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牌腦部發育創意遊戲117種:孩子的創造力靠媽媽培養

媽媽牌腦部發育創意遊戲117種:孩子的創造力靠媽媽培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韓] 金姝延 著,草滾滾 譯
圖書標籤:
  • 親子遊戲
  • 早教
  • 兒童教育
  • 創造力
  • 腦部開發
  • 益智遊戲
  • 傢庭教育
  • 0-3歲
  • 親子互動
  • 遊戲育兒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重慶齣版社 , 重慶齣版集團
ISBN:9787229115036
版次:1
商品編碼:1201509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72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孩子理解不瞭遊戲規則。”

“孩子塗得不均勻,要幫助他嗎?”

“孩子不能專心做遊戲,總是分神。”

“跟孩子一起玩遊戲時要怎樣迴應他?”

“我們傢孩子對遊戲一點興趣都沒有。”

身為媽媽的你,是不是也常常遇到以上這些情況?

《媽媽牌腦部發育創意遊戲117種》的作者是一位韓國小學老師,同時也是韓國知名親子教養博主,育有8歲及5歲的兒子。以“為瞭孩子”的初衷,開始創作媽媽牌遊戲,而這些遊戲更獲得五萬餘名有類似想法的媽媽們的迴響。她精心挑選瞭在教室裏跟孩子們以及跟自己的孩子一起玩的117個遊戲,堅持用捲筒紙芯、紙杯、冰棍棒等我們身邊很容易獲得的生活廢料以及孩子們的顔料、彩筆等簡單的材料製作極富創意性的玩具。這些深受孩子們喜愛的玩具對於不知道該如何陪孩子玩耍的媽媽們來說簡直是及時甘露。

《媽媽牌腦部發育創意遊戲117種》針對3至7歲孩子的智力開發,特彆將遊戲分成五感、思考、學習、情緒、社會性五部分,所有遊戲均獲得韓國兒童教育顧問專傢的認可。同時針對很多傢長反映的不知道該怎樣跟孩子交流、在跟孩子溝通時顯得特彆生疏等問題,作者也都在介紹遊戲的過程中做瞭詳細示範。


內容簡介

孩子的好奇心沒有枯竭的一天,再昂貴的玩具也會有玩壞或失去新鮮感的時候。對孩子而言,什麼纔是有趣的呢?
《媽媽牌腦部發育創意遊戲117種》的作者從自己與兩個小孩的玩樂經驗中,分享齣117個適閤學齡前兒童的趣味遊戲,並將它們分為五大類,方便媽媽們依情境選擇。

隻要使用捲筒衛生紙的軸心、紙杯、冰棒棍等常見生活用品,以及現成的顔料、蠟筆等,就能製作齣充滿創意、讓孩子們愛不釋手的遊戲!

從創意力、專注力、思考力、邏輯力、溝通力到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在五感、思考、學習、情緒、社會性五個領域皆均衡發展。

作者簡介

金姝延

韓國知名親子教養博主,育有8歲及5歲的兒子。以“為瞭孩子”的初衷,開始創作媽媽牌遊戲,而這些遊戲更獲得韓國五萬餘名有類似想法的媽媽們的迴響。任誰都可以輕鬆地跟著製作她所發明的遊戲。此外,製作材料也非常簡單。迴收的空瓶子、戶外的落葉等,都能成為豐富且充滿創意的材料。她就像手持著魔法棒到處揮灑的媽媽,至今仍持續發明各種遊戲。


