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去森林:來自“森林學校”的遊戲與成長指南 [英]彼特·洪頓 珍妮·沃倫 97875

帶孩子去森林:來自“森林學校”的遊戲與成長指南 [英]彼特·洪頓 珍妮·沃倫 97875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 彼特·洪頓 珍妮·沃倫 著
圖書標籤:
  • 森林教育
  • 戶外遊戲
  • 親子互動
  • 兒童成長
  • 自然探索
  • 濛颱梭利
  • 早期教育
  • 遊戲化學習
  • 森林學校
  • 戶外親子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天樂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九州齣版社
ISBN:9787510844027
商品編碼:29514391436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6-07-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帶孩子去森林:來自“森林學校”的遊戲與成長指南

定價:42.00元

作者:彼特·洪頓 珍妮·沃倫

齣版社:九州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1084402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l “自然之友”副總乾事、蓋婭自然學校校長、蚊滋滋童書齣版媽媽三川玲熱情推薦!l 26種遊戲、手工技術和野外生存技巧,幫助你的孩子展開冒險、獲取新知、體驗驚奇並享受遠離成人世界的自由。l 在森林學校席捲全球之際,培養孩子的野外生存技能、團體協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孩子的自信心,本書已成為歐美等國傢長們愛不釋手的野外活動寶典。帶孩子迴歸自然,為孩子提供不同的戶外體驗,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培養孩子從經驗中學習的習慣,作為森林學校的經典指導性讀物,本書將是你的。

內容提要


當今全球範圍內興起瞭許多緻力於讓孩子們重迴自然的草根運動,森林學校(Forest School)就是其中之一。

森林學校源自上世紀90年代的英國,如今已發展為一種正在席捲全球的國際風潮。它提倡把孩子帶迴自然,以遊戲為基礎,以大自然為中心,幫助孩子展開冒險、獲取新知、體驗驚奇,並享受遠離成人世界的自由。

作為森林學校的經典指導性讀物,本書已在歐美等國成為傢長們愛不釋手的親子野外活動寶典,書中囊括瞭倫敦森林學校中備受孩子們喜愛的26個小活動,共分4個類彆:

戶外遊戲:包括旅程杖、老鷹尋寶等,幫助孩子們接近自然、探索自然;

手工創作:比如小小弓箭手、神奇魔法棒等,教會孩子們用從大自然中找到的天然材料進行手工創作,鼓勵他們錶達自己的創意和靈感;

戶外生存:既教會孩子們如何搭建帳篷、在野外采集食物等技能,也能喚起他們對大自然的歸屬感與敬畏感;

集體遊戲:幫助孩子們通過動物偵探、生命之網、貪睡熊等遊戲學會協作與溝通,根據自身特點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並在無形中拉近與其他小夥伴之間的距離。

目錄


目 錄

導言 1

章 自然探索者

旅行杖 12

林地繪圖 17

鬆鼠找橡果22

老鷹尋寶 27

哪棵樹是我的?32

拍拍照,記一記37

第2章 有趣的森林藝術

神奇魔法棒44

住在樹上的泥麵具49

自然世界的頭飾 55

冰的藝術 60

小小弓箭手 67

森林裏也有珠寶 74

樹枝相框 86

第3章 野外生存技巧

基礎結繩術 94

搭建棲身所 107

野外取火 120

使用煙囪水壺 127

辨彆野生食物 134

第4章 野外集體遊戲

動物偵探 148

森林著火啦! 153

捕食者與獵物 158

生命之網 164

蝙蝠與飛蛾 170

飢餓的小鳥 174

螞蟻小道 179

貪睡熊 184

作者介紹


·洪頓森林學校認證教師,常年在倫敦等地為孩子們舉辦森林學校課程,此外,他還在一個旨在為城市貧民區弱勢兒童提供幫助的慈善組織中擔任藝術指導。他擅長創作曆史題材的裝飾性木刻,環保木藝方麵也有齣色錶現。

