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名称: “兵头将尾”的管理智慧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ISBN号: 9787517107699
装帧: 平装
定价: 49.80元
出版时间:2014-09
版次:1
开本:16
印刷时间:2014-09
印次:1
内容简介:
本书共汇编了108篇文章,主要涉及基层班组长角色认知、班组运营控制管理、班组现场管理、班组人际关系管理以及与班组管理相关的内容等。作者大多是中央企业班组长。是他们结合自身工作经历撰写的管理实践经验。多数案例以“班组概况——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或挑战——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取得的效果——从中得到的管理经验”作为逻辑顺序,文风朴实,语言生动,紧贴实际,体现了中央企业班组长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凝聚了广大班组长的管理智慧。
目录
1.弹道有痕 进取无疆
2.余梦伦班组量化考核管理实践
3.推行“五三二”模式 创新班组管理思路
4.研发新工具 创造新业绩
5.深化班组绩效管理 提升班组管理水平
6.点检定修制度下的现场管理
7.在战胜突发自然灾害的过程中锻炼队伍
8.刘金贵班组的管理经验
9.养兵千日方能决胜一时
10.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成就班组安全生产
11.在“游戏”中做好班组运营控制管理
12.在科技创新实践中提升班组管理水平
13.实施团队“减肥”增效的精细化管理方案
14.六人班组管理百余套大型仪器设备的经验
15.新老结对传帮带 高效拼搏出成果
16.以“四常”管理促质量提升
17.设备技术改造中的班组价值
18.我调度 我卓越
19.客户端装维班组的“1234”管理法
20.实施分层管理 提升服务水平
21.“搬椅子法”——班组管理之执行力的形成
22.阳光总在风雨后
23.利用劳动竞赛平台 打造“学习型班组”
24.提升职工综合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25.突发事故后班组职工情绪安抚及调整
26.创建学习型班组 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27.情凝聚正能量
28.强化班组质量管理建设 践行“低成本运营”理念
29.既要加强台账管理 又要减轻填写负担
30.“提升罗盘班组757货机航线技术保障能力”案例分析
31.使用“CF随身客舱网”提升服务品质
32.将“边缘性工作”细化量化包干到小组
33.提高蓝光播放机主板生产效率
34.推行“三精”管理法 提升班组运营管控能力
35.推进“流水化”作业 践行降本增效
36.小积分 大激励
37.创新让我们走得更远
38.小管理成就大效益
39.细化经济责任制考核 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
40.“金蚁”井站文化引领 赢在执行管理到位
41.操作指令规范化 助推平稳安全生产
42.“生产异常波动”的分析与再分析
43.加强班组运营控制管理
44.学习型班组的建立
45.以人为本 提升班组成员素质
46.提升员工能力 加强团队建设
47.抓好班组安全生产的体会
48.我们的未遂控制“323”法
49.行动学习催化岗位创新
50.只有了然于胸 才能善判全局
51.筑牢班组安全管理防线
52.科研型班组的成长要素:学习、交流、合作
53.“七步带兵法”——助力员工成长
54.小小“违章提醒卡”
55.破茧成蝶的战斗团队
56.依靠信任和耐心带好班组“新兵”
57.于细微处降成本
58.调整作业场地和工位消除等待时间
59.精益办公管理
60.好方法 定成败
61.以5S带动班组文化提升
62.以“素养提升站”为平台 实现提质提能
63.人性化管理成就班组和员工的成功
64.培育独具特色的“一口清”质量管理文化
65.建设标准化服务站 向精益管理要效益
66.抓质量就要一诺千金
67.发挥团队作用 创建“三型”班组
68.创新“师带徒”激励模式
69.班组运营控制管理
70.用“小检查”保“零缺陷”
71.降低门机作业粉尘污染
72.小团队、大集体建设
73.循环水制氯装置技术改造成功实践
74.岗位“菜单”让职工自主管理变简单
75.在“轮值班组长”活动中学习成长
76.班组物料管理
77. “班组之星”评选工作创新与实践
78. “微课程” 大效果
79.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技术改造
80.推动班组实行全员参与和自主管理的实践探索
81.发挥非权力因素在班组管理中的作用
82.运行一值“积分制”管理
83.全员参与班组管理的模式探索
84.案例管理法在班组建设中的应用
85.建设“四心”班组 水润千家万户
86.努力打造团结协作高效执行的团队
87.班组长要善于提升凝聚力
88.有效沟通 提升班组向心力
89.生产二班现场管理
90.班组安全管理
91.加强班组管理 提升工作效率
92.冷处理方法让我化解了同事间工作矛盾
93.班组长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角色认知
94.班组管理无小事 环节疏忽易犯错95.由一场虚惊引发的全员安全管理
96. “自主管理”在新员工培训管理中的应用
97.我对班组长的角色认知
98.培养一线质检员的那些事儿
99.查找自身原因 努力挖潜增效
100.适应新任务 组建新班组
101. “四心”兴旺班组之家
102. “九法”演绎班组故事
103.激发员工活力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104.班组的“家规”和“家训”
105.关于计划调度组的组织改造和效能提升案例
106.妙招推进精益生产
107.师徒携手攻难关
108. “张小燕班”的“流水作业管理”
这本书的名字《兵头将尾》管理智慧,立刻勾起了我对基层管理最真实的回忆。作为一线管理人员,我们每天都扮演着多种角色。一会儿是冲锋陷阵的“兵头”,带领团队完成生产任务;一会儿又要成为上传下达的“将尾”,将上级的指示准确传达并转化为可执行的方案,同时还要把基层的声音反馈上去。这本书的出现,仿佛就是为我们量身打造的。它不讲那些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直面班组长最真实的困境和挑战。我猜想,书中一定会有关于如何提升团队凝聚力、如何有效激励员工、如何解决团队冲突等非常实用的话题。特别是“清华大学中央企业班组长培训班指定教材”这个身份,让这本书的含金量瞬间飙升。要知道,中央企业通常拥有庞大的员工队伍和复杂的管理结构,能够被其官方培训班选为教材,说明这本书的内容一定是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和验证,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高度的专业性。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兵头将尾”的管理之道,让我的团队更高效、更团结,也让我在管理之路上走得更稳健。
