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妈妈与其以“安全”的名义,让孩子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不如切实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本领,让孩子尽情活动,远离危险,平安成长。
内容简介
《妈咪学堂:宝宝意外伤害防救全方案(0-6)》全面梳理0-6岁儿童在养育、护理、游戏、活动等各方面的安全隐患,教给父母应对宝宝意外伤害的方法,是父母必备的安全育儿大全。
意外伤害是我国0~14岁儿童的第1位死因,超过4种J童常见疾病死因的总和,目前已被公认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过去人们认为伤害是无法避免、不可预防的,因此称为。意外伤害”,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伤害可以预防。对学前儿童来说,父母的养护安全意识对预防伤害的发生极为重要。可惜的是,由于养育传统和安全素质的缺乏,不少父母重养育、轻安全,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安全隐患熟视无睹。
作者简介
王言,二十余年前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科技期刊和科普期刊的编辑工作,有十数年的育儿类期刊撰稿、编辑、策划经验,参办的期刊曾获卫生部优秀期刊奖。
坚信。“养育好孩子”是每一个普通家庭最重要的大事,因此,十数年来作为母亲,更加敬业,将养育女儿作为最重要的事业。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目光短浅”的人才把孩子“包裹在棉花里”…孩子在那些具有挑战性的游戏中擦伤膝盖或扭伤脚踝,“不仅可以接受,而且很有必要”…健康而充满活力的活动与以往相比更有存在必要,因为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孩子更好面对这个“复杂而危险的世界”。
——英国事故预防协会会长 汤姆·马拉基
“缔造生命”是一件神奇而伟大的事,而“呵护生命”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更能考验父母的心智、耐心和体力。在这场大战中,我们必须打胜,所以,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就让我们从如何保卫我们缔造的“成果”的安全知识和方法学起吧,因为“万事安为先”!
——本书作者
目录
第一篇 1~3个月宝宝意外伤害防救方案
1~3个月宝宝生长发育特点
新生宝宝的睡眼安全
宝宝睡眠意外之预防第一
“蒙(捂)被综合征”之紧急处理
新生宝宝的哺喂安全
宝宝哺喂意外之预防第
呛奶宝宝之紧急处理
新生宝宝的洗澡安全
宝宝洗澡意外之预防第一
宝宝轻度烫伤之紧急处理
新生宝宝可能遇到的其他意外
新生儿的外出安全
治疗臀红引发的意外
热水袋意外
萘中毒
细线缠住小手指
宠物安全
翻不出来的婴儿床
宝宝坠床意外之预防第一
宝宝坠床之紧急处理
甲醛幼童综合征
宝宝甲醛中毒之典型案例
宝宝甲醛中毒之预防第一
甲醛中毒的可能表现
急性甲醛中毒之紧急处理
一氧化碳中毒仍在发生
宝宝一氧化碳中毒之预防第一
宝宝一氧化碳中毒之紧急处理
婴儿摇晃综台征
婴儿摇晃综合征之预防第一
婴儿摇晃综合征之紧急处理
虫虫入耳惊险
虫虫入耳之预防第一
虫虫入耳之紧急处理
恼人的蚊子
蚊子叮咬宝宝之预防第一
蚊子叮咬宝宝之紧急处理
第二篇 4~6个月宝宝意外伤害防救方案
4~6个月宝宝的动作发育特点
小心婴儿车也会倾覆
婴儿车意外之预防第一
婴儿车意外之紧急处理
药,可不能能吃多
宝宝服药过量之预防第一
宝宝服药过量之紧急处理
选用小儿专用药品
服药过量之典型案例1:多喝了止咳糖浆
服药过量之典型案例2:多吃了驱虫药
小宝宝乘私家车出行蜜全
宝宝私家车出行安全之预防第一
宝宝私家车出行意外之紧急处理
人工口对口呼吸法实施步骤
心脏按摩
爸爸的“闻祸游戏”
闯祸游戏意外之预防第一
闯祸游戏意外之紧急处理
第三篇 7~9个月宝宝意外伤害防救方案
7~9个月宝宝的动作发裔特点
“灌药”是个危险动作
宝宝灌药意外之预防第一
宝宝灌药意外之紧急处理
安抚奶嘴的意外
安抚奶嘴意外之预防第一
安抚奶嘴意外之紧急处理
安抚奶嘴上的绳子勒住脖子
小鼻孔不能进异物
鼻腔异物之典型案例
宝宝鼻腔异物之预防第一
宝宝鼻腔异物之紧急处理
……
第四篇 10~12个月宝宝意外伤害防救方案
第五篇 1岁宝宝意外伤害防救方案
第六篇 2岁宝宝意外伤害防救方案
第七篇 3岁宝宝意外伤害防救方案
第八篇 4~6岁宝宝意外伤害防救方案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人工口对口呼吸法实施步骤
1.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患儿口鼻内有呕吐物、泥沙、血块等异物时,用纱布包住食指伸入口腔进行清除。松开衣领、裤带、内衣等。舌后坠者用纱布或手巾包住拉出或用别针固定在嘴唇上。
2.先吹两口气:清洗患儿口鼻异物后,口对口呼吸前先向患儿口中吹两口气,以扩张已萎缩的肺,以利气体交换。3.体位:患儿应取仰卧位,头后仰,颈背部用枕头或衣物垫起。下颌抬起,口盖两层纱布,急救者用一手扶于前额,另一手拇指、食指捏紧患儿鼻翼,以防吹进的气体从鼻孔漏出。头部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以保证脑血流量。如有可能应抬高下肢,以增加回心血量。紧靠患儿胸部一侧,为保证按压力垂直作用于患儿胸骨,施救者应根据抢救现场的具体情况,采用站立地面或脚凳上,或采用跪式等体位。
4.患儿口张开:抢救者吸一口气后,张大口将患儿的口全包住,而患儿的口全张开。
5.注意捏鼻动作:快而深地向患儿口内吹气,并观察患儿胸廓有无上抬下陷活动。一次吹完后,脱离患儿之口,捏鼻翼的手同时松开,慢慢抬头再吸一口新鲜空气,准备下次口对口呼吸。
