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丰富独特、文字朴实精炼
★《弘一大师选集》丛书系列之《诗词·杂记》是一部净化心灵、值得慢慢阅读仔细品味的书
本书是弘一大师出家前后的多种文体作品精选。有诗歌、词曲、杂文、歌曲等。写作时间跨度几十年,从这些作品中可以对作者的经历,思想脉络和艺术才华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其中有很多广为流传的作品至今仍然是艺术作品中的精华。
弘一大师,俗名李叔同(1880-1942),剃度为僧后,法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为现代中国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兴佛教南山律宗,为著名的佛教僧侣。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
诗词
断句
赋得忧国愿年丰
戏赠蔡小香四绝
咏山茶花
和宋贞题城南草图原韵
夜泊塘沽
遇风愁不成寐
感时
津门清明
赠津中同人
日夕登轮
舟泊燕台
轮中枕上闻歌口占
书赠苹香(三首)
和補园居士韵又赠苹香(四首)
七月七夕 在谢秋云妆阁重有感诗以谢之
重游小兰亭口占
和冬青馆主题京伶瑶华画扇 四绝
甲辰二月望日歌筵赋此叠韵
书愤
照红词客介香梦词人属题采菊图 为赋二十八字
冬夜客感
为沪学会撰《文野婚姻新戏册》既竟系之以诗
滑稽传题词 四绝
春风
人病
醉时
昨夜
初梦
帘衣
咏菊
题丁慕琴绘《黛玉葬花图》二绝
题梦仙花卉横幅
题陈师曾荷花小幅
贻王海帆先生
为红菊花说偈
老少年曲
南浦月 将北行矣,留别海上同人
西江月 宿塘沽旅馆
金缕曲 将之日本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
喝火令 哀国民之心死
满江红 民国肇造志感
南南曲 赠黄南二君
玉连环影 为夏丏尊题小梅花屋图
月夜游西湖归寝
歌
送别
月
晚钟
忆儿时
人与自然界
化身
我的国
大中华
春郊赛跑
西湖
隋堤柳
悲秋
护生画集
题赞
题词
众生
生的扶持
今日与明朝
母之羽
亲与子
仁兽
儿戏
沉溺
暗杀
诀别之音
生离欤 死别欤
倘使羊识字
乞命
农夫与乳母
示众
喜庆的代价
残废的美
生机
囚徒之歌
投宿
雀巢可俯而窥
诱杀
倒悬
尸林
开棺
蚕的刑具
昨晚的成绩
惠而不费
醉人与醉蟹
忏悔
冬日的同乐
老鸭造象
杨枝净水
《续护生画集》题偈
中秋同乐会
鹬蚌相亲
归市
凤在列树
杂记
中国语言齐一说
学堂用经传议
慈说
人生之最后
悲智颂
西湖夜游记
乐石社记
断食日志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历
余出家之宿田
辛丑北征泪墨
白马湖放生记
行脚散记
惠安弘法日记
南闽十年之梦影
泉州弘法记
超度小黄犬日记
庆福寺闭关为约三章
乙亥草庵遗嘱
苦乐对览表
饲鼠免鼠患之经验谈
甲戌初夏大病有欲延医者说偈谢之
虞愚居士问书法妙义为说二偈
辞世二偈
演讲选集
改过实验谈
放生与杀生之果报
敬三宝
常随佛学
改习惯
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
弘一大师最后一言——谈写字的方法
泉州开元慈儿院讲演录
赋得忧国愿年丰
——得年字五言六韵
盛世忧何有,虔心祝瑞年。
为民常惕厉,愿国永丰延。
搔首风尘里,衔恩雨露前。
升平应可答,廉让易为泉。
蚁悃萦难释,豳风绘可传。
重光看瑞景,簪笔凤池边。
1898年应天津县试时作
戏赠蔡小香四绝
眉间愁语烛边情,素手掺掺一握盈。
艳福者般真羡煞,侍人个个唤先生。
云髣蓬松粉薄施,看来西子捧心时。
自从一病恹恹后,瘦了春山几道眉。
轻减腰围比柳姿,刘桢平视故迟迟。
佯羞半吐丁香舌,一段浓芳是口脂。
愿将天上长生药,医尽人间短命花。
自是中郎精妙术,大名传遍沪江涯。
1899年秋作于上海城南草堂
咏山茶
花瑟瑟寒风剪剪催,几枝花放水云隈。
淡妆写出无双品,芳信传来第二回。
春色鲜鲜胜似锦,粉痕艳艳瘦于梅。
本来桃李羞同调,故向百花头上开。
右余近作《山茶花》诗也。
格效东瀛诗体,愧鲜形貌之似。近读东瀛山根立庵先生佳作,而拙作益觉如土饭尘羹矣。先生《咏山茶花诗》云:
前身尝住建溪滨,国色由来出素贫。
凌雪知非青女匹,耐寒或与水仙亲。
丰腴坡老诗中相,明艳涪翁赋里人。
莫被渡江梅柳妒,群芳凋日早回春。
己亥岁暮之月,惜霜仙史成蹊。
1900年作于上海
和宋贞题城南草图原韵
门外风花各自春,
空中楼阁画中身。
而今得结烟霞侣,
休管人生幻与真。
