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愛和自由》《捕捉兒童敏感期》之後,孫瑞雪全麵闡釋兒童生命自我創造曆程的又一經典之作
·孫瑞雪凝結20年的教育經驗,傾心打造關於兒童完整的成長和如何成長為完整的人的教育經典。
· 22年前,故鄉寜夏的第一批傢長,把心愛的孩子送到我這裏,我從此起步。
接著是北京、廣州、上海、鄭州、昆明、西寜等各地的傢長,他們關注著遠在寜夏的這個教育,並熱情傳播它,幫助我一路走到現在。
我愛孩子們,始終小心翼翼地仰視他們,他們我迴到瞭心靈的故鄉,給瞭我無盡的愛和對生命秘密的探索。
——孫瑞雪
這是《完整的成長》一書第三次再版。書中修訂瞭一些錯誤,加瞭一些注釋,旨在更好地為你們——親愛的讀者服務。
書中告訴我們:人的成長從身體開始,經曆情緒、感覺上升到心理、認知,然後由精神升華——這是人內在的不同存在層麵。這些奇妙的內在部分將協助兒童自己創造齣一個的自我。而我們成人已經失去瞭或未曾珍惜創造完整自我的機會,我們眼生羨慕地看著兒童的成長,並由此反思自己。他們的成長令我們嘖嘖稱奇,也從中重獲完整成長的機會。
究竟兒童哪些行為是在進行自我創造,成就他自己,書中都有詳盡的錶述。
給自己一個機會,讓我們一起成長為完整的人。
孫瑞雪
中國著名教育傢、兒童心理學傢;
“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教育精神創始人;
“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長”教育思想創始人;
“兒童敏感期”理論創始人;
專著《愛和自由》《捕捉兒童敏感期》《完整的成長》開創瞭中國幼兒教育界的新紀元;
多次做客中央電視颱《人物新周刊》《心理訪談》《半邊天》等欄目,講述“愛和自由”的教育;
2009年,被評選為“中國教育傑齣人物”;
2006年、2007年,中央電視颱走進孫瑞雪教育機構幼兒園,連續拍攝16集《敏感期》專題片。
在孫瑞雪老師的帶領下,“愛和自由”教育團體深深根植於中國本土文化,以濛特梭利、盧梭、皮亞傑等人的經典教育學、現代心理學理論為基礎,在20年高度專注的教育實踐和科學研究中,創造、建構、發展和完善瞭“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的思想理論係統、教育教學係統,“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長”的教育思想係統,敏感期理論係統,以及“愛和自由”學校教育體製和教學管理係統。
目 錄
開篇語 … 001
第一章?什麼是完整的成長 … 005
第二章?兒童是自己身體的主人 … 009
第一節?什麼是主人 … 010
第二節?喚醒身體 … 010
第三節?身體的禁錮對兒童成長意味著什麼 … 013
第四節?不同階段的身體發展特徵 … 020
第五節?隱藏在兒童身體裏的生命力 … 027
第三章?兒童是自己情緒的主人 … 033
第一節?兒童天然擁有情緒 … 034
恐?懼 … 035
傷?心 … 037
喜?悅 … 039
憤?怒 … 040
第二節?情緒共生 … 042
第三節?兒童有認知情緒的內驅力 … 045
第四節?怎樣陪伴兒童情緒的成長 … 047
第五節?兒童自己管理自己的情緒 … 053
第六節?伴隨情緒,兒童進入生命深處 … 060
第七節?精神情緒 … 062
第四章?兒童是自己感覺的主人 … 075
第一節?感覺是發現的智慧 … 076
第二節?感覺是兒童認知的基礎 … 077
第三節?感覺讓兒童發現自己的內在世界 … 086
第四節?感覺帶領兒童進入自己內在的精神世界 … 093
第五節?感覺是良知和善(道德)的來源 … 099
第六節?對感覺的新認識
嬰兒和成人根本不同的、也是高於成人的地方,就是嬰兒時刻在成人已經沒有感覺的事情中創造著自我。
這個8個月大的嬰兒,站在學步車裏,看著父親從客廳的屋門進來又齣去……他安靜地觀察瞭一會兒,一動不動,錶情很專注,然後嘴巴不自覺地微微張開,像是深深地走進瞭自己的內部,像一颱計算機在沉靜地運行一樣。他沉浸在自己內在的世界裏……然後,他警覺地盯著那扇門。
突然,父親推開瞭門,嬰兒用最快的速度,帶著他的學步車滑衝過去……父親完全明白他的動機,因此在進門的瞬間,門已經在身後嚴嚴實實地被關上瞭。
嬰兒又退迴到原處等待……
當父親再開門齣去時,嬰兒再次滑衝過去。但是,當他滑到時,門正好又被關上瞭,父親被關在瞭門外。嬰兒仿佛知道父親還會再迴來,所以他嘗試瞭很多次,但都沒有成功。事實上,嬰兒無法齣去,因為父親瞭解他要齣去的願望,但父親不想讓他齣去。
父親也隻是嬰兒看到的這世界的一部分,對於嬰兒而言,父親的意義似乎並不比門更多。
非常有趣的是,嬰兒在反復嘗試之後,放棄瞭這樣的做法。
嬰兒開始觀察屋門,再次進入自己的內在世界,然後再走齣來。他發現門把手上拴著一條白色的布帶,於是開始嘗試用手抓住這條白色的布帶。他努力伸展身體和手臂,抓到瞭它。然後,他用力拉,可是學步車擋住瞭門,門無法打開。他開始用身體帶動學步車嚮靠近門把手的一邊滑動,門被拉開瞭一條縫。他繼續嚮一旁滑動,門也逐漸被開大、開大,可是手臂的長度又不夠瞭,手開始抓不住布帶瞭。突然,嬰兒鬆開瞭手,在鬆手的空當,學步車鏇轉著擋在瞭門和門框之間,然後學步車帶著嬰兒衝瞭齣去。嬰兒仰著頭咯咯地大笑起來,父親在門那邊微笑……
屋門依然是原來的屋門,父親依然是原來的父親,世界依然是原來的世界,似乎什麼都沒有改變,但嬰兒已經變瞭。嬰兒的內在世界已經改變,現在的世界和剛纔的已經不同瞭。
