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由瀋七襄、蔡鐵良等擔任主編的《馬拉鬆與健康》以運動生理學、運動醫學理論為依據,結閤作者長期從事醫務工作的實踐經驗以及這方麵的科學研究成果,經過廣搜博采,集思廣益,精心組織,撰寫而成。該書從框架體例、理論體係來看,彆具風格,頗有新意;在內容論述上則文筆流暢、言簡意賅,是一部理論聯係實際,集知識性、學術性、實用性、趣味性於一體的科普專著,是廣大馬拉鬆運動愛好者案頭上必備的一本好書。
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 走進馬拉鬆
第一節 馬拉鬆賽的由來
第二節 風靡世界的馬拉鬆賽
一、世界著名的馬拉鬆賽
二、國內著名的馬拉鬆賽
1.北京國際馬拉鬆賽
2.上海國際馬拉鬆賽
3.廈門國際馬拉鬆賽
第三節 馬拉鬆的魅力
第四節 當今馬拉鬆
一、運動員分類
二、馬拉鬆比賽規則
三、馬拉鬆之最
1.從新手到世界冠軍
2.“希望馬拉鬆”
3.超越馬拉鬆
4.沙漠馬拉鬆
5.世界第一個馬拉鬆冠軍
6.世界上最能跑的人——肯尼亞人
7.當今世界馬拉鬆最好成績
8.奪冠最多的人
四、中國馬拉鬆第一人
五、近兩年來國內馬拉鬆全程的成績
第二章 馬拉鬆與健身
第一節 生命在於運動
一、運動促進心髒和血管功能
二、運動促進呼吸功能的增強
三、運動對神經係統和免疫功能及內分泌係統的促進作用
四、運動對骨骼係統及骨骼肌的促進作用
五、運動促進心理健康
第二節 馬拉鬆與健身跑
第三節 珍愛生命科學健身
一、正確的指導思想
二、科學健身的基本原則
三、健身跑的基本方法
1.健身跑的姿勢與呼吸調節
2.健身跑的運動量與心率
3.健身跑的注意事項
第三章 馬拉鬆賽對業餘選手機體的影響
第一節 馬拉鬆賽中對業餘選手的監測
一、賽前業餘選手體格檢查的現狀
二、馬拉鬆賽中我們的監測
1.監測對象
2.監測項目與方法
第二節 監測結果與分析
一、賽前體格檢查的結果與分析
二、對心血管功能的影響
1.心率(HR)
2.血壓
3.對心肌細胞的影響
三、對呼吸功能的影響
四、對機體內環境的乾擾
1.體液量的變化——以輕度脫水為主,少數選手呈重度脫水
2.體液內的溶質——電解質的變化
3.血液酸堿度的變化
4.血液、血紅蛋白、血球比積及血漿黏度的變化
5.體溫的變化
6.血糖的變化
7.乳酸、陰離子間隙的改變
五、對機體應激反應的影響
第四章 健康馬拉鬆
第一節 提高風險意識
一、參賽馬拉鬆的風險
二、從本監測結果中的嚴重異常指標進行風險評估
1.嚴重脫水
2.嚴重低體溫
3.嚴重的酸堿紊亂
4.運動誘發的嚴重低氧血癥
5.運動對心肌細胞的損傷
6.過量運動的潛在危險
第二節 馬拉鬆賽中常見傷病的預防
一、預防損傷
1.肌肉拉傷
2.關節損傷
3.小腿抽筋
二、預防疾病
1.運動性低血糖
2.運動性腹痛或胃痛及胃腸道齣血
3.運動性血尿
4.運動性中暑(EH)
5.預防脫水
6.預防運動型低鈉血癥——水中毒
三、預防運動性猝死
(一)猝死的定義
(二)最常見的幾種引起猝死的基礎疾病
(三)無基礎疾病的猝死——運動猝死
(四)運動性猝死的預防
1.重視體檢
2.重視高危人群
3.運動過量引起猝死的預防
4.加強醫療保障和醫療監測
第三節 安全馬拉鬆
一、運動是把雙刃劍
二、科學訓練
1.把握好運動的強度、頻率和時間
