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梯言-不懂沟通就当不好经理》:团队管理术干货分享,高难度谈话的艺术。
★所谓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跟上司沟通顺了,领导信任你;跟下属沟通顺了,大家服从你;跟客户沟通顺了,生意来找你。
★不沉默不拖沓,用逻辑说服用语言激励的高效工作法,斯坦福大学必教,余世维马云常讲常谈。
★高效经理人立竿见影的谈话、倾听、行动技巧:
没有明确目标,沟通没目的;
说话不到位,沟通没效果;
人性的弱点,沟通的盲点;
*一印象好,沟通难不倒;
打造亲和力,沟通没距离;
人格魅力足,沟通自然顺;
……
提升沟通力是每一位职业经理人的必修课。《不懂沟通就当不好经理》着重讲述经理人如何与上级沟通、与同事沟通、与下级沟通的策略。同时,书中还提供了各种高效沟通的技巧,比如:事前准备、确认需求、阐述观点、处理异议、达成协议、共同实施等,是一本非常实用的管理实用书。
叶舟,心理学博士,中国思维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思维战略*席专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重点大学总裁班特聘教授,被誉为“中国具有使命感的学者”之一,讲授的主要课程有“总裁思维风暴”系列、“国学大智慧”系列等。
上篇 沟通秘籍
第一章 “沟”而不通,一切问题都是沟通不畅导致的
没有明确目标,沟通没目的 3
说话不到位,沟通没效果 7
人性的弱点,沟通的盲点 11
跨越沟通中的心理障碍 16
用心沟通,用情沟通 20
第二章 3分钟决定胜负,有型形象有效沟通 23
第一印象好,沟通难不倒 24
打造亲和力,沟通没距离 28
人格魅力足,沟通自然顺 32
关切的问候,贴心的帮助 36
第三章 态度决定沟通,别让情绪阻碍了沟通 40
阳光心态,让沟通更顺畅 41
控制情绪,沟通不伤人 44
平等对话,沟通可以更轻松 47
不怕麻烦,耐得住性子 50
第四章 摆事实讲道理,沟通有理说服有道
说服之前先了解对方 53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55
不做没有意义的争辩 58
找到问题的症结是关键 61
一语中的:说到对方心坎上 63
学会捧场:说说对方的得意事儿 67
第五章 听别人愿意说的,会听会沟通
少说多听:倾听是沟通的开始 71
有效倾听:听见、听清和听懂 74
心有灵犀:用心体会话中味 78
细心聆听:知晓对方的弦外之音 81
第六章 见机沟通,把握时机选择沟通方式
把握时机,争取沟通的最优效果 85
沟通,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 88
沟通的境界:一拍即合 91
性格不同,沟通策略不同 94
脾气有别,沟通技巧有异 99
第七章 沟通三不:不批评、不争辩、不抱怨
比批评更有效的力量 105
让对方感受到自尊 108
切勿与人争论激辩 111
理智面对他人的过错 114
少一点抱怨,多一点方法 117
第八章 沟通三绝:微笑、赞赏、幽默
用微笑打开沟通的大门 122
赞美有方,拣好听的说 126
学会欣赏,沟通升个级 129
赞赏有度:别让夸奖成了谄媚 132
幽默是神奇的沟通术 134
第九章 不会提问不会沟通,沟通要学会解方程
主动提问,化被动为主动 139
做到有控制性地提问 142
问对问题,把沟通落到实处 144
工作中提问的8种方法 147
第十章 身体会说话,无声胜有声的沟通
别撒谎,我看得出来 153
眼神:透露内心情感的信息 156
脸色:读懂人的内心活动 159
