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精神引*的角度思考國傢創新驅動,聚焦人,聚焦創新主體,聚焦動力來源,找準瞭中國創新螺鏇的生長點,是深思之作、創新之作。
縱觀人類發展史,一輪輪的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不斷重塑世界格局。伴隨不同國傢之間産品、産業和技術的梯次轉移,創新資源加速流動,推動全球創新進入新的時代。在這個新時代,中國麵臨曆史性機遇,應藉他山之石,補本國之缺,麵對全球問題,加強全鏈創新、全麵創新和全球創新,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和全球創新網絡,努力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傢。中國既要加強與發達國傢之間的閤作,加強中外創新對話,藉鑒其國際化戰略,學習其先進經驗;同時也要加強對外援助與閤作,將中國經驗推廣到世界。麵對未來全球科技創新趨勢,中國要積極依靠企業傢群體,保護和激發企業傢精神,瞄準戰略性新興産業和中國製造,力爭主導下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
。
趙剛,華中科技大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後。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北京大學中美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清華大學生態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聯閤國工業發展組織高級顧問,贈予亞洲基金會高級戰略顧問等。世界能源論壇“能源政策奬”2016年獲得者。斯坦福大學國際安全和閤作中心訪問教授,美國國務院國際訪問學者,亞洲基金會田長霖訪問學者,中美創新對話中方專傢,中歐創新對話中方專傢,中俄創新對話中方專傢等。曆任中國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軟科學組織處處長等。兼任:中國高科技産業促進會常務理事;中國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會理事;北京技術經濟研究會監事長。美國紐約能源與水資源學院客座教授、中國地質大學兼職教授,北京化工大學兼職教授,西北大學兼職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兼職教授,武漢理工大學兼職教授,華僑大學客座教授。 目前主要從事科技政策研究、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和創新閤作、國際科技閤作等。研究成果多次獲得國傢、省部級奬勵,主要著作有《科技外交的理論與實踐》、《地緣科技學》、《大變局-經濟危機與科技創新》、《國傢軟實力》、《美國的創新》等,發錶文章數百篇。負責參與組織中美創新對話、中國歐盟新能源論壇、中國奧地利能源創新論壇、中日韓新能源論壇、中美太陽能光伏能源論壇等。
弗雷澤 諾貝爾化學奬獲得者
科技發展不僅能改善生活,甚至能給人們生活帶來第二次生命。一個國傢的創新,既要把科技成果變為實際産品,也要投入基礎研究。
張黎 上將 全國政協常委、解放軍原副總參謀長
科學技術是強國強軍之基,創新能力是軍隊的核心競爭力。《國傢創新戰略與企業傢精神》一書,對此有深刻論述,建議大傢讀一讀。
董明珠 格力電器集團公司董事長
企業傢精神就是創新創造,企業傢就要有擔當、有情懷、有奉獻精神。創新改變世界。趙剛博士的著作《國傢創新戰略與企業傢精神》,對此有精彩論述,值得一讀。
尤努斯 諾貝爾和平奬獲得者、孟加拉國小額貸款之父
當今世界,我們需要完成許多事情。由於科技的巨大潛力和年輕人的活力,使一切成為可能。我們應該開始行動起來,通過創新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張景安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科技部原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社長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科技創新將肩負著更大的責任和使命,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需要科學技術和科學傢,也需要企業傢和企業傢精神。趙剛的新書《國傢創新戰略與企業傢精神》在這方麵做瞭很多研究,推薦給大傢閱讀。
陳十一 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企業傢精神代錶著探索未知、冒險、專注如一,這是中國進入新時代開拓創新特彆需要的精神要素,《國傢創新戰略與企業傢精神》從精神*的角度思考國傢創新驅動,聚焦人,聚焦創新主體,聚焦動力來源,找準瞭中國創新螺鏇的生長點,是深思之作、創新之作。
李京文 著名經濟學傢、中國工程院院士
新一輪科技革命蓄勢待發,創新驅動戰略是中國實現偉大復興的關鍵舉措。趙剛博士在本書中做瞭精闢的論述,值得一讀!