目錄

作者的話/1

推薦序/5

媽媽牌親子遊戲重點提示/14

PART 1 讓五感靈活的遊戲

從五感體驗齣發,通過豐富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體驗活化大腦,

並發展孩子的四肢肌肉,例如跑跳動作以及平衡感等。


老師的Advice/23

瓦楞紙立體圖畫/24

小球往上飄/26

貼紙世界/28

甜筒喇叭/30

投球冠軍就是我/32

滾筒刷作畫/34

熊來瞭!/36

抓得到小老鼠嗎?/38

小小神射手/40

報紙塗鴉/42

叢林遊戲/44

踢毽子/46

水槍擊球/48

嘩啦嘩啦滾豆子/50

戴上麵具來跳舞/52

衛生紙墊腳石/54

兩把小雨傘/56

我是拳擊手/58

你丟我捕/60

我的寶劍/62

水球大戰/64

這是什麼味道?/66

動物保齡球/68

我也會打高爾夫球/70

免洗鈴鼓/72

五顔六色的吸管手環/74

貝殼響闆/76

彩虹鈴鐺/78

玻璃珠遊戲/80

用玻璃珠來畫畫/82

用冰塊來畫畫/84

PART 2 通過思考,活化大腦的遊戲

孩子滿一歲時,便已經懂得思考。通過任務可以刺激孩子的想象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當中免不瞭要經曆挫摺或失敗,而這正是讓孩子以正嚮思考來麵對問題的機會。


老師的Advice/87

蝴蝶假麵/88

製作專屬的簡易圖章/90

用蛋殼來畫畫/92

用現成圖章來創作/94

一口吃掉的餅乾遊戲/96

立體迷宮/98

沙子蛋糕/100

染印T恤/102

任意塗鴉闆/104

貼紙拼畫/106

十二生肖遊戲/108

用復寫紙畫畫/110

氣泡墊立體畫/112

音樂圖畫/114

雕版印刷/116

亮晶晶的锡箔紙圖畫/118

報紙服裝秀/120

玩具車也可以畫畫/122

慢吞吞的烏龜/124

恐怖箱體驗/126

咖啡杯蛙鏡/128

獨樹一幟的扇子/130

紙袋假麵/132

會說故事的電視機/134

今天我是小廚師/136

PART 3 關於文字、數字、科學的遊戲

孩子到瞭2—3歲左右,就會開始對文字、數學、科學産生興趣,喜歡認字,喜歡算數,

對大自然産生很多疑問句。不需要另外購買教材來教他,通過遊戲,就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老師的Advice/139

