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陳月卿是颱灣地區傢喻戶曉的著名女主播,曾獲得颱灣地區5項金鍾奬,並與丈夫蘇起婚姻幸福,這樣一個事業成功、婚姻美滿的女神是如何結緣全食物精力湯的呢?這一切來源於生命特殊的曆練。
20幾年前,陳月卿丈夫被查齣肝癌,加上當時自身體質差,感冒、胃疼乃是傢常便飯,成為名副其實的“藥罐子”。身心俱疲下,陳月卿不解:為什麼丈夫會得癌癥?如何防止癌癥復發?為什麼自己被稱為“藥罐子”?帶著各種不甘心,陳月卿大量閱讀瞭健康和抗癌的書籍,以自身當“小白鼠”做實驗,最後找到瞭適閤自己和丈夫的飲食秘笈,她命名為“全食物精力湯”。所謂“精力湯”是指用蔬菜、水果、芽菜、堅果、種子(全榖雜糧等),經過充分攪拌而成的全蔬果汁,這樣的飲食習慣讓你每日可以攝取足量的蔬菜、水果和雜糧,仔細想下,我們能做到每日攝取適量的蔬菜、水果、雜糧嗎?“全食物精力湯”可以幫你做到!
“全食物飲食”是適閤人類生理需求的,絕對是天然完整的食物。
本書除瞭跟大傢分享一些全食物實踐者的心得、更多有關全食物的新發現外,還提供瞭更多的、更簡單的、更美味的健康食譜。無油煙料理、快速上菜的方法、一餐的量怎麼搭配,還有一個人怎麼吃,尤其在真的忙不過來時怎麼還能讓自己和全傢人吃上健康美味的料理。其實,簡單也可以吃得健康又美味,而且更長壽。
資深新聞工作者、知名電視節目主持人、暢銷書作者。現任颱灣癌癥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輔仁大學民生學院健康係榮譽主任;參與多項公益團體,熱心社會、關懷運動。
颱灣政治大學新聞係、新聞研究所畢業。曾擔任颱灣地區知名電視健康節目《健康2.0》節目主持人多年,帶動健康養生風氣。曆任華視新聞部記者、主播、副理,製作《天涯若比鄰》《放眼看天下》及《華視新聞雜誌》等節目。曾獲新聞節目及教育文人節目主持人等五項電視金鍾奬,颱灣地址第十四屆十大傑齣女青年。
二十多年來,陳月卿陪伴丈夫重新調整飲食模式以對抗癌癥的心路曆程,使她深深瞭解到,閤理的飲食不是一時的健身時尚,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她還經常接受訪問、主持節目或應邀演講,希望與所有有緣人共同維護健康,並在交流中分享疾病帶來的生命轉機和智慧。
2010年齣任颱灣癌癥關懷基金會董事長,全力推動“全食物運動”,設立癌友飲食指導班,並由學者、專傢免費協助癌友進行飲食營養改善計劃,長期指導、觀察、記錄,以深入瞭解飲食對癌癥病人的幫助,並作為未來擴大、推動“全食物運動”的基礎。著有暢銷書《全食物調養秘笈》《全食物調養秘笈2》等。
現在,我開始慢慢學著照顧身體,多在乎自己一點。病,交給醫生,正規的治療持續進行;生活,靠自己改變,就從實踐月卿大力宣揚的“全食物飲食”開始,盡量多吃生鮮、天然的食物,攝取全麵、均衡的營養,這絕對是對身體大有裨益的事。而且我可以用親身體驗保證,月卿設計的精力湯真的是營養美味兼具,同樣的食材,因為搭配選擇和比例不同,就是比彆人的好喝,而且變化很多,絕不會喝膩。——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
經過我們自己及許多朋友的實踐證明,月卿的全食物養生確實有很大的成效,特彆是每天一杯精力湯。每天花一點點時間照顧自己的飲食,讓自己的身體得到充足的營養,身體自然也會給我們善的迴報。——蘇起
全食物是愛的養生法
——著名歌手田馥甄(Hebe)
序一 健康的最佳指引 賴基銘 001
序二 吃齣健康 吃齣愛 李鞦涼 003
序三 加入新飲食文化的行列 黃翠華 005
序四 愛心,傢真正的味道 Joyce 007
自序 健康美味也可以很簡單 009
飲食是身體自愈的第一步 002
● 舌尖上的生死拔河
● 太平洋彼岸的真實案例
● 食療無效纔用藥
現代人的飲食陷阱 014
用飲食善待細胞 024
吃對食物,改變人生 032
● Lisa 與 BoSam的抗癌經曆
● 王木發的健康靈糧
● 蔬果達人葉樹姍
2016-好的一餐怎麼吃 046
● 餐點組閤與量
● 少食威力大
PART 1 簡易早晚餐 060
黑五寶奶漿/黃五榖奶漿/紅五類奶漿
芋頭五榖鹹粥/燕麥高鈣奶漿/五榖鹹粥
健康靈糧
PART 2 百變湯品 078
蔬菜高湯/昆布高湯/南瓜濃湯/西蘭花濃湯
鼕瓜海帶湯/田園濃湯/玉米濃湯/巧達濃湯
甜豌豆濃湯/抗癌蔬菜湯/紫菜小魚湯
青菜西紅柿豆腐蛋花湯/味噌鮭魚湯
PART 3 無油煙熱料理 110
無水蒜炒三色花菜/味噌燙青菜/芝麻醬四季豆
蒸茄子/紅燒魚/破布子蒸魚
香椿豆皮/韭菜豆乾肉絲/海苔捲肉
素什錦/洋蔥牛肉/芝麻牛蒡/白玉綠珠
PART 4 我傢宴客菜 144
金包銀捲/素蝦鬆/蒸南瓜/蘆筍百閤
黑白雙雄/蘿蔔燒肉/椰漿咖喱雞
PART 5 創意料理 160
歐芹大蒜末醬/櫻花蝦海苔飯
香椿拌飯/西紅柿飯/青木瓜薏仁雞腿
焗烤蔬菜意大利麵/全麥貓耳朵
PART 6 美味甜湯 176
棗泥核桃露
黑芝麻糊
銀耳燕窩
PART 7 輕鬆做糕點 184
碗粿/燕麥糕/紅豆糕/南瓜派
心太軟/年糕/蘿蔔糕
附錄
● 一年五季養生法 204
● 問答篇 216
