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我寫這本書,有一個潛在的目的,姑且稱之為“後啓濛”:經由現今來重新認識過去,也經過電影來重新認識文學,特彆是中外文學的經典。……這個“後”字,至少有兩個涵義:一指現今的所謂“後現代”社會;另一個“後”字則指的是“後”來居上的學問——電影,我認為現今已是經由電影來重新認識文學經典的時候瞭。
——李歐梵
民初的文人有一個喜歡看戲的傳統,他們不單止看,更愛研究戲麯,當然也有一些人沉溺其中的,捧戲子的大有人在。到瞭三十年代,電影開始發展,由無聲演變到瞭有聲,從美國的荷裏活影響到瞭中國。舞颱上的戲麯錶演受到瞭衝擊,看戲演戲都相應少瞭。原來喜歡看戲的人不一定改看電影,但是,許多以前不看戲的人,卻被電影吸引住瞭。
歐梵從來不是個戲迷,卻是一個影迷。他告訴我他看的首部電影是《鹿苑長春》,那時他一傢逃難到瞭南京——父母帶他去看的。這部電影的男主角是格力哥利柏。……我想這童年的興趣,引發瞭他日後對電影的迷戀是其來有自的。到瞭大學期間,他更開始在報紙雜誌裏寫影評,逐漸深入鑽研,現在的這部書——《文學改編電影》更不是純粹單靠興趣而可以寫成的,非要深度的學養不可。這本書,可以說是一個老影癡的觀影劄記。
——李子玉
(李歐梵夫人)
目錄
目錄
前言
導論:改編的藝術
第一部分:莎士比亞的重現與再重現
四個版本四種閱讀:從《哈姆雷特》到《王子復仇記》
角色決定論:三部《奧賽羅》的電影錶述
五十年代《惑星曆險》:《暴風雨》的科幻演繹
第二部分:名著名片之間:不必然的對等
一流和二流小說:英國十九世紀文學電影
必然的缺失:細談《戰爭與和平》之改編
看電影不如看原著:《安娜卡列尼娜》透視人生真諦
被放大的愛情:比讀《齊瓦哥醫生》的小說與電影
文學電影之形神閤一:讀珍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及《理智與感情》
可能是改編最多的名著:雨果的《悲慘世界》
白描手法刻劃靈魂深處:海明威的《老人與海》
第三部分:一人有一個卡夫卡
忠實、執迷與超越:一人有一個卡夫卡
經典與平庸:兩部《一樹梨花壓海棠》的對讀
《迷失決勝分》:活地阿倫式的《罪與罰》
此情不渝,至死方休:李安的《斷背山》
二流小說拍山神采:重訪《蘇絲黃的世界》
毛姆和《彩色麵紗》:“愛在遙遠的附近”?
第四部分:最陌生的自傢人:談中國文學名著之改編
最難拍的現代文學作品:從五位中國作傢說起
國片不及粵片:重讀曹禹的《雷雨》與《原野》
壯觀的空洞:《赤壁》作為改編反例子
光環背後的負擔:從《小城之春》說起
氣氛和細節:張愛玲小說的改編問題
藉影像吸引年輕一代窺觀曆史:看李仁港《三國之見龍卸甲》
後記
精彩書摘
《大傢讀大傢:不必然的對等:文學改編電影》:
角色動機說
哈姆雷特的故事,我想很多人都知道瞭,所謂《王子復仇記》講的,就是哈姆雷特為被叔父毒死的父親報仇的故事。我在中學時代初次聽到這個故事,以為它和中國文學中孝子代父報仇的傳統故事一模一樣,長大瞭以後纔知道故事的含義絕不及此。在颱大外文係念書時,老師教我們分析哈姆雷特這個角色,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英雄?為什麼猶豫再三,遲遲不報父仇?最後雖然成功瞭,但自己也被殺死,他的悲劇是來自內在個性或是外在環境?然後討論他的“戀母情結”:如果他母親不立即改嫁給謀殺自己親夫的弟弟的話,王子是否就不報仇瞭?或者說就失去一個最重要的心理動機?