幾何圖形拼畫/140

雞蛋盒智慧珠拼盤/142

木棍框架/144

衛生紙染色遊戲/146

水墨畫/148

彩色的衛生紙花/150

用泡麵碗做熱氣球/152

叮咚!電梯到瞭/154

透明塑膠膜水彩畫/156

棉花糖畫畫/158

乘載夢想的飛機/160

雞蛋盒立體畫/162

拋球遊戲/164

動手做手錶/166

動手做七巧闆/168

立體卡片/170

影子遊戲/172

我是考古學傢/174

鐵粉魔術師/176

小球彈高高/178

宇宙之旅/180


PART 4 學習情緒錶達的遊戲

既然是遊戲,就會有好玩的成分在裏麵,可為孩子帶來新奇、開心、放鬆、滿足感等正嚮情緒。

通過遊戲培養孩子積極的態度,並以觀察植物、昆蟲、動物等,學會敬畏大自然。


老師的Advice/183

泡泡的想象遊戲/184

將身體洗乾淨/186

麵粉溜滑梯/188

螞蟻朋友/190

製作手拿鼓/192

仙人球花盆/194

彩繪貝殼畫框/196

牛角蛤畫作/198

小心水母齣沒/200

大海在我手中/202

塑膠膜壓畫/204

手指畫作/206

盛開的花/208

水彩膠點畫/210

我是探險傢/212

我布置的樹/214

印第安人的帽子/216

葉子彩繪時間/218

錶現齣天氣的變化/220

春夏鞦鼕/222

五顔六色的樹葉/224

燦爛的紙杯花/226

牛奶盒動物模型/228

免洗盤魚/230

絲襪製成的蜻蜓/232

華麗的塑膠袋氣球/234

泡泡遊戲/236

三明治塗鴉/238


PART 5 學習社會化的遊戲

要能夠社會化,代錶孩子對於自我認知、自我價值觀、適當的意見交流、審視他人的能力、

互惠的態度已經有成熟的瞭解。通過遊戲,讓孩子能夠適時體會社會團體生活的真諦。


老師的Advice/241

我愛爸爸媽媽/242

製作傢庭迴憶冊/244

我住的小社區/246

人體之旅/248

網子相框/250

屬於我的洗衣機/252

喂,你好?我的特製電話/254

粘土樂/256

五顔六色的小鬆樹/258

糖果花束/260

尋寶遊戲/262

製作我專屬的鏡子/264


前言/序言

作者的話


我和孩子一起遊戲已經兩年多瞭。剛開始,這一類親子遊戲還沒這麼盛行,但現在做得比我好的已大有人在,也深深感受到現在的媽媽比起以往更加關注孩子們的教養瞭。

其實,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並沒有陪他們玩這類遊戲,總覺得睏難重重而心生退怯。就像一般媽媽一樣,隻會帶孩子去一些寓教於樂的文化中心,以“讓孩子結交朋友”為藉口,沒意義地度過每一天。

直到某天迴頭審視這一切,忽然發現帶著孩子齣門去隻是為瞭讓自己輕鬆一點。從那一刻起,我便開始努力尋找任何能引起孩子興趣的事。購物清單裏也逐漸變成孩子的書籍、教具等物件,希望能給孩子真正需要、喜歡的東西。從此,爸爸齣門上班之後,我再也不是帶孩子到咖啡廳或百貨公司泡著,而是陪他們在傢裏玩遊戲。

這中間還發生瞭一件小事。有一次參觀五歲大兒子的美勞課,發現老師可能因為小朋友太多瞭,而忽略瞭兒子的特殊請求,讓人覺得非常可惜,更讓我下定決心要為孩子量身定做遊戲。

第一次做的玩具就是紙企鵝,雖然是個不知道想錶達什麼的好笑玩具,但孩子卻很喜歡,甚至還說要抱著它睡覺呢,因而給瞭我很大的鼓勵。以前,總以為孩子們會比較喜歡父母花錢買的漂亮玩具;但開始與孩子一起自製玩具之後,纔懂得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以及促進頭腦發育的遊戲

“媽媽,我也想要學習,學習真有趣。”七歲大的兒子在某天對我說瞭這句話。我聽瞭之後,反而驚嚇比驚喜多瞭一些。然後便聯想到,應該是媽媽牌遊戲産生瞭影響力。

兒子在五歲時從書中認瞭字;到瞭六歲,便藉由媽媽牌遊戲和書籍來學習;七歲時上瞭小學,通過學校的課程,認字能力與英語能力都比同齡小孩更優秀。

所有學習都是在孩子自動自發的情況下開始。若比起自己以前都是靠著苦讀來學習,孩子這樣樂於學習的過程的確讓人無法置信。並不需要特地去補習,隻要有媽媽陪著,就能有如此好的成績,讓我對媽媽牌遊戲更有信心。

不但可以讓孩子體驗各種不同領域的遊戲,還可以從中找尋到孩子有興趣的事物,從創意力、思考力到邏輯力等方麵,來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在進入小學前,若隻是不斷要求孩子一些製式的功課,父母與孩子都會很辛苦。不妨通過遊戲,隻要能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讓他們自動自發地學習。

孩子的學習能力會跟著媽媽的關心程度而增減

世界上最睏難的,大概就是教育吧!因為這個世界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但若仔細觀察,關注孩子的話語、情感與錶現,就能發掘到孩子的真性情。

我的孩子會想認字,是因為有一次在外麵看到“自動門”三個字,自己拼湊齣那是“會自動打開的門”的意思,因而對文字産生瞭興趣。上瞭幼兒園以後,也在日常生活中認識瞭許多字。

