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跟孔子,他們兩個所說的道理,都是相同的。孔子告訴你,要做好人;老子告訴你,不要做壞人,都是一樣的。老子特彆重視這個同,把它叫作玄同。玄同是老子一個很重要的觀點。玄同是什麼意思?就是大傢看起來不同的,在他看起來都相同,這就是很玄妙的地方,我們要慢慢去體會。
內容簡介我們每次想到老實人的時候,都覺得老實人很吃虧。為什麼?因為我們老受聰明人的氣,老上聰明人的當。其實這種想法也是錯誤的。老子一直告訴我們:“反者,道之動。” 任何事情,你都要反過來想。 為什麼?因為我們就是返迴,返迴*宇宙。人一到*宇宙就清楚,一到相對宇宙就糊裏糊塗瞭。老實人雖然被聰明人欺負,但是他專門吃老天爺,那不很愉快嗎?聰明人專門吃老實人;老實人吃不瞭聰
明人,他就放心地吃老天爺;老天爺沒有事乾,專吃聰明人。“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它告訴我們,天道沒有親戚關係的觀念,它是一視同仁的,但是它會常與善人,也就是會經常照顧老實人。 老實人不是笨,隻是知道*後的結果是一樣的。吃虧就是占便宜。
馬馬虎虎不馬虎,含含糊糊不含糊,隨隨便便不隨便。 這三句話代錶中國人,是非常神妙的。中國人講馬馬虎虎,其實是很好的意思,不是壞事。含含糊糊不是真糊塗,是裝糊塗。中國人*喜歡裝糊塗,看到假裝沒看到,知道假裝不知道,為的就是不要讓對方太難過,稍微照顧一下他的麵子。隨隨便便一點兒不隨便,小事隨便,怎麼樣都好,大事要有原則,一點兒不容隨便。 我們是難得糊塗,忙中偷閑,苦中作樂。 這個就叫一陰一陽之謂道。
中國人聽人傢的話都是將信將疑的。除非大傢交往很久,沒有什麼利害關係,纔會完全相信,否則的話我們都會懷疑他後麵的動機。交情的深淺決定一個人講話的程度,過去的中國人一嚮是交淺不言深。不像現在的人,什麼話都講,其實這樣對我們很不利。隨時被人傢抓到把柄,後麵他要做什麼,你都不知道。所以我還是那一句話, 防人之心永遠是不可無的,害人之心是*不可有的。 我們始終是兩句話一起講。
我們學習《道德經》,慢慢明白玄同的道理,就會把吉凶的觀念撇開,因為隻講陰陽你就很不得瞭瞭。我們隻重視陰陽的變化,不要去講吉凶。吉凶是你自己找來的,陰陽纔是天然的。
作者簡介 曾仕強 中央電視颱《百傢講壇》主講人 旅遊衛視《泰學》欄目首席主講人 山東教育衛視《名傢論壇》主講人 東方衛視《世界文明講壇》首席主講人 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 颱灣興國管理學院首任校長 著有:《易經的奧秘2》《易經的奧秘》《易經的智慧》係列;《鬍雪岩的啓示》《孝經給現代人的啓示》《孝就是道》《坤道》《為官之道》《大學之道》《曾仕強詳解道德經》《長安傢風》等上百部著作 目 錄一 偏道傾嚮
1何謂道學
2道心惟微
3人生來有偏道傾嚮
4人生的z終目的是求得好死
二 如何修道
1天地之仁在於天長地久
2推拖拉中藏玄機
3道生萬物而不宰
4吃虧就是占便宜
5老實人纔是真正的聰明人
三 有與無
1無中生有,復歸於無
2學則不固,擇善固執
3玄同的奧妙
四 品德修養
1無是那隻“看不見的手”
2眼見未必為實
3以道觀物,天人閤一
4常迴歸道心纔會長久
五 功成不居
1“對待”的觀念
2道永恒變動
3反者道之動
4順應民意是為聖人
5聖人無為,功成不居
六 人道與天道
1損有餘而補不足
2虛掉心中的執念
3聖人為腹不為目
4修內杜外
七 上善若水
1道以衝虛為用
2嚮水學習好修道
3觀水習治國
八 知的智慧
1知常曰明
2不齣戶知天下
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4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九 人生三寶
1無我方謂慈
2遵道貴德方能儉
3不爭纔能成大器
十 法治與德治
1修德以彌補法治之不足
2知足的滿足纔是永久的滿足
3法治要提升為德治
十一 養生之道
1養生的秘訣
2呼吸之道
3靜坐之要
十二 山醫命蔔相
1何為山醫命蔔相
2何為風水
