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成本管控实操指引

企业人力成本管控实操指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杰 著
图书标签:
  • 人力成本
  • 成本控制
  • 企业管理
  • 财务管理
  • 薪酬管理
  • 绩效管理
  • 精益管理
  • 运营管理
  • 实操指南
  • 管理工具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28039
版次:1
商品编码:1225277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操作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24
字数:30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企业管理人员 法务 HR 律师 企业法律顾问等

绝大多数劳动争议案件与经济利益有关;在绝大多数劳动争议案件中,企业要向劳动支付经济赔偿。企业规避用工风险,完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抓住人力成本管控这个“牛鼻子”。


本书为您提供:

·企业人力资源各环节的人力成本梳理

本书以成本管控为主旨,切合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对环节中可能出现的人力成本进行了梳理。


·人力成本、用工风险的法律条规溯源

本书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对每种可能出现的人力成本进行法律依据阐明。


·实战派企业法律专家现身说法、剖析真实案例

本书选择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近年发生的有代表性的案例,针对每种人力成本、用工风险进行说明。


·企业人力成本管控、用工风险规避实操指引

本书针对每种人力成本都提供了实操性解决方案。很多实操方案、操作技巧已经运用于企业,可以有效帮助企业管理人员管控人力成本、规避用工风险。


内容简介

本书以成本管控为主旨,梳理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容易产生人力成本及用工风险的环节,有针对性地提供实操解决方案,从而全面、系统地帮助企业管控用工成本、规避用工风险、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全书分为用工模式、招聘录用、试用期管理等12章,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管控用工成本的操作手段。全书各个环节按照“成本提示”“法律依据”“真实案例”“律师说法”“实操指引”五个模块展开,梳理用工成本、阐明法律依据,佐以具体案例,律师详细专业分析,最后揭示实操方法,体系清晰明了,便于学习掌握。

作者简介

  刘杰 律师,实战派企业用工法律专家、湖南大学经济法学士、民商法硕士,湖南省律协劳动争议委员会委员,长沙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员,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北京盈科(长沙)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长期担任盈科"企业用工风险防范讲座”主讲人。

  在企业法律服务方面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代理了上百起企业经济合同案件,审理调解了大量劳动争议案件。专注于企业用工风险防范和用工成本管控,主张充分运用法律手段,防范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种种风险,积极调整用工模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现担任多家企业常年法律顾问,为众多大型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专项法律服务。刘杰律师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用工模式、薪酬制度、工时休息、绩效考核、竞业禁止、离职管理、社会保险、劳务派遣等有着丰富的实务经验,多次受邀到湖南人才网等机构讲授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课程,并担任《人才就业社保信息报》、湖南民生网等多家媒体撰稿人。曾在《河北法学》、《中国律师》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第1章 用工模式 1
1.全日制用工模式 1
2.非全日制用工模式 4
3.劳务派遣模式 7
4.劳务用工模式的用工成本 12
5.业务外包模式 16
第2章 招聘录用 21
1.发布虚假招聘信息成本 21
2.违法收取押金财物的法律责任 23
3.招聘广告中工资待遇控制 25
4.就业歧视引发的成本 28
5.招聘未解除劳动关系员工引发的成本 31
6.招聘负有竞业禁止义务员工引发的成本 33
第3章 试用期 37
1.试用期工资管控 37
2.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成本 40
3.签订试用合同的成本 43
4.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 45
5.试用期违法解除劳动关系成本 48