庚子初夏,余寄居草堂,得与幻园朝夕聚首。曩幻园于丁酉冬,作二十岁自述诗,张蒲友孝谦为题词云:
无真非幻,无幻非真。可谓深知幻园者矣。
李成蹊
1900年夏作于上海城南草堂
夜泊塘沽
杜宁声声归去好,天涯何外无芳草。
春来春去奈愁何,流光一霎催人老。
新鬼故鬼鸣喧哗,野火磷磷树影遮。
月似解人离别苦,清光减作一钩斜。
1901年2月作于自沪赴津省亲途中
遇风愁不成寐
到津次夜,大风怒吼,
金铁皆鸣,愁不成寐。
世界鱼龙混,天心何不平?
岂因时事感,偏作怒号声。
烛尽难寻梦,春寒况五更。
马嘶残月堕,笳鼓万军营。
1901年2月作于自沪赴津省亲途中
感时
杜宇啼残故国愁,
虚名况敢望千秋。
男儿若论收场好,
不是将军也断头。
1901年作于天津
津门清明
一杯浊酒过清明,
觞断樽前百感生。
辜负江南好风景,
杏花时节在边城。
1901年4月5日作于天津
赠津中同人
千秋功罪公评在,
我本红羊劫外身。
自分聪明原有限,
羞将事后论旁人。
1901年4月作于天津
日夕登轮
感慨沧桑变,天边极目时。
晚帆轻似箭,落日大如箕。
风倦旌旗走,野平车马驰。
河山悲故国,不禁泪双垂。
1901年4月作于自津返沪途中
……
这本书的文字功底,简直是令人叹为观止。我不是学古典文学出身,但读这些诗词时,那种韵律和意境是无法抗拒的。弘一大师的诗,没有太多激昂的慷慨陈词,更多的是一种“静水流深”的美感。他的笔下,即便是描绘宏大的景象,也总能找到一个极其微小、却又无比传神的切入点。比如他写秋日落叶,那份萧瑟中蕴含的生命轮回的哲理,一下子就击中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而那些杂记,语言更是精炼得像艺术品,没有一个多余的字,每一个词语的选用都像是经过反复锤炼。特别是那些书信往来,我仿佛能感受到收信人当时的心境,那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感非常强烈。我甚至会停下来,反复琢磨某一句诗的平仄和用典,去体会它背后的那份文化底蕴。这种阅读体验,不像是在“看书”,更像是在与一位古典文学大师进行“对话”,学习如何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深沉的情感。这本书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对语言艺术的最高致敬,非常值得那些热爱文字的读者细细品味。
评分我对这本《弘一大师选集 诗词·杂记》最大的感触在于它的“圆融”与“平衡”。一方面,诗词部分展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和对世间万象的敏感捕捉;另一方面,杂记则揭示了大师在修行与日常生活中所展现出的那份难得的通达和慈悲。两者相互映衬,没有丝毫的割裂感。很多时候,读完一篇充满哲理的杂记后,再回看他早期的某首略带愁绪的诗,你会明白,那份愁绪最终是如何被时间与觉悟慢慢化解、升华为一种更宏大、更包容的境界的。这种生命轨迹的完整呈现,让人深思。它告诉我们,伟大的精神境界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经历了人世的起伏、细腻的情感波动后沉淀下来的。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观察一个伟大灵魂如何从“入世”到“出世”的完整路径图。对于我个人而言,它提供了一种在喧嚣中保持内心秩序的范本,让我更愿意去追求那种内外兼修的境界,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的追求。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宗教或哲学类的选集是抱着比较谨慎的态度,总觉得内容会过于晦涩难懂,充满了教条式的说教。但是这本《弘一大师选集 诗词·杂记》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给我的感觉是极其的“入世”和“真诚”。那些杂记部分,写得非常平实,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更多的是对生活细节的体察,对友人的问候,对自然景物的描摹。读起来,就像是与一位学识渊博、心境平和的长者在慢慢交谈,他分享的不是高深的理论,而是他自己一步步走过来的脚印和感悟。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些关于书法和艺术创作的随笔,他谈论“一笔”的力量,谈论“空”与“有”的辩证关系,那种文字的张力,不是那种空洞的口号,而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真知灼见。