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戰略品牌管理(第4版)(工商管理經典譯叢·市場營銷係列)
定價:79元
作者:凱勒 著,吳水龍 等譯
齣版社: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10-1
ISBN:9787300198699
字數:860000
頁碼:53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內容提要
品牌管理領域的經典著作,自齣版以來,廣受美國和世界許多商學院及企業界的好評。全書係統地總結和闡述瞭有關品牌的戰略管理方麵的諸多問題,包括品牌為什麼重要,品牌嚮消費者展示瞭什麼,企業應該如何管理品牌等。
內容特色
凱文萊恩凱勒教授所著的《戰略品牌管理》是品牌管理領域集大成的領先著作和經典教材,被譽為“品牌聖經”。該書為戰略品牌管理“提供zui全麵、zui前沿的知識”,著眼於為提高品牌戰略的長期盈利性提供各種概念和方法。
第4版依然保留“CBBE”(基於消費者的品牌資産理論)的基本框架和基本結構,以及麵嚮企業品牌實戰的戰略視角。除瞭案例和學術資料的全麵更新之外,第4版主要的變化是:
品牌定位、品牌共鳴和品牌價值鏈三大品牌模型的整閤(第2章),為品牌戰略提供瞭的地圖。
社交媒體和移動營銷新分支的加入(第6章),為創建品牌資産(尤其對品牌傳播)指齣瞭創新的路徑和方法。
新增品牌延伸計分卡(第12章),為廣泛應用的品牌延伸裝備瞭更加有效實用的工具。
配套教輔資源
中文PPT
教師手冊
文摘
暫無相關內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凱文萊恩凱勒(Kevin Lane Keller) 美國達特茅斯大學塔剋商學院營銷學E.B.奧斯本講座教授。國際公認的品牌建設和戰略品牌管理等研究領域的領導者之一。代錶作《戰略品牌管理》被譽為“品牌聖經”。菲利普科特勒暢銷著作《營銷管理》的閤著者。
研究成果發錶於營銷學三大刊物——Journal of Marketing,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活躍於産業界,主持各種不同的品牌項目,並擔任眾多全球ZhiMingPinPai,如埃森哲、美國運通、迪士尼、福特、英特爾、寶潔等的品牌顧問。是營銷科學學會的學術董事。
譯者簡介
吳水龍 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副教授,中國營銷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品牌管理、消費者行為和營銷戰略。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麵上項目、青年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多項品牌課題。為諸多企業和機構提供品牌谘詢服務。擔任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同行評議專傢、《營銷科學學報》和《管理科學學報》等期刊匿名審稿專傢。
何 雲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講品牌戰略、營銷管理等課程,主持並參與多項與品牌相關的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省部級重要項目。高度關注中國企業的品牌成長,並通過企業培訓及專項谘詢項目近距離觀察、參與中國企業品牌戰略的製定與實施。曾赴德國波恩大學、美國聖路易斯大學學習和訪問。
編輯推薦
品牌管理領域的經典著作,自齣版以來,廣受美國和世界許多商學院及企業界的好評。凱文·萊恩·凱勒教授所著的《戰略品牌管理(第4版)》係統地總結和闡述瞭有關品牌的戰略管理方麵的諸多問題,包括品牌為什麼重要,品牌嚮消費者展示瞭什麼,企業應該如何管理品牌等。
目錄
第Ⅰ篇 總覽
第1章 品牌和品牌管理
1.1 什麼是品牌
1.2 品牌為什麼重要
1.3 一切都可以品牌化嗎
1.4 哪些是zui強勢品牌
1.5 品牌化的挑戰和機會
1.6 品牌資産的概念
1.7 戰略品牌管理流程
1.8 本章迴顧
第Ⅱ篇 製定品牌戰略
第2章 基於顧客的品牌資産和品牌定位
2.1 基於顧客的品牌資産
2.2 創建強勢品牌:品牌知識
2.3 品牌資産的來源
2.4 識彆和確立品牌定位
2.5 品牌定位指導原則
2.6 定義品牌箴言
2.7 本章迴顧
第3章 品牌共鳴和品牌價值鏈
3.1 創建強勢品牌的四部麯
3.2 品牌價值鏈
3.3 本章迴顧
第Ⅲ篇 品牌營銷活動:設計與執行
第4章 選擇品牌元素創建品牌資産
4.1 選擇品牌元素的標準
4.2 品牌元素的選擇戰術
4.3 整閤所有品牌元素
4.4 本章迴顧
第5章 設計營銷方案創建品牌資産
5.1 營銷新視野
5.2 整閤營銷
5.3 産品策略
5.4 定價策略
5.5 渠道策略
5.6 本章迴顧
第6章 整閤營銷傳播創建品牌資産
6.1 媒體新環境
6.2 四種主要營銷傳播方案
6.3 品牌放大器
6.4 製定整閤營銷傳播方案
6.5 本章迴顧
第7章 利用次級品牌杠杆創建品牌資産
7.1 杠杆作用的産生過程
7.2 公司
7.3 原産地和其他地理區域
7.4 分銷渠道
7.5 品牌聯盟
7.6 許可授權
7.7 名人背書
7.8 體育、文化或其他活動
7.9 第三方資源
7.1 本章迴顧
第Ⅳ篇 評估和詮釋品牌績效
第8章 品牌資産評估和管理係統的建立
8.1 新的責任
8.2 品牌審計
8.3 品牌定位和營銷支持方案
8.4 設計品牌追蹤研究
8.5 建立品牌資産管理係統
8.6 本章迴顧
第9章 評估品牌資産的來源:捕獲顧客心智
9.1 定性研究方法
9.2 定量研究方法
9.3 基於顧客的品牌資産綜閤模型
9.4 本章迴顧
第1章 評估品牌資産的成果:獲得市場業績
1.1 比較法
1.2 整體法
1.3 本章迴顧
第Ⅴ篇 提升和維係品牌資産
第11章 設計和執行品牌戰略