第4章 培训 52
1.规章制度培训成本 52
2.不能胜任工作培训 55
3.专项技术培训 57
第5章 工资 61
1.最低工资 61
2.正常工作时间工资 64
3.社会平均工资 66
4.缴费工资 68
5.工龄工资 71
6.标准工资 75
7.应发工资与实发工资 78
第6章 绩效工资 81
1.提成工资 81
2.计件工资 84
3.奖金及年终奖 87
4.高温津贴 89
5.有效降低薪资的方式 92
6.可以扣罚工资的情形 96
7.未及时足额支付工资的成本 99
第7章 加班费 102
1.工作日加班费 102
2.公休日加班费 104
3.法定节假日加班费 107
4.值班费 110
第8章 假期工资 113
1.带薪年休假工资 113
2.病假工资与医疗期工资 117
3.婚丧假工资 121
4.女性怀孕的成本 124
5.女性产假工资 127
6.女性哺乳期与哺乳假 130
7.事假工资 132
8.停工停产期工资 134
第9章 五险一金 138
1.社会保险 138
2.养老保险 142
3.医疗保险 145
4.工伤保险 147
5.生育保险 150
6.失业保险 154
7.住房公积金 156
第10章 工伤与工亡 159
1.工伤伤残补助金 159
2.工伤医疗补助金 162
3.伤残就业补助金 166
4.工伤停工留薪的用工成本 169
5.护理费 171
6.交通费 173
7.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74
8.非法用人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金 176
第11章 特殊主体 180
1.退休及下岗等人员的用工成本 180
2.实习生用工成本 182
3.勤工俭学人员用工成本 185
4.高管薪资管控 187
5.竞业限制人员补偿金成本 190
第12章 离职 193
1.经济补偿金 193
2.加罚经济补偿金 198
3.代通知金 200
4.赔偿金 202
5.违约金 205
附录A 企业劳动用工常用法律法规 209
参考文献 212

前言/序言

前言

2006年,湖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我进入企业从事法务工作,处理企业法律事务,其中包括与企业用工相关的法律事务。2010年,我离开企业,成为湖南全胜律师事务所的实习律师,开始代理劳动者的劳动争议案件。第二年,我转所到北京盈科(长沙)律师事务所,从劳动律师开始转型做企业法律顾问。法律顾问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是帮助企业降低用工法律风险,处理劳动纠纷。同时,经过选拔考试,我成为长沙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10余年来,我一直在从事与劳动法相关的法律工作。从最初在企业内部处理劳动法律事务,到代理劳动者劳动争议案件,再到担任法律顾问帮助企业管控用工风险与成本,最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可以说,我是多个角度、多种身份实时实地了解、参与、思考、处理劳动纠纷和企业劳动法律事务的。

2008年以来,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出台,我国劳动法制建设步伐逐渐加快,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修订,几乎涵盖了企业用工的方方面面。同时,劳动争议案件出现了井喷式增长,不少企业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据有关方面统计,2011—2014年,全国法院系统一审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分别为30.8万件、34.9万件、36.6万件、37.4万件;2015年截至11月为36.5万件,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居高不下且呈逐年递增态势。作为劳动争议案件审理的前置机关,各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远远要超过一审法院,因为相当数量的劳动争议案件在劳动仲裁阶段已经“案结事了”。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中,我听到过企业负责人的各种抱怨,也深深了解到广大民营企业用工管理的不完善、不健全的现状。

如何帮助企业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规避用工风险,多年来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这方面的实务书籍很多,我也看了很多,但是总感觉有一个企业非常关注的地方没有抓住,那就是用工成本。按照我的工作经验,绝大多数的劳动争议案件都与经济利益有关,绝大多数劳动争议案件企业都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赔偿。企业最在乎的就是成本,往往是在劳动争议案件败诉并支付赔偿后,才痛定思痛,开始咨询仲裁员或者寻找律师帮助健全企业用工管理。

劳动争议案件发生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方面面,如招聘、入职、试用期、薪资、社保、劳动合同、规章制度、休假、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工时管理、离职等,每个环节都可能发生劳动纠纷。一旦发生劳动纠纷,企业往往就要支付成本。本书以成本管控为主旨,梳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容易产生用工风险及成本的环节,有针对性地提供实操解决方案,从而全面系统地帮助企业规避用工风险,管控用工成本以及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本书呈现如下特点:

(1)视角独特。本书以人力成本管控为主旨,抓住了企业用工管理的“牛鼻子”,抓住了企业管理者最关切、最在意的用工问题,切合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全书分为用工模式、招聘录用、试用期、培训、工资等12章,提供各个环节管控用工成本的操作手段。

(2)逻辑清晰。本书按照“成本提示”、“法律依据”、“真实案例”、“律师说法”、“实操指引”五个版块展开,梳理用工成本,阐明法律依据,佐以具体案例和律师的详细专业分析,最终揭示实操方法。全书结构完善,体系清晰明了,便于学习掌握。

(3)全国视角。考虑到劳动司法的地域性,本书案例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多为近年来发生的有代表性的案例。