手势:沟通的第二唇舌 162
姿态:使你的语言更动听 166
看透小动作中的心理动机 170
下篇 沟通实战
第十一章 企业沟通,畅通渠道顺畅沟通
改善企业沟通中的困境 175
组织内部沟通 178
企业外部沟通 184
有效沟通与团队建设 187
创造有效沟通的机会和氛围 191
第十二章 上行沟通,成为领导眼中的好员工
主动接近领导,替领导分忧解难 196
不跟领导争论,不计较个人得失 199
坦诚接受批评,服从领导安排 203
给领导提建议,以迂为直巧说服 206
尊重和维护,做受领导欢迎的人 209
第十三章 下行沟通,成为下属心中的好领导
凝聚魅力,做下属交口称赞的好榜样 214
有情有理,做下属心服口服的裁判长 219
恩威并用,让下属心甘情愿为你效劳 223
一手掌权一手放权,彰显团队精神 227
上通下达上行下效,信任征服人心 230
第十四章 谈判沟通,生意场上的博弈艺术
以诚为本是谈判永恒的真理 235
谈判中的争与让原则 239
和气生财:谈判的目标是双赢 243
智胜谈判桌:唇枪舌剑胜过百万雄师 246
当谈判出现僵局 249
谈判中的常用沟通术 253
第十五章 会议沟通,良性互动让会议圆满闭幕
开会不难,开好会是学问 260
当好会议主持人 263
尽量让每个人都参与会议 267
巧引话题,让会议有序进行 269
营造氛围,开一次高效圆桌会 271
用心沟通,用情沟通
从心理角度看,沟通包括意识和潜意识层面,有效的沟通必然是在潜意识层面的、有感情的、真诚的沟通。
人与人之间由于认识水平不尽一致,有时会有误解进而产生矛盾。如果我们能用心沟通,多注重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这样就会赢得信任,使矛盾得到缓解。相反,如果只凭一己之见,忽视了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反而会伤害感情,影响人际交往。
有一次,刘墉应邀在某大学做了一场关于人际沟通的演讲。在谈到待人礼节这个话题时,他这样讲道:“我有个美国学生,有一天突然打电话来,说她需要一支狼毫毛笔,外面找不到好的,想跟我买。我说没问题,不但找了一支不错的狼毫笔,还翻出一支很好的羊毫笔。没过多久她来了,问多少钱。我说:‘笑话!这么深的交情了!送你的!’
“各位可以想象,那美国学生,一定会作出很惊喜的样子,因为我等于送了她一百多美金的礼物。可是半年后,有个中国学生对我说,那个美国学生又托她去中国城找毛笔。我说,奇怪了!她明明知道我多得是,为什么不来找我呢?
“中国学生笑了,说:‘她说了!因为您不要她的钱,她不能再找您。’然后,那中国学生又说,‘教授啊!您不知道吗?有时候美国人要跟您买,您不卖,送他们。他们会觉得您是暗示他,您不愿意卖。’”
《如何使人们变得高贵》一书中说:“把你对自己事情的高度兴趣,跟你对其他事情的漠不关心互相作个比较。那么,你就会明白,世界上其他人也正是抱着这种态度!”这就是说,要想与人相处,首先要学会用心沟通。没有真正用心与人沟通,就会南辕北辙,甚至将事情搞砸。
一位销售人员向经理诉苦:“我们的镜子根本无人问津,参加这种展销会完全是浪费时间。”经理问他:“这些镜子是干什么用的?”“给商店和办公室保安系统用的呀。”
经理说:“那它们如何起作用呢?”“把它们安装在天花板上,然后它就开始工作。”
经理问:“你是如何演示它的功能的?”
“我在会场搭了一个高台,登上去,再故意跌下来,狠狠地摔到那些不会碎的镜子上,再弹起来,虽然鼻青脸肿、几欲断气,但借此可以向观众表明镜子坚不可摧。我每隔2分钟就表演一次。”
经理:“那有多少人会跳到天花板上去撞你的镜子呢?你可以这样展示:展台周围藏一些精美的小礼物,邀请大家试试看,看谁能逃过镜子的窥视把小礼物偷走。”
销售人员:“可我们的镜子是不会碎的呀!”
