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3岁入园期,陪孩子顺利走进幼儿园
定价:38.00元
作者:马利琴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582103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独立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美好礼物。
孩子入园,你准备好了吗?
孩子又哭又闹,不去幼儿园怎么办?孩子入园后不吃饭怎么办?孩子在幼儿园总尿裤子怎么办?孩子不跟别的小朋友玩儿怎么办?……书中将家长关心的与入园有关的热点或难点问题逐一进行分析,并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1.入园心理准备——应该如何说才能让宝宝对幼儿园心驰神往
幼儿园里有长长的滑梯,有可爱的毛绒玩具,有酷酷的小汽车,有温柔的老师、新的小朋友、有趣的儿歌,有各种各样的彩笔,有美味的蛋糕……给孩子描绘幼儿园,帮宝宝在心里建立美好的幼儿园形象,消减孩子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勾起她的好奇心,一步步引导宝宝从不想去幼儿园,到接受幼儿园,再到向往幼儿园。
2.入园技能准备——3岁宝宝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能力水平
孩子会不会简单阅读,注意力能集中多长时间,会不会清晰表达自己,能不能辨识常见的物体和图画等,书中详细讲述了3岁宝宝应该会做的事。
3.入园习惯培养——走入幼儿园,孩子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自理能力
早早帮助孩子培养一些好习惯:自己穿衣服,大小便自己去、自己洗手,自己吃饭、自己整理书包、学会排队……这些好习惯能帮孩子更好地融入幼儿园,也有助于孩子独立自主性格的养成。
4.入园语言准备——幼儿园也是个小社会,孩子的语言能力是否达标
看到喜欢的小朋友,会和他打招呼吗?尿裤子了,怎样请老师帮忙?如何跟别的小朋友介绍自己?书中较全面地展示了幼儿园生活的典型场景,告诉宝宝如何跟人交往、寻求帮助。
5.入园行动准备——在孩子的入园后,家长就可以交出接力棒了吗
静等花开不等于撒手不管,父母要做坚定的支持者和积极的参与者。信任老师,重视与老师的沟通;以事实为据,消除孩子对老师的偏见;配合老师工作,积极参加幼儿园活动等,做好家园共育。
内容提要
3岁左右的孩子,将迎来自己的第 一个集体生活——幼儿园。如果说三岁之前的家庭生活重视的是孩子的自然成长,那么上了幼儿园之后,家长就要关注孩子的行为、心理、能力、品格、学习等方面的开发了。只有在幼儿园阶段将孩子的各项素质都培养起来,孩子上小学,乃至将来的人生才会轻松一些。
《3岁入园期,陪孩子顺利走进幼儿园》针对当下很多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出现的种种问题,如一去幼儿园就哭、不睡午觉、不和其他孩子玩、总是尿裤子、不会吃饭、胆子小……凡此种种情形,给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引导孩子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
目录
作者介绍
马利琴 ,从事一线教育工作多年,现致力于家庭教育、儿童心理等方面的研究,对相关热点问题有着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在多种期刊杂志发表评论、随笔百余篇。至今已出版多部家庭教育类作品,深受家长的好评。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毕竟“3岁”这个阶段的心理变化太快了,很多书的内容可能很快就过时了。但我发现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情境模拟”的能力。它不仅仅告诉你“要多抱抱孩子”,而是具体到“当孩子在分享玩具时表现出强烈的独占欲,你应该在带他去幼儿园的路上如何用故事来解释分享的意义”。我特别喜欢它提供的那些“绘本推荐清单”,这些书单是跟着具体的入园准备任务绑定的,比如推荐了某几本关于“第一次离开妈妈”主题的绘本,并给出了每本绘本适合阅读的年龄段和讨论的重点方向。这为我省去了大量自己筛选材料的时间。书中讨论到如何与幼儿园老师建立“盟友关系”的部分,我读完后立刻去实践了,那种基于尊重和平等对话的沟通方式,让第一次和老师交流的我,从内心的自卑和紧张,转变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合作姿态。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是任何空洞的鼓励都无法带来的。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行动指南”,而非“心灵鸡汤”。
