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好父母 好孩子:卢勤30年家教精华 |
| 作者 | 卢勤 |
| 定价 | 26.80元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 ISBN | 9787544741873 |
| 出版日期 | 2013-10-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00Kg |
| 内容简介 | |
本书是作者做知心姐姐几十年帮助孩子、指导家长经验的大全。怎样培养孩子人生中的重要品质——爱心、责任感、自信?怎样培养孩子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孩子如何学习才能终身受益?怎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有哪些教育误区?对于孩子成长中至关重要的主题,本书根据当代家庭的特点,提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家教理念,总结出父母和孩子实现双赢沟通、共同成长的诀窍。 作者卢勤是一位成功的母亲,又是全国少年儿童的知心姐姐,她倾听过无数少年朋友的悄悄话,深知他们的欢乐与苦恼;她又能理解年轻父母的心情,以过来人的身份,向他们点明孩子成长中的秘密,因此成为连接孩子和父母的独特桥梁。本书针对当代家庭教育中极易遇到的问题,融合娓娓动听的故事讲述,以贴近儿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写作风格,总结出很多切合实际的家教理念和方法,是父母和孩子可以共读的成长宝典。 |
| 作者简介 | |
| 卢勤,原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辑,现为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卢勤长期主持《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栏目,被广大少年儿童及父母热情地称为“知心姐姐”。她以亲切、平易、认真、深情及特色的亲和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守护着孩子们心中的希望。曾获中国新闻工作者高奖韬奋新闻奖、中藤国际育儿奖、联合国颁发的支持儿童杰出成就奖,并获全国少年儿童工作者、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巾帼建业标兵等称号。 卢勤的著作都是超级畅销书,总发行量超过700万册,荣获国家第六届、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等多种大奖。卢勤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数千场,是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传媒栏目的常邀嘉宾,深受千万家长和孩子的爱戴。 |
| 目录 | |
| 序一 家庭教育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 序二 重要的是教孩子学会做人 引言 我们拥有同一个名字 章 当代家庭“三人行” 1. 我们是怎样的一代 孩子渴求现代父母 父母渴求现代家教 社会渴求现代人才 2. 父母的误区 心理误区——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给孩子 定位误区——当母爱变成“母害” 形象误区——妈妈爸爸总是享乐 行为误区——你是好妈妈还是差妈妈 语言误区——家庭亮起的“红灯” 3. 孩子的渴求 渴求平等——小孩为什么不爱逛商店 渴求尊重——给孩子心灵空间 渴求朋友——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渴求倾听——倾听孩子说话 渴求沟通——走进孩子的心灵 渴求赏识——学会赏识孩子 渴求肯定——肯定是孩子生命中的阳光 渴求保护——家庭是孩子的港湾 4. 沟通的双赢诀窍 让孩子倾诉——坐下来听 和孩子平视——蹲下来看 与孩子商量——相互尊重 让孩子决定——学会选择 给孩子写信——巧妙表达 替孩子着想——留点面子 放孩子出去——认识社会 向孩子道歉——说声对不起 向孩子学习——能者为师 第二章 父母的“去”与“留” 1. 丢掉补偿心 找回平常心 2. 丢掉反常心 找回正常心 3. 丢掉虚荣心 找回责任心 4. 父母给孩子的真正财富 妈遗产 爸爸的体验 5. 无价的礼物 6. 富翁的新招 第三章 让孩子学会关心学会爱 1. 从生命出发的爱 2. 无情的果子自己吃 3. 懂得回报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大家为什么爱吕鑫 4. 