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 这样做,宝宝睡得好,妈妈睡得着
作者:(韩)范银卿 著,王佳 译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8月
印刷时间:2016年8月
ISBN:9787564099404
字数: 163000字
页码:205页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0元
编辑
《这样做宝宝睡得好妈妈睡得着》宝宝的睡眠一直是让很多父母头疼的问题:为什么宝宝不好好睡觉?为什么宝宝半夜常常惊醒?怎样才能让宝宝晚上按时睡觉?如何让宝宝养成好的睡眠习惯……问题很多,但是该怎样解决,许多父母并不清楚,甚至有些父母并不把它当成一个问题。婴儿每天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睡眠,充足的睡眠是婴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本书详细地讲解了有关宝宝睡眠及父母睡眠的科学知识以及经验方法,介绍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宝宝的睡眠、如何介入宝宝们的睡眠以及如何改善自我的睡眠质量,同时还讲解了关于宝宝的各种健康信息及其心理,给予养育宝宝的妈妈们非常大的帮助。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值得父母们阅读的书。
媒体评论
《这样做 宝宝睡得好 妈妈睡得着》犹如解开缠在一起的线团一样!作者在一线为患儿诊疗20余年,身体会过睡眠问题,她详细、简单地介绍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敢说,《这样做 宝宝睡得好 妈妈睡得着》本书无论对刚开始育儿的新人,还是经验丰富的奶奶,都是一本的育儿指南。
——韩国幼儿青少年科学会前会长 黄泰珠()
《这样做 宝宝睡得好 妈妈睡得着》不仅可以节省将来国家为睡眠问题而支出的预算,还可以睡眠给宝宝们带来的智力低下、情绪不安、ADHD以及肥胖症等问题。非常期待本书成为宝宝睡眠问题的咨询专家。
——韩国忠北大学儿童福利学教授 金英喜()
《这样做 宝宝睡得好 妈妈睡得着》记录了所有“睡眠”问题的解决方法。不仅叙述了培养宝宝睡眠习惯的具体方法以及关于宝宝健康的各种信息,还记录了我们不知道的宝宝的内心世界。还在为哭闹的宝宝不肯睡觉而苦恼的妈妈们,希望读过这本书后,你和宝宝都能睡得香。
——韩国幼儿精神科医师兼国会议员 申义镇()
宝宝的睡眠习惯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影响,还与情绪稳定和认知发育有紧密关联,对家庭的安定也非常重要。但是,几乎没有父母知道,如此重要的睡眠习惯可以通过教育养成。本书融入了医生的知识和育儿前辈的温暖关怀,我相信,它一定可以给梦想幸福育儿的父母们带来很大帮助。
——韩国幼儿青少年医师协会会长 郑海义
目录
第1章 什么是睡眠
因宝宝每天睡不好、总是哭闹而感到疲惫002
从基础常识,了解宝宝的睡眠005
容易引起睡眠问题的9种情况008
对于这类宝宝,父母要特别注意012
我们家的宝宝也是睡眠不足吗015
第2章
如果宝宝睡眠不足,会发生什么事情
宝宝的睡眠会对家庭产生什么影响020
睡眠不足对身体有什么影响022
睡眠对宝宝的情绪状态有影响吗024
睡眠对宝宝大脑的发育影响大吗026
睡眠不足对体重和睡眠习惯的影响028
第3章 为什么会产生睡眠问题
一起来了解人类的睡眠阶段吧032
宝宝们夜里总是醒来哭泣的原因是什么034
了解宝宝们的睡眠结构036
第4章 和形敏妈妈一起培养睡眠习惯
出生后6周前:只要宝宝睡觉,你就要睡觉040
出生后6周:开始培养宝宝的睡眠习惯043
4个月至1周岁:完成睡眠习惯的阶段048
提前了解,有助于进行睡眠训练053
成功训练正确的睡眠习惯需要了解的事项063
周岁后:睡眠联想和正确的睡眠训练068
2岁以后:需要纠正行为的年龄077
学习写睡眠日记的方法083
第5章 影响宝宝睡眠和健康的重要原因
什么是婴儿腹绞痛088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090
我们家的宝宝是猫头鹰型093
什么是过渡对象(喜爱的物品)095
安抚奶嘴对宝宝有好处吗098
你知道婴儿猝死综合征吗101
第6章 午觉和夜间睡眠一样重要
宝宝的午觉比成年人的午觉更重要106
应该几点睡午觉110
宝宝们每天应该睡几次午觉112
请这样进行午觉训练116
第7章 解答养育宝宝过程中*关心的问题
母乳喂养对睡眠有特殊影响吗120
和宝宝一起睡比较好,还是分开睡比较好128
现在是不是给宝宝带来了伤害134
夫妻意见不合时,应该怎样做139
如果宝宝哭,担心吵醒邻居,所以没办法训练他142
写给有两个宝宝、备受煎熬的妈妈们144
如何帮助因弟弟(妹妹)诞生而感到困惑的老大148
无论怎么照着做,都无法让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154
如何解决突然出现的睡眠问题156
写给放下宝宝、回归职场的妈妈们162
第8章
看起来虽然琐碎,却必须知道的睡眠问题解决办法
我们家的宝宝经常打呼噜,呼吸声特别粗168
我们家宝宝有梦游症和夜惊症176
宝宝害怕一个人睡觉,经常做噩梦181
睡觉时磨牙,经常翻身186
到了晚上就哭着说腿疼,睡觉时不断移动下肢188
因为生长痛,宝宝每晚都睡不好190
第9章 父母也要睡得好
有没有产后抑郁症194
妈妈睡不好也没关系吗200
努力睡个好觉吧202
内容
