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2010年应中国农业出版社邀请,孙德林等把历届会议提出的各种问题汇总,编写了《猪人工授精实践问答》,受到行业内的欢迎。现在又受中国农业出版社邀请重新修订。《猪人工授精实践问答(第2版)》是按照猪人工授精技术的不同环节安排章节的。具体包括猪人工授精概念,公猪与母猪,公猪调教与管理,采精,精液稀释、检测和保存,发情鉴定与输精,以及其他。这样归纳使一线从事生产的同志可以更系统地对着问题找答案。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一、猪人工授精概念
1 什么是猪人工授精?
2 猪人工授精站在种猪遗传改良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3 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历史有多久?
4 猪人工授精的意义是什么?
5 人工授精可以充分发挥杂种优势吗?
6 人工授精能净化猪群吗?
7 人工授精能有利用于适时配种吗?
8 人工授精能降低成本吗?
9 什么是社会化猪人工授精站?
10 社会化公猪人工授精站对选择和饲养公猪有什么要求?
11 采用人工授精对母猪有什么要求?
12 人工授精与本交相比怎样核算成本?
13 为什么要制定猪的人工授精操作规程?
14 农民对猪人工授精技术需求很大,但推动力度不够怎么办?
15 在精液中加入催产素,每瓶精液(80毫升)中应添加多少剂量为宜?
16 一个存栏1000头生产母猪的养猪场,在完全自给的情况下实行人工授精,合理的公猪配备是多少头?
17 人工授精对品种改良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8 自己采精与购买社会化人工授精站的精液有什么不同7
19 人工授精对猪群净化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20 精子对什么表现最为敏感?
21 为什么不主张在猪舍内采精?
22 国外常说,“最好的种猪是人工授精公猪的后代”,意味着什么?
23 什么是标准化的精液生产?
24 应给种公猪做哪些免疫?
25 种公猪饲料有什么特殊要求?
26 一头种公猪的年饲养成本是多少?
27 “公猪好,好一拨”,意义何在?
二、公猪与母猪
1 公猪的繁育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2 公猪生殖系统结构如何?
3 母猪的繁育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4 母猪发情周期有多长,什么时间输精较好?
5 如何选择人工授精用种公猪?
6 常见的猪遗传缺陷有哪些?
7 社会化猪人工授精站对种公猪的要求是什么?
8 怎样设计科学合理的种公猪运动场?
9 猪群的保健划分为哪i个层次?
10 后备公猪达到体重和月龄,能够爬跨台猪,但没有交配行为欲望,如何解决?
11 种公猪的营养问题如何解决才能使公猪提供更好的精液?
12 妊娠母猪料和种公猪料的营养差别是什么?
13 为什么最好用种公猪专用料饲喂种公猪?
14 饲养公猪适宜温度是多少?
15 为什么公猪卫生格外重要?
16 什么是公猪后裔检验?
17 为什么主张创建独立的社会化猪人工授精站?
18 什么是杂种优势?人工授精可以充分发挥杂种优势吗?
19 采用人工授精对母猪管理有什么要求?
20 精液品质检查指标有哪些?
三、公猪调教与管理
1 调教后备公猪的方法有哪些?
2 如何控制公猪饲养环境?
3 应该如何注意公猪的营养需要?
4 公猪的保健工作有哪些?
5 引进种公猪后怎样过渡隔离期?过渡好隔离期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6 公猪的性欲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其中环境和激素哪一个起主要作用?
7 如何给公猪驱虫,才能使猪群不受体内外寄生虫的困扰?
8 公猪站如何选择适宜的消毒药及消毒方法?
9 淘汰种公猪的原则是什么?
10 如何对公猪站和猪台进行科学合理的消毒?
11 调教训练小公猪有哪些注意事项?
12 如何解决种公猪性欲不良的问题?
13 后备公猪的免疫程序是什么?
14 调教种公猪需要注意什么?
15 怎样控制公猪的采精频率?
16 种公猪的射精量和什么因素有关系?
17 对难凋教的种公猪怎样进行训练?
