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明師難遇,善知識難求。佛教界曆來都有參學的傳統,許多齣傢的僧人像一片飄遊不定的浮雲,於各處拜師,擷取眾傢之長,在機鋒問答處開悟。古代的大德一生總是要走若乾地方,參拜有學問的高僧和祖師。特彆是禪宗的禪師們,將雲遊作為獲得開悟的門徑。雲遊參學,本身就是一種豐富的閱曆,是一部讀不完、寫不完的書。
善財童子為瞭遍求法門要義,從初參文殊師利菩薩開始,雲遊南方各地,先參德雲比丘,輾轉多途,最終參普賢菩薩,得到瞭一切佛刹微塵數三昧門。善財童子在佛教裏麵具有非常典範性的意義。這個從佛陀時代就開始的參學求教的傳統,到瞭現在仍然廣泛地流傳於佛門之中。整個佛教史可以被看作是一本參學史。正是因為有瞭不斷的參學與交流,佛教的理論與實踐纔得到不斷的普及和發展。如果我們的前輩沒有孜孜不倦的努力參學,如何建立學識,獲得眾弟子的尊敬,成為一代宗師?可見,學佛之人若沒有參學的經曆,是不能完成佛教修行的。正是豐富的參學經曆,纔能讓學佛者成為未來法門龍象。
善財童子對我國佛教徒的影響很大,曆代高僧大德和廣大信眾都曾對善財童子謳歌舉揚,並把他的造像放在寺裏供人們參拜。在河南鞏義市青龍山慈雲寺,曾經立有五十三參的石碑,將慈雲寺五十三峰冠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之名,用綫刻的筆觸描繪而齣。在雲南大姚縣妙峰山有一個德雲寺,也是由善財童子參拜的首位善知識德雲比丘而得名。總之,善財童子已經深深地融入傳統的中國佛教文化之中,成為中國佛教徒學習佛法的楷模。
在佛教寺廟中,可看到觀世音菩薩像側立著一個天真活潑的可愛童子。這個童子就是善財童子。善財童子,齣於佛教《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入法界品。其經共八十捲,入法界品占二十捲。全品敘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參拜五十三位善知識,可見其重要性。善財童子在參學過程中信心堅定,目標明確,為瞭學好本領,達到造福人間的目的,他不怕風險,刀山敢上,火海敢闖,光明磊落,是一個談唐整整的少年男子漢。今天,人們的理想、追求與兩韆多年前固然不同,然而善財童子的高尚品德、美好情操,同樣應該被當代人們所欣賞和學習。
印順法師:佛學博士,2000年於深圳弘法寺禮當代佛門泰鬥本煥長老為師,剃度齣傢,入室成為衣鉢弟子,得長老之真傳,由長老付法傳燈,為臨濟宗第四十五代傳人。
現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擔任深圳弘法寺、海南三亞南山寺、尼泊爾中華寺等多傢寺院方丈。由於其修行、弘法成就及對中外佛教文化交流所做齣的傑齣貢獻,被泰國國王禦賜“華僧大尊長”榮譽稱號,成為首位獲得此殊榮的中國僧人。
他重視佛教教育與佛教傳播,為培育僧纔,他與北京大學及泰國硃拉隆功大學戰略閤作,創辦弘法佛學院,首開佛教界與社會閤作辦佛學院之先河。先後編輯著述齣版瞭《弘法文庫》《中國漢傳佛教叢林儀規》《構建“人文佛教”的平颱》《虛雲法師與雞足山佛教》《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現代文淺釋》等書籍,受邀於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及國內眾多講壇做瞭數十場公共演講,在社會上産生瞭廣泛而深入的影響。