《这样做宝宝睡得好妈妈睡得着》宝宝睡不好,不仅影响到宝宝的身心健康,也会对父母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父母自身的睡眠问题得到改善,宝宝的睡眠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本书专为0~5岁宝宝的父母而作,是一本能让宝宝夜里安睡,白天幸福快乐地活动、休息的育儿手册。作者在致力于研究幼儿睡眠问题时,发现宝宝们的睡眠问题不仅与其情绪和认知发育有密切联系,还与父母的训练方法以及宝宝的身心健康等有密切联系。本书详细介绍了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宝宝们的睡眠、如何介入宝宝们的睡眠、如何解决宝宝们的睡眠问题……
作者简介
范银卿
韩国光州儿童医院院长、韩国全南大学研究生院医学博士。
作为两个女儿的母,长期“身兼两职”,非常清楚当父母并非易事。在行医的20多年里,在诊疗室里遇见过很多束手无策的初级爸爸、妈妈,于是,她与持有同样想法的医生们,开始研究能让宝宝吃得好、睡得好的方法……
我一直认为,孩子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智慧、耐心,更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育儿百科》这本书,就像一本“育儿宝典”,为我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指导。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关于“情商培养”的内容。它不仅仅强调了智力开发,更注重孩子的情感健康和社交能力。书中教我如何引导孩子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何理解他人的感受,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曾经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略了对他们情商的培养。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一个情商高的孩子,更能适应社会,也更容易获得幸福。我学习到了很多关于“挫折教育”的理念,它教我如何引导孩子面对困难和挑战,如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培养他们的抗挫能力。我曾经习惯性地为孩子扫清障碍,生怕他们受到伤害。但这本书让我明白,适度的挫折对孩子的成长是必要的,它能帮助他们变得更坚韧。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关于“培养阅读习惯”的建议,它强调了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亲子阅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我曾经只是随意地给孩子看书,而这本书教我如何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书籍,如何通过有趣的互动,让阅读成为一种乐趣。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教育孩子的无限可能,也让我对自己的育儿之路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样做,宝宝睡得好,妈妈睡得着》这本书,对我这位夜夜失眠的妈妈来说,简直就是救星!我曾经以为,宝宝的睡眠问题是天生的,是无法改变的,只能默默忍受。这本书让我明白,睡眠是可以被引导和培养的,而我也并非孤军奋战。书中关于“建立规律作息”的理念,对我来说是颠覆性的。我之前总是随波逐流,宝宝睡就睡,醒就醒,没有一个固定的节奏。这本书教我如何循序渐进地为宝宝建立一个清晰的作息时间表,从起床、小睡到就寝,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我曾经以为这会让宝宝感到束缚,但实际上,规律的作息反而让宝宝更有安全感,他的情绪也变得更加稳定。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安抚技巧”的介绍。书中详细讲解了各种有效的安抚方法,从温和的摇晃,到轻柔的哼唱,再到“抱睡”的正确姿势,都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指南。我曾经因为宝宝的哭闹而感到心力交瘁,但通过书中介绍的方法,我学会了如何在他哭闹时给予及时的安抚,并且能够引导他平静下来。我记得有一次,宝宝连续哭闹了很久,我尝试了书中介绍的“抱腹睡”方法,将他腹部贴着我的胸膛,轻轻摇晃。令我惊喜的是,他很快就停止了哭泣,并且安然入睡。这种成功的经验,让我对育儿充满了信心。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如何让宝宝睡觉,更是关于如何理解宝宝的需求,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互动,让我和宝宝都能享受更优质的睡眠。
