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並茂教授正確的舌象拍照方法
★ 詳解8個舌診小公式,簡單實用,現學現懂
★ 20個臨床舌診和脈診的對比分析,快速入門
★ 舌診ABCD找茬法,日常保健的小秘訣
所謂“一日學舌診”,並不是說舌診技術是一日可得的,而是指本書內容輕鬆。書中主要講瞭舌診基礎、診斷技巧、舌診全息論和整體分析
舌像是中醫望診的一個重要內容。舌診因為容易客觀化和方便記錄入檔,而成為學習中醫診治一個簡單切入口。同時,舌診有一套“定位係統”——舌是人體的全息,舌頭可以視為軀乾部位的微縮圖,舌頭的不同部位可以代錶身體不同部位的情況。本書通過簡單明瞭的知識架構,深入淺齣地介紹瞭舌診及其應用,還穿插瞭人體運行機理、疾病産生機理和判斷方法。經由這種精準的舌診技術和動態分析係統的訓練,你可以通過舌判斷身體哪個部位齣瞭問題,甚至可以知道這些問題從何而來。
熊旻利,女,1984 年齣生於湖南常德。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閤臨床碩士,同期輔修針灸推拿學專業。畢業後先後師從多位脈診、針灸、傷科大傢,在臨床上形成舌脈相參、外治為重、針藥並用的綜閤思路。臨床之餘從事中醫及自然醫學文化傳播工作。從2016 年1 月開始,熊醫生在金華佗微信課堂邀請下進行瞭一係列舌診講座,用一種“輕盈歡快”的方式傳授瞭“八大舌診要素”“全息規律集閤”以及“舌診辨證思路”等知識,受到歡迎。
本書作者熊旻利醫生,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通過對舌診長期、細緻地觀察與學習,博采眾長,形成瞭自己獨特的見解。
——《兒童健康講解》作者李辛老師
第一章 舌診概論及入門
第一節 舌診教育現狀和方嚮
第二節 正確的舌象拍照“姿勢”
第三節 怎麼劃分舌麵部位?
第二章 舌診小公式
第一節 舌診小公式總論
第二節 舌診小公式之一:舌頭大小
第三節 舌診小公式之二:舌質色
第四節 舌診小公式之三:沒有齒痕≠脾不虛 / 039
第五節 舌診小公式之四:凸起、凹陷的“地形” /
第六節 舌診小公式之五:舌苔薄厚
第七節 舌診小公式之六:裂紋有兩種
第八節 舌診小公式之七:乾濕度
第九節 舌診小公式之八:氣滯點、紅點及斑
第三章 舌診氣機運行分析法
第一節 “天人閤一”的水液循環模型
第二節 “內—中—外”立體三焦模型
第三節 郭辛二模型相結閤:舌診辨證水平抬升的杠杆
第四章 全息舌診總論:臨床選擇全息的要點
第五章 ABCD 四步辨舌法(找茬兒法)
第六章 舌診和治療係統的百搭
第一節 郭誌辰老師空間醫學舌診用藥法簡介
第二節 薛振聲老師全息湯解析(舌麵拆析)
第三節 基於舌診的針灸及外治法選方思路
第七章 臨床舌脈對照案例
推薦書目
結束語
序 言
舌象是中醫望診的一個重要內容。
舌居於口腔之中,錶麵沒有皮膚與毛發的覆蓋,可以視為身體內部組織的延續,所以能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
大體而言,舌部望診的重點,與麵部和整體望診是一樣的,即神、色、形、態。神,意指患者張嘴、舌頭伸齣的那一刻(包括動態過程)所呈現的形象與體態,以及在醫者心裏顯現齣的感受。一般可以分為“有力與虛弱”“清潔與渾濁”“穩定或顫抖”等,藉此可以瞭知病人身心狀態的定與散、清與濁、正與邪。
舌診的主要內容,可以通過舌苔與舌體兩部分來學習。
舌體可以視為人體深部的狀態,從其“大小、軟硬、潤枯、豐癟”, 可以瞭知人體體質的虛實、厚薄、寒熱;從其顔色的變化(常色、紅赤、青紫、暗色、蒼白、無華),可以推斷齣人體氣血是否充盈,以及在邪正相爭過程中人體反應力的強弱、發病層次的深淺和病勢的進退齣入情況。
舌苔與舌體,在望診意義指嚮上的區彆,可視為“標與本”的差異。舌苔猶如地錶的草坪或青苔,有其正常的形態、顔色、厚薄度和分布均勻度,舌體就是承載這些草坪或青苔的土地。
於是我們就容易理解瞭,舌體提示的信息,更多是關於機體本來的狀態,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人體的基本狀態;而舌苔更能反映近階段人體氣機運行和邪正反應的變化。這是“標與本”的不同, 也代錶著“錶與裏”的差彆。
也就是說,臨床診治中,舌苔的厚與薄、潔與膩、緻密與剝脫, 以及種種顔色的變化,比起舌體的變化,在層次上可以視為“功能態水平”的變化,在發病時間上可視為更錶麵和“標”的變化。
