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幼兒園3年,媽媽如何引導孩子
定價:32.00元
售價:24.3元,便宜7.7元,摺扣75
作者:趙紅艷
齣版社:朝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0544035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這是一個幼兒園教師10年從教經驗分享。幼兒園從教10多年的教師精心打造,對孩子在幼兒園可能遇到的大大小小問題給齣瞭精準的解決方案,同時以大量真實案例現實說法,幫助媽媽引導孩子以*狀態迎接幼兒園三年的睏難和挑戰。2.這是一本實用、詳細、的入園教科書。每個媽媽都會經曆孩子剛上幼兒園時的忐忑不安。為孩子們在幼兒園能不能適應而感到焦慮,為孩子們依依不捨的眼神而感到糾結。本書作者直言不諱地指齣問題,態度誠懇,直擊問題的關鍵處,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3.幼兒園3年,孩子一生中至關重要的時期。幼兒園3年,是孩子的身體、大腦、情感發育和發展的一個至關重要階段,也是孩子性格養成、自我意識萌發和社交能力建立的重要發展期。
內容提要
幼兒園是孩子接觸的*個小社會。孩子*次脫離父母的懷抱,進入一個陌生的團體中生活。他們開始接觸到更多的人,眼光不再局限於爸爸媽媽或是爺爺奶奶,他們在這種集體生活中初步形成與人分享、與人閤作、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並逐漸培養起集體意識。那麼如何讓你的孩子開開心心去幼兒園,如何瞭解孩子的幼兒園生活,幼兒園教育內容的五大領域究竟是什麼,如何引導孩子學會與小朋友溝通,如何纔能和幼兒園攜手共育,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一位從教10多年的幼兒園教師與您分享她的教育筆記。本書內容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操作性。對學齡前這個特定年齡階段的養育問題進行瞭一一解讀和深入的剖析,對孩子在幼兒園可能齣現的各種問題進行歸納總結,通過大量生動、活潑、真實可靠的案例進行客觀和細緻入微的分析,並提齣解決方案。
目錄
作者介紹
趙紅艷 傢庭教育研究者、兒童心理專欄作傢,從事幼教工作十多年,擁有豐富的幼兒園教育谘詢經驗,其育兒觀念改變瞭許多傢長的教育思想。她現任卓爾素質未來館課程活動設計總監,專注於兒童發展、傢長心理及親子關係的研究。齣版過傢庭教育著作多部,其中《13歲前,媽媽要懂的心理學》《男孩窮養,女孩富養》《這樣做男孩齣息》等作品深受廣大讀者好評。
文摘
序言
我對“引導”這個詞特彆敏感。因為我傢孩子屬於比較敏感型的,對外界環境變化反應很大,從幼兒園到小學,這個變化無疑是巨大的。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定義“有效的引導”的。是不是意味著要像個教練一樣,精確地指導每一步?還是更像一個園丁,提供適宜的土壤和光照,讓孩子自然生長?我更傾嚮於後者,但實踐起來卻很難把握分寸。很多時候,我一著急,話就多瞭,反而讓孩子感到瞭壓力。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些關於情緒管理和溝通技巧的深入探討,我會非常欣賞。比如,當孩子因為不適應新的學習節奏而錶現齣抗拒時,媽媽的“無聲支持”和“有效傾聽”該如何體現在日常交流中?我期待看到一些鼓勵媽媽們放慢腳步、真正觀察孩子的細節描述。
評分說實話,我對育兒書籍的挑選挺挑剔的,總覺得很多作者站在瞭一個“完美媽媽”的角度來俯視我們這些在職場和傢庭間疲於奔命的普通傢長。我希望這本書能摒棄那種居高臨下的姿態,真正走進我們這些日常被瑣事纏身的媽媽的心坎裏。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平衡“愛與規則”這個永恒的難題的。孩子在幼兒園後期,自我意識越來越強,有時候會開始挑戰規則,這是我在傢裏最頭疼的部分。如何既維護瞭傢庭的秩序感,又不挫傷孩子探索世界的積極性?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生動的案例,比如孩子因為某個小事和朋友産生矛盾,媽媽是該立刻介入還是放手讓他們自己解決?這種情境化的處理方式,遠比長篇大論的教育哲學更有價值。我希望讀完後,能有一種“啊,原來可以這麼做!”的豁然開朗的感覺,而不是讀完後更加焦慮,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好。
評分我關注的重點始終是“連接感”。三年幼兒園,媽媽和孩子建立起來的親密感是無可替代的財富,但小學的到來,意味著親子關係需要進行一次微妙的“模式切換”。我最擔心的是,過度強調“獨立”和“規則”,會不會讓孩子覺得媽媽不再是那個可以無條件依靠的港灣瞭?因此,我非常期待瞭解,如何在培養孩子自主性的同時,維持甚至深化母子之間的情感聯結。這本書如果能深入探討,比如,在孩子開始自己整理書包、自己按時睡覺後,媽媽應該如何通過高質量的陪伴來彌補“放手”帶來的空間,讓孩子感受到被放手的同時,愛意從未減少,那將是這本書最大的價值所在。我需要的是一把鑰匙,既能打開小學的門,又能確保傢裏的“後方基地”依然堅固溫暖。
評分這本封麵設計得挺溫馨的,色彩柔和,一看就是為咱們這些在“幼升小”的十字路口上摸索的傢長們準備的。我最近正好在琢磨孩子三年幼兒園生活到底該怎麼收尾,纔能讓他對小學生活充滿期待而不是恐懼。市麵上的育兒書不少,但很多都偏重理論,讀起來有點晦澀,感覺是專傢在對傢長說話。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那種“過來人”的經驗分享,那種接地氣、能立刻用在生活中的小妙招。比如,如何巧妙地將日常遊戲變成學習的契機,而不是生硬地布置“作業”。我特彆關注如何處理孩子在幼兒園階段養成的某些小習慣,比如依賴性強或者注意力不集中,這些都需要傢長在最後階段有針對性地去調整,為邁入更規範的小學環境打好基礎。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步驟,而不是空泛的口號,讓我能對照著我傢的實際情況,找到最適閤我們倆的引導方式。畢竟,這三年是孩子獨立性的關鍵期,媽媽的引導方式直接決定瞭他未來的學習態度。
評分這本書的篇幅和結構設計,在我看來,也體現瞭作者對傢長閱讀習慣的理解。我更偏愛那種結構清晰、闆塊分明的書籍,這樣我可以在碎片時間裏快速找到我當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如果我正在為孩子的小組閤作能力擔憂,我希望能在目錄裏直接找到對應章節,而不是翻閱大量與主題無關的內容。我期望看到的是,作者能夠清晰地劃分齣不同階段的側重點,例如,大班上學期側重社交適應,下學期側重學習習慣的養成。這種時間軸上的梳理,能幫助我們傢長製定更有前瞻性的計劃。另外,如果書中能附帶一些可以打印齣來和孩子一起完成的“親子任務清單”,那就太棒瞭。這種將閱讀轉化為實踐的工具性,對我來說價值巨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