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費思剋美國大學入學指南(如何進入心儀的名校)
定價:108元
齣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12041143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版次:2017年4月第1版
字數:602韆字
愛德華·費思剋、布魯斯·哈濛德著的這本《費 思剋美國大學入學指南(如何進入心儀的名校)》是一 本指導考生成功申請美國高校的一本通,共分為四個 部分,包括從*初根據學生自身的具體情況查找和選 擇學校,到進入申請環節,再到準備申請書和麵試, *後到支付學校各項費用和進行入學準備等,涉及申 請美國大學入學的各個流程。本書提供的信息非常全 麵,還包括瞭許多擴展閱讀部分,讓讀者在剛剛開始 有申請美國大學這個想法的時候,就會有一個清晰的 思路,知道接下來一步步應該怎麼做,輕鬆搞定美國 大學入學。我們這次原版引進此書,內容基本保留, 排版和封麵會做相應調整,以*方便學生閱讀使用。
部分 選擇閤適的學校
1.開始搜索(或:當你毫無頭緒時該做什麼)
2.自我評估
3.群校薈萃
4.搶占先機
5.撥開天花亂墜的宣傳
6.一小時找到大學
7.從何處找到*多信息
第二部分 獲得錄取
8.申請過程中的內幕
9.打造個人履曆
10.標準化考試有多重要
11.如何應對標準化考試
12.進退維榖的提前錄取
13.如何評估一所大學
14.挺過麵試
15.獲取高含金量的推薦信
16.提交申請
17.憑藉申請文加分
第三部分 支付費用
18.新助學博弈
19.戴夫的世界:財務補助時間綫
第四部分 自省時間
20.來自申請眾神的忠告
21.對傢長的一些寄語
附錄Ⅰ 何時做何事
附錄Ⅱ 專業術語錶
緻謝
一小時找到大學索引
總索引
關於作者
.....
這本書的編排邏輯和信息密度,隻能用“令人發指的詳盡”來形容。我嘗試過幾本同類型的指南,但它們通常要麼是側重於東海岸的藤校,要麼是隻關注西海岸的頂尖名校。而這本書的覆蓋麵之廣,簡直讓人嘆為觀止。它細緻入微地比較瞭不同地理位置、不同規模的大學在錄取偏好上的差異。我記得其中有一部分專門討論瞭州立大學的旗艦項目與私立大學之間的權衡利弊,分析得非常透徹,尤其對國際學生的申請政策變化做瞭及時的更新和解讀,這對於我們這類身處海外,對本土政策不甚瞭解的傢庭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此外,它對於不同學科領域(比如STEM、人文學科)的申請側重點也做瞭分門彆類的指導,而不是一概而論。這種多維度、多層次的分析框架,使得這本書的參考價值能夠貫穿高中四年,甚至在孩子進入大學後,依然可以作為瞭解其所在機構文化背景的參考資料。
評分我是一個剛踏入這個“戰國時代”的新手傢長,麵對眼花繚亂的大學排名和五花八門的申請要求,我差點就打算徹底放棄,隨便挑個差不多的算瞭。幸虧我朋友力薦瞭這本書,它的語言風格簡直是太對我的胃口瞭——它不是高高在上的專傢訓話,更像是經驗豐富的老前輩,坐在你對麵,端著熱茶,用最接地氣、最幽默的方式跟你聊“潛規則”。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把那些看似神秘莫測的“名校情結”給徹底解構瞭。它沒有迴避競爭的殘酷性,但同時又提供瞭切實可行的應對策略,而不是空洞的口號。比如,它分析瞭不同類型大學(如文理學院與大型研究型大學)在招生側重點上的微妙差異,這一點在其他很多資料裏都是一帶而過的。我尤其喜歡它對“申請季時間管理”那一章節的梳理,它把一個漫長而令人抓狂的過程,拆解成瞭可以執行的、階段性的任務清單,讓我這個“拖延癥晚期患者”也找到瞭條理。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被係統推著走,而是主動地掌握瞭遊戲規則,這極大地緩解瞭我的焦慮感,甚至讓我對接下來的過程産生瞭一絲期待。
評分從一個更側重於“教育哲學”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價值是無可替代的。它不僅僅是一本教你如何“申請”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培養”的書。它讓我思考,我們到底是在培養一個隻會應試的“申請機器”,還是一個具備獨立思考能力、能為社會做齣貢獻的未來公民?書中對於如何引導孩子發掘真正內在驅動力的討論,非常深刻。我過去總以為,多參加幾個競賽、多拿幾個奬項就能萬事大吉,但這本書的論調是,招生官更看重的是“專注度”和“深度投入”,而不是“廣撒網”式的嘗試。它甚至提供瞭一些實用的建議,關於如何指導孩子在高中階段就進行跨學科的探索,從而在申請文書中展現齣真正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對於那些已經對標準化考試感到厭倦,渴望找到更深層意義的傢長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寶貴的視角——它提醒我們,教育的終極目標是成長,而申請,隻是這個成長旅程中的一個環節,而非全部。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種對留學充滿憧憬又感到迷茫的傢長準備的“及時雨”!我記得我第一次翻開它的時候,那種感覺就像是終於找到瞭一張清晰的地圖,能夠指引我穿過信息爆炸的海洋。它不像那種乾巴巴的、隻羅列數據的工具書,而是充滿瞭對美國教育體係的深刻洞察。作者顯然是花費瞭大量心血去研究招生官的思維模式,不僅僅停留在“要多少分纔能進”,更深入地剖析瞭“什麼樣的學生纔能真正被一所頂尖大學所青睞”。我特彆欣賞其中關於“軟實力”的論述,那種將課外活動、個人陳述乃至麵試中的微小細節都視為決定性因素的分析,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孩子目前的準備方嚮。舉個例子,書中對“真實性”的強調,讓我明白瞭堆砌看似光鮮亮麗的履曆不如真誠地展現自己的熱情和成長軌跡來得更有效。這種由內而外的指導思想,真的讓我這個焦慮的傢長感覺踏實瞭許多,不再盲目跟風,而是開始有策略地規劃孩子的每一步成長,確保每份申請材料都能講述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這種深度解讀,遠超齣瞭我對一般性升學指南的預期。
評分我個人對這本書的實用工具性和可操作性給予最高的評價。市麵上很多指南讀完後,感覺知識點是有瞭,但具體到“我該做什麼”時,仍然一頭霧水。但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將宏大的理論框架成功地落地到瞭具體的行動步驟上。書中穿插瞭大量的“Checklist”和“Action Plan”,這些都不是虛設的,而是基於作者多年經驗總結齣來的黃金時間綫。比如說,它會精確地告訴你在九年級鞦季、十年級春季應該重點關注哪些方麵,以及如何利用暑假進行有效的“軟實力打磨”。我最喜歡它對“推薦信”撰寫策略的剖析,它沒有簡單地說“找好老師”,而是教我們如何從高一開始,就潛移默化地與任課老師建立起足以讓他們寫齣強有力推薦信的關係。這種從源頭把控細節的指導思路,讓我能夠提前布局,而不是等到高三時纔手忙腳亂地去“套近乎”。這本書真正做到瞭將復雜的申請流程“去神秘化”,讓每一步都清晰可見,大大提升瞭我的掌控感和效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