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节气养生食补大全
作 者:崔晓丽 编著 编著
I S B N :9787533541163
出 版 社:福建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第1版
印刷时间:2012-11-1 第1次印刷
字 数: 350000字
页 数:320页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定 价:39.80元
编辑推荐
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周而复始,每年都是一个气象变化周期,气象变化的过程中如何调理和维持机体内部的脏物及经络的正常生理活动,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是自古中医养生都很关注的。此书中按照中医的理论与节气的变化特点,把节气养生与饮食紧密结合,总结了一套顺应自然变化规律的饮食观点,共大家参考!
内容推荐
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与四季轮回相应的24节气和保健养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本书揭示了24节气的养生奥秘,围绕不同季节、不同节气的自然变化,阐述了不同季节、节气的饮食养生、强身进补和防病治病等内容,将食补和药补统一起来,帮助读者顺应天时,吃出健康。
目录
第一章 24节气养生常识篇
24节气的由来
24节气的释名
关于“四立”
关于“两至”
关于“两分”
关于“三暑”
关于“两雪”
关于“两寒”
其他节气
24节气与人体健康
24节气影响人体生物钟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24节气养生表
31/ 四季养生表
第二章 春季6节气饮食养生篇
春生阳,养肝补气
细说春季养生要诀
春季养生定则
春季饮食要诀
立春——助阳气,养肝气
节气特点
节令饮食习俗
雨水——养脾胃,调精神
节气特点
节令饮食习俗
惊蛰——顺肝气,养脾气
节气特点
节令饮食习俗
春分——调阴阳,保健康
节气特点
节令饮食习俗
清明——疏肝气,涵肾水
节气特点
节令饮食习俗
谷雨——雨纷纷,防湿邪
节气特点
节令饮食习俗
立春节气吃喝养生法
…………
…………
…………
…………
附录一 食物寒热温凉属性速查
附录二 食物五味速查
附录三 常见的抗衰老食物
附录四 常见的防癌食物
附录五 24节气养生歌诀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清明——疏肝气,涵肾水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既是节气,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作为节日来讲的清明节,祭祖扫墓是主要的活动之一。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清明节还有插柳、戴柳的习俗。插柳的风俗,据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有关戴柳习俗也有不少的传说。柳易栽易活,在人们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所以说明戴柳、插柳,不但有辟邪却病的寓意,还有留住青春,留住生命的意思。
节气特点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期间,北半球的日照明显增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几天低于12℃,所以也会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说法。
清明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鸽,三候虹始见。”就是说,在清明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地下的洞中,再接着气温回升,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
节令饮食习俗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sǎn)子的饮食习俗。馓子为一种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称“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人们的喜爱。另外,清明吃鸡蛋,称为吃“节蛋”。在古代,人们清明吃鸡蛋是为婚育求子,他们将各种禽蛋如鸡蛋、鸭蛋、鸟蛋等煮熟并涂上各种颜色,称“五彩蛋”,把五彩蛋投到河里,顺水冲下,等在下游的人捞起,食之便可孕育。而现在清明节吃鸡蛋则象征圆圆满满。
清明节气吃喝养生法
清明时节气温还不稳定,时而阳光灿烂,时而阴雨绵绵。人体常湿困,四肢麻痹,因此饮食调理中,除了要利水渗湿外,还要适当补益,尤其要养血舒筋。此外,清明时节细菌、病毒等繁殖加快,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而且花粉症也在此时节多发
清明养生食物和药材
猪肉
“滋阴,润燥,补血。”——《本草纲目》
别名 豕肉、彘肉。
性味归经 性平,味甘、咸,归胃、脾、肾经。
养生功效 补气养血,滋阴润燥,益精填髓。
适用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
食材解读
猪肉的纤维比较细腻,结缔组织较少,肌肉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是人们餐桌上
重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也是人摄取动物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功效细说
阳气大壮的清明时节,饮食方面应以滋阴为主,而猪肉富含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
物、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补中益气、润泽肌肤、益精髓、滋阴、补心肺等功
效,只要烹调方法得当,对人体的补益功效将会得到很好地发挥。
选购+储存
◎挑选猪肉时以肉色为粉红色、带光泽、肉身结实、脂肪泛白者为佳。
◎猪肉比较容易变质,购买后好当天食用,剩下的应放在冰箱中冷冻。
清明常见病中药配方
清明常见病中药复方
荆芥生地茶荆芥穗、生地、元参、知母、黄芪、连翘、板蓝根各9克,薄荷、桔梗、竹叶各3克,生石膏18克。将上药放入沙锅,加水1500毫升,煎沸20分钟,取汁代茶饮用。每天1剂,分3次饮服,连服3~8天。适于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
生姜汤 生姜3片,红枣5颗,红糖适量,煎汤频饮。用于辅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单方独味
