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科协繁荣科普创作,资助计划资助创作,中国医学科学院健康科普研究中心推荐读本。
内容简介
以最新的国际理念,以答疑的形式介绍哮喘的常见病因、典型症状、临床诊断、治疗和自我健身训练方法,包括哮喘是一种什么病、哮喘病常用的一些术语是什么意思、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怎么知道患了哮喘病、有了哮喘病该怎么办、哮喘患者是否适于进行体育锻炼、哮喘患者如何进行呼吸模式训练、儿童哮喘患者如何进行运动和呼吸模式训练八个部分,并从多个层面比较了哮喘与COPD的类同和差异,使患者能够更准确理解自己的喘病性质和主要治疗方法。本手册特别推介哮喘患者强身健体的训练方法,目的在于使哮喘患者尽可能摆脱药罐子的困扰,强化哮喘的控制,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医生、患者和患者家属是一个缺一不可的组合,《哮喘治疗与健身216个怎么办》正是从这个角度精心撰写,因此不但可作为哮喘患者的枕边读物,也适合呼吸内科医师、急诊科医师、儿科、变态反应科医师和基层内科医师使用。
作者简介
林耀广,呼吸内科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常务编委。原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哮喘组副组长。
1964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6年制),其后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和呼吸科工作,有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和科研工作涉野于呼吸内科各领域。1988年至1992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和伊利诺大学进修,为客座研究助理教授。回国后重点研究哮喘的防治工作,是国家“九五”哮喘攻关项目的负责人。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医学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等150多篇,出版个人著作六部,为《系统性疾病和肺》第一版(1992年)、《系统性疾病和肺》第二版(2007年)、《现代哮喘病学》(2004年)、《哮喘诊断和治疗手册》(2008年)、《哮喘138个怎么办》(2000年)和现在的这本书。同时应邀撰写《现代内科学》、《现代呼吸内科学》、《呼吸内科学》、《支气管哮喘一基础与临床》、《协和医学辞典》、《现代胃肠病学》、《现代胸外科学》(第一版、第二版)等十多部重要医学著作的部分章节。领导和参与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获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杰出贡献奖。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讲 哮喘是一种什么病?
1.什么是哮喘病?/1
2.哮喘与慢阻肺有什么不同?/2
3.同一位患者,是否可能既患哮喘,又患慢阻肺?/4
4.为什么说哮喘是一种常见病?/5
5.我国儿童哮喘的发病情况如何?/6
6.人的呼吸道是什么样?有什么作用?/7
7.为什么人体离不开氧?/12
8.为什么说体内的二氧化碳是废物,又不是废物?/15
第二讲 哮喘病常用的一些术语是什么意思?
9.变态反应和变态反应病/17
10.抗原/19
11.变应原/19
12.抗体、IgE和封闭抗体/20
13.组胺/20
14.抗原呈递细胞/22
15.致敏与脱敏/22
16.特异性免疫/23
17.自身免疫/23
18.支气管痉挛/24
19.支气管阻塞与气流受限/24
20.阻塞性肺气肿/25
21.肺大泡/25
22.呼吸/26
23.呼吸困难/27
24.受体/28
25.肾上腺素能受体/28
26.胆碱能受体/29
第三讲 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7.哮喘病的本质是什么?/31
28.什么是气道高反应性?/32
29.哮喘的主要病因是什么?/33
30.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有区别吗?/34
31.什么是免疫应答?/36
32.哮喘病会遗传吗?/37
33.周围环境中的常见过敏原有几类?/38
34.引起哮喘的常见过敏原是什么?/39
35.尘螨如何引起哮喘?/41
36.飘浮在卧室里的灰尘为什么会引起哮喘发作?/43
37.何谓花粉症?/44
38.哪些花粉可以引起花粉症?/46
39.为什么真菌会引起哮喘?/47
40.食物过敏与哮喘有何关系?/49
41.为什么哮喘患者不宜密切接触宠物?/50
42.引起哮喘发作的主要诱因有哪些?/51
43.哮喘和呼吸道病毒感染有何关系?/53
44.婴儿期呼吸道细菌感染会发展成哮喘吗?/55
45.呼吸道细菌感染与哮喘的气道炎症有何不同?/56
46.环境污染对哮喘发病有何影响?/57
47.为什么吸烟对哮喘患者危害更大?/58
48.儿童被动吸烟对哮喘有何影响?/59
49.精神和心理因素对哮喘发病有何影响?/60
50.心身疾病有何特征?/62
51.性格特征与哮喘的发作有何关系?/62
52.情绪因素对哮喘的发作有何影响?/63
53.儿童哮喘发作的自身危险因素有哪些?/64
54.儿童哮喘发作的环境因素有哪些?/66
55.为什么呼吸道容易发生过敏反应?/67
56.过敏反应有哪些类型?/68
57.变态反应是怎样发生的?/70
58.免疫球蛋白E在哮喘的发病中扮演什么角色?/71
59.什么是白细胞介素?它和哮喘有何关系?/71
60.白细胞三烯在哮喘发病中起什么作用?/73
第四讲 怎么知道患了哮喘病?