评分自从我成为一名母亲,我的生活仿佛被彻底打乱了,尤其是宝宝的睡眠问题,简直成了我最大的困扰。《这样做,宝宝睡得好,妈妈睡得着》这本书,像一束光照亮了我黑暗的育儿隧道。我曾经尝试过各种方法,让宝宝在晚上乖乖睡觉,但结果总是让我更加沮丧。这本书让我明白,育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耐心和科学的方法。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睡眠信号”的解读,我之前总是凭感觉判断宝宝是不是困了,结果经常错过了最佳的哄睡时机。这本书教我如何识别宝宝打哈欠、揉眼睛、烦躁不安等细微信号,然后及时采取行动。我还学习到了“睡前仪式”的重要性,通过固定的睡前流程,比如洗澡、讲故事、哼唱摇篮曲,让宝宝逐渐进入睡眠状态。这个过程让宝宝感到安全和舒适,也让他的身体和心理做好入睡的准备。书中还提供了很多针对不同月龄宝宝的睡眠建议,比如新生儿的频繁夜醒,稍大一点宝宝的恋奶等,都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我曾经以为宝宝的睡眠问题是无法改变的,但通过这本书,我逐渐掌握了引导宝宝规律作息的技巧。我记得有一次,宝宝连续几天夜醒次数都很多,我感到非常疲惫和沮丧。但当我运用书中的“延迟满足”技巧,在他醒来时先尝试安抚,而不是立刻抱起,他竟然自己又睡着了。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巨大的成就感。这本书让我不再害怕宝宝的哭闹,而是学会了如何与他沟通,如何理解他的需求,并且如何帮助他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
评分作为一名新手妈妈,我对育儿这件事充满了迷茫和恐惧。在朋友的推荐下,我阅读了《好爸妈家教宝典》,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成为一个“好妈妈”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照顾孩子,更是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能够给予孩子积极影响的榜样。书中关于“父母情绪管理”的章节,让我深有体会。我曾经因为育儿的压力而情绪失控,对孩子大吼大叫,事后又深感后悔。这本书教我如何识别和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如何保持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育儿的挑战。我学会了在感到压力时,暂时离开一下,深呼吸,或者做一些让自己放松的事情。这种短暂的“抽离”,让我能够更冷静地回到孩子身边,用更温和的方式与他沟通。我还学到了很多关于“积极沟通”的技巧。书中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让我明白要认真听孩子说话,理解他的感受,而不是打断他或者急于评判。我还学会了如何用“肯定式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期望,而不是用批评性的语言来指责。这种沟通方式的改变,让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他更愿意与我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本书还鼓励父母要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更新自己的育儿知识和理念。它让我意识到,育儿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接纳新的观念。这本书就像一位良师益友,指引我走上了一条更自信、更从容的育儿之路。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市面上众多的育儿书籍持怀疑态度,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理想化,要么过于专业化,离我的实际生活太远。直到我无意中看到了《这样做,宝宝睡得好,妈妈睡得着》,我才真正找到了共鸣。这本书的作者就像我的“同路人”,她用最朴实、最真诚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作为新手妈妈的困惑、挣扎与成长。我曾经因为宝宝夜醒而精疲力尽,白天还要强打精神工作,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让我一度想要放弃。这本书中的“妈妈也需要休息”的章节,让我倍感安慰。它没有苛责我没有做到“24小时随时待命”,而是鼓励我学会寻求帮助,学会为自己争取休息的时间。我记得书中提到了一种“轮流照顾”的方法,我立刻和我的伴侣沟通,我们开始轮流负责夜间的喂养和安抚,这让我终于能喘息一下,重新找回了一些精力。关于宝宝的睡眠问题,书里给出的建议也非常接地气。它没有给我一个“万能公式”,而是强调要根据宝宝的个体差异来调整。我学会了观察宝宝的睡眠信号,理解他真正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按照书上的时间表来执行。书中还分享了很多“小技巧”,比如如何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如何利用白噪音来帮助宝宝入睡,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却带来了巨大的效果。我曾经以为让宝宝睡整觉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通过书中循序渐进的引导,我惊喜地发现,宝宝的夜醒次数逐渐减少,睡眠质量也越来越好。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让我看到了希望,让我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更轻松、更快乐的妈妈,而不是一个被育儿压力压垮的“超人”。
