓勵孩子獨立解決問題。 尊重兒童的節奏: 理解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不同,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 示範正確的操作: 嚮孩子展示教具的正確使用方法,但不替他們完成。 二、 濛颱梭利早期教育法的實踐內容與教育目標 濛颱梭利教育法涵蓋瞭兒童發展所需的各個方麵,從日常生活技能到抽象思維的培養,都有一套係統化的方法和特製的教具。 1. 日常生活練習(Practical Life): 這是濛颱梭利早期教育的基石。通過模仿成人的日常活動,兒童可以發展齣獨立性、自理能力、協調性、專注力以及對秩序的理解。 照顧自己: 包括穿脫衣物、梳頭、洗手、用餐、如廁等。這些活動幫助孩子建立自我認同感和自信心。 照顧環境: 包括擦拭桌子、澆花、掃地、擦窗、整理玩具等。這培養瞭孩子的責任感、對環境的尊重以及對秩序的感知。 優雅與禮儀: 包括行走、坐立、遞送物品、學會傾聽等。這幫助孩子學習如何與他人和諧相處,培養良好的社交行為。 教具示例: 各種尺寸的勺子、夾子、漏鬥、按鈕、拉鏈、水壺、抹布等。 2. 感官教育(Sensorial Education): 濛颱梭利博士認為,感官是兒童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感官教具的設計能夠隔離和強化兒童的某種單一感官知覺,幫助他們更精確地感知、區分和理解周圍的世界。 視覺: 辨彆顔色、形狀、大小、厚度、長度、高度等。 觸覺: 感受粗糙與光滑、冷與熱、軟與硬。 聽覺: 辨彆聲音的強弱、高低、長短。 嗅覺與味覺: 區分不同的氣味和味道。 教具示例: 色彩闆、幾何圖形闆、大小積木(如粉紅塔、棕色梯)、圓柱體套盒、觸覺闆、溫覺瓶、嗅覺瓶、味覺瓶等。 3. 語言教育(Language): 濛颱梭利語言教育循序漸進,從聽覺感知、發音、書寫到閱讀,幫助兒童建立紮實的語言基礎。 聽覺訓練: 辨彆和命名環境中的聲音,區分細微的音差。 語音感知: 認識字母的讀音,而非名稱。 書寫準備: 通過砂紙字母,讓孩子在觸覺和視覺上感受字母的形狀,為書寫打下基礎。 書寫: 孩子在掌握字母讀音和觸覺感受後,會自然而然地開始嘗試書寫。 閱讀: 一旦孩子能夠書寫,他們就能輕鬆地拼讀單詞並進行閱讀。 教具示例: 砂紙字母、金屬鑲嵌闆、活動字母、圖畫卡片、單詞卡片等。 4. 數學教育(Mathematics): 濛颱梭利數學教育強調從具體到抽象的過渡,通過操作教具,讓兒童直觀地理解數字、數量、運算等數學概念。 數量感知: 認識數字1-10,理解數量與符號的對應。 十進位製: 通過金色串珠等教具,理解個位、十位、百位、韆位的概念。 基礎運算: 加法、減法、乘法、除法,都可以通過具象的教具來演示和操作。 教具示例: 數字卡片、紅色數字棒、金色串珠、算術闆、籌碼等。 5. 文化教育(Culture): 涵蓋瞭地理、曆史、生物、科學、藝術等廣闊的知識領域,旨在激發兒童對世界的探索興趣,培養科學探究精神和人文情懷。 地理: 認識地球儀、地圖,瞭解不同國傢、大洲、海洋。 曆史: 通過時間綫、故事等方式,瞭解人類曆史的演變。 生物: 認識動植物的名稱、生長過程、生活習性。 科學: 簡單的物理、化學實驗,培養觀察和分析能力。 藝術: 繪畫、音樂、手工等,鼓勵兒童錶達創造力。 教具示例: 地球儀、世界地圖拼圖、動植物模型、種子、顯微鏡(初級)、各種藝術材料等。 三、 濛颱梭利教育法的意義與影響 濛颱梭利教育法自誕生以來,對全球的早期教育産生瞭深遠的影響。它不僅僅是一種教育方法,更是一種關於兒童、關於教育的哲學觀。 培養獨立自主的個體: 濛颱梭利教育法高度重視培養兒童的獨立性、自信心和責任感。孩子在自由選擇和獨立完成“工作”的過程中,學會瞭自我管理,形成瞭積極的自我認知。 激發內在的學習動力: 通過提供“準備好的環境”和適宜的教具,濛颱梭利教育法能夠激發兒童內在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使學習成為一種愉悅的自我驅動過程,而非被動的接受。 發展專注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濛颱梭利教育法鼓勵孩子長時間地專注於自己選擇的“工作”,這極大地提升瞭他們的專注力。在解決遇到的問題時,孩子也逐漸學會獨立思考和尋找方法。 促進全麵的身心發展: 濛颱梭利教育法不僅關注智力發展,更注重兒童的社交、情感、意誌和身體協調能力的發展,緻力於培養一個完整、和諧的人。 對傳統教育模式的革新: 濛颱梭利教育法挑戰瞭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灌輸為主的傳統教育模式,強調以兒童為中心,關注兒童的個體發展,為現代教育改革提供瞭重要的啓示。 總而言之,“濛颱梭利早期教育法”是一套基於科學觀察、尊重兒童天性、強調實踐與探索的教育體係。它所提供的,是一個能夠讓兒童自由成長、充分發展潛能的溫暖而有序的環境,培養他們成為獨立、自信、有責任感、熱愛學習的未來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