珍妮·沃倫:擁有生態學士學位和環境保護理學碩士學位,大部分時間都在戶外從事園藝工作。曾在美國鄉間擔任過12年的護林員,主要負責保護動物的棲息地,監測受保護物種的生存狀況等。

文摘





序言



探索自然的奇妙世界:一場身臨其境的童年冒險 這是一本邀您與孩子一同踏上探索自然奇跡之旅的指南。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遊戲和成長的書,更是一把開啓孩子與自然深度連接的金鑰匙。在這本書中,您將找到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引導孩子在廣闊的戶外空間中釋放天性,激發無限潛能,並在與自然的親密接觸中茁壯成長。 為什麼是“森林學校”? “森林學校”的概念並非僅僅是把孩子帶到森林裏玩耍,它是一種根植於自然、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哲學。它相信,大自然本身就是最好的老師,提供瞭一個充滿刺激、挑戰和無限可能性的學習環境。與傳統室內課堂不同,森林學校鼓勵孩子們通過親身實踐、動手操作和自主探索來學習。這種學習方式不僅能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力,更能建立他們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和保護意識。 本書將深入剖析“森林學校”的核心理念,解釋為何讓孩子沉浸在自然環境中如此重要。您將瞭解到,在森林裏,孩子們不僅僅是在玩耍,他們是在進行著至關重要的學習: 感官的啓迪: 觸摸粗糙的樹皮,傾聽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辨彆泥土的芬芳,觀察昆蟲的微小生命——這些都是孩子感官學習的絕佳機會,遠比屏幕上的圖像更具感染力和深刻性。 身體的鍛煉: 攀爬樹木、跋涉溪流、奔跑跳躍,這些活動不僅能鍛煉孩子的體魄,提高他們的協調性、平衡感和力量,更能讓他們在挑戰中建立自信。 情緒的調節: 沉浸在自然的寜靜與和諧中,孩子們更容易平復內心的焦慮和浮躁,學會自我調節,培養耐心和專注力。 社交的培養: 在共同探索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孩子們學會瞭閤作、分享、協商和尊重他人,建立健康的友誼。 創造力的綻放: 一根樹枝可以變成魔法棒,一片落葉可以組成美麗的圖畫,泥土可以塑造成各種奇特的造型——森林為孩子的想象力提供瞭無限的畫布。 遊戲的力量:連接孩子與自然的橋梁 本書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提供一係列精心設計的、能夠激發孩子與自然互動的遊戲。這些遊戲並非枯燥的指令,而是充滿樂趣和想象力的活動,旨在讓孩子在玩樂中自然而然地愛上自然,並從中學習。 您會發現,這些遊戲巧妙地融閤瞭探索、創造、閤作和挑戰等元素: 尋寶與探索類遊戲: 比如“尋找自然界的寶藏”,引導孩子去發現不同形狀的石頭、有趣的樹葉、獨特的昆蟲;“製作自然地圖”,讓孩子學會觀察和記憶周圍的環境。這些遊戲不僅鍛煉孩子的觀察力和方嚮感,更能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創意與手工類遊戲: 利用森林中的天然材料,孩子們可以搭建屬於自己的“小房子”,用樹枝和落葉製作“迷你雕塑”,或者用泥土和水創作“自然畫作”。這些活動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讓他們體驗創造的樂趣。 角色扮演與故事類遊戲: 想象自己是森林裏的小動物,扮演勇敢的探險傢,或者編織一段關於森林的奇幻故事。這些遊戲能夠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語言錶達能力,讓他們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森林的生命力。 感官體驗類遊戲: “觸摸尋寶”遊戲,濛上眼睛,通過觸摸來辨彆不同的自然物品;“聆聽自然的聲音”遊戲,靜靜地傾聽鳥鳴、風聲、流水聲,並嘗試模仿。這些遊戲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運用和發展自己的感官。 挑戰與閤作類遊戲: 設計一些需要團隊協作纔能完成的挑戰,比如“搭建一座能承受重量的橋梁”,或者“在規定時間內找到指定數量的某種植物”。這些遊戲能夠培養孩子的閤作精神、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韌性。 本書在介紹這些遊戲時,會提供詳細的操作步驟、所需的材料(通常是隨處可見的自然材料)以及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調整建議。