張榮 教授 廈門大學校長
創新是*發展的*動力。趙剛博士長期從事我國的創新組織和管理工作,對創新戰略有深刻的理論思考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這些都已經濃縮在他的新作《國傢創新戰略與企業傢精神》中,我相信大傢一定能從中讀齣新的感悟,收獲更多驚喜。
第一章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重塑全球格局
第一節第一次科技革命與英國的崛起 / 001
第二節第二次科技革命與德美的崛起 / 003
第三節第三次科技革命與兩極格局的形成 / 009
第四節新科技革命與多極化趨勢 / 013
第五節當前的國際科技格局 / 018
第二章三大轉移迎來瞭全球創新的時代
第一節産品轉移、産業轉移和技術轉移 / 027
第二節新格局下的國傢創新戰略 / 034
第三節推動開展國際産能閤作 / 045
第四節建設科技開放特區 / 050
第三章吸取曆史經驗教訓,推動製度變革
第一節主要國傢科技國際化戰略的啓示 / 053
第二節曆史教訓警示 / 069
第三節製度改革 / 071
第四章依靠三大創新引領中國結構轉型升級
第一節中國離創新型國傢還有多遠 / 085
第二節全鏈創新 / 099
第三節全麵創新 / 106
第四節全球創新 / 108
第五節抓住創新的曆史機遇 / 118
第五章立足中國的發展戰略,打造全球創新
第一節全球科技創新中心 / 125
第二節發達國傢的全球創新體係建設 / 132
第三節全球問題引領全球創新方嚮 / 134
第四節全球創新網絡 / 137
第五節中外創新對話 / 153
第六章以發展援助與閤作為依托,促進全球創新
第一節發展援助與閤作的背景和意義 / 163
第二節發展援助與閤作的典型國傢 / 171
第三節發展援助與閤作的典型案例 / 181
第四節發展援助與閤作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 / 189
第五節對外援助與閤作的政策建議 / 196
第七章依靠企業傢群體主導下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
第一節全球創新與企業 / 203
第二節保護和激發企業傢精神 / 205
第三節鼓勵企業開展基礎性、前沿性創新研究 / 205
第八章尋找突破口,實現全球創新目標
第一節未來全球科技創新趨勢 / 215
第二節戰略性新興産業——以能源互聯網為例 / 219
第三節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國際化 / 224
第四節中國製造2025 / 233
附錄
附錄一解讀創新型國傢建設 / 249
附錄二京津冀問題隻能通過科技創新解決 / 259
參考文獻 / 263
這本書的標題聽起來就很有分量,讓人聯想到宏大的敘事和深刻的洞察。我當初購買它,是齣於一種對國傢發展方嚮的好奇,以及對那些驅動這一切的創新者和企業傢精神的濃厚興趣。我一直認為,一個國傢的崛起,離不開其前瞻性的戰略規劃,更離不開那些敢於冒險、勇於突破的個體。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個透鏡,幫助我撥開迷霧,清晰地看到國傢在創新驅動發展道路上的關鍵布局,理解那些政策製定的深層邏輯和長遠考量。同時,我也希望能從中學習到,優秀的企業傢是如何在國傢戰略的指引下,將創新轉化為實際的生産力,為社會創造價值,甚至引領行業變革。這本書的文字,應該像一座寶藏,等待著我去挖掘其中的真知灼見,去理解那些塑造我們未來世界的力量。我渴望書中能夠齣現一些鮮活的案例,能夠讓我感受到創新者的激情與智慧,能夠激勵我在自己的領域內,也敢於嘗試,敢於進步。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受,就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未來發展方嚮的大門。我一直對國傢如何在全球競爭中保持優勢感到憂慮,而“國傢創新戰略”恰恰觸及瞭問題的核心。我原本以為這本書會充斥著枯燥的政策條文和理論分析,但實際上,它通過生動的事例和深入的剖析,讓我看到瞭這些戰略背後鮮活的生命力。尤其是在探討如何培養和激發企業傢精神時,我看到瞭國傢層麵的用心良苦,以及企業傢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它讓我明白,創新不僅僅是技術的突破,更是思維模式的革新,是敢於挑戰現狀的勇氣,是承擔風險的決心。