花粉症单方 葱适量,捣烂取汁,每晚用药棉蘸葱汁,轮流塞鼻内。
清明养生药膳
黄芪红枣猪肘煲
材料 猪肘500克,黄芪、红枣、黑木耳各30克。
调料 冰糖60克。
做 法
1 猪肘刮洗净,放沸水锅中煮沸,5分钟后捞出,洗净,剁小块备用。
2 红枣、黄芪浸泡6小时;黑木耳浸泡4小时。
3将猪肘、黑木耳一同放入瓦罐中,黄芪、红枣连同浸泡的水一并倒入瓦罐中,再注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慢煮,2个小时后,去黄芪,下冰糖,继续煮10分钟即可。
……
我一眼就看中了这本书的“24节气养生食补大全”这个名字。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身体的需求,也对自然的规律感到陌生。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重新找回与自然的连接,通过食物来调理身体。我对“食疗”部分特别好奇,想知道它会如何结合节气的变化,来推荐适合不同时令的食材和烹饪方法。尤其是在“煲汤营养”方面,我希望能学到一些更深入的知识,比如不同食材的搭配如何能最大化营养价值,以及如何根据身体状况来选择不同的汤品。此外,“养生菜谱大全”听起来就像一个宝藏,我希望能从中找到很多简单易学又美味的食谱,让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轻松实践养生之道。这本书的“膳食指南”部分,我也寄予厚望,希望能得到一些关于如何科学搭配三餐、如何避免不健康饮食习惯的实用建议,让我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拥有健康的体魄。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实在太长了,让人一眼望去,脑海里仿佛涌现出无数的食材、药材、烹饪手法,还有各种养生理论。我当时脑子里就一个念头:这绝对是我一直想要的!自从上了点年纪,身体的小毛病就没断过,时常觉得疲惫,皮肤也黯淡无光,试过不少养生方法,但总是觉得杂乱无章,没有一个系统性的指导。而这本书,听名字就感觉特别全面,24节气,这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时令变化的精华,用它来指导饮食,感觉特别有道理,也特别接地气。我尤其期待它在“煲汤营养”方面能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因为煲汤是我家餐桌上最常出现的,既滋补又美味,要是能知道如何根据不同节气选择不同的食材来煲出最有营养的汤,那简直是太棒了。而且“养生食谱”和“膳食指南”这些词,都透露着这本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我希望它能提供清晰易懂的食谱,让我这个厨房小白也能轻松上手,做出既健康又美味的家常菜。当然,“养生菜谱大全”这个承诺,更是让人充满了期待,这意味着我将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随取随用的养生菜谱宝库,再也不用为了每天吃什么而烦恼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虽然没有特别出彩,但书名里的“24节气”这几个字,瞬间就吸引了我。我一直对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很感兴趣,尤其是节气养生。总觉得,大自然的变化和我们的身体是息息相关的,遵循自然的规律来调整饮食,是最符合身体需求的。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一些食谱,更能让我理解背后的道理。比如,为什么在某个节气适合吃某种食物,它对身体有什么具体的好处?这本书的“食疗”部分,应该能解答我的这些疑惑。而“煲汤营养”这一点,更是我的心头好。我家的餐桌上,汤品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有时候会觉得,是不是所有的汤都一样有营养?这本书会不会教我如何根据节气,选择最适合的食材来炖煮,让一碗汤既美味又最大限度地发挥养生功效?我尤其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而不是泛泛而谈。如果它还能在“养生菜谱”和“膳食指南”方面提供一些日常饮食的调整建议,那就更完美了。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长而全面,让我觉得它涵盖了我想了解的方方面面。我一直觉得,养生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饮食,而“24节气”这个概念,更是将时令的智慧融入了饮食之中,这正是我所追求的。我特别期待它在“煲汤营养”这一块能有深入的讲解,毕竟煲汤是许多家庭日常滋补的常见方式,如果能知道如何根据节气选择最合适的食材,才能让营养发挥到极致,这对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而且,这本书提到了“养生食谱”和“膳食指南”,这预示着它将提供非常实用的指导,让我不仅知道“吃什么”,还能知道“怎么吃”,甚至是如何规划一整天的饮食。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易于理解的图文并茂的食谱,让我这个不太会做饭的人也能轻松上手,做出健康的家常菜。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专业”、“全面”又“实用”,是一本值得深入研究的养生宝典。
评分刚收到这本书,迫不及待地翻看了目录。不得不说,这书名虽然有点“朴实”,但内容却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得多。我最看重的是它将“24节气”与“食疗”紧密结合这一点。从小到大,长辈们就常说“什么时节吃什么东西”,但具体为什么,怎么吃,却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这本书的出现,似乎填补了我的这一知识空白。它应该会深入浅出地讲解每个节气的气候特点、人体的生理变化,以及相应的食疗原则。我猜想,它会提供一些非常具体的食材选择建议,比如春天如何养肝,夏天如何祛湿,秋天如何润燥,冬天如何温补,等等。而且,它提到的“煲汤营养”应该不是简单地罗列几种汤,而是会分析不同食材的营养成分,以及它们在不同节气下的功效,甚至可能还会讲解煲汤的时间、火候等细节。这对于想要通过饮食来调理身体,达到养生目的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份非常宝贵的指南。我特别期待它能教会我一些“懒人版”但又非常有效的食疗方法,让养生不再是件复杂而令人望而却步的事情。
评分书还好,快递太慢。
评分挺好!长知识了!
评分还行吧!
评分书的内容很好!但是书的印刷一般。
评分非常好
评分挺好!长知识了!
评分书还好,快递太慢。
评分非常好
评分书的内容很好!但是书的印刷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