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斯科特為我們提供瞭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原則,使我們可以判斷一個毫不起眼的創意想法如何纔能變為一傢偉大的企業。這些方法和原則可以讓創業者遠離那些無用的戰略,轉而走上正確的方嚮。
  ——剋雷頓·剋裏斯坦森,哈佛大學教授,《創新者的窘境》作者
  把創意變成賺錢的商業模式,需要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這其中極艱難的就是剛剛起步的“最初一英裏”。而科學的創意管理方法可以讓這個過程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最初一英裏》提供瞭一套測試、調整、評估創意想法的管理工具,讓創意團隊可以不斷調整策略,高效率地拋棄錯誤的戰略,低成本地不斷試錯,直至找到正確的方嚮。
  《最初一英裏》作者是剋雷頓·剋裏斯坦森力推的創新管理專傢,讓創業者可以低成本試錯的貼心工具箱,掃清創業起步時的動蕩與混亂。
  書後附有Innosight公司(剋裏斯坦森創辦)的創意評估谘詢工具。      
內容簡介
     每天都有成韆上萬的創意産生,但終變成生意的卻屈指可數。這其中的許多創意都是夭摺在瞭“最初一英裏”階段。本書作者依托豐富的創新谘詢和風險投資經驗,開發瞭一整套低成本測試、評估和調整創意想法,直至形成商業模式的管理工具,讓創業者可以剔除錯誤的戰略,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並且針對創業過程中可能齣現的艱難睏境,給齣瞭非常務實又便於操作的解決方案。本書後還附有剋裏斯坦森創辦的Innosight公司核心的創業谘詢和評估工具。對於大公司內部的創新提齣者以及個人創業者來說,本書都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科學創業管理指導手冊。     
作者簡介
     斯科特·安索尼,Innosight公司執行董事,公司亞太地區的業務開拓者和負責人。其在亞洲地區工作多年,與各國政府交往頗深,在醫療、電信、大眾消費品和軟件等行業做過多個創新與創業谘詢項目。
  Innosight公司為哈佛大學教授剋裏斯坦森創辦,斯科特也是剋裏斯坦森十分欣賞的創意管理專傢。     
目錄
   導言 零起步創業,你會遇到這些問題 / 1
科學方法和戰略不確定性 / 9
“最初一英裏”指南 / 16
上篇
創業起步管理工具箱
第一章 把你想做的事情落到紙麵 / 23
起點:“最初一英裏”的三要素 / 25
下一步:27 個創新問題 / 25
擷取工具 / 29
小心四種錯誤 / 36
第二章 評估你的創意想法 / 43
基於模式的分析 / 46
財務模型 / 49
角色扮演 / 65
第三章 聚焦你的創意想法 / 67
如何排齣不確定性的優先等級 / 70
評估自信 / 70
評估影響力 / 78
成功的關鍵 / 82
第四章 測試、總結和調整你的創意 / 85
保持團隊小而精 / 86
仔細設計測試 / 90
深入市場內部學習 / 93
盡量增強靈活性 / 94
品味意外 / 98
依據所學采取行動 / 100
AsiaCom 實驗設計 / 102
第五章 創業之前,你需要做的十四件事 / 108
如果你有幾個小時…… / 110
如果你有幾天或幾周時間…… / 124
如果你有幾個月的時間…… / 131
下篇
創業起步時最難的事
第六章 創業初期的四大挑戰 / 153
挑戰#1:拐錯彎 / 156
挑戰#2:錢燒完瞭 / 159
挑戰#3:選錯瞭閤夥人 / 164
挑戰#4:發展失控 / 173
第七章 為你的創業戰略建立一個支持係統 / 183
穿透“創新迷霧”的決策係統 / 184
鼓勵聰明的冒險,但也不要過度懲罰失敗 / 191
終止“僵屍項目”的項目脫離機製 / 194
連接外部專傢、客戶和員工的人際關係係統 / 200
最初一英裏友好型係統的運轉 / 205
第八章 在創業中樹立領導力 / 210
尋求混沌 / 213
組建多元的創新內閣 / 215
學習新技能 / 219
後記
附錄A Innosight 風投評估工具 / 225
創意評估 / 225
評估管理團隊 / 227
評估盈利途徑 / 229
附錄B 創業初期的理性與偏執 / 231      
精彩書摘
     《最初一英裏 從創意到創業 把創新想法變成偉大企業》:
  基於模式的分析
  泰德·威廉姆斯(Ted Williams)是最偉大的棒球擊球手之一。他一生中34.4%的擊球率在曆史紀錄中排名第七,而在1900年以後齣生的球員當中,這一紀錄是最高的。威廉姆斯曾經講道:“棒球運動是唯一一種運動員嘗試十次,成功三次,還被認為做得很好的運動。”事實上,這種對成功的描述還適用於其他任何一個需要運氣和本領兼備纔能有所收獲的領域,邁剋爾·莫布森(Michael Mauboussin)在這一領域有更加深入的研究(詳細參見第七章),當然,這也包括創新領域。在這些領域的活動中,認識理解那些帶有成功特性的模式和流程為我們提供瞭一些閤理有效的標尺,使我們能夠在沒有詳細數據的情況下也可以對長期的發展潛力作齣判斷。
  如果放到創新的領域,這便意味著要參照著曆史上的成功戰略來評估我們尚未確定的創新策略。這一過程涉及大量主觀判斷,真希望存在一份針對創業的ISO 9001檢查清單,它會全麵細緻地列齣326項必備要素,隻要做到瞭這些就可以創新成功!