更重要的是,它會強調遊戲背後的教育意義,讓傢長理解為什麼這些看似簡單的遊戲對孩子的成長如此重要。 成長的軌跡:在自然中實現全麵發展 “森林學校”的遊戲,不僅僅是為瞭帶來快樂,更是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播撒下寶貴的種子。本書將詳細闡述,通過參與這些自然遊戲,孩子能夠在以下幾個方麵獲得顯著的成長: 認知能力的提升: 在自然環境中,孩子們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新事物,例如不同種類的植物、動物、昆蟲,以及各種自然現象,如天氣變化、季節更替等。這些直接的觀察和體驗,比任何教科書上的知識都來得生動和深刻,能夠極大地促進他們對世界的認知。他們會開始理解因果關係,學習分類和比較,並發展齣初步的科學探究精神。 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孩子們在森林裏遇到障礙,比如需要搭建一個能過河的橋梁,或者在迷路時需要找到方嚮,他們不得不運用自己的智慧去思考解決方案。這個過程是真實的,也是充滿挑戰的,遠比在模擬環境中進行的練習更能激發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他們會學會分析問題,嘗試不同的方法,並從失敗中學習。 語言與溝通能力的增強: 在與同伴一起探索、閤作玩耍的過程中,孩子們需要清晰地錶達自己的想法,傾聽他人的意見,進行協商和討論。當他們發現有趣的動植物時,會積極地與傢長和同伴分享,學習描述和解釋。這種真實的溝通場景,比任何課堂上的語言練習都更有效。 情緒管理與抗壓能力的培養: 戶外環境的挑戰性,比如麵對未知的小昆蟲,或者需要完成一項有難度的任務,能夠幫助孩子逐漸剋服恐懼,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當他們成功剋服睏難時,會獲得巨大的成就感,從而增強自信心和抗壓能力。大自然本身也能提供一種安撫作用,幫助孩子緩解焦慮,培養耐心。 自理能力與責任感的形成: 在森林中,孩子們需要學會照顧自己,比如保護自己免受蚊蟲叮咬,或者在行走時注意安全。當他們參與到搭建營地、收集材料等活動中時,會逐漸培養起責任感,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對團隊和環境的影響。 對生命的熱愛與敬畏: 通過近距離觀察動植物的生長、繁衍和互動,孩子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脆弱與頑強,從而培養對生命的熱愛和敬畏之情。他們會學會尊重每一個生命,並理解自己在自然生態係統中的位置。 獨立性與自信心的建立: 當孩子有機會在相對自由的環境中自主探索和決策時,他們的獨立性會得到極大的發展。每次成功的嘗試,都會在他們心中播下自信的種子,讓他們相信自己能夠應對挑戰,做齣有價值的事情。 傢長指南:成為孩子自然探索的引領者 本書不僅僅是提供給孩子的遊戲,更是為傢長提供瞭一份寶貴的指南,幫助您更好地陪伴孩子進行自然探索。您將學到: 如何安全地引導孩子: 書中會提供關於戶外安全的基本知識和注意事項,例如如何識彆有毒植物,如何應對天氣變化,以及如何讓孩子在探索中保持安全。 如何激發孩子的興趣: 您會瞭解到如何運用提問、觀察和引導的方式,激發孩子對周圍環境的好奇心,而不是直接給齣答案。 如何尊重孩子的節奏: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探索方式和速度,本書會鼓勵傢長放下期待,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給予他們充足的空間和時間去發現。 如何將自然融入日常生活: 即使不在森林裏,您也可以在公園、小區綠地,甚至傢裏的陽颱上,找到與自然互動的機會。本書會提供一些將自然元素融入日常生活的建議。 如何看待孩子的“混亂”: 孩子們在自然中玩耍時,難免會弄髒衣服,變得滿身泥土,這在本書看來,恰恰是他們深度參與和體驗的證明。傢長需要學會接受並享受這種“混亂”。 結語:一段珍貴的親子時光,一份長久的自然饋贈 這本書的最終目的,是幫助您與孩子建立起一段深刻而美好的親子關係,這段關係將建立在共同的探索、發現和成長之上。當您與孩子一起在森林中奔跑、玩耍、觀察時,您不僅僅是在陪伴他們,您也在重新發現自己內心深處的童真。 讓孩子走嚮自然,就是給予他們一份最珍貴的童年禮物,一份能夠滋養他們一生、讓他們擁有更健康、更快樂、更充實人生的饋贈。本書就是您踏上這段奇妙旅程的理想嚮導,它將陪伴您與孩子一同探索自然的奧秘,一同感受成長的喜悅,一同編織屬於你們的、充滿陽光與泥土芬芳的美好迴憶。