2.調整好飲食與休息
3.掌握幾個原則
主要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二、預防疾病
1.運動性低血糖
馬拉鬆賽業餘選手跑完全程少則需2小時45分鍾到3小時30分鍾,多則需4小時30分鍾到5小時30分鍾,最慢者近6小時到達終點。這麼長時間的跑步,體能消耗大,血糖也會大量消耗,尤其在35公裏後選手常會齣現低血糖,錶現為飢餓,齣冷汗,無力,嚴重者可齣現脈搏快而細,大汗淋灕,血壓下降,最後休剋昏厥。
預防:賽前不應空腹,情緒不要過分緊張。可隨身帶些糖果和餅乾。跑過半程後適當補充些能量如喝些糖鹽水,吃點餅乾或糖果,若自我感覺齣汗異常,心跳快,應停止跑步調整呼吸。若不能改善應找救助者進入醫療點治療,靜注適量高濃度糖溶液提高血糖,癥狀即可消失。
2.運動性腹痛或胃痛及胃腸道齣血
運動性腹痛或胃痛發生率較高。腹痛或胃痛多由於運動中胃腸道平滑肌痙攣和牽扯腸係膜,或機體受寒胃腸道發生攣縮,或腸道糞便未排空,運動中腸蠕動增強,過度緊張或準備活動不足,吸人大量冷空氣,起跑過快齣現“岔氣”,呼吸節奏不均勻,動作不協調等等。另外,賽前吃香蕉,引起脹氣而腹痛。長跑可使內髒血流量減少20%,形成胃腸道局部缺血可誘發胃腸道齣血。
預防:賽前要調整好自己的飲食、睡眠和冷暖,比賽前一餐不宜吃得過飽、過油,吃些易消化的食物。賽前早餐應距比賽時間1.5-2小時。賽前要排空大小便,準備活動時不要受寒,賽中和賽後應喝一些熱飲,最好不要吃過冷的飲料如冰水、棒冰。
賽中發生腹痛或胃痛應停止跑步調整呼吸和步行節奏,若未改善應退齣比賽去醫療點看病。
3.運動性血尿
馬拉鬆賽後,有的運動員可能齣現肉眼或顯微鏡下血尿,但選手自己無不適,腎功能或血化驗及X光檢查均正常。血尿持續時間一般不長,多在24小時內自行恢復,一般不會超過3天。主要原因為運動時腎髒受擠壓、震動、牽扯或打擊造成腎髒組織或血管的微細外傷所緻,跑步或賽後齣現血尿應停止運動,休息並到醫院檢查排除病理原因。經休息補充一些維生素C、B12可自行恢復。
預防:跑步時要腳尖先落地,減少對機體的震動(大腦、脊椎、關節和腎髒),軀體擺動要自然,避免突然猛扭腰的動作或轉身。避免腰部的叩擊。適當多飲水。
4.運動性中暑(EH)
在氣溫較高,濕度較大或陽光熱輻射或無風的環境條件下進行長時間訓練、運動或跑步而齣現的肌肉産熱超過身體散發的熱而造成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的體內過熱狀態的疾病為中暑。可分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三種。
運動或馬拉鬆賽中、賽後大量齣汗後齣現肌肉痙攣,持續數分鍾後緩解,無明顯的發熱為熱痙攣;熱衰竭常發生於老年人,由於體溫和血鈉丟失過多導緻血容量不足,齣現疲乏、無力、頭暈、惡心、嘔吐、心動過速、低血壓、體溫升高等錶現;熱射病主要錶現為高熱,體溫達40℃以上,心率增快、腎衰、休剋、昏迷,需及時治療和搶救,否則死亡率較高。
預防:避免在炎熱季節進行長時間的高強度運動訓練和馬拉鬆賽;參賽者應穿寬鬆透氣,淺色服裝;天熱跑步齣汗較多,要充分補充水和含鹽飲料,最好為0.2%的鹽水。齣汗量超過體重的3%時,機體的運動能力和體溫調節能力就會下降。賽中齣現大汗淋灕、發熱應及時停止比賽,休息或就醫。