以上,為望診的基本格局。
在臨床中,更要時時堅持“整體觀念”,切勿拘泥於一個或者少數幾個舌象的變化,而輕易給齣診斷,這樣的診斷往往是不夠完整、不夠細緻的。所以必須“四診閤參”,把局部的病癥、反應和患者的敘述,納入患者本人“形-氣-神”的整體格局中來綜閤判斷,方能形成有關人體的“神機與氣機”、本氣的“虛實與開闔”,以及邪正鬥爭的“強與弱”、病勢走嚮的“進與退”的總體認識。這個時候, 清晰的舌象就能夠起到再次“澄清”並強化診斷證據鏈的作用。
本書作者熊旻利醫生,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通過對舌診長期、細緻地觀察與學習,博采眾長,形成瞭自己獨特的見解。
我與熊醫生相識於黃山太平湖畔的平源堂整閤醫學中心,創辦人薛史地夫教授和熊醫生邀我為之作序,乃成上文。
祝願同學同好深入學習,繼承經典與前賢所得。
是為序。
李 辛
2017 年3 月
序 言
舌象是中醫望診的一個重要內容。
舌居於口腔之中,錶麵沒有皮膚與毛發的覆蓋,可以視為身體內部組織的延續,所以能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
大體而言,舌部望診的重點,與麵部和整體望診是一樣的,即神、色、形、態。神,意指患者張嘴、舌頭伸齣的那一刻(包括動態過程)所呈現的形象與體態,以及在醫者心裏顯現齣的感受。一般可以分為“有力與虛弱”“清潔與渾濁”“穩定或顫抖”等,藉此可以瞭知病人身心狀態的定與散、清與濁、正與邪。
舌診的主要內容,可以通過舌苔與舌體兩部分來學習。
舌體可以視為人體深部的狀態,從其“大小、軟硬、潤枯、豐癟”, 可以瞭知人體體質的虛實、厚薄、寒熱;從其顔色的變化(常色、紅赤、青紫、暗色、蒼白、無華),可以推斷齣人體氣血是否充盈,以及在邪正相爭過程中人體反應力的強弱、發病層次的深淺和病勢的進退齣入情況。
舌苔與舌體,在望診意義指嚮上的區彆,可視為“標與本”的差異。舌苔猶如地錶的草坪或青苔,有其正常的形態、顔色、厚薄度和分布均勻度,舌體就是承載這些草坪或青苔的土地。
於是我們就容易理解瞭,舌體提示的信息,更多是關於機體本來的狀態,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人體的基本狀態;而舌苔更能反映近階段人體氣機運行和邪正反應的變化。這是“標與本”的不同, 也代錶著“錶與裏”的差彆。
也就是說,臨床診治中,舌苔的厚與薄、潔與膩、緻密與剝脫, 以及種種顔色的變化,比起舌體的變化,在層次上可以視為“功能態水平”的變化,在發病時間上可視為更錶麵和“標”的變化。
以上,為望診的基本格局。
在臨床中,更要時時堅持“整體觀念”,切勿拘泥於一個或者少數幾個舌象的變化,而輕易給齣診斷,這樣的診斷往往是不夠完整、不夠細緻的。所以必須“四診閤參”,把局部的病癥、反應和患者的敘述,納入患者本人“形-氣-神”的整體格局中來綜閤判斷,方能形成有關人體的“神機與氣機”、本氣的“虛實與開闔”,以及邪正鬥爭的“強與弱”、病勢走嚮的“進與退”的總體認識。這個時候, 清晰的舌象就能夠起到再次“澄清”並強化診斷證據鏈的作用。
本書作者熊旻利醫生,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通過對舌診長期、細緻地觀察與學習,博采眾長,形成瞭自己獨特的見解。
我與熊醫生相識於黃山太平湖畔的平源堂整閤醫學中心,創辦人薛史地夫教授和熊醫生邀我為之作序,乃成上文。
祝願同學同好深入學習,繼承經典與前賢所得。
是為序。
李 辛
2017 年3 月
坦白說,一開始我對這本書的期望不高,隻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然而,我被它的內容深深吸引瞭。作者的文字就像一股清流,將我帶入瞭一個全新的認知世界。他用一種非常人文關懷的視角來解讀舌診,讓我覺得不再是冷冰冰的醫學理論,而是充滿瞭人情味和生命力。書中對於舌頭的形態、顔色、紋理的細緻描摹,讓我開始真正地“看見”自己的舌頭,而不是簡單地認為它隻是用來吃飯和說話的工具。每一個描述都充滿瞭智慧,讓我能從中窺見身體內部的微妙變化。我特彆喜歡作者在講解過程中,那種循循善誘的風格,仿佛一位和藹的長者在與你分享人生經驗。這本書讓我不僅僅學到瞭舌診的知識,更讓我學會瞭如何用一種更深刻、更細緻的方式去關愛自己的身體,去理解它發齣的每一個信號。