角色動機說[外加一點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的心理分析]是我們當年做學生時代慣用的方法,想至今仍然是中學生讀此劇的切入點。然而新一代的評論傢和莎翁研究專傢就不這麼唯此獨尊瞭。有人開始研究莎翁劇本的來源:原是一個流傳頗廣的十二世紀丹麥王朝的故事。更有人把此劇和其他莎翁作品放在莎氏所處的伊利莎伯女王時代的政治環境來探討,並凸顯權力和宗教等問題,而莎翁的各個戲劇角色也成瞭整個時期(即文藝復興以降)的“自我塑造”(self—fashioning)文化史,這是美國學界所謂的“新曆史主義”(New Historicism)的論點。我個人的興趣則不在此,因為我對於英國的政治史一無所知,也對於莎士比亞時代的宗教信仰和“地獄觀”(例如王子父親的鬼魂從何而來?又迴歸何處?)毫無研究。既然故事已經傢喻戶曉,不如暫且不顧此劇的內容和哲理而談談演齣問題。
改編之睏難
莎劇的錶演也是一門專門學問,和劇本的版本學同等重要。四百年來莎劇在英美演齣的曆史悠久,早有各代慣例,近年來的趨勢是將之“現代化”:把場景和故事拉到近代或當代,最近(2001)還有一部改編的影片竟然把故事搬到當今紐約曼剋頓的金融中心!如此改編之後,所有的錶演已經不再是重演經典,而是創意式的引申或重塑。換言之:同樣的故事,如果發生在十九世紀、二十世紀,甚至二十一世紀初的話,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哈姆雷特的個性是否因而有所改變?或僅是改穿當代服裝而已?
另一個問題是舞颱。十七世紀初的環球劇院(Globe Theater,專演齣莎劇的劇場)是沒有什麼布景的,而且女角往往由男性飾演,因此影片《寫我深情》(Shakespeare in Love)(1998)就大做文章瞭[此片值得一看再看,因為劇本有名傢史塔柏(TomStopard)參與,實在寫得好,內中引經據典,指涉甚多,初看時可能會漏掉],該片中的舞颱就頗有仿古的真實感。這又和中國京劇的傳統相似,但演齣還是寫實得多。近年來的舞颱改編大多以這種象徵性的簡單布景為依歸,可以發揮演技和其他視覺藝術(如燈光或熒幕視屏)的空間也更大。這就很自然地進入電影改編的範圍瞭。
電影並非舞颱,在空間的調度和運用上也較舞颱靈活得多,然而電影也受時間的限製,除瞭少數例外:如班納的影片,它需要在兩個多小時之內把故事說完,因此在片中的“戲劇結構”也受到影響。為瞭讓觀眾感到高潮起伏,不能讓獨白或旁枝情節(digression)太多或太長,所以難免刪節原著文字。所以改編時必須拿捏得恰到好處,這並不容易。況且在語言上不能改為當代白話英語,而要沿用莎氏原來的古英文,所以更難上加難。無論如何,颱詞還是最重要的,不能完全被視覺影像所取代;換言之,電影的“濛太奇”傳統不見得完全用得上(當然也有例外,奧遜·威爾斯的莎劇影片如《午夜鍾聲》就是最好的證明)。
把這一切的因素考慮在內,我還是認為奧利花的《王子復仇記》仍然是所有改編影片中最好的經典。
……
前言/序言
後記
民初的文人有一個喜歡看戲的傳統,他們不單止看,更愛研究戲麯,當然也有一些人沉溺其中的,捧戲子的大有人在。到瞭三十年代,電影開始發展,由無聲的演變到瞭有聲,從美國的荷裏活影響到瞭中國。舞颱上的戲麯錶演受到瞭衝擊,看戲演戲都相應少瞭。原來喜歡看戲的人不一定改看電影,但是,許多以前不看戲的人,卻被電影吸引住瞭。
歐梵從來不是個戲迷,卻是一個影迷。他告訴我他看的首部電影是《鹿苑長春》(港譯《綠野恩仇記》,TheRearling,1946),那時他一傢逃難到瞭南京——父母帶他去看的。這部電影的男主角是格力哥利柏(GregoryPeck)。前年我和歐梵一同在傢欣賞瞭這部片子,他感慨地說:“唉!時間過得真快,轉瞬間幾十年過去瞭,我看這電影的時候,仍然是個幼童,如今已是白發蒼蒼的老翁瞭!”我很喜歡這部電影,尤其是男主角的俊俏更令我鍾情。歐梵的慨嘆是我對他的羨慕——纔幾歲大的小孩,就有機會看電影,而且是一部十分好看的電影。我想這童年的興趣,引發瞭他日後對電影的迷戀是其來有自的。到瞭大學期間,他更開始在報紙雜誌裏寫影評,逐漸深入鑽研,現在的這部書——《文學改編電影》更不是純粹單靠興趣而可以寫成的,非要深度的學養不可。
學養這東西,需要逐漸纍積下來。歐梵是個學者,他對於任何學問都持有鍥而不捨的研究精神。一般人認為電影這門子被當作消遺的玩兒而已,而他卻本著追求學問的心態來看待它。幾十年下來,他看過的電影可算是不計其數,對於他少年時代看過的,他可以如數傢珍的告訴我,這套片子誰是導演、男女主角是誰,連情節也記得一清二楚,多年後重看、三看,更加是體驗良深瞭。他之能把導演和演員的名字一一記得,是他有意把他們姓甚名誰刻意背誦下來的吧?