發現他喜歡認字之後,我便立刻動手做瞭許多相關教材,陪孩子每天認識3~5個字。若沒有發現到這件小事,恐怕會錯過讓孩子認識大量文字的機會。

因為年紀還小的關係,孩子的語言與感情的錶現免不瞭會有些笨拙。對於這樣的心理,媽媽必須要很敏感。隨時都要擦亮雙眼,站在與孩子同樣的高度去看待每一件事。直到現在,我仍為瞭解開孩子的暗號而不斷努力著。

媽媽牌遊戲——世界上隻有媽媽纔會的遊戲

媽媽牌並不是誰都做得來。每位媽媽都是平凡人,不過,如果是為瞭孩子,相信每位媽媽都會用盡心思想要通過遊戲來啓發孩子的創意,結果反而因為孩子,而讓自己變得特彆。

一開始,我也擔心過自己真的可以勝任嗎?但開始實行2~3年後,現在則非常感謝當初的自己有勇氣跨齣第一步。同樣身為媽媽,我希望能成為每位讀者媽媽的動力來源,成為大傢的一顆小種子。在種子萌芽的同時,便産生齣實行媽媽牌遊戲的推力,也能幫助孩子們開心地學習,更希望與孩子們留下美好的迴憶。

懷抱著那樣的心情,做齣一樣又一樣的遊戲。比起現成的玩具,用牛奶盒做的車子、火箭及房子等各種促進創意無限延伸的遊戲,更讓孩子能擁有無限的腦力思考。

我是位全職媽媽,雖然有時也會因為孩子的某些行為而發怒,但當孩子們安靜睡著的時候,所有的怒氣也會隨之消散。就用那樣深愛著孩子的心來挑戰媽媽牌遊戲吧!希望藉由這些遊戲,能更瞭解我們的孩子、讀懂他們的心理。此外,更希望你能享受過程勝過結果,讓遊戲成為親子間珍貴的交流時間和迴憶。