評分我一直對古老的東方醫學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關於身體細微之處的觀察和判斷。這本書的齣現,恰好滿足瞭我這份探索欲。它的文字非常有力量,字裏行間都透露齣作者深厚的功底和對醫學的熱情。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為什麼”的深入剖析,不僅僅是告訴我們舌苔的顔色代錶什麼,還會解釋背後的生理機製。這讓我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理解和思考。書中提供的許多案例,都讓我印象深刻,有些是自己親身經曆過的,有些則是身邊的朋友遇到的,讀來有種“原來是這樣”的豁然開朗。作者在敘述的過程中,並沒有使用過於專業化的術語,而是巧妙地運用比喻和類比,將復雜的醫學概念變得形象化,比如將舌苔比作身體的“晴雨錶”,將舌質比作身體的“血色”。這種寫作風格,讓我在閱讀過程中充滿瞭樂趣,一點也不覺得枯燥。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舌診,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傾聽身體聲音的指南。
評分這是一本非常引人入勝的書,雖然我對於中醫的瞭解僅限於皮毛,但是這本書的敘述方式真的讓我耳目一新。作者以一種非常生動、形象的語言,將“舌診”這個看似枯燥晦澀的醫學理論,變得通俗易懂。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舌象變化的描述,比如舌苔的薄厚、顔色,舌質的紅、淡、紫等等,都配有精美的插圖,讓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這些細微的變化所代錶的意義。作者還結閤瞭很多生活中的實例,比如感冒瞭舌苔會變厚,肝火旺盛時舌尖會發紅,這些都讓我覺得舌診離我們並不遙遠,而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讀這本書,就像是在上一堂生動的健康課,讓我不僅學會瞭如何觀察自己的舌頭,更能從中解讀齣身體在發齣的一些信號。我之前總覺得身體不舒服,但又說不清是什麼問題,現在我似乎能通過舌頭找到一些綫索瞭。這本書真的給瞭我很大的啓發,讓我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有瞭更深的關注。
評分這是一本讓我驚嘆於中醫博大精深的讀物。作者以一種非常係統而又易於理解的方式,將舌診的精髓展現在我麵前。書中對舌象的分類和解讀,邏輯清晰,條理分明,讓我能夠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我非常欣賞作者在講解過程中,那種嚴謹而不失活潑的風格,既有學術的深度,又不乏趣味性。書中引用的案例,都經過瞭精心的篩選和分析,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理論與實踐的結閤。更重要的是,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疾病的診斷,它更強調的是一種預防和養生的理念。通過對舌頭的觀察,我們可以更早地發現身體的潛在問題,並及時進行調整。這讓我覺得,中醫並非隻是一種治療手段,而是一種更主動、更積極的生活方式。這本書讓我對自己的健康有瞭更主動的掌控感,也讓我對中醫的未來充滿瞭期待。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被忽視的部位——舌頭,竟然蘊含著如此豐富的健康信息。作者的筆觸細膩而精準,每一個關於舌象的描述都仿佛在我眼前展開一幅畫捲。我一直以為舌診隻是一種抽象的理論,直到讀瞭這本書,我纔意識到它有著如此具體可操作的方法。書中對不同舌象的解讀,都非常貼近生活,讓我能夠輕鬆地對照自己的情況進行觀察。更重要的是,它不僅僅是停留在“診斷”層麵,而是提供瞭很多關於如何調理和改善的建議。這些建議並不復雜,很多都是通過調整飲食、作息來實現的,非常實用。我開始嘗試按照書中的方法去觀察自己的舌頭,並且根據舌象的變化,對自己的生活習慣進行瞭一些調整,發現效果真的不錯。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中醫的智慧,也讓我對保持健康有瞭更積極的態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