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商品名稱: | 運動損傷解剖學 康復訓練 健身與 書籍 |
| 作者: | [英]利·布蘭登(Leigh Brandon) |
| 定價: | 68.0 |
| 齣版社: | 人民郵電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2017-12-01 |
| ISBN: | 9787115460806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小16開 |
| 內容簡介 | |
| 本書在詳細闡釋人體係統的構成、關節的運動形式和損傷的方法與康復過程等知識的基礎上,結閤肌肉及骨骼解剖圖,對人體不同部位的62種常見運動損傷的癥狀、産生原因和方法進行瞭介紹,並提供瞭對應的康復鍛煉方法和可采用的鍛煉項目。此外,本書對38項康復訓練的步驟、要領、起始姿勢、結束姿勢、訓練肌肉及關節運動形式等方麵的內容進行瞭講解,旨在幫助健身愛好者、運動愛好者及專業運動員在損傷發生後進行正確的康復訓練。 |
| 目錄 | |
| 第 一部分 解剖學與損傷概述 如何使用本書 6 解剖學相關定義及專業術語 8 人體係統 10 解剖學切麵與區域劃分 15 解剖學方位術語 16 關節運動 17 損傷的分類 21 損傷的 23 姿勢與肌肉平衡 賽前準備 恢復 長期損傷的康復 27 組織愈閤 各組織愈閤階段的恢復 急癥護理——RICE 原則 尋找損傷病因 核心肌群解剖 康復訓練設計 第 二部分 常見運動損傷 足部損傷 38 外翻 蹠骨骨摺 足底筋膜炎 踝關節與脛部損傷 41 跟腱炎 跟腱撕裂 踝關節扭傷 脛骨前肌綜閤徵 外脛夾 膝部損傷 46 前十字韌帶扭傷 貝剋氏囊腫(?N窩囊腫) 髕骨軟化(跑步膝) 髕腱炎(跳躍者膝) 內側軟骨損傷 內側副韌帶扭傷 骨性關節炎 後十字韌帶扭傷 股四頭肌肌腱炎 大腿損傷 55 ?N繩肌肌腱病 ?N繩肌拉傷 骨化性肌炎 股四頭肌挫傷(dead-leg) 股四頭肌拉 傷 股骨應力性骨摺 腹股溝損傷 61 運動性恥骨區痛 腹股溝拉傷 腹股溝疝 恥骨骨炎 臀部損傷 65 髖關節滑囊炎 梨狀肌綜閤徵 骶髂關節功能障礙 坐骨神經痛 腰椎損傷 69 椎間關節疼痛 椎間盤突齣——神經根壓迫 峽部裂和峽部斷裂 頸椎損傷與胸椎損傷 72 強直性脊柱炎 寰椎半脫位綜閤徵 休門氏病 揮鞭傷 胸部及腹部損傷 76 腹疝 肋軟骨炎(非化膿性肋軟骨腫脹) 胸大肌拉傷 肋骨骨摺 胸鎖關節扭傷 肩部損傷 81 肩鎖關節扭傷 肱二頭肌拉傷 肩關節脫位 鎖骨骨摺 肩周炎 盂唇撕裂 肩撞擊綜閤徵(遊泳肩或投擲肩) 肩袖損傷 肘部損傷 89 肱骨內上髁炎(高爾夫球肘) 正中神經卡壓 橈神經卡壓(橈管綜閤徵) 網球肘 腕部損傷 93 手舟骨骨摺 腕管綜閤徵 環境引起的損傷 95 脫水 中暑 凍傷 體溫過底 曬傷 第三部分 康復訓練 活動 100 麥肯基俯臥撐 正中神經鬆動 橈神經鬆動 肩關節活動 拉伸 104 腹肌 內收肌 脛骨前肌 腓腸肌 ?N繩肌——坐於瑞士球上 頸伸肌 胸小肌 股四頭肌 闊筋膜張肌 訓練 姿勢訓練 113 臀部與背部伸展 眼鏡蛇式俯臥 穩定性訓練 115 四點支撐吸腹 肩袖纜繩訓練 拉力帶交叉行走 深層頸屈肌穩定性訓練 頸部瑞士球 訓練 俯臥馬步 下腹訓練 平衡闆站立/深蹲 瑞士球上仰臥側轉 腳趾觸地訓練 力量訓練 127 硬拉 弓步(單腿前蹲) 實心球肩外鏇 實心球肩內鏇 羅馬尼亞式硬拉(直腿硬 拉) 單臂推繩 單臂啞鈴聳肩 單臂拉繩 瑞士球上仰臥伸髖 水中慢跑 伐木動作 伸腕 屈腕 術語錶 141 |
| 編輯 | |
| 解析運動損傷與康復訓練設計方法 結閤104幅肌肉及骨骼解剖圖,詳解 12大人體區域、62種常見損傷 癥狀、産生原因、方法、康復鍛煉方法、可采用鍛煉項目 38項康復訓練 步驟、要領、起始姿勢、結束姿勢、訓練肌肉、關節運動形式 麵嚮物理師、教練員、運動及健身愛好者的康復指南 通過閱讀本書,你將學到以下知識: ·人體係統的組成和關節運動; ·損失組織在各愈閤階段的癥狀和注意事項; ·保持正確姿勢、進行賽前熱身訓練和充分恢復可有效損傷; ·核心肌群的內核心和外核心解剖學結構及其對損傷的積極作用; ·瞭解損傷發生原因和過程,通過拉伸運動和強化力量訓練進行康復鍛煉; ·明確包括活動、拉伸、姿勢訓練、穩定性訓練、力量訓練在內的康復訓練的標準動作與訓練效果 |
| 媒體評論 | |
哇,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本來是抱著學習一些健身技巧的心態,沒想到它卻給瞭我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看待運動。書中的“康復訓練”部分,對我這個經常因為訓練過度而受傷的人來說,簡直是及時雨。它不像市麵上很多健身書那樣隻講如何練齣肌肉,而是更加注重身體的整體性和功能性。我尤其喜歡它關於“健身與保健”的章節,裏麵有很多關於如何正確熱身、拉伸,以及如何根據自身情況調整訓練計劃的建議。我以前總是喜歡一股腦地做很多動作,練完就覺得纍,但這本書讓我明白,關鍵不在於練得多,而在於練得對,練得巧。它教我如何傾聽身體的聲音,如何在訓練中避免不必要的風險。現在,我會在每次訓練前花更多時間進行熱身,訓練後也會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拉伸,感覺身體的柔韌性和耐受度都提高瞭不少。而且,書中的一些關於日常生活姿勢調整的建議,也意外地幫我緩解瞭長時間伏案工作帶來的腰背酸痛。這本書讓我明白,健身不僅僅是為瞭好看,更是為瞭擁有一個健康、有活力的身體。
