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预期:小米的产品设计及营销方法

超预期:小米的产品设计及营销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润 著
图书标签:
  • 小米
  • 产品设计
  • 营销策略
  • 用户体验
  • 创新
  • 商业模式
  • 中国制造
  • 互联网思维
  • 品牌建设
  • 增长黑客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英典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ISBN:9787511350275
商品编码:150169855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超预期:小米的产品设计及营销方法

原价:36.00元

作者:陈润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2-01

ISBN:9787511350275

字数:160千字

页码:24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超预期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一套实实在在的玩法。
雷军从看似厚实坚硬的产业壁垒上找到了裂缝,依托于互联网蕴含的巨大能量,在极短时间内把裂缝撬成了金碧辉煌的大门。4年450亿美金估值的狂飙速度,不但让实业界人士侧目,也让怀有“颠覆”梦想的草根热血喷张!
深度解析小米核心玩法,揭秘所有雷军不愿说的秘密!
1. 先聚流量,再做产品!
小米用了什么手段从一无所有,一个一个积累粉丝,直到汇聚起庞大流量?
2. “超值感”是设计出来的,不是产品的附带属性!
生产“超预期”,不但对于整个行业有全局性的把握,还要对于人性有极具洞察性的认知。小米为什么总能找到能引爆用户体验的爆点?
3. 超预期的幅度越大,激发用户参与营销的力度越大!
轻资产的小米如何集结产能资源,搞定最低的产品价格,从而制造出高耸的超预期幅度 ?
4. 游戏化销售策略!把“销售”设计成一套游戏!
小米的“抢购” 为何如此魅丽无穷,而用户为乐此不疲?
5. 把“产品营销”做成“事件营销”!
怎样从单纯的产品营销上升为“事件”营销,小米凭什么能免费集结起大量免费的社会营销资源?
6. 越传统的产品,越容易产生出新一个的“小米”
越传统的企业,越蕴含产生超预期的“潜能”。为来小米会重点布局那个领域,什么行业又最容易产生新的雷军?


内容提要


雷军选择手机开始,一方面是因为手机是移动互联时代最重要的终端入口。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从单纯的通信工具蜕变成互联网平台的过程中,手机领域存在大量制造“超预期”的绝佳机会。不过,随着,其他厂家的日益觉醒,普通用户对于小米的预期越来越高。从手机产品中持续制造宽幅“超预期”的前景在逐渐暗淡。
尽管小米企图通过电视,路由器等其他传统数码产业渗透,寻找更多潜在制造“超预期”的机会。不过,任何实体都会遇见相同的问题,硬件雷同的趋势在所难免,cpu越来越相似,内存以及存储卡越来越雷同,工艺以及系统的差别也越来越小。用户对于技术进步的敏感性在不断下降:不管是音乐、拍照、屏幕,当品质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无论如何提升,都很难在刺激起普通用户的尖叫。
雷军心中的小米,其实并不是一个手机制造商,而是一个“超预期”的生产者。不管什么东西,只要能成功制造更大的“超预期”,就在他的视野之内。可以无限制造“超预期”的东西,显然就是无需硬件的“内容”。通过小米一系列资产运作和人员调整可以看出来,在成功占据移动互联网入口的基础上,雷军正加速“内容”方面的突破。