61.如何确认患了哮喘病?/75
62.儿童哮喘的症状有什么特点?/76
63.儿童哮喘怎么确定?/77
64.确认婴幼儿哮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78
65.5岁及以下儿童喘息和哮喘的诊断依据是什么?/79
66.5岁以上儿童哮喘的诊断依据是什么?/80
67.哮喘急性发作时有什么症状?/81
68.哮喘为什么常在夜IN发作?/83
69.儿童哮喘发作与成人有什么不同?/87
70.胸闷、憋气就是哮喘吗?/88
71.为什么有些哮喘患者表现为刺激性咳嗽?/92
72.什么是咳嗽变异性哮喘?/94
73.以咳嗽为主症的疾病很多,怎么与咳嗽变异性哮喘鉴别?/95
74.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与哮喘有什么不同?/97
75.儿童是否也可患喘息性支气管炎?/98
76.儿童喘息并非都是哮喘,为什么?/99
77.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有什么关系?/102
78.儿童鼻窦炎与哮喘有什么关系?/103
79.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有什么关系?/105
80.为什么有些妇女在月经期发作哮喘?/105
81.哮喘妇女能顺利怀孕和分娩吗?/107
82.哮喘对妊娠和胎儿是否有直接影响?是否必须终止妊娠?/109
83.绝经后的妇女是否可能新发哮喘?/110
84.老年人新发哮喘的概率有多高?/110
85.老年人哮喘的发生与儿童和青少年哮喘有什么不同?/111
86.老年哮喘的临床症状有什么特点?/112
87.老年人还有哪些因素导致哮喘病情的复杂化?/114
88.哮喘与慢阻肺的临床特点有何不同?/115
89.什么是外源性哮喘?/117
90.什么是内源性哮喘?/117
91.为什么运动会引起哮喘发作?/119
92.运动诱发哮喘与狭义运动性哮喘有什么不同?/120
93.怎样确定运动诱发性哮喘?/121
94.什么是药物性哮喘?/122
95.为什么阿司匹林会诱发哮喘?/123
96.阿司匹林性哮喘有哪些特征?/124
97.怎么诊断阿司匹林性哮喘?/125
98.什么是IIR业性哮喘?/126
99.职业性哮喘患者有什么症状?/128
100.怎么确定职业性哮喘?/129
101.什么是早期哮喘反应和晚期哮喘反应?/130
102.为什么要检查过敏原?/131
103.如何根据血液学检查判断过敏性疾病的存在?/132
104.医生怎么进行过敏原特异性体内试验?/134
105.哮喘患者血清免疫学检测有什么意义?/135
106.哮喘患者为什么要检查肺功能?/137
……
第五讲 有了哮喘病该怎么办?
第六讲 哮喘患者是否适于进行体育锻炼?
第七讲 哮喘患者怎么进行呼吸模式训练?
第八讲 儿童哮喘患者怎么进行运动和呼吸模式训练?