四、采精
1 果精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2 怎样制订科学合理的采精计划?
3 在正常的采精情况下,种公猪的精液中有时出现大量的分泌物,显微镜下观察死精特别多,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的种公猪是否还能使用?
4 徒手采精法的要点是什么?如何才能采出量多、污染少、精子活力高的精液?
5 如何对种公猪进行受精力的检查,包括哪些方面?
6 采精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五、精液稀释、检测与保存
1 精液在恒温箱中17℃条件下能够保存多久?
2 在精液稀释过程中为什么要将稀释液缓慢倒入精液中,而不能将精液倒人稀释液中?
3 如何准备稀释液?准备时需注意什么?
4 为什么在分装精液过程中要排出瓶中空气?
5 正常的公猪精液颜色气味是怎样?
6 怎样测定公猪精子的活力?
7 稀释后的精液密度多少为宜?
8 精液稀释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9 稀释剂有几种类型,如何选择?
10 什么是精子畸形率,畸形精子的种类有哪些?
11 为什么要先对精液进行l:J稀释,这可以保证有效精子数、精子活力等都达到生产标准吗?
12 分装精液时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减少精子的应激?
13 如何评估原精和稀释后精液中精子的活力?二者在表示方法上有何差异?
14 如何控制精液处理过程中的卫生?
15 稀释后精液的贮存方法有哪些?
16 何为精子密度,如何测定?
17 精液稀释的目的有哪些?
18 精液稀释液有哪些作用?
19 操作精子密度仪需注意什么?
20 为什么要在稀释液中加人抗生素? 如何确定添加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
21 稀释精液时怎样才能保证稀释后的精子寿命长且耐贮存7
22 为什么剐从恒温箱中取出来的精液镜检时精子不运动7
23 运输精液时如何选择合适的保温设备?
24 精液的保存应注意哪些事项?
25 精液运输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6 某公猪在去年12月至今年1月射出暗色(不是红色)精液, 质量略有下降,2个月后恢复正常,什么原因引起的?
27 稀释剂放置2小时和4小时后使用,哪种效果最好?
28 精液pH对精子染色体x是否有杀死作用?
29 用硼酸钠代替碳酸氢钠将精液pH改为酸性有好处吗?
30 应依据精液密度决定稀释份数,还是依据配种母猪头数决定稀释份数?
31 为什么强调稀释精液一定要用双蒸水?
32 精液生产车间为什么必须讲究卫生?
33 为什么精液稀释要用正规厂家的稀释粉,而不主张自己配制?
34 怎样将购买精液与所养母猪搭配组合?
六、发情鉴定与输精
1 猪人工授精的误区是什么?
2 影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3 有一部分母猪在输精时,向其阴道内插入输精管时感觉特别松弛,锁不住海绵头,且返情率高、怀孕产子少,是否应该淘汰此类母猪?
4 用酸性水和碱性水稀释精液,会不会影响精子活力?
5 怎样做好输精工作?
6 决定配种工作好坏的因索有哪些?
7 诱导母猪发情的技术有哪些?
8 输精工作应注意哪些细节?
9 精子暴露于外部环境条件下应注意什么?
10 母猪发情期的表现有哪些?
11 适时配种的注意要点是什么?
12 给母猪输精的要点是什么?
13 引起后备母猪乏情的原因是什么?
14 预防和治疗后备母猪乏情的方法有哪些?
15 经产母猪乏情的原因有哪些?
16 经产母猪乏情预防怎么治疗?
17 如何早期诊断母猪妊娠? ——
18 不同时期母猪返情原因是什么?
19 猪的精液在体外会不会受稀释液、温度、湿度、振动等影响而使精子获能?
20 通过精液传播的传染病有哪几种?
21 猪输精操作有哪些步骤?
22 混合精液的优点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23 最佳输精量为多少毫升?
24 精液稀释后多长时间输精最为合适?
25 输精前为什么要进行精液质量检验?
26 给母猪输精几次较为合适,每次间隔时间多久?
27 输精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28 从恒温箱到猪含用什么工具携带精液较为科学、合理?
29 给母猪输精提前几天订购精液较为经济、科学?