用戶評價

評分

對於那些像我一樣,生活在鋼筋水泥叢林中,周末纔勉強能擠齣時間去公園的傢長來說,這本書提供的“微型自然浸入法”簡直是及時雨。我曾經很苦惱,我們沒有大片森林資源,是不是就錯失瞭培養孩子親自然情感的最佳時期。這本書明確地打消瞭我的顧慮。它提供的大量活動,核心不在於“森林”的宏大,而在於“自然元素”的互動。比如,書中有一章專門講如何觀察水流和泥土的特性,即使是在城市裏的人工小溪邊,也能進行非常深入的觀察和實驗。我跟著書裏的指導,用一個塑料瓶和一些天然材料,成功地製作瞭一個簡易的“水土流失觀察模型”,過程簡單到令人難以置信,但孩子們對水如何帶走土壤的認知,卻達到瞭我預想中的深度。這本書的結構非常清晰,它不是按照季節或者年齡來劃分,而是更傾嚮於“主題式探索”,比如“聲音的地圖”、“天空的秘密”等等,這讓我們可以根據當下的興趣點靈活選擇,而不是被固定在某個時間錶裏。它帶來的啓示是:自然教育的關鍵在於專注和沉浸,而不是地理位置。

評分

這本書的文字風格是那種讓人感到踏實和充滿希望的英式幽默與務實主義的完美結閤。它沒有過度渲染自然的“治愈力”或者“神奇功效”,而是非常誠懇地探討瞭在現代親子關係中,自然活動如何充當一個“潤滑劑”和“減壓閥”的角色。我特彆欣賞它對“無聊”的重新定義。書中指齣,允許孩子在戶外體驗到適度的“無聊”,是激發他們創造力的重要前提。我們總想著用各種方式填滿孩子的時間,這本書卻鼓勵我們留白。我嘗試瞭書裏建議的一個“靜默十分鍾”的練習,讓全傢人一起坐在戶外,什麼都不做,隻是聆聽周圍的聲音。一開始大傢都很不適應,孩子也嚷嚷著無聊,但堅持下來後,我竟然聽到瞭鄰居傢屋頂上的鳥叫聲,以及風吹過樹葉時那種獨特的沙沙聲,這種被刻意“過濾”掉的聲音,帶來的平靜感遠超任何冥想APP。這本書不僅是給孩子的指南,它更像是一份給疲憊父母的“解藥”,教會我們如何通過自然,重新建立與孩子之間不被日常瑣事乾擾的、高質量的連接。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戶外探索的聖經,我得說,它完全改變瞭我們一傢對“玩耍”的定義。在拿到它之前,我總覺得帶孩子接觸自然就是要搞一些大場麵,比如特意去很遠的自然保護區,帶上一堆裝備。結果呢,這本書巧妙地引導我意識到,最好的自然就在我們傢後院,或者小區裏的小樹林裏。它不是那種枯燥的理論說教,而是充滿瞭實操性極強的活動建議。比如,書中詳細描述瞭如何利用身邊最不起眼的樹葉、石頭、泥土,搭建一個“迷你生態係統”的玩法,那種觀察植物生長和昆蟲遷徙的細微過程,比任何昂貴的科學玩具都要震撼。我記得有一次,我們按照書裏提到的一個“森林尋寶遊戲”的綫索,孩子們在翻動腐葉堆的時候,興奮地發現瞭一條蚯蚓,那種純粹的、源於發現的快樂,是電子屏幕永遠無法給予的。更重要的是,它教會瞭我如何放下手機,真正地進入孩子的世界,用他們的視角去看待那些被我們成年人忽略的奇妙細節。這種陪伴的質量,是無價的。它讓我從一個“看護者”變成瞭一個“共同探索者”。這本書的敘事非常溫暖,讀起來就像是一位經驗豐富、充滿耐心的老朋友在耳邊輕聲細語地分享秘訣,而不是冷冰冰的說明書。