精彩书摘
(3)肺癌:大部分肺癌发生于支气管腔内,肿瘤的生长增大必将导致支气管腔的狭窄,造成通气功能的障碍。位于气管腔内的癌症,对气流的影响更为严重,可以引起缺氧,使患者喘息,甚至误认为哮喘。发生于大气道的肺癌常常引起阻塞性肺炎。当感染或肺炎形成以后,患者的气促、咳嗽、喘鸣等症状更加明显。但是肺癌引起的咳嗽、喘息症状往往是逐渐形成,进行性加重,进展较快,常有咳血丝痰或少量血痰的现象,平喘药物治疗无效。此外,发生于气管内的癌瘤(称为正气管癌)也可引起呼吸困难,但这时的呼吸困难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即空气吸不进肺,而哮喘的呼吸困难是呼气性呼吸困难,即肺里的气体不容易呼出。
(4)胸腔积液:胸腔积液常常由结核病引起,液体积存于肺外一侧或双侧的胸膜腔内。少量的积液不会引起呼吸困难,但如果积液量较多(如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就可能使肺受压迫,吸气时肺的容积不能扩张,外界的空气不能到达小支气管和肺泡,因而出现通气和换气障碍。患者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从而出现胸闷、气短、憋气等症状。
胸腔积液与哮喘的鉴别诊断比较容易,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就可区分。当然,两者的症状也不同。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一般有发热、胸痛的症状,而哮喘患者除非合并感染,通常无发热,除非发生气胸,否则无胸痛。胸腔积液引起的呼吸困难经胸腔穿刺,积液引流以后症状很快缓解,而平喘药无效。
(5)自发性气胸:病程长的哮喘患者,由于肺气肿和肺大泡的形成,偶可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并发气胸,使呼吸困难的症状突然加重。患者和医务人员如果忽略了并发气胸的可能性,误认为是哮喘发作加剧,而反复使用平喘药物,就必将延误治疗。
前言/序言
“协和”是中国医学的金字招牌,也是许多中国百姓心中最高医学水平的象征。正是如此,全国各地近些年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许许多多的“协和医院”。但医学界知道,“协和”有北京、武汉、福建三个老牌医院;对于北方的大多数人而言,“协和”特指北京协和医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联系着黄家驷、林巧稚、张孝骞、吴英恺、邓家栋、吴阶平、方圻等一位位医学泰斗,也联系着一代代“新协和人”的劳动创造。这里有科学至上、临床求真、高峰视野、学养博深等闪光品格,也有勤学深思、刻苦务实、作风严谨、勇于创新等优秀精神。
“协和医生答疑丛书”是协和名医智慧和经验的总结,由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北京协和医院众多专家参与编写,体现了这些专家对疾病的认识和对患者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他们多年甚至是一生临床诊疗的丰富经验。
“协和医生答疑丛书”因为其科学性、权威性和实用性,获得中国科普图书最高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协和专家长期从事专业工作,写作语言并不十分通俗,也不够活泼,但这些在医学巅峰的医学专家写出了自己独特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给读者尤其是患者提供了最科学最有效的建议。
拥抱健康生活:打破呼吸的束缚,重拾活力之美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积极应对呼吸系统挑战,尤其侧重于改善和管理哮喘症状,并通过科学健身重塑身心健康的实用指南。本书并非仅仅罗列医学术语或枯燥的康复计划,而是以一种温暖、赋权的方式,引导读者踏上一段发掘自身潜能、拥抱高质量生活的旅程。我们深知,对于许多被呼吸系统疾病困扰的人们而言,每一次呼吸都可能是一场挑战,每一次运动都可能伴随着担忧。然而,我们坚信,通过科学的认知、积极的态度和恰当的方法,这些束缚是可以被打破的,充沛的活力是可以通过努力重拾的。 本书的出发点,是理解并尊重每一个个体独特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节奏。我们不会提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方案,因为哮喘以及其他呼吸系统状况的表现千差万别,每个人的身体反应和生活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本书更侧重于赋权读者,让他们能够深入了解自己的身体,掌握辨别身体信号的艺术,并学会与专业医疗人员有效沟通,共同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健康管理方案。 