目录


第一章
聚人:团队是小米的核心价值
第一节 雷军:干“小米”是人生中最后一件事 003
第二节 找最优秀的人,用最合适的人 007
第三节 至少花70%的时间找人 012
第四节 透明化分享机制 016
第五节 “雷军系”,大棋局 020
第二章
产品:让用户尖叫
第一节 雷军的第一身份:小米首席产品经理 027
第二节 提供让用户尖叫的产品 031
第三节 好产品要“真材实料” 035
第四节 互联网思维开创新品类 039
第五节 发掘用户痛点 043
第六节 专注精品,追求极致 047
第三章
创新: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第一节 创新的本质问题是要容忍失败 055
第二节 站在风口上,离成功近一点儿 059
第三节 微创新,从小处着手 064
第四节 “用户扭曲力场” 068
第五节 让发烧友获得成就感 073
第六节 功能不等于体验 078
第四章
整合:做价值链的组织者
第一节 战术勤奋,战略也不懒惰 085
第二节 专注做专业的事情 091
第三节 以销定产,按需定制 096
第四节 保证资金快速周转 101
第五节 小米的“微笑曲线” 105
第五章
模式:小米=苹果 谷歌
第一节 每个人都可以养成自己的手机 115
第二节 小米模式就是“铁人三项” 119
第三节 互联网思想武装下的商业模式 123
第四节 跟同仁堂学做产品,向海底捞学做服务 127
第五节 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 131
第六章
管理:放手让大家干
第一节 将扁平化进行到底 139
第二节 没有KPI 143
第三节 快乐工作,拼命生活 147
第四节 管理的真谛是高效率、高成长 151
第七章
营销:参与感是新营销的灵魂
第一节 不是做产品,是做用户,做社交网络 157
第二节 互动只是手段 161
第三节 “饥饿营销”是与非 165
第四节 对用户和粉丝实施分层级管理 169
第五节 口碑的真谛是超越用户的期望值 173
第六节 企业家品牌自营销 177
第八章
服务:关注用户体验是保持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第一节 体验为王 183
第二节 细节打动用户的心 188
第三节 客服是连接小米和用户的关键 192
第四节 用极致思维提升售后服务水平 196
第九章
竞争:推动整个行业的互联网化
第一节 山中无老虎,站出来的大王也没有什么用 203
第二节 差异化的加减法 207
第三节 “活化石”与“磨刀石” 211
第四节 小米带活了整个行业 215
第五节 超越自己

作者介绍


陈润,财经作家,商业杂志专栏作家,商业史研究者,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专注于商业史、企业史研究,长期关注移动互联网领域,对雷军和小米公司有深入研究,著有《雷军传:站在风口上》(已授权韩文出版),代表作《全球商业一百年》、《大逆转:大败局之后的复活密码》等。

