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HR手把手教你做绩效管理
作者:郑芳著
ISBN:9787557627058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5-01
印刷时间:2017-05-01
字数:字
页数:275页
开本:16开
包装:精装
重量:399 g
定价:55元
内容简介
本书以绩效管理的流程设计与技术方法介绍为主线,详细地阐述了绩效管理的运行机制,对绩效计划如何制订、绩效辅导如何进行、考核指标如何选取、考核实施如何推进、考核结果如何反馈与应用等绩效管理的各个流程都给出了清晰的技术指导。在行文中,全书采用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图表与工具相结合、方法与案例相结合的编排模式,力求给绩效工作者直接、实用的操作建议。
目录
第1章全面认识绩效管理
(引导案例)
1.1绩效管理概述/005
1.1.1绩效/005
1.1.2绩效考核/007
1.1.3绩效管理/008
1.2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012
1.2.1企业需要/012
1.2.2管理者需要/013
1.2.3员工需要/014
1.3绩效管理的目的/016
1.4绩效管理工具/018
1.4.1综合平衡计分卡/018
1.4.2关键绩效指标法/021
1.4.3目标管理法/023
1.4.4360度考核法/025
1.5绩效管理常见的误区/030
第2章科学制订绩效计划
(引导案例)
2.1绩效计划概述/038
2.1.1绩效计划分类/038
2.1.2绩效计划的内容/039
2.1.3绩效计划的作用/040
2.2绩效计划的制订/042
2.2.1绩效计划的制订原则/042
2.2.2绩效计划的制订流程/043
2.3绩效计划沟通/047
2.3.1绩效计划沟通的内容与方式/047
2.3.2员工绩效目标沟通/048
2.4绩效计划的公示/051
2.5绩效计划书示例/053
2.5.1部门绩效计划书示例/053
2.5.2员工绩效计划书示例/060
2.5.3中层管理者绩效计划书示例/065
2.5.4员工个人绩效计划PBC模板/070
第3章绩效考核指标
(引导案例)
3.1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076
3.1.1绩效考核指标的分类/076
3.1.2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原则/080
3.1.3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程序/082
3.1.4绩效指标的设定方法/084
3.2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设计/090
3.2.1设计指标权重的目的/090
3.2.2指标权重设计原则/091
3.2.3指标权重设计方法/092
3.3绩效衡量标准的设定/094
3.3.1绩效衡量标准概述/094
3.3.2绩效衡量标准的确定方法/096
3.4考核指标体系/099
3.4.1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099
3.4.2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程序/100
第4章绩效辅导
(引导案例)
4.1绩效辅导概述/106
4.1.1绩效辅导的概念/106
4.1.2绩效辅导的目的/108
4.2绩效辅导的内容/112
4.3绩效辅导的方式/114
4.4绩效辅导的技巧/117
4.4.1营造和谐的辅导氛围/117
4.4.2有效地倾听/118
4.5提高管理者的辅导能力/120
4.5.1目标管理能力/120
4.5.2沟通能力/121
4.5.3激励能力/122
4.6绩效辅导沟通记录表/123
第5章绩效考核的*实施
(引导案例)
5.1绩效考核准备工作/127
5.1.1绩效基础理念培训/127
5.1.2绩效考核团队组织/134
5.1.3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138
5.1.4绩效考核周期的确定/141
5.1.5绩效考核实施误区/144
5.2绩效考核体系设计/146
5.2.1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原则/146
5.2.2企业战略目标分解/147
5.2.3编制岗位说明书/148
5.2.4设计绩效考核表/151
5.3绩效考核实施管理/156
5.3.1绩效考核实施流程/156
5.3.2绩效考核启动/157
5.3.3绩效考核信息的管理/159
5.4绩效考核误差规避/166
5.4.1常见误差/166
5.4.2合理规避误差/168
5.5管理层绩效考核/171
5.5.1中基层管理者绩效考核/171
5.5.2高层管理者绩效考核/176
……
第6章绩效反馈与面谈
第7章绩效投诉的处理
第8章合理应用绩效考核结果
附录1企业常用绩效考核指标库/259
附录2企业常用绩效量化考核表/268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人力资源管理并不是一套僵化的规则,而是一门需要智慧和同理心的艺术。作者在书中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探讨,让我看到了它不仅仅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渗透在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细节中。他举例说明,一个积极向上、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是如何通过日常的沟通方式、奖励机制,甚至是办公空间的布局,一点一滴地塑造出来的。书中还讲到了如何处理棘手的员工关系问题,比如对于绩效不达标的员工,不是一味地批评或开除,而是深入分析原因,提供支持和改进机会,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既能帮助员工成长,也能维护团队的稳定性和士气。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书中对“员工敬业度”的解析,不仅仅停留在调查问卷的层面,而是提供了实操性的方法,让HR能够真正地理解员工的需求,从而设计出能够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归属感的激励措施。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处理“冲突管理”时提出的观点,他认为冲突并非完全负面,而是需要有效的引导,将其转化为促进改进和创新的动力。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不仅要懂制度,更要懂人心,要能够站在员工的角度去思考,去创造一个让大家都能发挥最大潜力的工作环境。