30 为什么说试情公猪是最好的查情工具?
31 为什么说老公猪是最好的试情公猪?
32 为什么压背反射是判断输精时间的最好方法?
33 采用输精架输精可以提高输精效率吗?
34 精液被污染的途径有哪些?
35 为什么强调要使用一次性输精管?
36 为什么输精前搞好母猪卫生格外重要?
37 袋装精液与瓶装精液有什么不同?
38 精液靠外力将精液推进母猪子宫,还是靠母猪本身吸人子宫?
39 在输精袋或瓶一端剪口对输精是否有好处?
七、其他
1 什么是猪冷冻精液技术?
2 猪冷冻精液有哪些现实意义与局限性?
3 猪冷冻精液实验室研究进展如何?
4 如何将猪冷冻精液与新鲜精液差距拉近?
5 猪精液营养稀释粉的基本构成包括什么?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猪人工授精实践问答(第2版)》—— 开启科学养猪新篇章 引言 在现代畜牧业高效发展的浪潮中,猪的繁殖效率直接关系到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而科学、规范的人工授精技术,无疑是提升猪繁殖性能、优化种猪选育、控制疫病传播的关键环节。本书,《猪人工授精实践问答(第2版)》,正是基于这一时代需求,集结了行业内资深专家和一线实践者的智慧结晶,旨在为广大养猪从业者、兽医、技术推广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一本全面、实用、易懂的猪人工授精技术操作指南。 本书特点与核心价值 与市面上其他同类书籍相比,《猪人工授精实践问答(第2版)》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实践性”和“问答式”的独特编排。我们深知,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如何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得以有效解决,才是真正考验技术应用水平的关键。因此,本书摒弃了枯燥冗长的理论阐述,而是聚焦于养猪生产中最常见、最棘手、最核心的实践问题,通过“提问-解答”的模式,将复杂的专业知识拆解成一个个具体、可操作的步骤和方法。 为什么选择问答式? 直击痛点: 每一问都源于一线生产中的真实场景和疑问,直接触及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如“母猪发情不准怎么办?”、“公猪采精量不足的原因及对策?”、“精液稀释后如何保存才能保证活力?”等等。 条理清晰: 问答结构使读者能够根据自身遇到的问题,快速定位到相关章节,无需通读全书,节省宝贵的时间。 易于理解: 答案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辅以必要的专业术语解释,并配以大量的实例和流程图,使得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掌握。 知识体系化: 虽然以问答形式呈现,但全书内容经过精心组织,涵盖了猪人工授精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读者建立起系统性的认知。 本书内容前瞻 《猪人工授精实践问答(第2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根据行业最新发展和技术进步,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优化。新版内容更加贴合当前养猪业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化和拓展: 第一篇:理论基础与技术原理 本篇旨在为读者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让大家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猪的生殖生理: 详细介绍母猪和公猪的生殖系统结构、生理功能,以及发情周期、排卵机制、精子发生与成熟等关键生理过程。这有助于读者理解人工授精操作背后的科学原理,从而更好地把握技术要点。 精液的质量评估: 深入探讨精液的各项质量指标,如精子活力、存活率、密度、畸形率等,并介绍科学的评估方法和仪器。理解这些指标的重要性,是确保受胎率和生产效益的前提。 发情鉴定技术: 详细阐述母猪发情周期的表现特征,以及各种发情鉴定方法(如行为观察、阴道分泌物检查、B超监测等)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准确的发情鉴定是成功授精的关键第一步。 人工授精的优势与局限: 客观分析猪人工授精在提高繁殖效率、优化种质资源、控制疫病传播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指出其潜在的风险和局限性,帮助读者全面认识这项技术。 第二篇:公猪精液采集与处理 精液质量直接影响授精效果,本篇将详尽阐述精液采集与处理的各个环节。 公猪的选配与管理: 如何选择优良的公猪,以及日常饲养管理、健康状况的监测对于保证精液品质的重要性。 采精技术详解: 从采精器具的选择、消毒,到引诱公猪、模拟交配过程,再到实际采精操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将进行图文并茂的讲解。我们将重点解答“如何提高采精量?”、“如何避免采精过程中的应激?”等常见问题。 精液的初步处理: 采精后,精液需要经过初步的过滤、稀释等处理。