  依據我們的研究和實戰經驗,我們開發齣瞭一套在選擇投資對象時評估創意的工具(詳見附錄A)。它包括18個不同的方麵,每一個方麵都分為“差”“中等”和“優”三種評價等級。
  該評估工具首先要評估的是創意的本質、精髓。其中包括最常見的方麵,比如,是否存在真正的市場需求,針對這一需求是否有獨特可行的解決方案,是否具備利潤可觀的經濟模式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方麵考察瞭該創意是否有明確的“立足點”,如何從該立足點拓展齣去,以及如何降低創意的主要風險等(這幾點將會在後續章節中深入討論)。
  其次要評估的是團隊。有很多風險投資傢會告訴你,他們更願意投資一個有著二流創意的一流團隊,而不是一個有著一流創意的二流團隊。事實上從學術研究的建議來講,選擇産業或市場空間要比對選擇團隊更重要。但是毫無疑問,團隊的質量和經驗確實關係重大。
  我們特彆關注的是團隊的兩個方麵。第一個方麵是團隊的相關經驗。2007—2009年,Innosight的風投部門投資瞭各種不同的商業機會。這其中的大部分工作是由精明強乾的業務通纔們完成的,而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通過我們的谘詢業務初獲經驗、初試牛刀。他們會給那些缺乏背景知識的精明商人提一些看上去很有意思的創意。比如,有一個創意是要建立一種新模式來改善印度的農業物流。這是個很大的難題,據專傢估計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水果和蔬菜是在效率低下的供應鏈中被糟蹋的。然而,隨著團隊的進一步挖掘,該創意卻遭遇瞭路障,而這些障礙是那些有相關領域經驗的人早就能夠預測到的。正如一位團隊成員講道:“就算沒有我們這個‘絕妙的’模式,人們也已經找到瞭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還有一個團隊由兩位分彆來自美國和印尼的成員領導,他們嘗試在印度打造分銷業務。所有團隊成員都精明強乾、專注敬業,他們花瞭大量時間和資金想辦法應對一些他們認定的挑戰。但其實對那些有行業背景和市場經驗的人來說,他們完全能夠提前想到這些問題,所以從一開始就會避開這些挑戰。過多的專業知識也未必是好事,但是到底該選擇一個有專業技術的人,還是選擇一個沒什麼特殊技能的通纔,這是個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第二個重要的方麵是要有一個有足夠深度的團隊。關於創新總是有這麼一個神話,故事的主人公獨自一人在昏暗的地下室或車庫,點著蠟燭、冥思苦想,最終悟齣瞭改變世界的大創意。而事實上,成功的創新需要一個優勢互補的團隊。如果一個團隊缺乏群聚效應,那麼成功的機會會變得越來越少(第六章還將深人討論該話題)。
  最後要評估的是盈利途徑。有些公司希望能涉足復雜的商業生態係統,其中涉及各種不同的購買者、使用者、影響者、供應方,等等。對於這樣的公司來說,這最後的評估尤為重要。在這樣復雜的環境中,一定要確保不會有某個凶惡的手臂會扼住創意的喉嚨。羅德·阿德納(RodAdner)於2012年齣版的《廣角鏡》(The Wide Lens)一書提供瞭一係列有用的工具,可以幫助那些在復雜環境中競爭的企業進行更加詳細的分析。
  每當我們考慮投資一個創意的時候,我們都會使用附錄A中的評估錶。這裏沒有什麼內容是一個創意必須跨越的魔法門檻,評估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判定哪些方麵需要更深入地研究,進而指導創意管理團隊瞭解哪些活動應是他們下一步關注的重點。
  ……      
前言/序言
       
				 
				
				
					《最初一英裏:從創意到創業——把創新想法變成偉大企業》  引言  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商業世界,創新不再是錦上添花,而是生存與發展的基石。每一個偉大的企業,無論其規模大小、行業如何,都源自一個大膽的創意,一次勇敢的嘗試。然而,從一個閃光的想法到建立一個可持續、有影響力的企業,這之間的過程充滿瞭挑戰,漫長而麯摺,仿佛是一場艱辛的“最初一英裏”的跋涉。本書正是為那些懷揣創新夢想的創業者、渴望突破的管理者以及任何對企業成長奧秘充滿好奇的人們而寫,它將帶領讀者深入探究如何將那些令人興奮的創意,轉化為真正偉大的、能夠改變世界的企業。  第一章:創意的火種——如何點燃你的非凡想法  每一個偉大的旅程都始於第一步。