文摘


序言



《超预期:小米的产品设计及营销方法》 一、 引言:在平凡中捕捉不凡,在日常中塑造惊喜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消费升级的时代,人们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攀升。当“足够好”已经成为常态,什么才能真正打动人心,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超预期:小米的产品设计及营销方法》并非一本空泛的理论著作,它是一次深入小米生态的田野调查,一次对“用户价值”的深度挖掘,一次对“惊喜”的策略解读。本书不讨论小米的崛起速度,不分析小米的股票市值,更不沉湎于小米初期“为发烧而生”的口号。它聚焦于一个更为根本且持续有效的问题:究竟是什么样的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能够让用户在接触到产品的那一刻,乃至使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体验到超越他们预期(Surprise & Delight)的感受?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化的思考框架和可操作的实践指南,帮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学习如何从“满足基本需求”的维度,跃升至“创造情感连接、超出用户期待”的更高阶目标。我们将拨开小米光鲜的财务报表和市场份额,深入其产品设计理念的基因,探究其营销传播的脉络,去理解那些让用户发出“哇!”的瞬间,是如何被精心设计和持续构建的。 二、 产品设计的“超预期”:从“好用”到“好玩”,再到“有爱” 小米的产品设计,从来不仅仅是对功能性的堆砌。它是一门关于“用户体验”的艺术,更是一场关于“用户情感”的对话。《超预期》将深入剖析小米在产品设计中,如何一步步实现“超预期”的: 1. “极致性价比”的伪装与真相: 很多时候,“性价比”被误读为“低价”。本书将揭示,小米真正的“性价比”是“在同等性能和品质下,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这是一种对用户“省钱”的直接期望满足,而更深层次的“超预期”在于,他们用远低于市场预期的价格,提供了远超预期的品质和体验。这并非偷工减料,而是通过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极致的线上直销模式、以及对成本的精细化控制,将节省下来的成本,以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回馈给消费者,让用户在付款时就已感受到一份惊喜。 2. “简约而强大”的美学逻辑: 小米的产品,特别是其手机和智能家居设备,往往呈现出一种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但这种简约,并非“简陋”。它是一种对“信息噪音”的去除,对“用户干扰”的最小化。本书将分析,小米如何通过对工业设计、UI/UX设计的精细打磨,让产品在视觉上、触觉上、操作上都呈现出一种“恰到好处”的美感。这种美感,不仅满足了用户对“美观”的基本期望,更通过其内在的流畅性、直观性,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一种“丝滑”的愉悦,仿佛产品本身就在“理解”用户,这本身就是一种情感上的“超预期”。 3. “开放生态”的惊喜聚合: 小米并非只是一家手机公司。它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智能硬件生态。本书将探讨,小米如何通过对“用户碎片化需求”的敏锐捕捉,不断延展其产品线,从手机,到电视,到空气净化器,到智能手环,再到各种生活用品。这种生态的构建,并非简单的产品罗列,而是通过“米家”App等统一的入口,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创造出“1+1>2”的协同效应。当用户发现,家里的智能灯泡可以联动电视的熄屏,空气净化器的数据可以反馈给手机,甚至冰箱里的食材可以联动菜谱推荐时,这种跨设备的“智能”和“便捷”,便远远超出了他们购买单一设备的初衷,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4. “细节控”的隐藏惊喜: 很多时候,“超预期”就藏在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里。本书将剖析小米在产品细节上的打磨:可能是包装盒开启的方式,可能是手机开机动画的设计,可能是某个小配件的巧妙用法,也可能是某个软件界面的贴心提示。这些细节,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它们共同构成了用户整体的感知体验。当用户在不经意间发现这些“小确幸”,感受到产品背后团队的用心时,这种“被呵护”的感觉,就是一种深刻的“超预期”。 5. “软件赋能”的持续进化: 硬件是基础,但软件是灵魂。小米强大的MIUI系统,及其不断迭代的AIoT能力,是其“超预期”的重要载体。本书将分析,小米如何通过持续的软件更新,不断为老用户带来新功能、新体验,让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越用越好”,而非“越用越旧”。这种“持续进化”的能力,本身就打破了用户对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的固有认知,带来了惊喜,也培养了用户的忠诚度。 三、 营销方法的“超预期”:从“告知”到“共创”,再到“社群” 小米的营销,也是其“超预期”战略的关键一环。它跳出了传统广告投放的思维定势,构建了一套独特的营销生态: 1. “参与感”的先行者: 在信息过载的年代,消费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超预期》将深入分析,小米是如何早期就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并通过“饥饿营销”、“内测邀请”、“用户故事征集”等方式,让用户从产品的“购买者”变身为“参与者”。这种让用户深度参与产品设计、测试、传播的过程,不仅满足了用户“被重视”的情感需求,更让他们对产品产生了主人翁意识,从而成为最忠实的传播者,这种“自发式”的口碑传播,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任何付费广告。 2. “社群营销”的文化构建: 小米社区(如MIUI论坛)是其营销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本书将探讨,小米如何通过精细化的社群运营,将散落的用户凝聚成一个拥有共同兴趣和话题的强大社群。在这个社群里,用户可以交流使用心得,反馈产品bug,提出功能建议,甚至参与到产品的讨论和投票中。这种“社群即品牌,用户即传播者”的模式,让营销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是双向的互动和共创,用户在社群中获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本身就是一种“超预期”的体验。 3. “真诚沟通”的桥梁: 小米创始人雷军及高管团队,常常通过微博、直播等方式与用户直接沟通,这种“接地气”的沟通方式,打破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隔阂。《超预期》将解读,这种“真诚”与“透明”,是如何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当用户看到,企业高管愿意亲自回复用户的问题,倾听用户的声音,甚至承认产品的不足并承诺改进时,这种坦诚的态度,往往能带来远超预期的情感共鸣,让用户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看见。 4. “内容营销”的价值输出: 除了产品本身,小米还通过各种渠道输出有价值的内容,例如关于科技、生活方式、智能家居应用的科普文章、视频教程等。《超预期》将分析,小米如何将品牌信息巧妙地融入到这些有用的内容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用户。用户在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也对品牌产生了正面联想,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营销方式,往往比硬广更能深入人心。 5. “场景营销”的情感植入: 小米的产品营销,往往不仅仅是展示产品的功能,更是营造一种生活场景,让用户代入其中。《超预期》将剖析,小米如何通过讲述一个个感人的、有趣的故事,来展示其产品如何融入用户的生活,解决用户的问题,提升用户的生活品质。这种“情感植入”式的营销,让用户更容易产生共鸣,将产品与美好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 四、 核心洞察:用户价值最大化与持续惊喜的循环 《超预期:小米的产品设计及营销方法》的核心洞察在于,真正的“超预期”并非一次性的噱头,而是一种持续的、系统化的战略。它建立在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之上,通过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的协同作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以用户为中心: 一切设计和营销的出发点,都必须是用户。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潜在需求,以及他们可能未曾表达的情感期望。 价值的传递与放大: 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的核心价值,通过超越预期的设计和沟通方式传递给用户,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放大这种价值感知。 情感的连接与共鸣: 营销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是建立情感连接。通过真诚的沟通、社群的互动、场景的营造,与用户建立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持续的惊喜与迭代: “超预期”不是终点,而是起点。通过不断的产品迭代、服务升级和营销创新,持续给用户带来新的惊喜,维系用户的新鲜感和忠诚度。 五、 结语:在“预期之上”塑造卓越 《超预期:小米的产品设计及营销方法》并非一本简单的案例分析书,它是一次对“何为卓越”的深刻探讨。它告诉我们,在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仅仅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竞争优势,在于能否超越用户的预期,带来那些让他们感到惊喜、愉悦、甚至感动的产品和服务。 本书的内容,将帮助读者跳出“成本-价格-利润”的传统商业思维,转而拥抱“用户价值-情感连接-口碑传播”的新型增长模式。无论您是创业者,还是企业管理者,抑或是对产品和营销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学习如何在自己的领域中,打造出那些能够让用户由衷赞叹,“原来还可以这样!”的“超预期”产品和体验。 本书的核心目标,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如何将每一次与用户的互动,都转化为一次创造惊喜的机会;如何让产品设计不仅仅是功能性的堆砌,更是情感价值的传递;如何让营销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更是社群的构建和文化的塑造。最终,在“预期之上”,塑造出真正具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卓越。