本篇将详细介绍各种稀释液的成分、配制方法、稀释比例的确定,以及稀释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温度、时间等关键因素,解决“哪种稀释液效果最好?”、“稀释过度或不足会怎样?”等疑问。 精液质量的复检与评估: 进一步讲解采精后精液的各项指标复检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复检结果判断精液是否适合授精。 第三篇:母猪发情鉴定与配种 精准的发情鉴定和科学的配种时机是提高受胎率的核心。 母猪发情周期的识别: 细致描述母猪在不同发情阶段的行为、外观和生理变化,教授读者如何准确捕捉发情信号。 发情鉴定辅助工具的应用: 介绍B超、探情器等辅助工具在发情鉴定中的应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配种时机的选择: 结合母猪的发情表现和卵泡发育情况,详细讲解最佳配种时机的确定方法,解答“发情当天配还是第二天配?”、“配几次最好?”等困扰。 授精器械的选择与消毒: 介绍不同类型授精器的特点、选择标准以及严格的消毒程序,避免交叉感染。 精液的解冻与复温: 对于冷冻精液,本篇将详细介绍解冻和复温的步骤、温度和时间要求,确保精子活力不受影响。 授精操作流程: 详细讲解母猪的保定,授精器的插入技巧、插入深度,精液的注入方法,以及授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其解决方案,例如“母猪不配合授精怎么办?”、“授精后精液倒流的原因及对策?”。 第四篇:精液的保存与运输 长距离运输和短期保存是人工授精技术普及应用的重要环节。 精液的短期保存: 介绍常温保存、低温保存(4℃)等不同保存方式的原理、操作方法、保存时间限制以及影响保存效果的因素,例如“稀释后的精液在4℃能保存多久?”、“为什么精液保存过程中会出现活力下降?”。 冷冻精液的保存与复苏: 详细介绍液氮罐的使用、精液的冷冻保存技术,以及复苏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点,确保冷冻精液的复苏活力。 精液的运输: 讲解精液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的温度控制、避震、防晒等要求,以及不同运输方式(如普通快递、专用冷链)的选择。 第五篇:常见问题与疑难解答 本篇是本书的核心亮点之一,汇集了养猪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典型问题,并给出权威、实用的解决方案。 母猪不发情或发情不准的原因与对策: 涉及营养、环境、管理、疾病等多个方面。 公猪精液品质不佳的原因与改良措施: 从饲养管理、采精技术、疾病防控等角度分析。 授精后受胎率低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综合分析发情鉴定、配种时机、精液质量、授精操作等环节。 精液保存与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如精液变质、活力下降、运输损伤等。 人工授精相关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重点关注精液传播性疾病的防控。 如何根据生产情况制定人工授精方案: 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生产模式的猪场提供个性化建议。 第六篇:案例分析与实践指导 通过真实案例的剖析,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和技术要点。 高受胎率猪场的授精管理经验分享。 疑难杂症猪群的授精技术攻关案例。 不同品种猪的人工授精特点分析。 本书价值定位 《猪人工授精实践问答(第2版)》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您在猪场实践中的得力助手。无论您是经验丰富的养猪场技术员,还是初涉养猪业的新手,抑或是致力于提升猪繁殖技术的研究者,本书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参考和指导。 为养殖户: 提供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工具箱”,帮助您提高母猪的受胎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为兽医和技术推广人员: 提供专业、系统的知识储备和实操指导,能够更有效地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和咨询。 为院校师生: 作为一本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材或参考书,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猪人工授精的核心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结语 科学的人工授精技术是现代猪场实现高效、规模化生产的重要保障。《猪人工授精实践问答(第2版)》凝聚了我们对这份事业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希望能借此向广大养猪同仁传递最前沿、最实用的技术信息,共同推动中国猪业向更高水平迈进。翻开本书,您将开启一段更加科学、高效的养猪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