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兒科醫生+媽媽,雙重身份,讓這本書的內容更加靠譜、實用。(2)內容全麵,從寶寶的身體護理到心裏護理,都給齣瞭建議,還有很多案例分析。(3) 隨書附贈0~3歲寶寶成長特點及安全提示掛圖
本書融閤瞭北京婦産醫院兒科醫生做媽媽後的親身經曆及其多年兒科醫生的一綫臨床經驗,從兒科醫生和媽媽的雙重角度齣發,將科學、正確的寶寶日常護理知識呈獻給大傢,不僅從醫學角度告訴傢長怎麼做,還從心理、生活方式等方麵給傢長以安慰和指導,讓傢長更容易接受。
馬建榮,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兒科專業,北京婦産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擅長圍産婦母乳喂養指導、新生兒保健與飲食營養谘詢、小兒消化係統疾病的診治、寶寶營養性疾病的治療,尤其對早期營養乾預改善低齣生體重兒生長和代謝、腸道菌群指導和小兒胃腸動力紊亂性疾病的營養調理等經驗豐富。獲得瞭眾多父母認可與贊譽。曾赴加拿大、新加坡參加NICU(新生兒重癥監護室)等培訓。錄製CCTV4“中華醫藥”欄目《小寶寶大難題》等節目。參編有《早産兒醫學》等著作,在《中華圍産醫學雜誌》《中國新生兒科雜誌》《中國當代兒科雜誌》《中國婦幼健康研究》等**雜誌發錶多篇學術研究論文。
寶寶日常護理篇……13
抱姿:媽媽們麵對的第一件事情……14
抱起新生兒是門技術活……14
新媽媽必學的5種抱姿……16
抱寶寶不能犯的3個錯誤……18
穿著:傢長不可不聽的必修課……19
寶寶穿什麼根據月齡來……19
給寶寶穿脫衣服有講究……23
寶寶衣服的清洗與晾曬……26
兒科醫生眼裏的“蠟燭包”……27
寶寶的鞋襪怎麼選……28
尿布:小尿布裏也有大學問……29
兒科醫生眼裏的尿布和紙尿褲……29
第一次給寶寶換紙尿褲或尿布……33
尿布的清洗消毒要做到位……34
一次性紙尿褲過大過小都不好……35
衛生:兒科醫生的衛生課……36
兒科醫生眼裏的衛生不是無菌……36
寶寶的“餐具”――乳房和奶瓶的清潔問題……37
寶寶的口腔衛生怎麼搞……38
寶寶逮什麼咬什麼會不會不衛生……39
如何給寶寶洗頭……40
寶寶的洗澡用品與大人不一樣……42
第一次給寶寶洗澡……43
不要過度清洗寶寶私處……45
寶寶房間的4大衛生要求……46
大小便:判斷寶寶健康的重要
依據……47
寶寶大便傳遞齣的健康信號……47
小便也是反映寶寶健康狀況的晴雨錶……48
睡眠:媽媽們最操心的事……49
寶寶獨自睡還是與大人睡……49
媽媽不要強迫寶寶改變睡姿……50
要不要使用枕頭以及怎麼用有說法……52
寶寶睡得好,自然長得快……53
睡好需要好條件……54
讓寶寶養成睡眠好習慣……56
3種常見的不良睡眠模式……57
讓寶寶入睡的方法……58
訓練寶寶自己入睡的竅門……59
寶寶半夜醒來,醫生媽媽也頭疼……60
寶寶起得太早怎麼辦……62
營養:做一個閤格的寶寶營養師……63
早期營養要努力避免過敏……63
寶寶的第一口奶應該是母乳……64
預防母乳不足,多方麵去努力……65
堅持母乳喂養6個月……68
上班後順利背奶的4個細節問題……69
對母乳過敏也應該堅持喂母乳……70
配方奶粉是最佳母乳代替品……71
不適閤的配方奶粉需要換掉……72
從按需喂養過渡到按時喂養……73
閤理添加輔食,避免營養缺乏……74
輔食要隨寶寶的發育進行調整……76
做好斷奶前後的營養銜接……77
讓寶寶自己把握進食量……79
寶寶厭食、拒奶,要找原因……80
媽媽不可不知的寶寶必需營養素……84
兒科醫生眼裏的營養素補充問題……86
非診斷需要不用特意測微量元素……87
寶寶無須特彆補充DHA、ARA……88
這些寶寶需要補充維生素D……89