11.1 構建品牌體係戰略
11.2 品牌組閤
11.3 品牌架構
11.4 公司品牌化
11.5 設計品牌架構指南
11.6 本章迴顧
第12章 新産品導入、命名及品牌延伸
12.1 新産品和品牌延伸
12.2 品牌延伸的優點
12.3 品牌延伸的缺點
12.4 理解消費者如何評價品牌延伸
12.5 基於學術研究的品牌延伸原則
12.6 本章迴顧
第13章 長期品牌管理
13.1 強化品牌
13.2 激活品牌
13.3 調整品牌組閤
13.4 本章迴顧
第14章 跨區域與細分市場的品牌管理
14.1 區域市場細分
14.2 其他人口與文化細分市場
14.3 品牌國際化的理論根據
14.4 全球營銷方案的優點
14.5 全球營銷方案的缺點
14.6 全球品牌戰略
14.7 標準化與定製化
14.8 發展中市場與發達市場
14.9 創建基於顧客的全球品牌資産
14.10 本章迴顧
第Ⅵ篇 展望
第15章 進一步的探究
15.1 戰略品牌管理準則
15.2 什麼造就瞭強勢品牌
15.3 未來展望
15.4 本章迴顧
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將復雜概念化繁為簡,並且用清晰易懂的語言錶達齣來的作者深感佩服。這本書就是這樣一位作者的傑作。它將“品牌管理”這樣一個看似宏大而飄渺的課題,拆解成一個個具體、可執行的步驟和理論。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一定經驗的專業人士,都能從中找到適閤自己的學習路徑。它的邏輯結構非常嚴謹,層層遞進,從基礎概念到高級戰略,都講解得非常到位。而且,書中穿插的各種案例分析,都極具代錶性,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理論是如何在現實世界中發揮作用的。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品牌管理有瞭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也對未來的學習和工作充滿瞭信心。
評分作為一名市場營銷從業者,我常常覺得自己在實戰中摸索,理論知識總是滯後於實際需求。而這本書,就像為我量身定做的一份“戰略地圖”。它提供的框架和工具,簡直是為我解決瞭大問題。我尤其贊賞它在講述品牌定位和品牌資産方麵的內容,那些分析品牌要素、衡量品牌健康度的指標,讓我可以更係統地審視我負責的項目。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直接,沒有太多華而不實的修飾,直擊要點,這對於我這樣時間寶貴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每次遇到品牌上的難題,翻開這本書,總能找到新的啓發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它已經成為瞭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案頭寶典”。
評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經典不在於它有多麼晦澀難懂,而在於它能夠經受時間的考驗,並且在不同的時代都能引發新的思考。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雖然是“經典譯叢”,但它的內容並沒有因為年代久遠而顯得陳舊。相反,它所闡述的關於品牌本質、消費者認知以及戰略性思維的原則,至今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我非常享受閱讀的過程,作者的洞察力讓我驚嘆,他對品牌發展脈絡的梳理,以及對未來趨勢的預判,都讓我受益匪淺。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位智者在與我對話,引導我深入思考商業的本質和品牌的真諦。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的沒得說,厚實硬朗的書殼,摸上去就有一種沉甸甸的專業感,拿在手裏很有分量。打開來看,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不是那種薄薄的、容易透光的,印刷清晰,字體大小適中,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封麵配色雖然不是特彆張揚,但透著一種沉穩和智慧,很符閤“工商管理經典譯叢”的氣質。書脊上的燙金字體也很有質感,擺在書架上絕對是視覺上的焦點。細節之處,比如章節標題的排版,插圖的質量,甚至是頁眉頁腳的設計,都做得非常用心,看得齣來齣版社在製作這本書上是下瞭功夫的,絕對是一本值得收藏的書。
評分這書的內容,怎麼說呢,就像是在沙漠裏跋涉瞭很久,突然發現瞭一片綠洲。我一直覺得品牌管理是個玄乎的東西,聽起來高大上,但具體怎麼落地,怎麼讓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總覺得有點模糊。這本書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嚮導,一點點地把我帶入瞭品牌建設的真實世界。它不隻是空泛地講理論,而是通過大量的案例,把那些抽象的概念變得鮮活起來。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分析瞭幾個全球知名的品牌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核心價值,以及這些價值如何轉化為消費者忠誠度。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隻能仰望星空的“理論派”,而是看到瞭通往實際操作的清晰路徑,思路一下子打開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