这位销售人员的产品演示显然没有做到与顾客很好的沟通。因为他并没有认真领会产品的演示与顾客之间是一个沟通的过程。通过产品演示使顾客明白产品的用途,而顾客的反馈和回应表示沟通的结果。销售人员只从产品的一个方面出发,没有弄懂顾客的思想和需要,同样也没有真正理解经理的话,当然不会得到顾客的欢迎。
……
我是一名新晋的部门经理,虽然在技术方面有不错的积累,但管理工作对我的挑战还是蛮大的。最让我头疼的就是和团队成员的沟通。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像个“传声筒”,把上面的指令原封不动地传下去,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成员们常常会有各种疑问,或者对指令有自己的理解,而我又不擅长解释,有时候就会陷入僵局。我看到这本书的封面,就觉得眼前一亮。“不懂沟通就当不好经理”,这句话说出了我的心声。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从多个角度来剖析沟通问题,比如沟通的障碍,沟通的策略,甚至沟通的心理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方法,比如如何清晰地布置任务,如何进行有效的会议,如何处理团队内部的矛盾,以及如何建立积极的团队文化。我尤其看重书中关于“倾听”的部分,因为我发现自己有时候会急于表达观点,而忽略了认真倾听对方的需求和想法。如果这本书能帮助我提升这方面的能力,那将是非常宝贵的。
评分最近工作压力特别大,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快被掏空了。每天除了处理不完的事务,还要应付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其中沟通更是占据了我大部分的精力,而且还常常事倍功半。我经常在想,是不是我的沟通方式有什么问题?是不是我太过于直接,或者太委婉?这本书的标题,“不懂沟通就当不好经理”,实在是太有共鸣了。我平时就很喜欢看一些关于管理和领导力的书籍,但很多都偏重于战略、方法论,对于“沟通”这个核心能力,往往只是点到为止。而这本书,直接把沟通放在了首要位置,这让我觉得作者一定是深谙此道,并且有独到的见解。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启发,让我明白在不同的场景下,应该如何运用不同的沟通技巧。比如,面对新员工,如何建立信任?面对有经验的老员工,如何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面对出现问题的团队成员,又该如何有效地沟通,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而不是简单地批评指责?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分享一些真实案例,这样我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书中的理论。毕竟,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结合实际的应用,才是最有价值的。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光看名字就觉得很有分量,似乎是一个经验非常丰富的前辈。而“去梯言”这个系列的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沉淀和智慧的感觉。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带的团队,虽然成员都很努力,但整体的凝聚力和创新力总觉得差点意思。我反思了很多,觉得问题可能就出在沟通上。很多时候,团队成员之间可能存在一些隔阂,或者沟通不够顺畅,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创意也难以碰撞出来。我猜这本书应该会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探讨沟通,不仅仅是技巧,可能还包括沟通的理念、沟通的哲学。我期待书中能够阐述,一个优秀的经理,应该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建立信任,激发潜能,营造一种开放、包容的团队氛围。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明白,沟通不仅仅是为了传递信息,更是为了建立连接,为了激发共鸣,为了凝聚人心。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成为一个更有人格魅力,更能赢得团队尊重的经理。
评分我是一个对管理工作抱有极大热情的人,虽然我还没有正式担任经理的职位,但我在日常工作中,已经开始主动学习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我偶然看到了这本书的介绍,被它的标题深深吸引。“不懂沟通就当不好经理”,这句话可以说是直击了管理工作的灵魂。我一直认为,无论多么高明的战略,多么优秀的团队,如果缺乏有效的沟通,都可能功亏一篑。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介绍沟通的各种要素,从最基础的语言表达,到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再到如何处理复杂的沟通场景。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锦囊妙计”,比如如何写出清晰明了的邮件,如何组织一场富有成效的培训,如何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以及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保持冷静和有效地沟通。我尤其看重书中关于“反馈”的部分,因为我始终认为,有效的反馈是促进个人成长和团队进步的关键。如果这本书能让我对沟通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并掌握实用的沟通技巧,那将是对我未来职业发展的一大助力。
评分这本书我还没来得及翻开细读,只是在书店里粗略地翻了翻目录和前言。光是看标题“去梯言系列:不懂沟通就当不好经理”,就感觉非常贴切,直击痛点。我从事管理工作也有几年了,期间遇到的各种沟通难题,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有时候感觉自己明明说得很清楚了,但下属就是无法理解,或者阳奉阴违;有时候又觉得,明明是为他们好,怎么就换来一身埋怨。这本书的名字,仿佛就是一本“照妖镜”,能精准地照出我在沟通上的各种不足。特别是“去梯言”这个词,我猜想书中应该会探讨很多关于如何“言之有物”、“言必有信”,避免那种空洞无物、言不由衷的沟通方式。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沟通是基础,是桥梁,是连接团队的纽带。如果沟通出了问题,再好的战略、再明确的目标,都可能因为执行不到位而泡汤。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比如如何清晰地表达指令,如何有效地倾听,如何处理冲突,以及如何给予反馈等等。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希望能从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从而更好地带领团队,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经理。
评分还可以吧,看完在评论
评分还没看,先给个好评
评分还可以吧,看完在评论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还可以吧,看完在评论
评分好
评分还可以吧,看完在评论
评分还没看,先给个好评
评分满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