这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智慧,往往藏在最朴素的日常之中。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填充,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对待日常琐事的态度,学会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得失。对于那些希望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找片刻安宁和思考深度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剂良药。
评分从阅读的节奏感上来说,这本选集的设计简直是“张弛有度”。诗词部分往往篇幅短小,可以快速地沉浸进去,感受瞬间的意境爆发力,适合在通勤或者午休时快速阅读。而那些杂记和札记,则需要更慢、更专注的节奏去咀嚼。我发现,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地快速翻阅,很容易错过其中蕴含的精妙之处。所以,我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每天只读一篇杂记,然后花半个小时去思考它带来的启发。这种“慢读”的方法,极大地提升了我的阅读体验。它不是那种让你一口气读完就扔在一边的消遣读物,而是需要时间去消化的“精神食粮”。更妙的是,当你沉浸在某一篇特定的杂记中时,你会发现它与你当下正在经历的生活困境产生了奇妙的呼应,仿佛大师早就预见到了你此刻的迷茫,并给出了一把开启心锁的钥匙。这种互动性和时效性,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于一本普通的选集,它更像是一个私人化的、跨越时空的导师。
评分这本《弘一大师选集 诗词·杂记》的装帧设计真是太吸引人了,封面那种素雅的墨色,配上烫金的字体,一下子就让人感受到一种沉静而深邃的气息。我拿到手的时候,那种纸张的触感就很不一样,不是那种光面印刷的廉价感,而是带着微微的纹理,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像是在捧着一本有历史厚度的典籍。内页的排版也很有讲究,字与字之间的留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一点也不费眼,特别是那些诗词,被单独拎出来,仿佛一首首独立的艺术品被精心装裱起来。我本来以为这种选集可能会比较枯燥,但翻开目录,发现内容编排得很有逻辑性,从早期的诗词到后期的书信札记,仿佛能随着弘一大师的心境变化而一同徜徉。尤其是在选材上,看得出编者的用心,那些耳熟能详的名篇固然在,但穿插其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小品文和随笔,更像是从大师的日常生活中撷取出的珍珠,让人看到了一个更鲜活、更贴近生活的侧面。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已经超越了一般书籍的范畴,它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艺品,让人在阅读之余,也能得到视觉和触觉上的双重享受。每一次把它摆在书架上,它都在那里静静地散发着一种淡泊而高贵的韵味,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藏书。
评分印刷清晰,就是后面书法部分的字太小
评分打折时候买的,非常不错,,,
评分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评分就是书开本有点小,做活动买的,很便宜,值,希望多搞一些活动
评分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评分弘一法师,偶像。
评分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评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评分期待一套弘一大师的文集很久了,这套小精装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