评分我是一个比较注重科学育儿的妈妈,市面上很多关于“入园准备”的书籍,要么讲得太泛泛而谈,要么就是纯理论堆砌,读起来晦涩难懂。但这本《3岁入园期,陪孩子顺利走进幼儿园》的结构设计非常精巧,它采用了“时间轴”和“主题化”相结合的方式。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把入园准备细分成了“心理建设期”、“实地考察期”和“分离焦虑应对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Checklist”。我喜欢它里面穿插的那些“家长自测小问卷”,比如“你的分离焦虑指数有多高?”这种互动性很强的小工具,能让你立刻聚焦到自己的问题上。而且,它不只关注孩子的情绪,还花了大量篇幅来讨论“如何处理你和配偶在育儿理念上的分歧”——天啊,这简直是直击灵魂的提问!我和我先生在这件事上意见就不太统一,这本书成功地搭建了我们沟通的桥梁。它强调的是“家庭整体步调的一致性”,而非简单地把责任推给孩子。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晓畅,逻辑清晰,读起来毫不费力,就像在听一场高质量的线上讲座,但又更具深度和人情味。
评分作为一个全职妈妈,我对“过渡期”的敏感度可能比上班族家长要高得多,因为我每天都要面对孩子最直接的情绪反馈。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它对“父母情绪管理”的强调,这一点很多同类书籍都处理得比较表面。它非常细致地分析了父母在孩子入园分离时,内心深处涌现出的那种“失落感”和“被替代感”,并坦诚地告诉我们,这些情绪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不把这些“我们自己的问题”投射到孩子身上。作者甚至建议家长们在孩子入园的第一个月里,每周给自己安排半天“独处时间”,专门用来处理自己的情绪“垃圾”。这种对成人心理健康的关注,让我感到被深深理解和支持。它没有把我们塑造成完美的、无所不能的父母形象,而是承认我们也会感到疲惫和迷茫。读完后,我感觉我不仅是学会了如何送孩子上幼儿园,更是重新审视并接纳了自己作为母亲的角色转变,这收获远超我当初对一本“入园准备书”的预期。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让我这个“视觉动物”感到非常舒适。很多育儿书为了塞进更多内容,字体小得像蚂蚁,让人压力山大。但这本书的留白恰到好处,配色柔和,经常会有一些用不同字体、不同颜色的方框标注出来的“重点提醒”或“专家观点节选”。这使得我可以在忙碌的碎片时间里,快速捕捉到核心信息,不需要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啃。我注意到它在处理“孩子拒绝吃饭”或“午睡困难”这类经典难题时,引入了一些蒙特梭利和瑞吉欧教育理念的影子,但它没有生硬地搬运概念,而是将这些理论巧妙地转化为适用于家庭环境的微小实践。比如,它建议家长在家中设置一个“安静角”,专门用于模拟幼儿园的午休环境,这个简单却充满智慧的建议,帮我成功度过了上周的试睡难关。它的分量感恰到好处,不算太厚,但内容密度极高,真正做到了少即是多,而且每一页都有干货。
评分天哪,这本书简直是为我们这种焦虑的“新手爸妈”量身定制的!我女儿刚满三岁,前阵子一提到幼儿园就哭闹不止,我老公还特地请了年假准备陪她适应,结果我们俩比她还紧张。翻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非常温暖、带着点手绘风格的插图,一下子就把我的心安定下来了。它不像那种高高在上的教育理论书籍,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又特别温柔的邻家长辈在跟你拉家常。作者用非常朴实的语言,把入园前可能遇到的各种“小插曲”都预演了一遍,比如孩子拒绝穿园服、早上赖床不起、或者一到午休时间就找妈妈哭……这些细节真是太真实了,让我感觉终于有人懂我的崩溃了。特别是关于如何和老师沟通建立初步信任感的那一章,我印象特别深刻,它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开场白”,避免了我在见到老师时手足无措的尴尬。读完后,我立刻信心倍增,不再觉得自己是孤军奋战。这本书的重点不是如何“逼迫”孩子去适应,而是如何“引导”我们大人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