5.預防脫水
馬拉鬆賽距離遠、賽程長,選手們經大量齣汗蒸發而丟失體液,這在第三章中已有敘述。業餘選手4-5h的賽程平均賽後體重下降2.3公斤,賽前、賽後體重之差就是齣汗量,即齣汗丟失體液2300ml,占體重的3%-4%,屬輕度脫水。選手會有明顯的口渴感,一旦齣汗過多未能及時補充達到中、重度脫水則對選手會造成傷害,甚至休剋。
預防:預防脫水主要方法是及時補充水分。口渴是人體脫水的最早的自我感覺信號,馬拉鬆賽中要主動飲水,不要等到口渴纔飲水,此時機體已有脫水的存在;要少量多飲水,最好每半小時進水300~500mL,全程2000~3000mL;有人主張飲水與齣汗量相等;進水應飲含糖鹽的水而不是純水或糖水或含鹽量太少的飲料。
……
前言/序言
奔跑的智慧,生命的律動——《馬拉鬆與健康》未竟之篇 這是一本關於“過程”的書。不是關於終點綫上的榮耀,不是關於完賽奬牌的光輝,更不是關於瞬間爆發力與極限挑戰的敘事。它真正觸及的是,從踏齣第一步到邁嚮漫漫徵途,再到抵達那遙不可及的遠方,這整個旅程中,我們如何與身體對話,如何理解生命律動,如何從一次次呼吸、一次次擺臂、一次次邁步中,汲取力量,發現智慧。 《馬拉鬆與健康》並非一本簡單的運動指南,它試圖以一種更深沉的視角,去探討跑步這項古老而又現代的活動,如何潛移默化地重塑我們的身心。它不詳述具體的訓練計劃,不羅列精密的配速建議,也不分析繁復的運動科學數據。相反,它將目光投嚮那些更普遍、更具哲學意味的層麵。 想象一下,清晨的微光剛剛刺破地平綫,空氣中彌漫著泥土和青草的清新氣息。你穿上跑鞋,邁齣傢門,世界在你眼前徐徐展開。這本書,就如同一個經驗豐富的嚮導,引領你深入探索這片未知的風景。它不會告訴你“你應該以每公裏X分鍾的速度跑Y公裏”,而是引導你去感受“當你把速度放緩,讓呼吸變得綿長時,身體會發齣怎樣的低語”。它不會教你“如何糾正你的跑姿”,而是啓發你去體會“每一次落地與蹬伸,與大地的每一次連接,帶給你怎樣的安定感”。 書中,我們不談論“傷病預防”,而是探討“身體的智慧”。當你的腿部感到一絲疲憊,是應該選擇停下,還是繼續?這本書不會給齣絕對的答案,而是鼓勵你去傾聽身體的信號,去理解疲勞的本質,去學會辨識“良性挑戰”與“潛在損傷”之間的微妙界限。它會引導你思考,那些所謂的“不適”,或許正是身體在用它獨特的方式,告訴你需要調整、需要休息、需要給予更多關愛的信號。它會讓你明白,真正的健康,不是對身體的過度索取,而是與之和諧共處,尊重其自然的節奏。 《馬拉鬆與健康》的篇章,將圍繞著“呼吸的藝術”展開。我們常常在跑步中感到氣喘籲籲,心跳如鼓。這本書,不會提供“呼吸技巧大全”,而是帶領讀者去重新發現“呼吸”本身的力量。它會引導你去感受,每一次吸氣,是如何將外界的生命能量引入體內,每一次呼氣,又是如何將身體的代謝廢物排齣。它會讓你體會,當呼吸變得深沉而規律時,你的心率會隨之平緩,你的思緒會逐漸清晰,你的整個身體會進入一種前所未有的放鬆與和諧狀態。它甚至會讓你思考,呼吸,是否就是生命最根本的“跑步”,而我們,也隻是在每一次呼吸中,完成著屬於自己的“馬拉鬆”。 關於“心態的修行”,也是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跑者的世界,充滿瞭挑戰與挫摺。有時是訓練瓶頸,有時是天氣不佳,有時是對未知的恐懼。這本書,不會提供“如何剋服心理障礙”的秘籍,而是鼓勵你去“擁抱不確定性”。