金姝延



《媽媽牌腦部發育創意遊戲117種:孩子的創造力靠媽媽培養》—— 內容簡介 在這本充滿智慧與愛的指南中,我們為你精心呈現瞭117種獨具匠心的腦部發育創意遊戲,它們的設計初衷隻有一個:賦能每一位母親,成為孩子創造力最堅實的後盾。本書並非簡單的遊戲集閤,而是一套係統性的、以親子互動為核心的腦部啓濛方案,旨在通過日常生活中觸手可及的材料和溫馨的遊戲時光,深度激發孩子大腦的潛能,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的習慣以及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一、 為什麼選擇“媽媽牌”?—— 媽媽的智慧,孩子成長的基石 我們深知,媽媽是孩子成長道路上不可替代的引路人。媽媽的陪伴、理解和引導,對孩子早期腦部發育和創造力的萌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書的“媽媽牌”寓意著: 天然的親和力與安全性: 遊戲設計充分考慮瞭媽媽與孩子之間的情感連接,強調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進行,避免瞭刻闆的教學模式。所有遊戲均以傢中常備物品為主要材料,安全可靠,讓媽媽們可以安心地與孩子一同探索。 生活化的啓濛方式: 創造力並非隻存在於畫筆和顔料之中,它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麵麵。本書將創意遊戲的觸角延伸到廚房、客廳、花園,甚至超市購物的路上,讓學習與玩樂無縫銜接。媽媽們無需為尋找專業的遊戲場地或昂貴的教具而煩惱,就能在傢中打造一個充滿活力的創意樂園。 情感的深度鏈接: 每一個遊戲背後,都蘊含著媽媽對孩子深深的愛與關注。通過一起玩耍、一起思考、一起解決問題,媽媽們不僅在培養孩子的智力,更在悄然間塑造著孩子健全的人格,建立起牢不可破的親子關係。這種基於愛與信任的互動,是培養孩子安全感和自信心的最肥沃的土壤。 媽媽的成長與賦能: 本書也緻力於成為媽媽們的“秘密武器”。它不僅提供瞭具體的遊戲指導,更重要的是,它幫助媽媽們理解孩子大腦發育的規律,掌握引導孩子創造力的技巧,讓媽媽們在育兒過程中充滿信心和成就感。每一位參與其中的媽媽,都將在這個過程中,發現自己更多的潛能,成為更具智慧和魅力的教育者。 二、 117種創意遊戲:多維度激發孩子的腦部潛能 本書的117種遊戲,並非簡單的重復,而是圍繞孩子腦部發育的多個關鍵領域,進行瞭精細化的設計與編排。每一項遊戲都經過反復推敲,力求在趣味性、教育性和操作性之間達到最佳平衡。這些遊戲主要覆蓋以下幾個核心維度: 1. 認知與觀察力的訓練: 細節發現大師: 通過“尋找不同”、“猜猜這是什麼”等遊戲,引導孩子仔細觀察事物的細微差彆,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和注意力。例如,利用不同顔色的積木,讓孩子找齣其中顔色不同的一塊;或是將幾個熟悉的物品擺放在一起,讓孩子說齣哪個物品和大傢不一樣。 模式識彆與排序: 遊戲如“搭積木序列”、“按大小排列玩具”等,幫助孩子理解事物的規律性,學習分類和排序。例如,讓孩子模仿“紅黃藍紅黃”的顔色序列繼續搭積木,或者將不同大小的豆子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空間感與方位認知: 通過“迷宮探險”、“找寶藏”等遊戲,讓孩子在虛擬或現實的空間中進行探索,理解上下左右前後等基本方位詞匯,培養空間想象能力。例如,在客廳裏藏一個玩具,然後用語言指令引導孩子找到它。 2. 邏輯思維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因果關係探索: 遊戲如“如果……會怎樣?”、“我的小發明”等,鼓勵孩子思考行為的後果,理解事物的因果聯係。例如,問孩子:“如果你把水倒在沙地上,會發生什麼?” 策略規劃與試錯: 通過“搭建橋梁”、“拼圖挑戰”等遊戲,讓孩子在嘗試中學習製定計劃,並勇敢地麵對失敗,從中吸取經驗。例如,讓孩子思考如何用有限的材料搭建一座能夠支撐小汽車通過的橋。 類比與推理: 遊戲如“動物的聲音猜猜看”、“水果與顔色配對”等,引導孩子進行簡單的類比和推理,建立事物之間的聯係。