後記 我們需重新定義美食 233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充滿瞭一種自然、健康的氣息。我一直對“全食物”這個概念很感興趣,但總覺得它有些抽象,不知道從何下手。這本書的齣現,就像為我指明瞭一個清晰的方嚮。我翻開目錄,發現裏麵涵蓋瞭從日常飲食的基礎知識,到不同身體狀況下的食物選擇,再到具體的食譜建議,內容非常全麵。尤其是關於“食物的能量”和“身體的信號”的解讀,讓我對食物有瞭全新的認識,不再是簡單的“吃什麼”,而是“為什麼吃”。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食材來源、季節性選擇的建議,這讓我覺得非常實用,也能讓我更加關注食物的可持續性。而且,它並沒有用很多晦澀的專業術語,而是用非常易懂的語言來解釋復雜的概念,即使是我這樣對營養學不太瞭解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我迫不及待地想嘗試書中的一些食譜,相信它能幫助我更好地照顧自己的身體。
評分作為一個對烹飪充滿熱情的人,我總是在尋找那些既美味又健康的食譜。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它不僅僅是羅列菜肴,而是深入講解瞭每一種食材的營養價值,以及如何通過不同的烹飪方式來保留和提升這些價值。書中的食譜設計非常巧妙,食材常見易得,步驟也清晰明瞭,即使是廚房新手也能輕鬆上手。我嘗試瞭其中一道“能量早餐碗”,裏麵的搭配既豐富又美味,讓我一整天都充滿活力。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提供瞭很多關於“顔色搭配”的建議,比如多吃不同顔色的蔬菜,這不僅能保證營養的均衡,還能讓菜肴看起來更加誘人。我還喜歡它對“慢烹飪”的推崇,這讓我更加享受烹飪的過程,也體會到食物慢慢釋放齣的美妙滋味。這本書讓我覺得,健康飲食也可以如此充滿創意和樂趣,不再是枯燥無味的代名詞。
評分我在備孕期間,非常關注飲食對身體的影響,希望能夠為未來的寶寶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本書的內容對我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它詳細地介紹瞭孕前、孕期、以及産後如何通過全食物飲食來調理身體,補充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書中的很多建議都非常細緻,比如在孕早期如何緩解孕吐,在孕中後期如何補充鈣質和鐵質,以及産後如何通過飲食來恢復體力和促進乳汁分泌。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天然營養補充品”的章節,它告訴我們如何從食物中獲取維生素和礦物質,而不是過度依賴閤成的補充劑。我還發現書中提供瞭一些關於“孕期體重管理”的指導,這讓我感到非常安心。這本書不僅讓我對備孕期的飲食有瞭清晰的規劃,更讓我對即將到來的母親身份充滿瞭信心,相信通過科學閤理的飲食,我能夠更好地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評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健康應該是內外兼修,而不僅僅是錶麵的光鮮。這本書讓我看到瞭“由內而外”的健康力量。它不僅僅關注身體的生理需求,更將情緒、壓力、甚至睡眠都納入瞭調養的範疇。書中有一章節專門講述瞭“情緒與食物的關係”,這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對食物的渴望,其實是內心某種需求的投射。作者提齣瞭“正念飲食”的概念,引導我們如何帶著感恩的心去品嘗食物,如何區分真正的飢餓和情感性進食。我還被書中關於“排毒”的理念所吸引,它並不是簡單地強調禁食,而是通過促進身體的自然排泄功能,來達到清體養生的效果。比如,多攝入富含縴維的食物,或者通過特定飲品來輔助身體的淨化過程。這本書讓我明白,健康的調養是一個全麵的過程,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去實踐,最終達到身心和諧的平衡狀態。
評分我是一名長期受到消化不良睏擾的上班族,嘗試過各種方法,效果都不盡如人意。偶然間看到瞭這本書,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買瞭下來。裏麵的內容真的給瞭我很大的啓發。特彆是針對腸胃不適的部分,作者提齣瞭很多非常具體的建議,比如哪些食物有助於修復腸道菌群,哪些食物需要盡量避免。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發酵食物”的介紹,它詳細闡述瞭酸奶、泡菜等食物對腸道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傢自製。我按照書裏的方法嘗試製作瞭一些簡單的發酵蔬菜,味道真的比外麵買的好太多瞭,而且我發現我的消化確實有改善。書中還強調瞭“細嚼慢咽”和“規律進食”的重要性,這些看似老生常談的道理,在書中被賦予瞭更深層次的科學解釋,讓我更加重視這些生活習慣的養成。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食譜,更像是一位貼心的健康顧問,它教會我如何傾聽身體的聲音,並用最自然的方式去迴應它。
評分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1111111111111
評分不錯哦,商品很好
評分寫的詳實,是否有效待觀察
評分這個書很好,實用性強,有各種食譜,彩色的,總之一套買齊瞭。好評!
評分不錯可以很好喜歡可以很好,
評分很喜歡陳月卿老師的書,買瞭一套,非常有用
評分集齊這個係列瞭
評分很不錯
評分看瞭前麵兩本,決定再看看第三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