書中對不同國傢在創新戰略和企業傢精神培養上的比較,也讓我受益匪淺,從中看到瞭藉鑒和啓示。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戰略”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創造未來”的書,它為我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理解國傢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動力所在。
評分坦白說,我最初被這本書吸引,很大程度上是衝著“企業傢精神”這個標簽去的。我一直堅信,創新最終要落到人身上,是那些有想法、有魄力的人將藍圖變成現實。我期待書中能有大量關於傑齣企業傢的故事,他們的創業曆程、他們在逆境中的掙紮與堅持、以及他們是如何抓住時代機遇實現飛躍的。我希望能夠從中學習到他們的思維模式,他們的決策方式,甚至是他們的一些“秘訣”。然而,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遠不止於此。它並沒有停留在對個體英雄的歌頌,而是巧妙地將個體與宏觀的“國傢創新戰略”聯係起來。我開始意識到,企業傢精神並非空中樓閣,它需要在閤適的土壤中纔能生根發芽,而國傢戰略正是為這種“土壤”的形成提供養分和方嚮。書中對創新生態係統的構建,對人纔吸引和培養機製的探討,都讓我對國傢層麵的布局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更清晰地看到瞭企業傢在其中的關鍵作用,他們既是戰略的執行者,也是戰略的推動者。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更像是一場智力探險,每一次翻頁都可能揭示一個全新的視角。我之前對“國傢創新戰略”這個概念,大多是通過新聞報道和零散的政策文件來瞭解,總感覺隔靴搔癢,不夠係統。然而,這本書似乎用一種非常嚴謹而又引人入勝的方式,將那些看似分散的要素串聯起來,勾勒齣瞭一幅完整而立體的圖景。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政策,更深入地剖析瞭這些政策背後的緣由,以及它們如何相互作用,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如何平衡政府引導與市場活力的討論很感興趣,這其中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思考和實踐智慧。此外,對於“企業傢精神”的探討,也遠遠超齣瞭我原有的認知,不再是簡單的“成功學”式的雞湯,而是對其內在驅動力、風險承擔能力、以及社會責任的深刻挖掘。我感覺,這本書就像一位博學的導師,循循善誘地引導我認識到,創新並非孤立的事件,而是國傢戰略、社會環境和個體特質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産物。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理解,更多地體現在它如何挑戰瞭我原有的固有認知,並在此基礎上構建起更復雜的認知框架。我之前認為,國傢創新戰略更多的是自上而下的指令,而企業傢精神則是自下而上的野蠻生長。然而,這本書卻用一種更動態、更具互動性的視角,展現瞭這兩者之間密不可分的共生關係。它詳細闡述瞭國傢是如何通過戰略的製定,為創新劃定跑道,設置規則,並提供必要的資源支持;而企業傢們,則是在這個框架內,用他們的智慧和勇氣,不斷試錯,不斷突破,從而推動整個戰略嚮前發展。書中的一些分析,尤其是在討論如何平衡不同産業、不同區域的創新發展時,讓我看到瞭戰略的復雜性和精妙之處。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支持”,而是一種更具引導性、更具前瞻性的規劃。我感覺,這本書教會我用一種更宏觀、更係統、也更具辯證的思維去看待創新這件事,不再是單一的個人英雄主義,也不是僵化的政策執行,而是兩者之間有機融閤、相互促進的過程。
評分很好
評分很好
評分很好
評分很好
評分很好
評分很好
評分很好
評分很好
評分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