例如,讓孩子根據“草莓是紅色的,香蕉是黃色的”來推測“蘋果可能是……” 3. 語言錶達與溝通能力的增強: 故事創編與續寫: 遊戲如“故事接龍”、“角色扮演”等,激發孩子的想象力,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講述故事,豐富詞匯量,提高口語錶達能力。例如,媽媽開頭講一個故事,然後讓孩子接著往下編。 詞匯積纍與運用: 通過“詞語聯想”、“情景對話”等遊戲,讓孩子在輕鬆的互動中學習和運用新詞匯,理解詞語的含義。例如,圍繞一個主題(如“動物”),讓孩子說齣所有他知道的與動物相關的詞語。 傾聽與理解: 遊戲強調媽媽的傾聽和孩子的錶達,培養孩子良好的溝通習慣,學會理解他人的意思。 4. 想象力與創造力的飛躍: 自由聯想與發散思維: 遊戲如“一物多用”、“創意繪畫”等,鼓勵孩子打破思維定勢,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産生新穎的想法。例如,拿一個紙筒,讓孩子想齣所有可能的用途。 角色扮演與情景模擬: 通過“過傢傢”、“小小醫生”等遊戲,讓孩子在模擬情境中扮演不同角色,體驗生活,釋放想象力。 藝術錶達與動手實踐: 遊戲如“紙闆城堡”、“黏土小劇場”等,鼓勵孩子動手製作,將腦海中的想法變成現實,體驗創造的樂趣。 5. 精細動作與感官發展的促進: 手指靈活性訓練: 遊戲如“串珠子”、“捏橡皮泥”等,能有效鍛煉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和手指的精細動作。 觸覺、視覺、聽覺等多感官體驗: 遊戲設計融閤瞭多種感官體驗,例如,利用不同質地的材料(沙子、米粒、布料)進行觸摸遊戲,或是通過音樂和聲音進行聽覺訓練。 三、 遊戲背後的科學原理與傢長指導 本書不僅僅提供遊戲列錶,更重要的是,它為每一種遊戲都配備瞭深入淺齣的科學原理講解,讓媽媽們理解為什麼這個遊戲能夠促進孩子的腦部發育。例如,為什麼玩搭積木能提升空間感?為什麼講故事能促進語言發展?這些背後的原理,將幫助媽媽們更科學、更有效地進行親子教育。 同時,本書也提供瞭詳細的傢長指導建議: 如何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興趣選擇遊戲: 不同的年齡段,孩子的認知能力和興趣點有所不同,本書會提供相應的參考建議。 如何引導孩子進行遊戲,而非包辦代替: 強調激發孩子的自主性,讓孩子成為遊戲的主導者。 如何從遊戲中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並加以鼓勵: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如何處理孩子在遊戲中的負麵情緒: 學習如何引導孩子應對挫摺和挑戰。 如何將遊戲融入日常生活,實現持續性啓濛: 將遊戲化學習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 四、 結語 《媽媽牌腦部發育創意遊戲117種:孩子的創造力靠媽媽培養》是一本實用、溫暖、充滿智慧的育兒寶典。它將幫助每一位渴望為孩子提供最佳成長的母親,點燃孩子內心深處的創造火焰,為他們未來的學習、生活和人生,奠定堅實而精彩的基石。在這裏,每一次的遊戲,都是一次愛的傳遞,一次智慧的啓迪,一次潛能的釋放。讓我們一起,用愛與創意,陪伴孩子,茁壯成長!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位本身從事設計行業的傢長,我原本以為自己對創意思維的培養已經夠敏感瞭。然而,讀完這本書後,我發現自己在引導孩子方麵存在著嚴重的“成人視角”陷阱。我總是習慣性地將“美觀”或“邏輯性”置於首位,而忽略瞭孩子對材質本身最原始的反應。這本書裏描述的那些“感官探索”環節,比如用不同溫度的水混閤、用不同密度的沙子感受顆粒感,真正讓我重新體會到瞭“玩”的純粹意義。有一章是關於“氣味記憶”的活動,我按照書中建議,收集瞭檸檬皮、肉桂粉和薄荷葉,讓孩子閉著眼睛去聞辨。結果發現,孩子對肉桂的記憶點竟然是外婆傢過年時烤的餅乾,而不是我預設的“香料”概念。這種通過感官刺激激活的深層記憶和聯想,是單純的語言描述無法替代的。這本書不僅僅是給孩子提供遊戲,它更是提供瞭一套重建我們感知世界的工具,讓我們和孩子一起,用最本真的方式去重新認識我們習以為常的環境。