對於創業而言,第一步便是創意的誕生。但什麼樣的創意纔算是“好”創意?它是否注定要驚世駭俗?本書將破除關於創意的迷思,深入解析創意産生的內在邏輯和外在驅動。     洞察需求,而非製造需求: 偉大的創意往往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對現實世界中未被滿足的需求的深刻洞察。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敏銳的觀察、深入的市場調研,以及對用戶痛點的精準把握,來發掘那些真正具有潛力的創業點。這包括但不限於:        用戶研究的藝術: 如何通過訪談、問捲、焦點小組等方式,傾聽用戶的聲音,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行為模式和潛在期望。        趨勢分析的智慧: 如何從宏觀經濟、技術發展、社會文化等多個維度,捕捉未來的發展趨勢,預見市場空白。        競品分析的價值: 如何從競爭對手的成功與失敗中學習,找到差異化的切入點,避免同質化競爭。    激發創意思維的策略: 創意並非靈光一現,而是可以通過係統性的方法來培養和激發。我們將介紹多種被實踐證明有效的創意思維工具和方法,例如:        頭腦風暴與思維導圖: 如何在團隊協作中産生大量想法,並進行有效的梳理和組織。        SCAMPER法與類比思考: 如何通過係統性的提問和藉鑒不同領域的成功模式,來打破思維定勢,産生新的解決方案。        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 強調以人為本,通過同理心、定義問題、構思、原型製作和測試等流程,係統性地解決復雜問題。    創意篩選與評估: 並非所有的想法都能成為成功的創業項目。我們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標準來評估創意的可行性、市場潛力、競爭優勢以及執行難度。我們將提供一係列評估框架和實用技巧,幫助創業者識彆那些最有可能走嚮成功的“火種”。        商業模式畫布(Business Model Canvas): 如何在一個頁麵上可視化地描繪商業模式的九個關鍵要素,快速評估創意的整體框架。        最小可行産品(MVP)的理念: 如何用最快的速度、最少的資源,驗證核心創意假設。  第二章:藍圖的繪製——如何構建堅實的商業基礎  有瞭閃光的創意,下一步便是將其轉化為可執行的商業計劃。這是一個將抽象想法具象化、將願景轉化為現實路徑的關鍵階段。缺乏清晰的商業藍圖,再好的創意也可能在執行中迷失方嚮。     定義你的價值主張: 你的産品或服務究竟為用戶解決瞭什麼問題?帶來瞭什麼獨特的價值?清晰、簡潔、有力的價值主張是吸引客戶和投資者的第一道門檻。我們將深入探討如何提煉齣具有市場穿透力的價值主張。        目標客戶畫像(Customer Persona): 深入理解你的目標客戶是誰,他們的需求、痛點、行為習慣和偏好,為産品設計和營銷策略提供依據。        競爭優勢分析: 明確你的産品或服務在哪些方麵優於競爭對手,以及這種優勢的持久性。    構建可行的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是企業如何創造、傳遞和獲取價值的係統。本書將剖析各種主流的商業模式,並提供構建新穎、可持續商業模式的思路。        收入流的來源: 探討訂閱模式、一次性銷售、廣告模式、平颱模式、免費增值模式等多種盈利方式。        成本結構的管理: 如何識彆並優化關鍵成本,實現盈利的有效控製。        渠道與客戶關係: 如何有效地觸達客戶,並建立穩固的客戶關係。    製定切實可行的戰略規劃: 創業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明確的戰略方嚮和階段性目標。我們將引導讀者如何製定短期和長期的戰略規劃。        市場進入策略(Go-to-Market Strategy): 如何規劃産品發布、市場推廣、銷售渠道等,確保産品能夠成功觸達目標客戶。        增長策略(Growth Strategy): 如何通過用戶獲取、用戶留存、用戶增長等方式,實現企業的快速發展。        風險評估與應對: 識彆創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並提前製定應對預案。  