第一部分:透彻理解你的呼吸系统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带领读者深入浅出地认识我们至关重要的呼吸系统。我们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呼吸的奥秘:空气如何进入我们的身体,肺部是如何工作的,以及为什么某些因素会导致呼吸道发生炎症和狭窄,从而引发哮喘等症状。 呼吸系统的精密结构与功能: 从鼻腔、咽喉、气管到支气管和肺泡,我们将一一剖析这些器官的形态与职责,帮助读者建立起对呼吸系统整体运作的清晰认知。我们会讨论气体交换的原理,氧气和二氧化碳如何在血液中运输,以及身体是如何维持微妙的平衡。 哮喘的本质: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 详细解释哮喘的核心病理生理机制——气道内长期的炎症状态以及气道对各种刺激物的过度敏感性。我们将区分不同类型的哮喘(如过敏性哮喘、运动诱发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等),以及它们可能出现的典型症状,帮助读者更好地识别和理解自身的状况。 识别哮喘的触发因素: 深入探讨各种可能引发哮喘发作的常见触发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环境因素: 室内外空气污染物(如PM2.5、臭氧)、过敏原(如花粉、尘螨、霉菌、宠物皮屑)、冷空气、潮湿环境等。 生活习惯: 烟草烟雾(包括二手烟)、剧烈运动、情绪波动(如压力、焦虑、兴奋)、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呼吸道感染等。 个体差异: 强调遗传因素、性别、年龄等个体特征对哮喘易感性和发作频率的影响。 如何记录与追踪: 提供实用的方法,指导读者如何详细记录自己的症状、触发因素以及可能的缓解措施,从而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哮喘规律。 第二部分:科学健身——重拾活力与掌控 许多哮喘患者对运动存在顾虑,担心运动会加重症状。然而,科学、适度的运动不仅不会加剧哮喘,反而能显著改善肺功能,增强心血管健康,提高身体的整体抵抗力,并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这一部分将是本书的核心,我们旨在打破“哮喘患者不能运动”的误区,提供一套系统、个性化且安全的健身方案。 运动对哮喘患者的益处: 详细阐述规律性体育锻炼能够为哮喘患者带来的诸多好处,包括: 改善肺功能: 增强呼吸肌力量,提高肺活量和通气效率。 降低气道反应性: 长期规律运动有助于减轻气道的炎症和敏感性。 增强心血管健康: 提高心脏泵血能力,改善血液循环。 控制体重: 肥胖是哮喘的风险因素之一,运动有助于体重管理。 提升情绪和睡眠质量: 缓解压力、焦虑,改善整体幸福感。 增强免疫力: 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运动前的准备与安全须知: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我们将强调在开始任何运动计划前,必须遵循的原则: 咨询医生: 强调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评估和制定计划的重要性,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哮喘控制程度、合并症等)给出建议。 充分的热身与放松: 详细介绍科学的热身步骤,如何逐步提高心率和体温,为身体做好运动准备;以及运动后的拉伸和放松,帮助肌肉恢复。 携带急救药物: 提醒患者在运动时务必随身携带按需使用的哮喘吸入器,并在运动前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预防性药物。 识别身体信号: 教导读者如何倾听身体的声音,识别运动中可能出现的早期不适症状,并知道何时停止运动。 循序渐进的原则: 强调运动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应根据个人能力逐步增加,避免操之过急。 适合哮喘患者的运动类型选择: 推荐并详细介绍一系列对哮喘患者友好的运动项目,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低强度有氧运动: 散步/快走: 介绍不同节奏和坡度的快走方式,以及如何将其融入日常生活。 游泳: 强调游泳对呼吸系统的益处,以及需要注意的技巧(如氯气浓度、水温),推荐在有良好通风条件的室内泳池进行。 骑自行车: 讨论室内固定自行车和户外骑行的注意事项,如天气、路况。 瑜伽/太极: 重点介绍这些运动如何通过深呼吸、舒缓动作来改善呼吸模式、增强核心力量和身心平衡。 中等强度运动: 慢跑: 详细指导如何从散步过渡到慢跑,以及在跑步过程中如何管理呼吸。 低强度团体运动: 如羽毛球(根据个人情况)、乒乓球等,强调运动前的评估。 呼吸练习与核心力量训练: 腹式呼吸/横膈膜呼吸: 详细讲解正确的呼吸技巧,帮助患者建立更深、更有效的呼吸模式。 