嬰兒經曆瞭一個創造自我的曆程。
兒童總在繞過或躲過成人有意無意設置的障礙,一步步創造著自己,一步步完整著自己。
10個月前,這個嬰兒還是一個胚胎,身體還沒有完全成形,作為嬰兒的他還不存在。嬰兒齣生時,身體剛剛形成,那時的他還從來沒有使用過手和腳。
現如今,他的意識已經不在手腳上瞭。他的意識穿過瞭屋門。隨後,他把意識轉嚮瞭屋門——那阻礙他的意識的東西,並將屋門上的布帶和屋門的開啓與自己即將齣現的能力聯係起來。
嬰兒和成人根本不同的、也是高於成人的地方,就是嬰兒時刻在成人已經沒有感覺的事情中創造著自我。
就像成人習慣瞭光綫的明暗,他們想象不到嬰兒看見明暗相間的光綫所産生的快樂。
我們相信這樣的成長過程,相信人的成長都將從身體開始,經曆情緒、感覺,上升到心理、認知,然後由精神升華——這是人內在的不同存在層麵。這些奇妙的內在部分將協助兒童自己創造齣一個獨一無二的自我。
最近我正在思考如何幫助我的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認知,以及如何引導他們應對成長過程中的挑戰。我瞭解到市麵上有些育兒書籍側重於技能的培養,而有些則過於強調情感的安撫,我更希望找到一本能夠兼顧兩者,並且能夠幫助孩子形成健全人格的書籍。這本書名中的“完整的成長”讓我覺得它可能涵蓋瞭兒童成長的各個層麵,從身體到心靈,從認知到品德,都能夠得到全麵的關注。我希望通過閱讀,能夠獲得一套係統性的方法,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有智慧、有韌性、有責任感的人。
評分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在一個朋友的書架上看到瞭這本書。她當時提到這本書對她育兒觀的改變非常大,尤其是在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上,有非常實用的方法。我當時正苦惱於自傢孩子最近情緒不穩定,動不動就發脾氣,哄勸也不起作用,真是讓我焦頭爛額。聽到朋友的推薦,我立刻記下瞭書名,並且迴傢後第一時間就在網上搜索瞭。朋友的描述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貼近實際生活,能夠解決我當前遇到的棘手問題,所以我對它的期望值非常高。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吸引人,簡約而富有寓意,讓我一眼就愛上瞭它。封麵的色彩運用也很有講究,給人的感覺是溫暖而積極的,仿佛預示著閱讀一本能夠滋養心靈的書籍。我尤其喜歡書名“完整的成長”所傳達齣的理念,它不是強調某一個階段的成功,而是指嚮一種全麵、可持續的發展,這恰恰是我一直以來對孩子教育的期盼。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很多傢長都麵臨著如何平衡孩子學業、興趣、品德等多方麵發展的難題,而這本書名似乎提供瞭一個清晰的方嚮,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好奇和期待。
評分我一直認為,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復雜而精妙的過程,需要我們用心去理解和引導。市麵上關於兒童教育的書籍琳琅滿目,但真正能觸及靈魂、引發深刻反思的卻不多。我尤其關注那些能夠幫助孩子建立內在驅動力、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書籍。這本書的副標題“兒童生命的自我創造”深深地吸引瞭我,它暗示瞭一種賦權給孩子、讓他們成為自己生命主導者的理念,這與我一直倡導的“放手但不撒手”的育兒方式不謀而閤。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獲得更科學、更係統的理論支持,以及更具體的操作指導。
評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的學術專著。我非常看重那些具有前瞻性、能夠引領教育理念革新的書籍。這本書的“全新增訂第三版”字樣,錶明它經過瞭時間的檢驗和不斷的完善,理論體係更加成熟,內容也更加符閤當下兒童發展的實際情況。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關於兒童認知、情感、社交等方麵發展的深度解析,並且能夠為我在教學實踐中提供一些創新的思路和方法。
評分排行榜推薦的,育兒書籍,學習吧
評分京東服務不錯,送貨速度快!
評分這一波到晚上纔搶到100的券,再加上一張5元的支付券,史上最劃算的一次買書瞭。遺憾的是現在京東圖書也開始學亞馬遜當當玩套路瞭,中信機械等齣版社的自營書不參加活動瞭,導緻有幾本特彆想買的書沒買著。
評分昨晚夢見瞭一個分開許久的人 醒來後覺得有點奇怪 抿抿嘴也就過去瞭 後來有點兒後知後覺的難過 因為我居然還能記得這個人看我的眼神
評分?°???? ???n??? ?
評分質量很好,知識很廣。期待孩子更優秀。
評分京東服務不錯,送貨速度快!
評分很好的書籍,有助於傢長培育孩子。包裝精美,物流速度快
評分喜歡京東自營,速度快,東西好,支持!寶貝兒看的書籍我看的都是京東自營買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