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其文字本身,更在於它所激發和構建的認知體係。它像一把鑰匙,開啓瞭我對傳統文化中“天道”運行規律的全新理解。我感覺自己的思維模式正在發生微妙的轉變,不再僅僅局限於綫性邏輯和功利主義的視角去審視世界。這種對“圓融”和“變通”的體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在處理人際關係和職業決策時的心態。每一次閤上書捲,心中都會留下一種開闊和豁達的感覺,仿佛看問題的維度被拓寬瞭,不再執著於一時的得失。這本書為讀者提供瞭一個穩定、深邃的精神錨點,讓人在紛繁蕪雜的世事中,依然能保持一份從容和定力。
評分關於養生和延年益壽的論述,這本書的處理方式堪稱藝術。它沒有落入市麵上那些誇大其詞的“秘方”窠臼,而是迴歸到《道德經》中對生命本源的尊重和對自然規律的順應。曾老師強調的“恬淡虛無”、“緻虛極,守靜篤”,被闡釋為一種身心閤一的調和之道。讀完後,我深刻體會到,真正的養生並非外部物質的堆砌,而是一種內在的平衡與寜靜的維持。這種寜靜,能夠有效地對抗現代社會帶來的焦慮和耗損。他引導讀者去關注呼吸的深度、情緒的起伏,這些看似微小的細節,構成瞭健康長壽的堅實基礎。這部分內容讀起來非常舒緩,讓人有一種洗滌心靈的感受,是現代人對抗“心力交瘁”的一劑良方。
評分這本書在闡釋“兵機”的部分,尤其讓我感到驚喜。我原本以為以《道德經》這樣一部經典的哲學著作,其軍事思想的探討會是蜻蜓點水,或者流於概念化。但曾教授的分析卻極為透徹和係統,他巧妙地將道傢的“柔弱勝剛強”、“不爭之爭”等核心理念,轉化為現代組織戰略和競爭博弈中的智慧。閱讀這部分內容時,我腦海中不斷浮現齣諸多現實案例,纔發現原來那些看似矛盾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纔是最高境界的謀略。這種將古代智慧與現代應用場景無縫對接的能力,顯示瞭作者深厚的學養和極強的洞察力。它不僅僅是讓你瞭解古代的軍事思想,更是提供瞭一套可以應對現代復雜環境的底層邏輯框架。
評分曾仕強的解讀視角,如同清晨穿過山榖的第一縷陽光,既有穿透力,又帶著一種溫暖的人文關懷。我讀過不少關於《道德經》的注釋,但很多往往過於晦澀,或者陷入瞭純粹的哲學思辨,讓人望而卻步。然而,這本書的精彩之處在於,它將老子的深奧哲理,用非常貼近生活和現實的語言娓娓道來。他沒有刻意去拔高玄妙的境界,而是將“道”落實到日常的為人處世、組織管理乃至個人心性的修煉上。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進行一場深入的對話,那些曾經似懂非懂的句子,在結閤瞭曾教授的闡述後,豁然開朗,仿佛自己也觸摸到瞭那個“無為而無不為”的精髓。這種由淺入深,由錶及裏的講解方式,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觸《道德經》的讀者,也能輕鬆領會其神韻。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裏就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質感,絕非市麵上那些輕飄飄的印刷品可比。尤其是那個贈送的書法版《道德經》,簡直是點睛之筆。我一直覺得,文字本身除瞭承載思想,它作為一種藝術形態,其美感也同樣重要。翻開來看,紙張的選取和油墨的擴散都處理得恰到好處,閱讀體驗極佳,長時間盯著看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書中的排版布局也頗具匠心,章節之間的留白處理得非常到位,既保證瞭信息的高密度,又不至於讓人感到壓迫。裝幀的堅固程度也讓人放心,相信即使是經常翻閱,這本書也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而且,側邊裁切的工藝精細,拿在手上有一種被精心對待的感覺,這無疑提升瞭閱讀的儀式感,讓人更願意靜下心來品味其中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