彆把寶寶當成鈣片“迴收站”……91
預防缺鐵,保證智商發育所需……94
缺鋅會影響胃口……96
預防維生素A缺乏……97
彆把寶寶養成肥胖兒……98
喝水問題不需要過度關注……101
正確評價寶寶的發育成長……102
身體部位:讓寶寶全身上下都健康無恙……103
囟門:保護柔軟的囟門不受撞擊……103
眼睛:寶寶的眼睛巧護理……104
鼻子:鼻腔不要過度刺激……105
耳朵:避免傷害,保護聽力……106
臍帶:護理臍帶殘端要用心……107
臀部:保證臀部的清潔和乾爽很重要……108
指甲:剪的時候注意安全……110
皮膚:護膚品的使用原則……111
互動交流:建立母子間的情感紐帶……113
我對母子情感關係的理解……113
寶寶不能完全交由他人代為撫養……115
多抱抱寶寶,增進親子感情……116
媽媽喂奶時要和寶寶有眼神交流……118
多跟寶寶說話好處多……119
主動發現寶寶的需求……120
寶寶哭鬧,媽媽們應該各有一套哄乖的辦法……121
黏人程度與親子關係有關……122
和寶寶玩耍是件快樂的事情……123
兒科醫生眼裏的寶寶撫觸……125
常做嬰兒操可增進親子感情……128
齣行:傢人是最好的安全督導員……129
帶寶寶外齣需要注意的幾點……129
醫生媽媽對背帶、腰凳以及推車的看法……130
選購、使用嬰兒背帶、腰凳的門道……131
安全舒適是選購嬰兒推車的前提……132
齣門帶齊必需品……134
多做戶外活動,增加寶寶的體驗……135
少帶寶寶到人多的地方……136
帶寶寶外齣要提防被拐帶……138
帶寶寶旅遊需要注意的4個細節……139
四季:寶寶的春夏鞦鼕這麼過……140
春天不能一味“捂”著寶寶……140
春、夏、鞦都要防過敏……141
春天尤其要注意避免皮膚乾燥……142
多久洗一次澡、怎麼洗,要根據寶寶自身
情形決定……143
夏季消暑彆太貪涼……144
夏季頭頂要涼爽,腳要保暖……146
寶寶中暑,糖鹽水是良方……147
夏季注意保護寶寶腸胃……148
鞦季把好衛生關,預防鞦季腹瀉……149
體弱寶寶不能“鞦凍”……150
鞦鼕乾燥,注意保濕……151
鼕季保溫要適度,彆讓寶寶“鼕眠”……152
四季飲食安排各有重點……153
護理盲區:醫生媽媽也會忽略的
護理區域……154
人為乾涉寶寶生長過程對發育不利……154
沒必要刻意選擇寶寶的飲用水……155
不要讓消毒劑成為寶寶的清潔必需品……156
避免頻繁給寶寶使用濕紙巾、免洗消毒液
……157
寶寶食物放入冰箱有講究……159
用微波爐給寶寶熱食物的3個提醒……159
加濕器使用不當會給寶寶帶來不適……160
傢有寶寶,使用空氣淨化器也有更多禁忌
……161
專題:霧霾天如何保護好寶寶……162
寶寶異常狀況篇……165
意外傷害:積極預防並學會急救方法……166
兒科醫生認為傢長應該學習的兩種急救方法……166
吐奶不是病,但誤吸可窒息……168
寶寶氣道進入異物的預防與急救法……170
警惕寶寶誤服藥品或毒物……173
眼裏進異物,彆揉……175
耳朵進水要正確處理……177
鼻腔異物,不要自行掏……178
寶寶被蚊蟲叮咬不能掉以輕心……179
寶寶掉下床,媽媽莫驚慌……181
寶寶常見外傷齣血情況的處理……182
夾傷、砸傷的傢庭護理……185
寶寶燙傷或灼傷的預防與傢庭應急辦法……186
溺水急救需把握黃金4分鍾……188
電擊傷的預防和急救……189
帶寶寶乘坐各種交通工具時的安全事宜……190
貓狗抓咬傷要打狂犬病疫苗……192
常見病:好媽媽勝過好醫生……194
兒科醫生認為應帶寶寶看醫生的情形……194
心理因素也會引起不適……197
感冒的預防和護理……198
護理咳嗽要對癥……200
照顧好發燒的寶寶……202
高熱驚厥,沒有實質性損害……205
照顧好腹瀉的寶寶……206
注意日常調理,徹底解決便秘問題……210
找到寶寶腹痛的原因……212
照顧好愛齣汗的寶寶……216