评分我一直认为,教育孩子是一门极其复杂的艺术,需要技巧,更需要耐心和爱。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入手了《教育孩子书籍 育儿百科》。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育儿的搜索引擎”,里面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宝宝的喂养、睡眠,到孩子的性格培养、学习方法,几乎涵盖了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重要阶段。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部分。我曾经担心孩子长大后会对学习产生厌倦,但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多创新的方法,例如通过游戏化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在玩乐中掌握知识,而不是枯燥地背诵。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曾经习惯性地包办孩子的一切,生怕他遇到困难。但通过这本书,我认识到了自己错误的观念,并开始学习如何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去尝试,去解决问题。我记得有一次,孩子在搭积木时遇到了一些障碍,我原本想立刻上前帮忙,但我想起了书中的内容,便鼓励他自己想想办法,并适时地给予一些提示。最终,他自己找到了解决的方案,那份自豪感溢于言表。这本书还特别强调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它教我如何帮助孩子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何引导他们用健康的方式处理负面情绪。我曾经对孩子的哭闹感到束手无策,但现在我能够更冷静地应对,并且能够有效地安抚他的情绪。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知识,更是提供了一种育儿的理念和方法论,它让我看到了教育孩子更有效、更积极的途径。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茫然无措,而是拥有了一套系统的“育儿宝典”,能够从容地应对孩子成长的各种挑战。
评分《教育孩子书籍 育儿百科》这本书,就像一本装满宝藏的百科全书,每次翻开都能学到新知识,让我对孩子的成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最看重的是书中关于“性格培养”的部分。它没有给我一个“完美孩子”的模板,而是教我如何发掘孩子的优点,如何引导他们成为一个有品德、有责任感的人。书中提到了“鼓励式教育”,让我明白批评和指责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积极的鼓励和肯定更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内在驱动力。我曾经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忽略了对他们品格的培养。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一个品德高尚的孩子,比一个成绩优秀但品行不端的孩子,更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我还学习到了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书中强调了“接纳孩子的不完美”,让我明白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和特长,而不是强迫他们成为我们期望的样子。我曾经因为孩子的一些小缺点而感到焦虑,这本书让我学会了以更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并且从中找到引导和培养的机会。书中还分享了很多关于“解决孩子行为问题的策略”,比如如何应对孩子的撒谎、发脾气、不听话等。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让我能够更冷静、更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我曾经对孩子的某些行为感到束手无策,但现在我能够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并且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教育孩子的光明前景,也让我对自己的育儿能力充满了信心。
评分《好爸妈家教宝典》这本书,可以说是为我这位“新手爸爸”量身定做的。在有了宝宝之后,我曾经非常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这本书从男性视角出发,给出了很多实用的建议,让我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育儿过程中。书中关于“父亲在育儿中的角色”的章节,让我深有感触。我之前总是觉得育儿是妈妈的事情,自己只要负责赚钱养家就可以了。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父亲的陪伴和参与对孩子的成长同样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鼓励我主动承担起照顾宝宝的责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我开始尝试给宝宝换尿布、喂奶、洗澡,虽然刚开始有些笨拙,但在太太的指导下,我逐渐熟练起来。