評分

說實話,我是一個非常追求效率的職場媽媽,下班後迴傢本該是放鬆的時間,但麵對孩子渴望互動的眼神,我常常感到力不從心,很多時候就敷衍地陪玩一下。這本書給我的最大觸動是,高質量的陪伴不一定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而是需要“用心”和“設計”。它提供的那些創意活動,很多都可以在碎片時間裏完成,比如在等水燒開的五分鍾裏,可以做一個簡單的“聲音分類”遊戲,讓孩子模仿不同物體的聲音,訓練聽覺分辨能力。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貼近媽媽們真實的日常睏境,她理解我們“想做卻沒時間”的窘境,因此推薦的很多點子都是“低準備度,高迴報率”的。更重要的是,這本書讓我這個“規劃控”學會瞭放手。有些創意活動,剛開始我總是想把它做得完美無缺,結果孩子卻更喜歡我隨意塗鴉的背景闆。書裏強調瞭過程比結果重要一百倍的理念,這對我來說是一種解脫,讓我能真正放下對“完美媽媽”的執念,享受和孩子一起“弄髒”和“犯錯”的快樂時光。這極大地改善瞭我和孩子之間的互動氛圍,壓力小瞭,親子關係自然就更融洽瞭。

評分

這本育兒寶典簡直是為我們傢那個精力旺盛、好奇心爆棚的小傢夥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苦惱於如何纔能在日常生活中,既不讓孩子感到枯燥乏味,又能真正激發他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市麵上那些教具大多價格不菲,而且很多都是一次性的或者玩法固定,玩過幾次孩子就興趣索然瞭。這本書的精髓就在於,它提供的許多“遊戲”都取材於我們傢中最常見、最容易獲取的材料——比如廚房裏的麵粉、傢裏的舊報紙、甚至是我們一起收集的落葉和石子。我特彆欣賞作者在引導我們如何觀察孩子、理解他們當前發展階段的需求上下瞭很大功夫。她沒有簡單地給齣“照做”的指令,而是深入淺齣地解釋瞭為什麼某個活動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益,比如通過揉、捏、撕、貼的過程如何鍛煉精細動作和空間認知。有一次,我們跟著書裏的一個“光影探險”的步驟,用手電筒和一些透明的瓶子在牆上製造瞭巨大的移動影子,孩子興奮得不得瞭,那種全神貫注、探索未知的狀態,是我平時很難在電子産品之外看到的。這不僅僅是遊戲,更像是帶著孩子一起進行一場場小小的科學實驗,充滿瞭驚喜和成就感。

評分

我是一個對傳統教育理念持懷疑態度的傢長,總覺得幼兒園和早教班的很多課程設計得太模式化瞭,扼殺瞭孩子天然的探索欲。這本書簡直是為我們這種“反填鴨式”教育的傢長開瞭一扇窗。它完全顛覆瞭我們對“學習”的刻闆印象。比如,書中有一組關於“搭建與平衡”的挑戰,我們不是用現成的積木,而是用冰棍棒、橡皮泥和紐扣來構建結構。這個過程,孩子需要不斷地試錯、調整重心,這比我直接教他力學原理要深刻得多。他會主動思考“為什麼會倒?”並自己尋找對策。書中對於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認知特點分析得非常透徹,讓我明白為什麼三歲的孩子更偏愛重復性的敲擊,而五歲的孩子開始熱衷於角色扮演和敘事。這種基於發展心理學的指導,讓我的每一次“創意引導”都變得有的放矢,不再是盲目地投喂信息,而是精準地提供刺激。我感覺我不再是強行塞東西給孩子,而是在為他的好奇心鋪設一條條小路,讓他自己去探索那片廣闊的知識森林。

評分

我不得不承認,在生完二胎後,我整個人幾乎處於“宕機”狀態,精力嚴重分散,對大寶的陪伴質量直綫下降,愧疚感極強。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雪中送炭。它提倡的很多親子互動,巧妙地將“照顧小寶”和“激發大寶”結閤瞭起來。比如,讓大寶負責給小寶“朗讀”他自己用彩色筆畫齣來的“故事圖”,雖然小寶聽不懂,但大寶在扮演“老師”和“創作者”的過程中,既鞏固瞭語言錶達能力,又找到瞭自己的價值感,同時,我還能騰齣手來安撫啼哭中的小嬰兒。這種巧妙的資源整閤和時間管理,對於多子女傢庭尤其友好。書中的每一個小點子都透露著一種智慧:真正的育兒創意,在於如何用最少的投入,最大化地滿足不同角色的需求。我感覺自己重新找迴瞭育兒的掌控感和樂趣,不再是疲於奔命地應付各種突發狀況,而是有意識地創造齣既能滿足發展需求,又兼顧傢庭現實的親子時光。這本書的實用性和人情味,是我讀過的育兒書中最為突齣的亮點。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