評分

從裝幀設計上來看,這本書的設計者顯然也深刻理解瞭“戶外”的精髓。它不是那種亮瞎眼的塑料封麵,而是采用瞭一種親近泥土和樹皮的低飽和度色調,拿在手上就有一種質樸的觸感。內容上,我最喜歡的是它對“非結構化遊戲”的推崇。它不是簡單地提供“怎麼玩”的步驟,而是提供“為什麼這麼玩”的哲學基礎。比如,關於“建造庇護所”的那一節,它沒有提供精確的藍圖,而是探討瞭人類對“傢”的原始需求,以及如何在自然材料中實現這種安全感。我帶著我的大女兒一起,用樹枝和苔蘚搭瞭一個臨時的“小動物旅館”,這個過程充滿瞭試錯、討論和妥協,這本身就是一個完美的團隊協作與工程學習案例。最重要的是,這本書的作者們似乎非常理解現代父母的焦慮點,他們不斷地強調“過程比結果重要”,以及“每一次戶外活動都是獨一無二的成功”。這種去功利化的教育觀,極大地減輕瞭我的壓力,讓我能夠真正地享受和孩子在泥土中打滾的快樂,而不是擔心他們弄髒衣服或者浪費時間。這本書值得每一位希望孩子擁有更具韌性和創造力的心靈的傢長擁有。

評分

我最初被這本書吸引,是因為它標題裏那個“森林學校”的概念,我本來以為這會是一本關於早期教育理念的嚴肅著作,可能需要我做大量的筆記和準備工作纔能實踐。然而,閱讀體驗完全齣乎我的意料——它讀起來更像是一本充滿靈感的劇本集,而不是教科書。作者們似乎擁有將任何平凡的戶外場景瞬間轉化為一個充滿魔力的學習場地的魔法。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關於“風險與挑戰”的論述部分。它非常清醒地指齣瞭現代社會對兒童保護過度所帶來的負麵影響,提倡的不是完全放任自流,而是一種審慎的、基於信任的風險引導。例如,書中會告訴你,如何在一棵安全的、低矮的樹下,鼓勵孩子嘗試攀爬,以及在他們摔倒時,如何引導他們分析自己失衡的原因,而不是立刻斥責他們“不小心”。這種培養孩子內在安全感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方法,比簡單地告訴他們“這裏危險,不許動”要有效得多。我開始嘗試用書中的“非指令性提問”來引導我的孩子,比如“你覺得這根樹枝能支撐多重的重量?”而不是“彆爬那麼高!”這種微妙的語言轉變,極大地激發瞭孩子的自主性和對環境的敬畏感,而不是恐懼感。這本書的紙張和裝幀也很有質感,讓人忍不住想隨身攜帶,隨時翻閱。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