书中还提供了一些父子/父女互动的小游戏,这些游戏不仅能增进亲子感情,还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我记得我们一起玩“搭积木城堡”的游戏,我引导他思考如何让城堡更稳固,如何搭建出更高的结构,他在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合作,还培养了创造力。这本书还强调了父母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它鼓励我们夫妻双方共同制定育儿计划,分担育儿的压力。我们开始定期交流对孩子的教育心得,分享彼此的育儿困惑,并且共同寻找解决方案。这种默契的配合,让我觉得育儿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我们共同的“事业”。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作为父亲的能力,更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育儿路上的“及时雨”,在宝宝出生前,我抱着一堆育儿书,但大多都太过理论化,读起来枯燥乏味,而且很多建议在我看来遥不可及,感觉自己永远也做不到。直到我翻开了《这样做,宝宝睡得好,妈妈睡得着》,我才真正看到了希望。作者用极其贴近生活的语言,把我从孕期焦虑到产后疲惫的种种情绪都描绘得淋漓尽致,让我觉得“天啊,这不是在说我吗?”。书中最让我受用的部分是关于建立规律作息的章节,它没有给我设定一个死板的时间表,而是教我如何观察宝宝的信号,理解他的需求,然后循序渐进地调整。我曾经尝试过很多方法,让宝宝在固定的时间睡觉,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我和宝宝都变得烦躁不堪。但这本书给了我一套“灵活的策略”,让我能够根据宝宝当天的状态做出微调,这让我压力骤减,也让宝宝更容易接受。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各种安抚技巧,从襁褓、摇晃到声音的运用,都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指南,并且强调了“耐心”和“一致性”。我记得当时宝宝总是夜醒频繁,我每次都筋疲力尽,感觉看不到尽头。但通过书中介绍的“渐进式自主入睡法”,我学会了如何在他醒来时给予适度的安抚,但不立刻抱起,让他有机会重新入睡。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但当我第一次看到他自己哼唧几声后又安然睡去时,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如何让宝宝睡觉,更是关于如何理解和连接我的宝宝,如何在他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给予最恰当的支持。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孤军奋战的新手妈妈,而是拥有了一个贴心且经验丰富的“育儿军师”。
评分作为一位工作繁忙的职场妈妈,我曾经对如何平衡工作和育儿感到极度焦虑。在同事的推荐下,我开始阅读《好爸妈家教宝典》。这本书颠覆了我之前对“好父母”的刻板印象,它强调的不是无止境的付出和牺牲,而是如何智慧地利用时间,如何与孩子建立高质量的亲子关系。书中的“高效陪伴”理念让我耳目一新。我曾经认为,只有长时间陪伴孩子才能算是好父母,但事实上,很多时候我虽然在家,却因为疲惫或者被手机吸引,无法真正地投入到与孩子的互动中。这本书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巧,教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游戏、阅读、交流等方式,创造出充满爱意的亲子时光。例如,书中提到的“睡前故事时间”不仅仅是读一本故事书,更是通过故事的内容引导孩子思考,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还学习到了如何有效地解决亲子冲突,书中介绍的“倾听与回应”技巧,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发脾气或者批评。我记得有一次,孩子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发雷霆,我以往的处理方式总是让他更加激动。但这次,我尝试运用书中的方法,先安抚他的情绪,然后耐心倾听他的诉说,并尝试理解他的感受。令人惊讶的是,他很快就平静下来,并且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这本书还强调了父母的自我成长,它鼓励父母也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因为只有父母状态好了,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我开始意识到,我需要学会放慢脚步,学会对自己好一点,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更有耐心、更有智慧的妈妈。这本书就像一位温和的导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走向更从容、更快乐的育儿之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