李唐:當代著名畫傢,1962年生於遼寜大連,彆署妙雲精捨主人。現任中國佛教文化藝術協會會長、北京大學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研究所佛教文化藝術研究室主任、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理事。少喜繪事,取法宋元以降諸大傢,得窺堂奧。於花鳥、山水、人物方麵皆有上乘之作。青年時皈依佛門,後發願補前人之缺憾,製曆代三百高僧法相。越十年,行程逾萬裏,謁高僧大德及佛學名傢韆餘人,頗得佛界人士贊許與支持。李唐作品技法功底深厚,風格清新典雅,內容寓意深刻。曆年來忙於佛教文化藝術及慈善公益活動,其作品深受社會各界追捧。
李唐先生的作品曾在《中國書畫》《藝術新聞》《今日世界》《法音》《佛教文化》《收藏界》等各類刊物發錶。齣版有《李唐畫集》《李唐畫佛》《李唐戊子新作》《妙雲行腳》《李唐精品繪畫集》《妙雲精捨畫稿》《般若光輝》《工筆花鳥畫法》《眾緣和閤》《菩提妙相》《文明和諧共同繁榮》等。
前言
序 章
第一參 德雲比丘
第二參 海雲比丘
第三參 善住比丘
第四參 彌伽大士
第五參 解脫長者
第六參 海幢比丘
第七參 休捨優婆夷
第八參 毗目瞿沙仙人
第九參 勝熱婆羅門
第十參 慈行童女
第十一參 善見比丘
第十二參 自在主童子
第十三參 具足優婆夷
第十四參 明智居士
第十五參 法寶髻長者
第十六參 普眼長者
第十七參 無厭足王
第十八參 大光王
第十九參 不動優婆夷
第二十參 遍行外道
第二十一參 優鉢羅華長者
第二十二參 婆施羅船師
第二十三參 無上勝長者
第二十四參 師子頻申比丘尼
第二十五參 婆須蜜多女
第二十六參 鞞瑟胝羅居士
第二十七參 觀自在菩薩
第二十八參 正趣菩薩
第二十九參 大天神
第三十參 安住地神
第三十一參 婆珊婆演底主夜神
第三十二參 普德淨光主夜神
第三十三參 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
第三十四參 普救眾生妙德主夜神
第三十五參 寂靜音海主夜神
第三十六參 守護一切城主夜神
第三十七參 開敷一切樹華主夜神
第三十八參 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生主夜神
第三十九參 妙德圓滿神
第四十參 釋女瞿波
第四十一參 摩耶夫人
第四十二參 天主光聖女
第四十三參 童子師遍友
第四十四參 善知眾藝童子
第四十五參 賢勝優婆夷
第四十六參 堅固解脫長者
第四十七參 妙月長者
第四十八參 無勝軍長者
第四十九參 最寂靜婆羅門
第五十參 德生童子?有德童女
第五十一參 彌勒菩薩
第五十二參 文殊師利菩薩
第五十三參 普賢菩薩
後 記
第一參
德雲比丘
參妙峰德雲長老
問法得憶念諸佛
智慧光明普見法
證入發心住境界
善財童子告彆瞭文殊師利菩薩以後,直嚮南行,到達勝樂國,登上妙峰山。為瞭尋訪這位行蹤不定的德雲比丘,善財童子經過七晝夜,終於見到德雲比丘在另一個山頭上徐步經行①。
善財童子前去嚮德雲比丘頂禮、右繞②後說:“聖者,我早已發瞭無上正等正覺的心,可是我還不知道菩薩應怎樣學修菩薩行,乃至怎樣從普賢的大行中,很快得到圓滿。我曾聽文殊師利菩薩為我介紹說,你聖者善能誘導教誨於我,令我修菩薩行。我願聖者大慈大悲為我宣說:菩薩是怎樣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
德雲比丘聽到善財童子的來意後,贊嘆說:“善哉!善哉!你這位善男子,已經發瞭無上正等正覺的道心,你又能請問諸菩薩所修的行門,你有這樣的誠心,真是難能可貴啊!”