用藥:醫生媽媽也頭疼的事情……218
彆擅自給寶寶用藥……218
不要隨意改變藥物的用法、用量……219
能吃藥就不打針,能打針就不輸液……221
“小藥”也不能濫用……222
退燒藥的選擇和使用……223
抗生素不能濫用,但該用還得用……225
成人藥物不能給寶寶用……226
中藥也需慎用……227
寶寶輸液時傢長要守在旁邊……228
傢裏備藥要注意安全……229
計劃外疫苗該不該接種……230
寶寶不願吃藥怎麼辦……233
哺乳期媽媽不能隨便吃藥……236
專題:寶寶常用藥的使用提醒……237
傢長是寶寶最稱職的護理醫生
我既是醫生,又是媽媽。
作為醫生,我整天都要麵對各種各樣的患兒。多年的兒科門診經曆中,我發現由於傢長的不恰當護理而導緻寶寶生病或者發育異常的,不在少數。過度治療、濫用營養素、一味講究無菌……對育兒常識的無知或錯誤認識,常給寶寶的成長、健康帶來不可逆的傷害。
作為媽媽,我更深地體會到瞭為人父母的不易,要想照顧好寶寶,父母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瞭。父母隻有掌握瞭寶寶的日常護理知識,纔能從容麵對生活中的各種意外,嗬護寶寶健康成長。
所以,我特彆希望能將我掌握的護理常識和照顧寶寶的經驗分享給大傢,讓不懂醫學知識的傢長,也能像專業人員那樣護理好寶寶,並在寶寶急需幫助的時候,給他最好的支持、最正確的救護。
這就是我寫這本書的初衷。這本書涉及兩大方麵的內容, 一是寶寶的護理,二是預防疾病和意外傷
害。護理方麵,有我護理寶寶的親身經驗,也有冷靜觀察彆人帶寶寶時的思考,包括瞭寶寶吃喝拉撒睡各個方麵的問題。預防疾病和意外傷害方麵,也有我照顧寶寶的感悟,但更多的則是在兒科診室
看診時常遇到的問題。這些問題傢長不一定都會遇到,但還是要認真看看。裏麵不僅有對待很多問題的正確做法和技巧,也有很多禁忌事項以及不恰當的做法,希望傢長引起注意,避免傢長因走入某些誤區而對寶寶造成傷害。另外,對一些常見病的用藥問題,我也做瞭專門的講述。總之我希望傢長能認真看看這本書,希望給寶寶的健康成長帶來幫助。
我本身是一名在職媽媽,工作和傢庭兩頭跑,每天都覺得時間不夠用,精力也常常透支。在朋友的推薦下,我入手瞭這本《兒科醫生媽媽的寶寶日常護理全攻略》,簡直是相見恨晚!這本書的實用性和係統性是我最看重的。它將寶寶從齣生到幾歲的各個階段的護理要點都梳理得井井有條,邏輯清晰,讓我這個時間緊張的媽媽也能快速掌握重點。 書中最讓我驚喜的是,它並沒有一味地強調“完美育兒”,而是鼓勵媽媽們根據自己的情況,靈活運用書中的知識。它就像一個溫柔的提醒者,告訴我,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媽媽也都有自己的育兒節奏。書中關於如何高效地進行寶寶護理的技巧,比如“四步法”洗澡,以及如何利用碎片時間進行親子互動,都極大地幫助我減輕瞭負擔。這本書讓我體會到,即使是忙碌的職場媽媽,也能科學、有效地照顧好自己的寶寶,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從容和快樂。
評分這本書,我簡直是愛不釋手,每天都捧在手裏翻看!作為一個新手媽媽,在寶寶齣生前,我做瞭大量的功課,看瞭各種育兒文章、視頻,也谘詢瞭不少長輩的意見。但總覺得零散,不夠係統,心裏還是沒底。直到我偶然發現瞭這本書,簡直像是找到瞭救星!它就像一位經驗豐富、又充滿耐心的兒科醫生媽媽,手把手地教我如何照顧我的小寶貝。 書裏對新生兒的護理寫得太細緻瞭,從喂養、睡眠、排泄,到洗澡、撫觸,每一個環節都講解得清清楚楚,還有很多我之前根本沒想到的細節,比如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如何安撫哭鬧的寶寶、以及一些常見的早期跡象需要引起注意。我最喜歡的是書中那些具體的圖片和插圖,它們直觀地展示瞭各種護理技巧,讓我能夠準確模仿,而不僅僅是文字描述。我記得有一次寶寶有點鼻塞,我翻到書中關於鼻腔清潔的部分,按照圖示一步步操作,寶寶果然舒服多瞭。這本書讓我在麵對寶寶的各種小狀況時,不再手忙腳亂,而是能從容應對,心裏也踏實多瞭。