6.吹入量:每次吹气量儿童约为600~800毫升,量过大易造成胃扩张。无法衡量时,以急救者吸人的气体不要过度饱满为度。
7.呼吸频率:口对口呼吸的次数,儿童为18~24次/分,婴儿30~40次/分。单人急救时,每按压胸部15次后,吹气两口,即15:2。双人急救时,每按压胸部5次后,吹气1口,即5:1,有脉搏无呼吸者,每5秒钟吹一口气(12~16次/分)。
……
《宝贝无忧:呵护成长,守护健康》 引言 每一个新生命的降临,都伴随着无限的喜悦与责任。作为父母,我们倾尽所有去爱护、去养育,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长大。然而,孩子的成长之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意外与伤害如同潜藏的阴影,随时可能悄然来袭,给家庭带来惊吓与不安。从咿呀学语到奔跑跳跃,从蹒跚学步到探索世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面临着不同的风险。如何有效地识别、预防和应对这些潜在的危险,是每一位家长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本书《宝贝无忧:呵护成长,守护健康》并非一本枯燥乏味的育儿指南,而是一份来自经验丰富、充满关爱的父母们的心声与总结,旨在为新手父母和经验丰富的家长们提供一份全面、实用、易懂的意外伤害防救行动方案。我们深知,作为家长,最希望看到的是孩子的健康平安,最害怕的莫过于孩子遭遇不测。因此,本书将聚焦于0-6岁这一孩子生命中最具活力、也最容易发生意外的关键时期,以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辅以大量真实案例和图文并茂的讲解,帮助家长们建立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护墙”,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无忧无虑地探索属于他们的精彩世界。 第一部分:洞悉风险——认识宝宝成长的潜在威胁 孩子的安全,源于对风险的充分认知。不同于成年人,婴幼儿的身体发育尚未成熟,认知能力有限,对危险的判断力几乎为零,他们会出于好奇心去触碰、去模仿、去探索,而这恰恰是意外发生的高频期。本部分将系统地为您剖析0-6岁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类型,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细致的划分,让您对潜在的风险有更深刻的理解。 居家安全:看不见的“陷阱” 窒息与哽噎: 小小玩具、食物残渣、塑料袋……这些随处可见的物品,在宝宝眼中可能是有趣的“宝贝”,但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致命的“杀手”。我们将详细介绍不同年龄段孩子容易发生的窒息和哽噎风险,以及如何选择安全的玩具和食物,并指导您如何正确处理孩子被异物卡住的情况。 坠落与跌伤: 翻身、爬行、站立、奔跑,每一个成长的“里程碑”都伴随着跌倒的可能。从婴儿床上的意外坠落,到蹒跚学步时的摔跤,再到学步后期跌入楼梯、家具的风险,我们将一一解读,并提供针对性的家居安全改造建议,如窗户防护、楼梯安全门、家具边角包裹等。 烫伤与烧伤: 热水、炉灶、电器插座、化学清洁剂……看似寻常的家庭用品,都可能成为烫伤的元凶。本部分将深入分析不同类型的烫伤原因,并强调预防措施,例如安全使用电器、设置热水器温度、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等。 触电与溺水: 电器插座的裸露、水龙头的水流、浴缸里的水……这些都隐藏着触电和溺水的危险。我们将指导您如何进行有效的电线管理,并强调无论何时何地,在水源旁都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在洗澡、玩水等环节。 中毒: 药物、清洁剂、杀虫剂、某些植物……这些家中常见的物品,对成人无害,但对婴幼儿而言却可能是剧毒。我们将列举常见的中毒物质,并指导您如何安全存放,以及一旦发生中毒该如何紧急处理。 锐器伤害: 刀具、剪刀、玻璃制品……这些锋利的物品,需要引起高度警惕。我们将为您提供安全的收纳方案,并指导您在孩子接触这些物品时应注意的事项。 户外安全:探索世界的“未知” 交通安全: 车辆、自行车、行人……出行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风险。从婴儿推车的使用,到学步期儿童的安全过马路,再到学龄儿童交通规则的认知,我们将提供详尽的指导,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交通安全意识。 玩耍中的危险: 公园里的游乐设施、不平整的路面、水边、建筑工地……户外玩耍是孩子的天性,但也潜藏着不少安全隐患。本部分将分析不同户外环境下的潜在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建议,如选择安全的游乐设施、监督孩子在水边活动等。 动物咬伤: 宠物、流浪动物……看似可爱的动物,也可能因为惊吓或误解而造成伤害。我们将指导您如何教育孩子与动物安全相处,以及如何应对动物咬伤的情况。 自然灾害与户外活动安全: 极端天气、野外活动中的风险,如迷路、跌落等。我们将为您提供应对恶劣天气和参与户外活动时的安全指南。 特殊情况下的安全: 乘坐交通工具安全: 汽车座椅的选择与使用、飞机、火车上的安全注意事项。 公共场所安全: 商场、超市、医院等人口密集场所的安全提示。 突发事件应对: 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下的逃生与自救方法。 第二部分:防患于未“燃”——构建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 预防是最好的防御。