德雲比丘鼓勵善財說:“這種不容易求得的菩薩行,你能求得;這種不容易求得的菩薩境界,你也能求得;這種不容易求得的菩薩齣離三界之道,你也能求得;這種不容易求得的菩薩清淨道,你也能求得;這種不容易求得菩薩清淨廣大的心,你也能求得;這種不容易求得菩薩成就的神通,你也能求得;這種不容易求得菩薩示現的解脫門,你也能求得;這種不容易求得菩薩示現於世界的一切作業境界,你也能求得;這種不容易求得的菩薩生死、涅槃門③,你也能求得;這種不容易求得的菩薩觀察有為④、無為⑤,你也能求得明瞭;這種心無所著的智慧,就能速滿普賢行願。”
接著,德雲比丘嚮善財童子介紹瞭自己所修的“憶念一切諸佛、智慧光明普見法門”,以及修學這些念佛法門⑥的方法和境界。他說:“這一智慧光明普照的念佛法門,能使我常見到一切諸佛國土的種種宮殿,完全莊嚴的清淨境界。又有使一切眾生念佛的法門,隨順一切眾生心所歡喜的,完全令他們見到佛,而得到清淨的妙道。又有使眾生安住於佛的十力中的念佛法門,能令眾生證入佛的十力。又有使眾生安住的念佛法門,能見無量佛,聽聞正法。又有照耀諸法的念佛法門,能完全看見一切諸世界中,眾生所造的業,平等無差彆的諸佛大海。又有證入不可見處的念佛法門,完全看見一切微細的境界中,諸佛自在神通的事情。又有能住於諸劫中的念佛法門,在一切劫中,能常見到如來的所行所作,無有暫捨。又有住於一切時的念佛法門,在一切時都常見如來,和佛同住,不捨離的境界。又有住於一切佛刹的念佛法門,在一切國土中,都看見佛身,相好光明超過一切,沒有可以與之相比的境界。又有住於一切世的念佛法門,能隨順自心之所欲樂,而普遍見到三世諸佛的境界……其他還有住於一切境界的念佛法門、住於寂滅的念佛法門、住於遠離的念佛法門、住於廣大的念佛法門、住於微細的念佛法門、住於莊嚴的念佛法門、住於能事的念佛法門、住於自在心的念佛法門、住於自業的念佛法門、住於神變的念佛法門、住於虛空的念佛法門等等。”
德雲比丘認真而謙虛地說:“我隻得到這憶念一切諸佛境界的三昧,以智慧光明普見一切諸佛的法門,但我豈能瞭解一切諸菩薩無邊的智慧和清淨的行門呢?善男子,在南方有一個國傢,名叫海門,在那裏有一位聖人比丘,名叫海雲。這位比丘以觀海為法門,以普眼法雲潤澤一切,你可以前去請問他:應怎樣學習菩薩行,修菩薩道?海雲比丘能為你詳細分彆解說,令你發起廣大善根因緣,證入廣大的助道位。”
善財童子在德雲比丘處學習到瞭“憶念一切諸佛智慧光明普見法門”,在得到德雲比丘的指引後,即嚮德雲比丘頂禮、右繞,然後告辭而退,去尋訪他的第二位善知識。
【注釋】
————————
①經行:在一定的地方繞圈迴鏇,來來去去地散步,叫做經行。這是為瞭防止坐禪時發生睡眠狀況。經行又可養身療病。《十誦律》雲:經行有五益——輕健、有力、不病、消食、意堅固。《三韆威儀經》雲:有五處可經行——閑處、戶前、講堂前、塔下、閣下。
②右繞:佛教禮敬儀規之一,即圍繞佛、尊者、塔右繞(即順時針方嚮行走)一圈(或稱匝)、三圈或百韆圈,錶示敬意。
③生死、涅槃門:不住涅槃是生死門,不住生死是涅槃門。
④有為:原意為造作、有所作為, 亦稱有為法。與無為相對。泛指一切處於相互聯係、生滅變化中的現象,以生、住、異、滅為其特徵。特指人的造作行為。
⑤無為:亦稱無為法,與有為相對。指非因緣和閤形成、無生滅變化的絕對存在。原是涅槃的異名。
⑥念佛法門:此處簡略,可詳閱原經文。念佛一法,乃上聖下凡共修之道,若智若愚通行之法,以其專仗佛力,故其利益殊勝。經雲:“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這本裝幀精美的書,拿在手裏就有一種沉甸甸的厚實感,讓人忍不住想要仔細摩挲封麵上的紋理。書頁的紙張質地非常考究,觸感溫潤,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我特彆喜歡那種油墨散發齣的淡淡的、略帶陳舊的墨香,仿佛能透過書頁觸摸到時間的痕跡。這本書的整體設計語言非常典雅,從字體選擇到版式排布,都透露齣一種匠心獨運的審美情趣。我個人對這種在細節處下功夫的書籍總是抱有好感,因為它不僅僅是內容的載體,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裝幀的工藝看得齣是經過精心打磨的,書脊的粘閤牢固,即便是經常翻閱,也不用擔心會散架。這種對實體書品質的堅持,在如今這個電子閱讀盛行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它讓我願意放下手中的電子設備,重新拾起閱讀的樂趣,沉浸在這種實體書特有的儀式感之中。
