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沙盤遊戲與心理疾病的治療(心靈花園·沙盤遊戲與藝術心理治療叢書)
定價:35.00元
作者:(意)肇嘉 編,張敏 等譯
齣版社: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1
ISBN:9787300200507
字數:184000
頁碼:16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http://product.dangdang.com/22553582.html#catalog (心靈花園:沙盤遊戲與藝術心理治療叢書) http://product.dangdang.com/22588941.html#ddclick?act=click&pos;=22588941_0_1_q&cat;=&key;=9787300146645&qinfo;=4_1_60&pinfo;=&minfo;=&ninfo;=&custid;=&permid;=20140509135604288572839762778840054&ref;=http://search.dangdang.com/?key=9787300140049&rcount;=&type;=&t;=1414110625000&ver;=A 沙盤遊戲中的治愈與轉化:創造過程的呈現(心靈花園:沙盤遊戲與藝術心理治療叢書)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587527.html (心靈花園·沙盤遊戲與藝術心理治療叢書) 心靈大師為您獨奏三部麯!
目錄
章 通過手來理解 伊娃·帕蒂絲·肇嘉
第二章 沙盤遊戲在邊緣型人格障礙治療中的應用 維托·拉·斯貝納
第三章 物質與心靈:一種可行的療法 安德瑞納·納瓦恩
第四章 睏境中的兒童 斯塔法努·瑪瑞努西
第五章 兒童的自性和傢庭原型 弗朗西斯剋·濛特奇
第六章 沙盤遊戲治療中的意象和分析關係 威爾瑪·玻思歐
第七章 犧牲青少年發展過程中的死亡與重生 羅倫佐·比格納米尼
第八章 時間意象:在公共戒毒所的新起點 馬塞勒·莫裏諾
第九章 沙盤遊戲與分析夥伴關係 弗朗科·卡斯特拉納
第十章 論共鳴 茹思·安曼
內容提要
沙盤遊戲療法是目前在中國頗受歡迎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本書是一部能夠反映沙盤遊戲治療進展的著作。著名沙盤遊戲治療師伊娃帕蒂斯肇嘉邀集國際上富有盛名、經驗豐富的數位資深沙盤遊戲治療師參與寫作,包括時任國際沙盤遊戲治療學會主席的茹思安曼和弗朗科卡斯特拉納等。本書介紹瞭采用沙盤遊戲治療較為嚴重的心理疾病,如邊緣型人格障礙、藥物或酒精依賴、人格失調和自戀型人格障礙以及各種身心疾病等的個案。
文摘
暫無相關內容
作者介紹
伊娃帕蒂斯肇嘉,曾擔任國際沙盤遊戲協會秘書長,為資深榮格心理分析師、沙盤遊戲治療師。
這本書的行文風格可以說是非常古典而富有哲理性的,它不像市麵上很多流行心理學讀物那樣追求通俗易懂和快速見效,反而更像是在進行一場漫長而深入的對話。作者對於概念的界定非常審慎,常常會引用大量的跨學科的理論支撐,這使得整個論述體係顯得異常堅實。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探討復雜人性議題時所保持的那種冷靜和客觀,沒有過多的情感渲染,而是側重於結構和功能層麵的分析。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來,反復思考其中的一些關鍵論點,甚至需要查閱一些補充資料來更好地理解其引用的背景。這種需要主動投入精力的閱讀過程,反而加深瞭閱讀的體驗,讓人感覺自己不僅僅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在與一位智者共同探索真理。
評分我對這本書中關於“意象”和“原型”的探討最為著迷。作者並沒有將這些概念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通過大量生動的案例和富有詩意的描述,將它們具象化瞭。那些關於夢境、神話和藝術作品的分析,簡直就像是一場視覺與心靈的盛宴。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試圖構建一種橋梁,連接起個體經驗與人類共同的心理遺産。書中對某些特定象徵意義的解讀,提供瞭全新的視角,讓我對日常生活中那些習以為常的事物産生瞭全然不同的理解。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是非常美妙的。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好,時而緊湊有力,時而舒緩悠長,如同音樂的變奏,牢牢抓住瞭讀者的注意力。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和排版確實有其獨到之處,那種沉穩的色調和簡潔的字體搭配,一下子就給人一種專業而又不失親和力的感覺。我記得翻開第一頁時,作者的序言部分就讓我印象深刻,他用非常凝練的語言勾勒齣瞭一個宏大的圖景,似乎在引導讀者進入一個深邃的思維空間。尤其是一些關於符號象徵和集體潛意識的闡述,讀起來非常引人入勝,仿佛打開瞭一扇通往內心深處秘密的窗戶。雖然我閱讀這本著作的初衷並非完全為瞭學術研究,但其邏輯的嚴謹性和論證的細緻程度,即使是對非專業人士來說,也是一種享受。書中對某些心理現象的描述,那種抽絲剝繭般的剖析能力,讓人忍不住想要一遍又一遍地迴味。每一次重讀,都能發現新的層次和更深的含義,這大概就是一本優秀著作的魅力所在吧。
評分坦白說,初次接觸這本書時,我有些擔心其內容的晦澀難懂,畢竟涉及的理論框架相當龐大。然而,作者在構建這些復雜理論時,展示瞭驚人的駕馭能力。他巧妙地設置瞭一些“錨點”,幫助讀者在迷宮般的理論體係中找到方嚮。那些穿插在正文中的類比和比喻,非常精妙且恰如其分,使得原本抽象的心理機製變得可感可知。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值得稱贊,層層遞進,環環相扣,讀完一個章節後,總能帶著清晰的脈絡進入下一個主題,很少齣現知識點之間的脫節感。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提供瞭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塑造瞭一種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
評分這本書的字體選擇和紙張質量都體現齣一種對讀者的尊重。在如今快節奏的閱讀環境下,能拿到一本這樣用心製作的書籍,本身就是一種享受。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曆史淵源的追溯,作者似乎並不滿足於當下的解釋,而是努力去探尋這些心理現象在人類文明長河中的起源和演變。這種曆史縱深感,極大地提升瞭作品的厚重感和權威性。每一次捧讀,都像是在進行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與那些偉大的先驅們進行思想的碰撞。這本書的整體氛圍是沉靜而富有啓發性的,它不急於給齣標準答案,而是鼓勵讀者進行更深層次的自我探尋和反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