(4)实操性强。本书为作者多年实务工作总结,不少案例都是亲历一手资料,很多实操方案、操作技巧已经运用于企业,可以有效帮助企业管理人员管控用工风险和成本。

(5)便于阅读。本书的目标读者为企业管理人员。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学习,作者并未完全采用“法言法语”进行写作,而是大量采取“间叙间议”的方式,使用管理人员熟悉的语言,特别是工资等章节。

最后,希望读者阅读本书后有所收获。

刘 杰



《财务分析与决策:洞察企业价值》 书籍简介: 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能否洞察其真实的价值,并做出明智的战略决策,往往决定了其兴衰存亡。本书《财务分析与决策:洞察企业价值》正是应运而生,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且极具操作性的财务分析工具和决策框架。本书并非停留在理论的堆砌,而是以实践为导向,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剖析,带领读者掌握如何从纷繁复杂的财务数据中提炼关键信息,识别企业价值驱动因素,并最终指导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和提升股东回报。 本书的结构设计严谨,逻辑清晰,循序渐进。首先,我们将从财务报表的基本构成入手,逐一解读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揭示它们各自反映的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程度。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深入讲解各种财务比率分析方法,包括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以及成长能力分析。这些比率并非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解读企业经营绩效、评估财务风险、预测未来趋势的重要窗口。我们将详细阐述如何运用这些比率,结合行业平均水平和历史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从而发现企业潜在的优势和劣势。 更进一步,本书将带领读者进入价值评估的殿堂。我们不仅会介绍传统的估值方法,如收益现值法、现金流折现法(DCF)、可比公司分析法(Comps)等,还会探讨其背后的逻辑和适用场景。更重要的是,本书将重点关注如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估值方法,并进行参数的精准设定。我们将详细讲解如何预测企业的未来自由现金流,如何确定恰当的折现率,以及如何在不确定性较高的环境中进行敏感性分析和情景分析,以获得更稳健的估值结果。 除了宏观的价值评估,本书还深入探讨了微观的经营分析。我们将引导读者理解驱动企业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的关键因素,例如收入增长的驱动力、成本控制的有效性、营运资本的管理效率等。通过对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毛利率、营业费用、净利润等关键指标的深入分析,读者可以识别出提升经营绩效的潜在机会。同时,我们将重点解析现金流量表的奥秘,区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深入理解现金流的构成和变化,并学习如何通过营运资本管理(如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来优化现金流,为企业的日常运营和未来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对企业战略与财务决策的紧密结合。我们认识到,财务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支持战略决策。因此,本书将详细阐述如何运用财务分析结果来评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如何制定合理的资本结构,如何进行并购重组的财务尽职调查,以及如何在企业面临困境时进行财务重组和危机管理。我们将通过丰富的案例研究,展示成功的企业是如何运用财务智慧实现战略目标,以及失败的教训是如何源于对财务信息的误读和决策的失误。 本书的目标读者非常广泛: 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 无论您是CEO、CFO、COO还是部门负责人,掌握财务分析与决策能力,能够帮助您更清晰地认识企业的健康状况,更准确地评估战略的潜在回报,从而做出更具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决策。 财务专业人士: 财务分析师、会计师、审计师等,本书将为您提供更深入的分析技巧和更广阔的视角,帮助您超越传统的记账和报表编制,成为企业战略发展的得力助手。 投资者和分析师: 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本书将助您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精准识别优质投资标的,规避潜在风险,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创业者: 对于初创企业而言,资金的有效利用和价值的快速增长至关重要。本书将为您提供必要的财务工具,帮助您实现企业的健康起步和可持续发展。 商学院学生: 本书是学习财务管理、公司金融、投资分析等课程的理想辅助读物,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完美结合。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 实操性强: 每一章节都附带详实的案例分析和操作指南,让读者学以致用。 系统性全面: 涵盖财务分析的各个维度,从报表解读到价值评估,再到经营优化和战略决策。 前瞻性视角: 关注驱动企业价值增长的核心要素,帮助读者在变化的市场中把握机遇。 决策导向: 强调财务分析在企业战略和经营决策中的应用,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财务分析与决策:洞察企业价值》 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思想的启迪录。它将帮助您深刻理解企业价值的构成,掌握在复杂经济环境中做出卓越决策的关键能力,最终引领您的企业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翻开本书,您将开启一段洞察企业价值、驱动增长的智慧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对于很多中小企业的老板来说,人力成本就像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谜团。投入不少,但似乎总得不到理想的产出。这本书的出现,就像给这些迷茫的老板们点亮了一盏灯。它没有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去吓唬读者,而是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把复杂的人力成本管控拆解成一个个容易理解和操作的模块。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岗位价值评估”和“薪酬套改”的章节,虽然听起来有点专业,但作者用了很多通俗易懂的比喻和图示,让我这个对外行的人也能轻松掌握。它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的岗位都需要一样的薪酬,也不是所有的投入都能带来同等的回报。通过对岗位价值进行科学评估,我们可以更合理地分配薪酬资源,避免“高薪低效”或者“低薪人才流失”的尴尬局面。而且,书中还强调了“可视化成本管理”,比如各种报表和数据图的解读,这对于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识别风险和机会。读完之后,我甚至开始思考,是不是应该在公司的薪酬体系上做一些调整,让我们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让员工的每一份付出都能得到最有效的激励。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HR,我一直对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既能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又能有效控制人力成本感到头疼。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给我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武功秘籍”。它并没有停留于理论的空谈,而是深入到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细节,从招聘渠道的选择,到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再到绩效考核的科学设计,以及完善的薪酬福利体系构建,书中都给出了详尽的操作指南和成功案例。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差异化薪酬策略”的论述,它不再是简单的一刀切,而是根据员工的贡献度、稀缺性以及市场行情,制定出灵活多样的薪酬方案,这既能激励高绩效员工,又能保证公司在人才市场上不落下风。此外,书中关于“人效提升”的各种方法,例如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引入自动化工具、加强员工技能培训等,都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读完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想将书中的一些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相信一定能为公司带来显著的成本效益提升。