評分我一直認為,育兒應該是充滿樂趣和愛的過程,而不是一場“戰鬥”。這本書完美地詮釋瞭這一點。它用一種輕鬆、幽默的語言,把一些看似復雜的育兒知識講解得通俗易懂。我尤其喜歡書中的案例分析,它們都非常貼近生活,讓我能感同身受。 書裏對於寶寶的日常護理,從洗澡、換尿布到衣物選擇,都給齣瞭非常實用的建議。我以前總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但看瞭這本書,我纔發現,很多時候,我們隻需要用心去感受寶寶的需求,用愛去迴應,就已經足夠瞭。它讓我擺脫瞭育兒焦慮,讓我更享受和寶寶在一起的時光。這本書就像一本育兒寶典,讓我隨時隨地都能找到答案,而且答案總是那麼溫暖而充滿智慧。
評分說實話,我是一個比較“佛係”的媽媽,不太追求所謂的“科學育兒”到極緻,但這本書的理念卻深深打動瞭我。它在強調科學性的同時,又充滿瞭人文關懷。作者以一個媽媽的身份,分享瞭她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種種睏惑、挑戰和喜悅,讓我覺得非常親切,仿佛在和一位老朋友聊天。 書中關於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的部分,讓我受益匪淺。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照顧寶寶的身體,更重要的是如何理解寶寶的情緒,如何建立安全感,如何讓寶寶在愛與尊重中成長。我記得有一次,寶寶因為一點小事哭鬧不止,我嘗試瞭書裏提到的幾種安撫方法,最終找到瞭最適閤我寶寶的方式,那一刻,我體會到瞭育兒的另一種樂趣。這本書讓我明白,育兒不僅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一段美好的旅程,而這本書,就是這段旅程中最值得信賴的指南針。
評分我之前一直在糾結寶寶的喂養問題,母乳還是奶粉?什麼時候加輔食?每頓吃多少?這些問題常常讓我夜不能寐。這本書在這方麵給齣瞭非常權威和科學的指導。它不僅分析瞭母乳喂養和奶粉喂養的優缺點,還詳細介紹瞭不同月齡寶寶的輔食添加原則和食譜建議。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強調瞭要根據寶寶的個體差異來調整喂養計劃,而不是一概而論。我按照書中的建議,根據寶寶的反應逐步添加輔食,現在寶寶吃得又好又健康,我也省瞭不少心。 而且,這本書對於寶寶的生長發育裏程碑也有非常詳細的介紹,讓我能夠更好地瞭解我的寶寶在不同階段應該達到哪些能力,以及如何通過親子互動來促進寶寶的發育。它不隻是一個簡單的育兒指南,更像是一個引導我們和寶寶共同成長的夥伴。書中的一些小貼士,比如如何鼓勵寶寶翻身、爬行,都非常實用,我嘗試後發現寶寶真的進步很快,這讓我非常有成就感。我還會經常翻閱書中的“疑難解答”部分,裏麵的問題都直擊新手父母的痛點,解答起來也非常到位。
評分Kfjhfjsjkzncnjdidikgjk
評分不錯
評分實體店看過,非常實用,科學養娃,推薦
評分朋友推薦的書,看瞭這本書纔發現照顧寶寶真沒有小事啊,原來忽略的,沒有注意到的,按照書裏講的方法去做,每一個細節都照顧到,寶寶真的好帶多瞭,也少生病瞭。
評分育兒書籍,第一個孩子照書養!!
評分很好,對撫養孩子很有幫助
評分還不錯,挺全的
評分很好,對撫養孩子很有幫助
評分比書店便宜不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