评分这本书简直太出乎我的意料了!我一直以为人力资源管理听起来会很枯燥,但作者用一种非常接地气、非常实用的方式把很多看似复杂的概念讲得明明白白。比如,书中关于招聘的部分,我以前总觉得是HR部门的事,跟一线业务没什么关系,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招聘策略如何直接影响到团队的整体效能和企业文化的塑造。它没有直接给我套话,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比如某公司如何通过优化面试流程,从海量简历中精准筛选出真正有潜力的新人,最终扭转了业绩颓势。还有关于员工培训,书中并没有空泛地谈论培训的重要性,而是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员工需求,设计出有针对性、能真正提升技能和工作表现的培训计划,并且如何评估培训效果,确保每一分培训投入都能带来切实的价值回报。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提到了一个“赋能型领导”的概念,强调管理者不仅是发号施令者,更是团队成员的引路人和支持者。这一点让我茅塞顿开,感觉以前在工作中很多管理上的瓶颈,或许正是因为缺乏这种赋能的意识和方法。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理论,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变得更有效率、更具战略性。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这两个概念总觉得是两张皮,一个是管你做得好不好,一个是管你拿多少钱,但这本书却将它们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其内在的逻辑联系。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KPI设置的原则,而是深入剖析了如何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到个人,让每一个员工都清楚自己的工作价值以及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公司贡献力量。他用非常生动的例子,描述了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是如何根据自身特点设计个性化的KPI,并且如何避免常见的“指标陷阱”。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结果导向”和“过程管理”的平衡之道,强调了在追求结果的同时,也要关注员工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成长和学习。在薪酬管理方面,这本书也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发工资”层面,而是详细介绍了不同薪酬体系的设计思路,比如如何构建有竞争力的薪资结构,如何设计绩效奖金和股权激励,以及如何确保薪酬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书中提到了“薪酬的沟通”的重要性,强调了清晰、及时的沟通能够有效化解员工的疑虑,建立信任。这本书让我明白,绩效和薪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企业激励员工、驱动发展的两大核心引擎,只有将它们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出人力资本的最大价值。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同类书籍那样,上来就讲大道理,而是用一种非常“实在”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带领读者去理解和实践人力资源管理。作者在书中对于“人力资源规划”的阐述,让我看到了它并非空中楼阁,而是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紧密相连。他通过大量的案例,展示了如何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预测未来的人才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培养和保留计划。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人才盘点”的深入探讨,它不仅仅是统计一下有多少人,而是深入分析每个人的能力、潜力和发展方向,为企业的用人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书中还详细讲解了“员工关系管理”的各个方面,从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到化解员工的矛盾和纠纷,再到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实操性的指导。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招聘渠道的优化”和“面试技巧的提升”的部分,作者分享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帮助HR更精准地找到合适的人才。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启示是,人力资源管理并非一套僵化的规章制度,而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需要HR不断地思考、实践和创新,才能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打破了我对“人事行政”固有的刻板印象。我一直觉得人事行政就是处理一些日常的杂事,比如考勤、社保、入离职手续等等,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人事行政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以及如何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提升运营效率,优化员工体验。作者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建立高效的行政支持体系,从办公环境的营造,到后勤保障的优化,再到各种行政流程的标准化,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智慧。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员工关怀”的章节,它并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提供了很多具体可行的方案,比如如何设计人性化的福利体系,如何关注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心理健康,以及如何通过各种形式的团队活动,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书中还强调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劳动关系、合规性等方面,作者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帮助企业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最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的是,书中将人事行政与企业战略联系起来,阐述了如何通过精细化的行政管理,为企业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认识到,人事行政工作者并非只是“事务性”的执行者,更是企业高效运转和员工满意度提升的关键推动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