当您对潜在的风险有了清晰的认识后,下一步便是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将这些风险降到最低。《宝贝无忧:呵护成长,守护健康》将为您提供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家庭安全改造指南和生活习惯建议,帮助您为孩子量身定制一套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 居家环境安全升级: “零容忍”的厨房与浴室: 详细讲解如何防范厨房的火、电、燃气、利器以及浴室的湿滑、触电、溺水风险。 “静音”的卧室与客厅: 如何确保婴儿床、儿童床的安全,如何处理家具边角的尖锐处,如何管理电线,如何防止孩子攀爬造成的危险。 “畅通”的阳台与窗户: 阳台围栏、窗户安全锁、纱窗的加固等,全方位杜绝坠落风险。 “安全区”的打造: 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置专属的安全活动区域。 科学喂养与日常起居安全: 食物安全: 食物选择、制作、储存的注意事项,如何避免食物过敏和食物中毒。 睡眠安全: 婴儿床的摆放、床垫的选择、被褥的使用,预防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 洗浴安全: 水温的控制、防滑措施、浴室内的安全隐患排除。 穿衣安全: 避免易导致窒息的衣物,如长绳、小配饰。 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玩中学”的安全教育: 通过绘本、游戏、情景模拟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向孩子传递安全知识。 “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家长自身的安全行为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建立“规则意识”: 教会孩子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例如“不随便开门”、“不触碰陌生人”、“不玩火”等。 应急联系方式的记忆: 教会孩子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以及110、120、119等紧急电话。 出行装备的科学选择与使用: 汽车安全座椅: 不同年龄段、体重的儿童如何选择和正确安装汽车安全座椅。 婴儿推车: 安全设计、刹车功能、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儿童自行车与头盔: 选择合适的尺寸,正确佩戴头盔。 第三部分:临“危”不乱——紧急情况下的科学救助 即使我们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去预防,意外有时仍会发生。在紧急情况下,科学、迅速、正确的救助,往往能将伤害降到最低。《宝贝无忧:呵护成长,守护健康》将为您提供一系列实用、易学的急救技能,让您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够冷静应对,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常见意外伤害的现场急救: 窒息与哽噎的急救(海姆立克急救法): 详细演示不同年龄段(婴儿、幼儿)发生窒息时的应对方法。 跌落伤的初步处理: 如何判断伤势的轻重,如何进行止血、包扎。 烧烫伤的紧急处理: 冲、脱、盖、送原则,避免二次伤害。 中毒的现场判断与处理: 如何识别中毒症状,如何安全转移和联系专业救援。 触电的紧急处理: 如何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切断电源,并进行心肺复苏。 溺水的急救: 如何将溺水者救离水中,如何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动物咬伤的初步处理: 清洁伤口、消毒、及时就医。 心肺复苏(CPR)与常用急救技能: 婴幼儿CPR的详细步骤: 通过图文或视频演示,清晰展示婴幼儿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正确方法。 常用急救包的准备与使用: 介绍家庭常备急救包应该包含哪些物品,以及如何正确使用。 简易止血与包扎技巧: 掌握基本的外伤处理方法。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的黄金法则: 何时需要拨打急救电话(120): 掌握判断伤势严重程度的标准。 如何与急救人员有效沟通: 提供准确、清晰的病情描述,争取宝贵的救援时间。 送医途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在转运过程中稳定伤情。 心理疏导与善后处理: 如何安抚受惊吓的孩子: 给予安全感,帮助孩子尽快走出阴影。 家长的自我情绪管理: 在突发事件后,如何照顾好自己的情绪。 对孩子进行事后安全教育: 结合实际经历,巩固安全知识。 结语 《宝贝无忧:呵护成长,守护健康》是一份爱的承诺,一份责任的担当。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帮助每一位家长,以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式,为孩子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请记住,育儿的路上,知识就是力量,预防就是关键,而冷静的头脑和及时的行动,则是在意外发生时,能够保护孩子平安的最后一道防线。让我们一同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享受童年最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