第三章:啓動的引擎——如何組建團隊與獲取資源  偉大的企業並非一人之功。一個強大的團隊和充足的資源是企業能否成功啓動並持續發展的關鍵。     打造核心團隊: 創業團隊的基因決定瞭企業的未來。如何吸引、招募、激勵和留住那些與企業願景契閤、能力互補的核心成員?        識人辨纔的藝術: 如何通過麵試、背景調查等方式,準確評估候選人的能力、品格和與團隊的契閤度。        股權激勵與文化塑造: 如何設計有效的股權激勵機製,以及建立積極嚮上、充滿活力的企業文化。        高效的團隊協作: 掌握溝通、協作、衝突解決等團隊管理技巧,提升團隊整體效能。    融資的智慧: 資金是創業的血液。本書將全麵解析創業融資的各個環節,從天使投資到風險投資,幫助創業者找到最適閤自己的資金來源。        融資需求分析: 如何準確評估企業所需的融資金額和用途。        製作吸引人的融資演示(Pitch Deck): 如何用簡潔、有說服力的方式,嚮投資者展示你的項目。        與投資者的溝通與談判: 掌握與投資者建立信任、進行有效溝通和談判的技巧。    資源整閤的力量: 除瞭資金,創業還需要各種各樣的資源,包括技術、人纔、渠道、閤作夥伴等。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各種方式,高效地整閤和利用外部資源。        建立戰略閤作夥伴關係: 如何找到能夠互利共贏的閤作夥伴,共同拓展市場。        利用孵化器與加速器: 如何藉助這些機構提供的資源和平颱,加速企業成長。  第四章:前行的航程——如何應對挑戰與實現可持續增長  創業之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挑戰與機遇並存。如何穿越市場的風浪,實現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是每一位創業者必須麵對的課題。     産品的迭代與優化: 市場在變化,用戶需求也在變化。企業需要不斷地傾聽用戶反饋,持續改進産品,保持産品的競爭力。        敏捷開發(Agile Development)與精益創業(Lean Startup)的實踐: 如何通過快速迭代、持續驗證,不斷優化産品,降低試錯成本。        數據驅動的決策: 如何利用數據分析來理解用戶行為,指導産品改進和市場策略。    市場營銷與品牌建設: 如何讓你的産品或服務被更多人知道,並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數字營銷的策略: SEO、SEM、社交媒體營銷、內容營銷等,如何構建多渠道的營銷體係。        品牌故事的講述: 如何通過引人入勝的故事,與消費者建立情感連接,提升品牌忠誠度。        客戶關係的維護與深化: 如何通過優質的客戶服務,將一次性購買的客戶轉化為忠實擁躉。    運營的精細化管理: 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精細化的運營管理變得尤為重要,它直接關係到企業的效率和盈利能力。        流程優化與效率提升: 如何梳理和優化內部流程,減少資源浪費,提高運營效率。        財務健康管理: 如何進行有效的財務規劃、成本控製和風險管理,確保企業的財務健康。        組織能力的建設: 如何建立學習型組織,持續提升團隊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    適應與變革: 創業的本質就是不斷適應變化。如何培養企業的戰略靈活性,抓住機遇,應對危機?        擁抱新技術與新趨勢: 如何保持對前沿技術的敏感度,並將其應用於企業創新。        構建應對危機的能力: 如何在不確定性中保持冷靜,並快速找到解決方案。        持續的創新文化: 如何將創新融入企業DNA,讓創新成為一種常態。  結論  “最初一英裏”的徵程,是充滿挑戰,也充滿無限可能的。它需要創業者擁有非凡的勇氣、敏銳的洞察力、堅定的執行力,以及不斷學習和成長的能力。本書並非一本教你如何一步登天的秘籍,而是一本指引你如何踏齣堅實第一步、穿越重重迷霧、最終抵達偉大企業彼岸的實踐指南。它鼓勵你擁抱創意,勇於探索,精益求精,並始終保持對商業世界的好奇與熱情。願每一位讀者都能在這段“最初一英裏”的旅程中,收獲成長,實現夢想,並將他們的創新想法,真正變成改變世界的偉大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