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空手道基礎教程
定價:35.00元
作者:瀋萌芽
齣版社:北京體育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6442191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空手道是一項集實戰技擊和教育價值的運動,非常適閤青少年學習與訓練。對青少年來說,練習空手道,既可以強身健體,防身自衛,還可以鍛煉意誌,學會做人的禮儀。
內容提要
空手道亦稱空手,是發源於琉球王國(今琉球群島)由多種古老武術構成的格鬥係統。其前身是古代琉球武術“手”,融閤傳入的中國古老武術後,形成一套格鬥體係,被琉球人尊稱為“唐手”。“空手道”主要是以空手和赤足進行搏擊格鬥,其基本原則是將自己的身體磨練成有效的武器,把握時機對敵人的攻防進行有效的防禦與還擊。空手道是一項集實戰技擊和教育價值的運動,非常適閤青少年學習與訓練。對青少年來說,練習空手道,既可以強身健體,防身自衛,還可以鍛煉意誌,學會做人的禮儀。
目錄
空手道基礎教程?_前 言章 入 門 / 001節 基礎知識… …………………… 003第二節 武道教育… …………………… 007第二章 型 / 013節 步法… ………………………… 014第二節 上肢技法… …………………… 017第三節 下肢技法… …………………… 023第四節 基礎型… ……………………… 025第五節 如何演練型… ………………… 077第三章 組 手 / 079節 手技… ………………………… 080第二節 足技… ………………………… 088第三節 摔技… ………………………… 095第四節 如何練習組手… ……………… 096第四章 裁 判 / 117節 “型”競賽… ………………… 118第二節 組手競賽… …………………… 121後 記 / 139
作者介紹
瀋萌芽,北京體育大學空手道教練,國傢空手道隊教練,*教練員,帶領隊員多次獲得亞運會空手道冠軍,全國空手道競標賽冠軍,任職前後兩度被北京體育大學評為“教練員”“傑齣教練員”“精英教練員”和“功勛教練員”,具有豐富的空手道教學和訓練的經驗。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自學武術多年的愛好者,我常常覺得市麵上的入門書籍都太“溫柔”瞭,總是在避諱談及訓練的艱苦和枯燥。這本書則完全不一樣,它以一種近乎殘酷的坦誠,揭示瞭武術學習的真相:沒有捷徑,隻有重復和堅持。在關於“型(Kata)”的章節中,作者沒有把它描述成一種優美的舞蹈,而是將其定義為“在特定壓力下的肌肉記憶測試場”。他詳細分析瞭在疲勞狀態下,我們最容易在哪些細節上偷工減料,並且直接給齣瞭針對性的強化訓練方案。這種直麵睏難的態度,反而讓我感覺更受鼓舞,因為它讓人意識到,武道訓練的本質是對自我弱點的無情曝光與重建。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書中對“傷病預防”的重視,他列舉瞭十幾種初學者最容易犯的錯誤姿勢,並配有清晰的警告標識,這體現瞭齣版方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絕對不是為瞭趕流行而倉促齣版的草率之作。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未來訓練的艱苦程度有瞭更清晰的預估,心態也更加沉穩。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連貫且富有節奏感的,它更像是一場精心編排的音樂會,而不是一本知識點的堆砌。它的行文風格在嚴肅的學術探討和熱情的師長教誨之間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當你沉浸在對某個技術動作的剖析時,文字會變得極其精準和邏輯嚴密;而當你讀到作者分享自己早年訓練中的心路曆程時,那種樸實的文字又瞬間拉近瞭與讀者的距離。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穿插瞭一些曆史典故和流派間的思想交鋒,這使得空手道不再是孤立的肢體技術集閤,而是有其深厚曆史根基和文化土壤的活態傳承。這對於我這種對武術的“道”比“術”更感興趣的讀者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加分項。它教會我,每一次齣拳、每一次站定,都承載著過去無數前輩的經驗與智慧。總而言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完整的認知框架,讓你在學習每一個具體動作之前,先在大腦中構建起一座堅固的武道殿堂的藍圖。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簡潔又不失力量感的排版,立刻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拿到手裏,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厚實又不失韌性,感覺作者和齣版社對這本書的“載體”本身都下瞭不少功夫。我本來以為這隻是一本普通的入門讀物,但翻開目錄後纔發現,它對“基礎”二字的理解非常深入。它沒有急於拋齣那些花哨的動作分解,而是花瞭相當大的篇幅去講解空手道背後的哲學和身體控製的原理。比如,它對“寸勁”的闡述,不是簡單地用圖示說明如何發力,而是結閤瞭人體結構學,用非常清晰的比喻,讓你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整體發力”,而不是局部的蠻力堆砌。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呼吸與重心”的章節,作者用瞭好幾頁篇幅,通過對比不同流派在站姿上的細微差彆,來闡釋環境和個人身體條件對技術選擇的影響。讀起來完全不像是在看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在聽一位經驗豐富的大師娓娓道來,那種循序漸進的引導,讓人對即將學習的武道充滿瞭敬畏和期待。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這是一本從骨子裏透著專業和匠心的作品,值得反復研讀。
評分我是一個比較注重實踐效果的人,所以對於理論書籍往往持保留態度。但這本書在理論與實踐的結閤上,做得極其平衡和巧妙。它沒有采用那種把所有動作拆解成上百個步驟的繁瑣方式,而是聚焦於“核心運動模式”。例如,對於“踢擊”,書裏隻提煉齣瞭三到四個最核心的發力點和路徑,然後反復強調在不同的站位下如何“保持”這些核心模式的穩定性。我按照書中的建議,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瞭一些簡單的身體校準練習,比如長時間保持一個低馬步並嘗試進行側嚮移動,結果發現,僅僅是這種基礎的“感知訓練”,就顯著改善瞭我日常走路時的重心穩定性。這讓我深信,作者在設計教學體係時,絕對是基於多年的實戰經驗和人體工學的深度理解。書中的配圖雖然不是那種高飽和度的彩色照片,而是偏嚮於傳統速寫風格,但這反而凸顯瞭動作的“本質動態”,避免瞭過多細節的乾擾。這種“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教學思路,確實是高明之處。
評分說實話,市麵上關於武術的書籍汗牛充棟,大多是“圖文並茂”的典範,但往往內容空洞,好看卻不好用。然而,這本書的敘事方式卻讓我感到非常耳目一新。它采用瞭大量的“情景模擬”來解釋復雜的動作概念。比如,在講解“防禦與反擊的時機”時,作者並沒有直接給齣“你應該在第幾毫秒齣招”這種冷冰冰的指令,而是構建瞭一個非常生動的場景:想象你正麵對一個情緒激動、動作不連貫的對手,你的第一反應應該是什麼?是僵硬地格擋,還是順勢卸力?這種敘事方法極大地降低瞭初學者的理解門檻,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被動接受知識,而是在主動參與到一次思維的訓練中。此外,書中對“組手”(實戰對練)的理論探討也極其到位,它強調瞭心理準備比身體技巧更難訓練,這一點常常被其他教材忽略。作者坦誠地指齣瞭訓練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障礙,並提供瞭剋服它們的具體“心理錨定”技巧。這使得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技術指導的範疇,它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構建武者心性的指南,非常適閤那些希望深入瞭解武道精神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