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的诠释学进路

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的诠释学进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冰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44037
版次:1
商品编码:11213066
品牌:三联书店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三联 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2-01
页数:194
字数:175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的诠释学进路》对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中的诠释学进路做出了系统的梳理,并从历史沿革和当代发展上分别对查尔斯·泰勒的学术思想做了深入的解读。此书在拓展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这突出表现在作者从诠释学上解释和评估当代一些重要流派方法论上的得失,既要另辟蹊径、不落一般窠臼,又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这是十分不容易的,表现出了深厚的学术功力。

作者简介

  徐冰,1966年生于吉林长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现任教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社会理论》和《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编委会成员,《社会》杂志工作编委。2009年访问美国耶鲁大学文化社会学中心,受聘为该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诠释学进路的社会理论、文化心理学和文化社会学。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心理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精彩书评

  本书对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中的诠释学进路做出了系统的梳理,并从历史沿革和当代发展上分别对查尔斯·泰勒的学术思想做了深入的解读。此书在拓展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这突出表现在作者从诠释学上解释和评估当代一些重要流派方法论上的得失,既要另辟蹊径、不落一般窠臼,又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这是十分不容易的,表现出了深厚的学术功力。
  ——苏国勋
  
  在这本书中,徐冰先生对实证主义(与经验主义)、解释社会学(特别是韦伯)、诠释学(包含诠释人类学)、结构主义等19世纪以来重要的西方社会思想流派的批介着墨甚力。尤其,他对这些学派发展背景的来龙去脉有着简扼,但却中肯的描述,甚是难能可贵。作者充满知识分子关怀社会的热情,也展现出一个"非西方"的学者对来自西方世界的知识具有根本性的"存疑"批评精神和敏感度。对中国社会学科的研究而言,具有如此的学术敏感性与感知禀性,无疑地是值得肯定,也应当珍惜的。
  ——叶启政

目录

引子 文化自觉与方法论

第1章 诠释学进路的定位及其古典根源









第2章 韦伯的延伸与泰勒的对话观











第3章 经验主义、结构主义与诠释学

第4章 自我地形学与三H理论













第5章 对一个本土理想型案例的分析









后记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2、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

评分

评分

(1)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原有变量之间应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

评分

因子旋转:是一个变量只在尽可能少的因子上有比较高的载荷

评分

书很好,内容要花点时间看了

评分

(3)使因子具有命名可解释性

评分

   为了挽回乌托邦业已丧失的声誉,雅各比不遗余力地进行历史打捞。他对乌托邦事业的珍爱,合理地表现为对反乌托邦叙事的敌视。在他看来,反乌托邦主义者不分青红皂白地打击了一切乌托邦,令理想主义名声扫地,人类的想象日渐枯萎。

评分

(1)因子个数远远少于原有变量的个数

评分

   雅各比不可能不知道德里达、利奥塔、福柯,但对他们连轻描淡写的回应都没有,实在不应该。既然能把自由主义的论域清理得那么清晰,把犹太反偶像乌托邦资源论述的那样详细,为什么就不能认真对待下后哲学文化对普遍性的攻击呢?因为它的一切乌托邦叙事的根本前提。雅各比的言说令人困惑,不过,有关他对后现代的态度并非缺乏证据,他在字里行间显示了某种可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