评分

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在我目前负责公司成本控制的阶段。虽然我平时的工作就是与数字打交道,但对于人力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总感觉有些抓不住核心。这本《企业人力成本管控实操指引》就像一座宝藏,里面详尽地介绍了如何从招聘、培训、薪酬福利到绩效考核,每一个环节都隐藏着成本优化的机会。它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讲解,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大量的实操案例和工具,比如书中提到的“人效分析模型”和“薪酬成本效益曲线”,我尝试着在公司内部应用了一下,立刻就发现了之前被忽略的一些低效环节。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并没有简单粗暴地教你如何“裁员”或者“降薪”,而是强调通过提升效率、优化结构、激发员工潜能来达到成本的可持续性管控。例如,书中关于“全周期人才管理”的论述,让我意识到,与其花费巨额成本去弥补人员流失带来的损失,不如在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初期就做好规划,这样从长远来看,才是真正的成本节约。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人力成本的理解上升了一个维度,不再是单纯的支出,而是公司一项重要的战略投资,如何最大化这份投资的回报,这本书给了我清晰的思路和可行的方案。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让我对“人力成本”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过去,我一直把它简单地理解为工资、奖金、社保公积金这些看得见的支出。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人力成本的范畴远不止于此,它还包括了招聘成本、培训成本、员工流失带来的机会成本,甚至是管理者的沟通成本和制度建设成本。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将这些“隐形”的成本进行量化和管理,这一点对我启发特别大。比如,它提到了“员工留任率”这个指标,并且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和提升策略。我以前很少关注这个指标,但算下来才发现,高昂的员工流失率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潜在成本。更重要的是,书中强调的“精益化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让我明白,成本管控并不是一味地压缩支出,而是通过优化流程、提升效率、激发员工内在动力,最终实现人力资本的最大化增值。它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从战略层面到执行层面,都有详细的指导。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全员参与成本管控”的倡导,这让我意识到,人力成本的有效管控,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责任,更是每一个管理者和员工的共同课题。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符合当前企业对精细化管理的需求。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我深知人力成本是企业运营中最大的支出项之一,而如何将其有效地管控,一直是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这本书恰恰提供了一套非常系统和全面的解决方案。它从战略层面讲清楚了人力成本管控的重要性,然后一步步深入到战术执行层面,提供了大量的实操工具和方法。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大数据在人力成本管控中的应用”章节,它展示了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发现成本异常点,预测未来成本趋势,并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此外,书中关于“全生命周期人才管理”的理念,也让我意识到,人才的引进、培养、发展和保留,都与人力成本息息相关,需要一套完整的体系去支撑。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省钱”,更是教你如何“花好每一分钱”,让投入的人力成本产生最大的效益。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朴实,案例丰富,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考和实践方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