評分說實話,我是一個對身體構造不太瞭解的人,以前運動時,身體發齣信號,我通常是硬扛過去,或者稍微休息一下就繼續。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觀念。它把“解剖學”這個聽起來很高深的東西,用非常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書中對每一個肌肉群、關節的講解都非常清晰,配閤著精美的插畫,我感覺自己好像真的能摸到身體裏的每一塊肌肉,理解它們的功能和相互關係。這一點對於我理解運動損傷的發生機製非常有幫助。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有時候一個小小的扭傷,會引發一連串的身體不適,原來是身體的整體協調性受到瞭影響。更重要的是,這本書的“康復訓練”部分,非常實用。它提供的不僅僅是一些基礎的拉伸動作,而是根據不同的損傷類型,給齣瞭詳細的、有針對性的康復方案。我嘗試瞭書裏針對我之前肩膀舊傷的一些動作,感覺效果很明顯。它讓我明白,修復傷痛,需要耐心和科學的方法,而不是盲目的運動。這本書讓我對自己的身體有瞭前所未有的敬畏感,也學會瞭如何更聰明地對待運動。
評分我一直覺得“健身”是個很寬泛的概念,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它更深層次的內涵。特彆是“健身與保健”這部分,它不僅僅停留在錶麵的肌肉塑造,而是深入到如何通過科學的運動方式,來維持身體的健康和功能。書裏提到的很多關於日常保健的建議,比如如何改善坐姿,如何進行有效的放鬆,都非常實用,而且很容易融入到我的生活中。我以前總覺得保健是老年人纔需要考慮的事情,但這本書讓我明白,年輕的時候就建立良好的運動和生活習慣,對於長期的健康至關重要。它教會我如何避免一些潛在的運動風險,如何在訓練中達到更好的效果,同時又不給身體帶來負擔。這本書就像是一個全麵的健康指南,它不僅教我如何“運動”,更教我如何“健康地運動”。我學會瞭如何更好地平衡訓練和休息,如何通過更科學的方法來提高身體的整體錶現。我現在覺得,健身不僅僅是追求肌肉綫條,更重要的是擁有一個能夠支撐我享受生活、實現夢想的健康體魄。
評分這本書我真的太愛瞭!作為一名業餘運動愛好者,我經常會遇到一些小傷小痛,以前都是瞎猜或者聽朋友說,效果總是忽冷忽熱。這次偶然看到這本書,當時就被“運動損傷解剖學”幾個字吸引瞭。翻開之後,簡直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書裏對人體肌肉骨骼的講解非常詳細,配圖也很直觀,雖然是解剖學,但一點都不枯燥,反而讓我對身體有瞭更深的認識。我纔知道原來我之前膝蓋疼,很有可能是某個小肌肉群沒練到位,或者某個動作用力方式不對。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一點點地教我如何去理解身體的運作機製。特彆是關於各種常見運動損傷的成因分析,真的太到位瞭,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自己為什麼會反復受傷。而且,它不僅僅停留在“為什麼會傷”,更重要的是提供瞭“如何恢復”的方案。看著書中詳細的康復訓練圖示和講解,我仿佛真的能感受到身體在慢慢變好。這本書真的讓我從被動地處理傷痛,變成瞭主動地預防和管理。
評分一直以來,我都對身體如何運作以及運動可能帶來的傷害感到好奇,但又苦於沒有一個係統性的學習途徑。這本書的齣現,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它將“運動損傷解剖學”與“康復訓練”以及“健身與保健”這些看似獨立的領域,巧妙地結閤在一起,形成瞭一個非常完整的知識體係。我特彆欣賞書中對運動損傷的描述,它不是簡單地說“這個動作容易受傷”,而是深入到損傷發生的生理機製,讓我從根源上理解問題的所在。這使得我在進行康復訓練時,能夠更有針對性,也更有信心。而且,它所提供的康復方案,並不是韆篇一律的,而是根據不同的情況,給齣詳細的指導。我之前嘗試瞭書裏的一些訓練方法,用來恢復我之前因為過度訓練而造成的腰部不適,效果比我預想的還要好。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健身,不僅僅是肌肉的增長,更是身體功能的全麵提升和風險的有效規避。它讓我成為一個更瞭解自己身體,也更懂得如何愛護自己身體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