我们应该怎样爱孩子 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 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 用爱的语言鼓励孩子 用爱的渴望调动孩子 用爱的细节感染孩子 把童心童趣还给孩子 播种爱,传播爱 5. 在爱中施展管教 6. 把爱的机会还给孩子 第四章 责任感让孩子独立懂事 1. 从对自己负责开始 2. 种下责任的种子 3.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 让孩子自己决定 5. 生日,父忧母难日 6. 对儿子说“一切全靠你了” 7. 对女儿说“要温柔善良” 8. 理想不可少 9. 地球孩子责任大 捡与扔 管住自己的嘴 手拉手,捡回一个希望 请你像我这样做 第五章 打开自信大门的四把金钥匙 1. 赏识的力量——相信你能行 2. 信任的力量——你很重要 3. 发现的力量——你是奇迹 4. 评价的力量——你真棒 第六章 将孩子引向快乐人生 1.“太好了!” 面对自己说声“太好了!” 面对他人说声“太好了!” 面对困难说声“太好了!” 2. 我能行! 相信自己行——哇,我能行! 祝贺你能行——嘿,你真棒! 告别“我不行”——快,飞走吧! 3. 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 受助的快乐 助人多快乐 手拉手交朋友 4. 珍惜孩子的次成功 5. 让家里洋溢快乐的氛围 善待自己——保持好心态 善待孩子——成为好朋友 善待家人——扮演好角色 第七章 学会生存 培养能力 1. 培养选择能力——人生三大选择 2. 培养承受能力——正视挫折和不幸 3. 培养竞争能力——告别嫉妒 4. 培养社交能力——成功社交三大秘诀 5. 培养合作能力——学会微笑和赞美 6. 培养听说力和行动力 会倾听的耳朵 会说话的嘴巴 会操作的双手 会走路的双脚 7. 学会保护自己 8. 学会大声说“不” 9. 学会勇敢 第八章 学会学习 终身受益 1. 要学会思考 2. 谁来解答孩子的为什么 3.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4. 会观察的眼睛 5. 怎样专心致志 6. 请别打扰孩子 7. 要严守时间 8. 把时间交给孩子 第九章 学会自我管理AB面 1. 文明礼貌三句话——写给孩子 2. 中日孩子公德对比的刺激——写给父母 3. 文明行为三件事——写给孩子 4. 帮孩子管住自己——写给父母 5. 待人接物三原则——写给孩子 6. 把热情传递给孩子——写给父母 7. 知法守法——写给孩子 8. 说话不算数的家长没威信——写给父母 |
| 编辑推荐 | |
| 少年儿童的“知心姐姐”卢勤为小朋友们、家长们和老师们献上了一份精美的礼物。卢勤同志以她贴近儿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写作风格,对大家十分关心的少年儿童教育的重大课题,娓娓动听地讲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好父母好孩子》总发行量突破5000000册,连续两年雄居开卷全国畅销书文教类排行榜榜首。她相信孩子、信任孩子,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可贵的积极因素,发扬这些积极因素就有助于克服消极因素。她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积极因素,并且善于培育这种积极因素。她热情鼓励孩子树立自信,把这种自信看做克服困难、挫折,抵御不良诱惑的强大动力。她重视培育孩子的责任感,培育孩子的爱心,在这个基础上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她懂得人的正确认识归根到底只能来源于实践,因此必须设计各种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实践活动,让孩子自己在实践中经受磨炼,增长才干,得到体验,而不能只靠片面的灌输。 |
| 文摘 | |
| 序言 | |
作为一个在职妈妈,时间碎片化是常态,我常常在工作和家庭之间疲于奔命,感觉自己永远在“救火”而不是在“规划”。因此,我对任何宣称能提高效率、优化亲子互动质量的方法都充满兴趣。这本书的篇幅适中,如果内容组织得当,应该能让我快速抓住重点。我特别希望作者能分享一些关于“高质量陪伴”的秘诀。我们都知道陪伴很重要,但“有效陪伴”才是关键。有时候我陪孩子写作业,心神却还在想着明天的工作邮件,孩子自然能感觉到我的敷衍。这本书如果能教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出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全然关注的时刻,那简直是雪中送炭。比如说,晚餐时间,如何把它从一个沉默的吃饭过程,变成一个积极、开放的交流时刻?我倾向于那些注重“内在驱动力”的教育理念,比起外部的奖励和惩罚,我更希望孩子能培养出对学习的热情和对自我负责的态度。这本书的“精华”二字,让我相信它会直击这一核心。