評分作為一個對知識體係構建比較看重的讀者,我更傾嚮於那些邏輯嚴密、結構清晰的作品。這本書在內容的組織上,展現齣一種令人贊嘆的條理性。它並非簡單地羅列事實或觀點,而是像搭建一座精密的建築,每一個章節、每一個論點都像是支撐整體結構的堅固梁柱。我注意到作者在引入新概念時,總是會先鋪墊好必要的背景知識,然後再層層深入,使得那些原本可能晦澀難懂的議題,變得清晰易懂。這種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門檻,同時也保證瞭思想的深度。對於任何想要係統瞭解某一領域知識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非常紮實的起點。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正是優質知識書籍帶給讀者的最大饋贈。
評分這本書的開本和字體大小設計得非常人性化,這是很多齣版物常常忽略卻又至關重要的細節。通常,一些書籍為瞭追求所謂的“大氣”而采用過大的開本,攜帶起來十分不便;或者字體過小,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酸澀不堪。但這本《般若蓮花次第開(精裝)》在這方麵做得恰到好處。紙張的啞光處理,有效地減少瞭反光,使得閱讀舒適度大大提升。翻頁時的手感也十分順滑,沒有那種粗糙的摩擦感。我常常在通勤路上閱讀,這本書的尺寸和重量拿捏得非常適中,可以輕鬆放進我的日常背包裏,隨時隨地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這種對讀者實際使用場景的關懷,體現瞭一種對讀者體驗的尊重,這一點值得大力稱贊。
評分我總是在尋找那些能夠引發深度思考、觸動靈魂的作品。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更多的是一種內在的靜謐和沉思。它不像某些暢銷書那樣追求瞬間的感官刺激,而是通過一種深沉而悠遠的力量,慢慢滲透進讀者的內心世界。它引導你去審視自己內在的紛繁復雜,去探尋那些被日常瑣事掩蓋的真正價值所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閤上書本,陷入長久的沉思,試圖去消化其中蘊含的哲思。這種能夠激發內在對話的文本,纔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書籍。它不是提供一個現成的答案,而是提供瞭一把鑰匙,讓你自己去開啓通往更深層理解的大門,這種啓發性的力量是無可替代的。
評分我是一個對文字的韻律感要求比較高的人,閱讀時總會不自覺地留意句子之間的節奏和語氣。這本書的行文風格齣乎我的意料,它沒有那種刻闆的學術腔調,也沒有過於矯揉造作的辭藻堆砌。相反,它的語言流暢自然,如同清澈的小溪潺潺流淌,時而舒緩開闊,時而又精準有力。敘述的層次感把握得極好,讀起來讓人感到一種內在的張力,仿佛作者在娓娓道來,但每一個字眼都經過瞭深思熟慮。尤其是一些描繪場景或闡述概念的部分,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畫麵感,讓人很容易就能在腦海中構建齣清晰的圖像。這種寫作技巧的成熟度,體現瞭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使得閱讀體驗非常愉悅,讓人完全沉浸其中,忘記瞭時間的流逝。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內容很好,強烈推薦
評分佛語
評分內容很好,強烈推薦
評分內容很好,強烈推薦
評分內容很好,強烈推薦
評分不錯 不錯
評分還在研究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