在我來說,看電影隻看它的情節,遇到劇情感人的,我會淚流滿臉,歐梵總在旁邊安慰我說:“老婆不要哭,這隻演戲而已。”我知道演員在演戲,但是我是個普通而淺薄的電影欣賞者,而他欣賞電影的功力是我無法望其項背的。他時常有意無意的跟我分析電影裏的鏡頭如何調動,又說故事並不太重要,最重要的倒是形式的錶達,這當然是有深度欣賞能力者纔說得齣來的話。
近年來,他每天晚上,若在傢裏呆著,一定看一至兩齣電影。他喜歡的電影並不限於荷裏活電影,也有歐洲的、日本的、和香港的。而且種類繁多:言情、科幻、武打,樣樣喜歡,唯獨不愛恐怖片,偶然也陪我看一些專給小孩子看的溫馨劇情片,看見我被劇情感動得涕淚漣漣時,他會遞來紙巾給我抹眼淚,我會不好意思的擁著他嬌笑,這時候真可說是我倆的溫馨時光,看完往往懷著甜蜜的心情尋夢去。
自前年開始,他答應瞭三聯書店的李安小姐寫這本書後,對電影的癡迷簡直到達瞭走火入魔的程度。白天他沉迷於閱讀文學作品,翻箱倒筐的,把與電影相關的文學原著都找齣來瞭,晚飯後,一定坐在電視機前看完一套又一套的經典電影,有的時候,一齣電影有好個版本,他無一遺漏的,全部仔細地看完,有些拷貝甚至舊得模糊不清,他照看如儀,真是樂此而不疲。我這個專為劇情而看電影的人,看完瞭第一套版本,已沒有耐性陪他看往後更多的版本瞭。他一人獨自欣賞,仍然看得眉飛色舞,事後絮絮不休的跟我講解電影中的細節,然後逐字逐句的寫將下來,誰說他不是一個影癡?
這本書,可以說是一個老影癡的觀影劄記。
李子玉
大傢讀大傢:不必然的對等:文學改編電影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大傢讀大傢:不必然的對等:文學改編電影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大傢讀大傢這個係列叢書是因為畢飛宇的小說課知道的,那本書實在是醍醐灌頂,感覺評論說這本沒有那本深刻。
評分
☆☆☆☆☆
618期間買的,習慣性買買買。
評分
☆☆☆☆☆
五百年的光陰隻是一個PIAN局,虛無時間中的人物又為什麼而苦,為什麼而喜呢?
評分
☆☆☆☆☆
父親選的書,還不錯~他挺喜歡的
評分
☆☆☆☆☆
蘇童的閱讀筆記如同他的作品,非常感性又非常復雜,非常細膩又非常寬廣。在蘇童的閱讀地形圖中,有對卡爾維諾、納博科夫、菲茨傑拉德、辛格、米蘭·昆德拉等西方作傢的作品闡釋,也有對周作人、聶華苓、王安憶、遲子建等本土優秀作傢的解讀,還有對費裏尼的經典電影《八又二分之一》《甜蜜的生活》等的點評,更有對短篇小說的獨到見解。這些文章為首次結集,與讀者共享閱讀之美。
評分
☆☆☆☆☆
你這點纔貌隻夠我病十九天
評分
☆☆☆☆☆
圖書裝幀設計不錯,印刷質量好,內容不錯,可讀性強,值得購買!
評分
☆☆☆☆☆
我將遷徙,蔔居森林小丘之陬
評分
☆☆☆☆☆
名傢作品,值得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