它會引導你思考,當你在漫長的跑步中感到枯燥乏味時,如何從每一次的觀察中,發現新的樂趣;當你遭遇低榖,感到沮喪時,如何從過去的經驗中,汲取力量;當你麵對難以逾越的睏難時,如何學會“允許不完美”,並從中找到繼續前進的勇氣。它會讓你明白,跑者的內心力量,並非一蹴而就,而是源於一次次與自我對話,一次次在睏境中的堅持與領悟。 在《馬拉鬆與健康》的筆觸下,“大地的連接”將是一個重要的主題。雙腳每一次與地麵的接觸,都是一次深刻的對話。這本書,不會詳細介紹“跑鞋的選擇”,而是引導你去感受“腳底與地麵的每一次摩擦,每一次反彈,每一次支撐”。它會讓你體會,當你的步伐變得輕盈,落地變得柔和時,你的身體會感受到怎樣的釋放;當你學會利用地麵的能量,將它轉化為前進的動力時,你又會獲得怎樣的效率。它會讓你思考,我們與腳下的這片土地,究竟有著怎樣的深厚聯係,而這種聯係,又如何影響著我們的行走,我們的奔跑,以及我們的生命。 此外,書中還會探討“時間的哲學”。馬拉鬆,是以時間丈量距離的運動。而跑步本身,也是一種與時間的遊戲。這本書,不會教你“如何製定訓練計劃”,而是引導你去思考“時間的流逝,如何被賦予意義”。它會讓你體會,當你在一次次跑步中,與時間賽跑,又與時間握手言和時,你對時間的感知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它會讓你明白,跑步,不僅僅是身體的運動,更是精神的沉澱,是我們在時間的洪流中,尋找自我,雕刻生命痕跡的過程。 《馬拉鬆與健康》還會在不經意間,觸及“自然的韻律”。清晨的鳥鳴,午後的陽光,傍晚的微風,雨中的露珠……這些自然界的細微變化,都可能成為跑者心中最動人的鏇律。本書不會告訴你“如何在雨中跑步”,而是鼓勵你去“傾聽自然的聲音”。它會引導你感受,當你在大自然中奔跑時,你的身體會如何與周圍的環境産生共鳴;它會讓你體會,當你在日齣日落中,感受生命的輪迴時,你的內心會獲得怎樣的平靜。它會讓你明白,真正的健康,並非隔離於自然之外,而是與之融為一體,從中汲取生機與活力。 這部作品,更關注“微小的勝利”。它不會將目光聚焦在打破個人最好成績上,而是引導你去發現“每一次堅持下來的喜悅”,去體會“剋服一次小小的睏難後的成就感”,去珍惜“在跑步中遇到的每一個陌生人,每一次善意的微笑”。它會讓你明白,生命的長河,正是由無數個微小的瞬間匯聚而成,而真正的滿足,往往蘊藏在這些不被宏大敘事所捕捉的細節之中。 《馬拉鬆與健康》是一次關於“內在探索”的邀約。它不提供標準答案,也不設定既定目標。它隻是在你踏上跑鞋的那一刻,在你邁開腳步的那一瞬,在你感受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的時候,陪伴在你身旁,用一種溫和而充滿力量的方式,引導你嚮內看,嚮生命深處探尋。它邀請你,在每一次的奔跑中,去發現一個更健康、更智慧、更與生命深度連接的自己。 這本書,不是讓你成為一名專業的馬拉鬆選手,而是讓你成為一個更懂得“如何生活”的人。它相信,通過跑步,我們能夠學會傾聽身體的語言,理解生命的節奏,找到內心的力量,並最終,在人生的馬拉鬆中,活齣屬於自己的精彩。它是一場關於“生命本身”的深刻對話,而跑步,隻是這場對話的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