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的装帧有一种老派的精致感,不是那种追求潮流的轻薄印刷,而是让人愿意捧在手里细细阅读的质感。这种厚重感,在我看来,也暗示了其中内容的深刻性。我对“好孩子”的定义,不仅仅是成绩好,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健全和抗挫折能力。现在的社会竞争太激烈,孩子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我非常担心我的孩子未来能否承受住失败和批评。因此,我期待这本书能深入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这本书有没有关于如何鼓励孩子从失败中学习,而不是害怕失败的实用建议?比如,在孩子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挫折后,父母应该扮演一个“啦啦队长”的角色,还是一个“冷静的分析师”?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个平衡点,让我既能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又不至于成为阻碍他独立成长的“保护伞”。这本书的出版社似乎也很有名,这进一步增强了我对内容权威性的信任。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真是直击人心啊,一看到“好父母好孩子”这几个字,心里就咯噔一下,感觉被点到了。我最近正好在琢磨怎么跟家里的那小家伙更好地沟通,尤其是在他进入青春期之后,我们俩之间的“代沟”似乎越来越明显了。以前总觉得,只要我提供吃穿不愁,学习上也多加督促,应该就能算是合格的父母了吧?读了这本书(我是在书店随便翻到的,但被书名吸引住了),虽然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是封面上那种沉稳、充满智慧的气息,就让我对其中蕴含的教育理念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非常具体、可操作的策略,而不是空泛的说教。比如,当孩子因为考试失利而情绪低落时,我该如何引导,才能既安抚他的情绪,又不至于让他产生“父母只是在敷衍我”的疏离感?我特别关注那种能够真正触及孩子内心深处的交流方式,那种不是用说教的口吻,而是像朋友一样平等对话的技巧。这本书的厚度也挺可观的,说明内容一定很扎实,不像有些育儿书只讲理论,不接地气。我期待它能帮我建立一种更健康、更互相尊重的亲子关系模型,让“好孩子”的成长建立在“好父母”的智慧引导之上,而不是一味的压力和控制。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风格非常朴素,没有花哨的插图或鲜艳的色彩,这反而给我一种很可靠、很专业的感觉。我通常对那些封面做得花里胡哨、内容却浮于表面的书很警惕,但这一本,它的沉稳感让我觉得作者是真正沉下心来做研究、做总结的。我注意到书脊上印着作者的名字——卢勤,这个名字我之前在一些教育论坛上隐约听说过,似乎是一位资深的教育工作者。我个人非常看重经验的积累,30年的家教精华这个宣传语,让我相信这绝不是新手上路的摸索心得,而是经过时间检验、无数案例打磨出来的智慧结晶。我最头疼的就是如何处理孩子对电子产品过度沉迷的问题,现在的孩子几乎都离不开手机和平板,这成了我们之间冲突的导火索。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如何平衡“数字生活”与“现实生活”的艺术,既不采取“一刀切”的粗暴禁止,又能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和孩子一起设定界限、并让他们心甘情愿遵守的有效方法,那这本书的价值就无可估量了。
评分说实话,我对市面上很多“鸡娃”类的书籍已经感到审美疲劳了。它们往往把教育简化成一个公式:多做题=好成绩=好未来,这种功利化的导向让我感到窒息。我希望这本书,基于卢勤老师30年的经验,能提供一种更人文、更注重孩子“精神世界”培养的视角。我尤其关注家庭氛围的营造。一个充满爱、理解和安全感的家庭,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环境。这本书会不会涉及到父母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如何处理夫妻间的教育分歧?因为我知道,父母自身的不稳定,是影响孩子最大的隐形因素。如果父母自己都焦虑不堪,又如何能指望孩子心平气和地学习和成长呢?我期待它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前辈,把我拉到更高的维度,让我看到教育的长期价值,而不是只盯着眼前的分数和排名。这本书的“精华”二字,让我相信它会聚焦于那些真正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教育真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