用户评价

评分

《超预期:小米的产品设计及营销方法》这个书名,一下子就击中了我的“痒点”。小米,这个品牌在我心中,一直都是一个“性价比”和“惊喜”的代名词。我常常思考,它是如何做到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又能将价格压到如此低的水平?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究的绝佳窗口。我非常好奇,在产品设计方面,小米是否有一套独特的“用户导向”的方法论,能够将海量的用户需求转化为切实可行的产品特性?它是否会分享小米在工业设计、材料选择、用户体验优化等方面的具体实践?同时,在营销策略上,小米也总是能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从早期的线上营销,到如今更加多元化的渠道布局,其营销的“艺术”究竟体现在哪里?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解析小米是如何构建其强大的品牌认知度,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传播,让其产品深入人心。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是关于小米的产品和营销,更可能是一种关于如何在数字时代,构建用户信任、驱动品牌成长的思维范式。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小米在“做产品”和“讲故事”方面的精髓,从而为我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启发。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超预期:小米的产品设计及营销方法》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小米之所以能成为如今的科技巨头,绝非一日之功,其背后必然隐藏着一套行之有效的商业哲学和执行体系。我一直对小米在产品创新和用户沟通方面的策略十分关注,认为其在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开发模式上具有开创性。这本书的标题“超预期”,让我猜测其中会探讨小米是如何在产品设计中,不仅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更能触及到他们内心深处隐藏的渴望,从而带来惊喜。同时,在营销方面,小米也总能玩出新花样,从早期的“为发烧而生”到如今更加多元化的市场布局,其营销策略的演变和成功之处,一定值得深入研究。我尤其希望书中能揭示小米是如何在早期迅速积累用户信任和口碑的,以及它如何将用户反馈转化为产品迭代的动力。书中是否会提及小米在品牌定位上的不断调整和深化?以及它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其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又能够适应不同市场的文化和消费者偏好?这本读物,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对小米这家公司的案例分析,更可能是一种关于如何在新经济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智慧结晶,值得每一个关注商业发展的人士细细品味。