普拉提: 介绍普拉提如何强化核心肌群,提升身体稳定性和呼吸控制能力。 凯格尔运动: 阐述其对盆底肌群的益处,间接影响呼吸的深度和稳定性。 个性化运动计划的制定与调整: 评估个人能力: 如何通过简单的自我测试或专业评估来确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起点。 设定 SMART 目标: 引导读者设定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达成(Achievable)、相关(Relevant)、有时限(Time-bound)的运动目标。 制定周/月计划: 提供模板,指导读者如何将不同类型的运动安排进自己的日程。 动态调整: 强调根据身体反应、天气变化、季节更替以及哮喘控制情况,灵活调整运动计划。 运动日记的记录: 鼓励读者记录每次运动的内容、时长、强度、身体感受以及哮喘症状变化,为计划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第三部分:全方位的健康管理与生活方式重塑 哮喘的管理并非仅限于药物和运动,它是一个涉及生活方式、情绪和环境的综合工程。这一部分将引导读者构建一个更全面的健康防护网。 饮食与营养: 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 推荐富含维生素C、E、β-胡萝卜素等抗氧化剂的蔬菜水果,它们有助于减轻身体炎症。 Omega-3 脂肪酸: 探讨深海鱼类、亚麻籽等食物中的 Omega-3 脂肪酸对减轻炎症的作用。 避免诱发性食物: 提醒读者识别并避免可能引起过敏或加重炎症的食物(如某些加工食品、高糖食物)。 充足的水分摄入: 强调保持身体水分的重要性,有助于稀释痰液,使其更容易咳出。 合理膳食搭配: 鼓励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健康脂肪,为身体提供能量和修复所需。 睡眠与休息: 优化睡眠环境: 提供改善卧室空气质量、保持适宜温湿度的建议,减少夜间哮喘发作的可能性。 规律的作息: 强调建立固定的睡眠时间表,帮助身体建立健康的生物钟。 睡前放松技巧: 介绍冥想、深呼吸、温水浴等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 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 压力对哮喘的影响: 解释压力、焦虑和抑郁如何影响呼吸系统,加重哮喘症状。 正念与冥想: 引导读者学习简单的正念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觉察和管理情绪。 寻求支持: 鼓励与家人、朋友分享感受,或考虑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积极的自我对话: 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有能力管理好哮喘,重拾健康。 环境保护与居家健康: 减少室内过敏原: 提供清洁妙招,如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空气净化器、控制室内湿度等。 选择环保产品: 鼓励使用无香料、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清洁剂、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 了解并规避室外空气污染: 关注空气质量预报,在污染严重时减少外出,必要时佩戴口罩。 与医疗团队的协同作战: 理解您的处方: 详细解释不同类型哮喘药物的作用机制、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如吸入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定期复诊的重要性: 强调定期与医生沟通,评估病情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哮喘行动计划(Asthma Action Plan): 介绍哮喘行动计划的重要性,并指导读者如何与其医生共同制定个性化的行动计划,明确在不同症状水平下的应对策略。 学习与提问: 鼓励读者积极学习,对自己的病情保持好奇心,并勇敢地向医护人员提问,成为自己健康的主导者。 结语: 本书旨在为您提供一份兼具科学性、实用性和人文关怀的健康指南。我们相信,通过深入的理解、科学的实践和积极的态度,您一定能够打破呼吸的束缚,重拾旺盛的生命力,享受更健康、更充实的生活。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哮喘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拥抱健康,活出精彩的书。让我们一同踏上这段赋能之旅,迎接一个更自由、更轻盈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