评分《兵头将尾》管理智慧,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力量感,给我一种“落地”的感觉。我一直觉得,再宏大的管理理论,最终也要回归到基层,回归到具体的执行层面。而班组长,就是这个基层执行的“核心”。他们承载着企业战略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也连接着员工最直接的工作体验。这本书之所以能成为清华大学中央企业班组长培训班的指定教材,我相信它一定不是那种纸上谈兵的理论文章,而是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检验,提炼出了切实有效的管理经验。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分享一些关于如何激发团队潜能、提升员工积极性的方法。毕竟,一个有战斗力的班组,绝对不是靠命令就能塑造出来的,而是需要班组长用智慧去引导、去激励。这本书会不会谈到沟通的艺术?比如,如何有效地向下传达指令,如何准确地向上汇报问题,又如何处理团队内部的意见分歧?我猜这本书一定会有非常丰富的实操内容,能够帮助班组长们解决在日常管理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让他们不再仅仅是上传下达的“传声筒”,而是真正成为团队的“灵魂人物”,带领大家攻坚克难,实现企业既定的目标。
评分《兵头将尾》这个书名,瞬间就抓住了一个关键点:基层管理者的重要性。这名字就带着一股子“顶天立地”的劲儿,仿佛在说,不论是在前线冲锋还是在后方指挥,总有你不可或缺的位置。我一直认为,一个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往往体现在最基层的执行力上,而班组长,正是这股执行力的直接塑造者和引领者。这本书能够成为清华大学中央企业班组长培训班的指定教材,那绝对不是吹的。它一定涵盖了班组长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各种挑战,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我特别好奇它会如何阐述“兵头”和“将尾”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会讲到如何在这种双重身份下进行角色切换?如何在理解上级意图的同时,又能真正照顾到一线员工的需求?书中会不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培养新人、如何进行绩效评估、如何处理员工的抱怨与不满的具体案例和指导?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给我提供一套完整的“兵头将尾”管理工具箱,让我在面对各种复杂的管理场景时,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带领我的团队创造更大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名《兵头将尾》管理智慧,单看名字就透着一股股扎实的企业管理内涵,仿佛一下子就拉回了那个注重实际、讲究效率的年代。我当初拿到这本书,就被这个别具一格的书名吸引了。它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直指基层管理的核心——班组长。我们都知道,一个企业的机器能够顺畅运转,离不开每一个螺丝钉的精准配合,而班组长,恰恰就是连接着“兵头”和“将尾”的关键人物。他们是上传下达的桥梁,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排头兵,更是凝聚团队士气、激发员工潜能的直接推动者。这本书想必是在这个基础上,深入剖析了班组长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从日常的工作安排、人员沟通、矛盾调解,到如何提升团队整体绩效,乃至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做出最优决策,都给予了细致入微的指导。特别是“清华大学中央企业班组长培训班指定教材”这个标签,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极高的权威性和实用性。这意味着这本书并非一家之言,而是经过了长期实践检验,并被众多企业管理者认可的智慧结晶。我期待它能为我带来一些触及灵魂的启发,帮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管理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找到切实可行的改进方向,让我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真正做到“兵头将尾”的游刃有余,成为一个更出色的管理者。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我猜它一定不是那种高高在上、脱离实际的管理学著作。你看“兵头将尾”这四个字,就非常有画面感,它一下子就描绘出了一个企业基层管理的生态。兵头,就是那些一线执行的士兵;将尾,就是那些运筹帷幄的将领。而“兵头将尾”,很可能就是在强调班组长这个角色,他们既要带领士兵们冲锋陷阵,又要向将领们汇报战况、传递信息,是整个队伍里最忙碌、也最能直接影响战场胜负的关键节点。我特别好奇这本书是如何将这种“兵头将尾”的理念,具体化成可操作的管理方法的。是不是有大量的案例分析?比如,当班组出现人员流动频繁怎么办?当员工之间产生摩擦影响工作效率时,班组长又该如何介入?亦或是,当生产任务突然增加,班组长如何带领团队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高效完成目标?这本书既然被清华大学中央企业班组长培训班指定为教材,那它肯定是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又非常贴合中央企业的实际需求,毕竟中央企业往往规模庞大,管理体系复杂,对班组长的要求也会更高。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解决实际管理难题的“秘籍”,让我在面对那些棘手的问题时,不再束手无策,而是能够运用书中传授的智慧,从容应对,带领我的团队走向更好的发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