评分

《超预期:小米的产品设计及营销方法》这个书名,立刻勾起了我作为科技爱好者和潜在消费者的浓厚兴趣。小米,这个品牌在我心中,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电子产品供应商的形象,它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倡导者,一种极致性价比与用户体验的代名词。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解开了一些长久以来的疑惑。我总是好奇,小米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其独特的产品调性,并且不断推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品。它在用户界面设计上的简洁流畅,在硬件配置上的诚意满满,以及在价格上的“良心”,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相信,这本书一定能深入挖掘这些“表面”之下的核心驱动力。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小米是如何构建其独特的“粉丝文化”,以及如何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与用户建立起一种超越买卖关系的情感连接。这种“连接”,想必是小米能够持续获得用户反馈、不断改进产品的重要源泉。同时,我也对小米在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精细化运作感到好奇,毕竟,没有强大的内部支撑,也难以实现外部的“超预期”。这本书,对我而言,将是一次深入了解小米“黑科技”背后运营逻辑的绝佳机会。

评分

读了《超预期:小米的产品设计及营销方法》这本书的介绍,我感到非常兴奋。小米的成功,在我看来,绝非偶然。它在用户体验和性价比上的极致追求,让无数消费者受益。我一直很好奇,小米是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个如此庞大且多元化的产品生态的?这本书的名字,让我联想到了一种“魔术”般的商业运作。它可能深入剖析了小米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是如何平衡创新与成本,如何快速迭代,又如何将用户的声音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改进。特别是在营销方面,小米的“饥饿营销”、“粉丝社群”等策略,一直被津津乐道。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解读这些策略背后的逻辑,以及它们在不同时期是如何调整和演变的。是否会包含小米在海外市场扩张的策略分析?以及它如何应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竞争?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不仅在于它对小米公司本身的解析,更在于它能够提供一套可供借鉴的学习模型,帮助其他企业理解如何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持续创新,保持竞争力,并最终实现“超预期”的增长。我期待从中学习到小米在产品设计上的“匠心”精神,以及在市场营销上的“巧思”之道,希望能为我自己的工作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路。

评分

这本《超预期:小米的产品设计及营销方法》的书名实在是太吸引人了!“超预期”这三个字,瞬间就勾起了我对小米崛起背后故事的好奇心。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我一直对小米的产品印象深刻,它们总能在性价比和用户体验之间找到一个绝佳的平衡点。从早期的小米手机,到后来层出不穷的生态链产品,小米似乎总能精准地抓住用户的潜在需求,甚至在你意识到自己需要什么之前,它就已经为你准备好了。这本书的标题暗示着,小米不仅仅是靠运气,背后一定有着一套系统性的、深思熟虑的产品设计理念和营销策略。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揭示小米是如何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建立起如此强大的品牌忠诚度。是不是有关于用户参与式产品开发的内容?或者是社群营销的独到之处?我甚至在想,它是否会探讨小米如何将“粉丝经济”玩得炉火纯青,如何将用户从简单的购买者转化为品牌的拥护者和传播者。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企业的案例分析,更可能是一种商业思维模式的启迪,尤其对于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寻求突破的企业家和创业者来说,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我迫不及待想深入了解小米的“超预期”秘诀,看看它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构建起自己的商业帝国,又是如何一次次地超越消费者的期待,成为科技行业的现象级品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