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桥梁之父”茅以升的孙女
★被列入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施坦威艺术家行列
★她是名气跟郎朗李云迪不相上下的国际钢琴家
★她在本书中为中国千万琴童家长出招——
★让孩子快乐学习钢琴的秘诀
★让孩子不再抵触练琴的方法
★让孩子成为一个真正懂音乐的人
★让父母懂得——成为快乐的琴童比成为郎朗更重要!
海报:
中国数万万孩子在学习钢琴,而学钢琴对中国孩子意味着什么?却是每位琴童父母需要思考的问题。
漫长而辛苦的学琴之路,让多少父母和孩子遭受困惑、迷茫、失落、泪水和忧伤……有的孩子最终在父母的“逼迫”下,走上了专业道路;有的孩子由于各种原因学琴而痛苦不堪,父母不得不半途而废,放弃钢琴,放弃音乐;还有的孩子通过规范的学习和长期坚持练琴,最终考过了钢琴业余级较高级十级……
著名旅美钢琴家茅为惠通过自己的学琴经历和作为一名钢琴教育专家,在本书中与中国数万万学习钢琴的父母和孩子分享钢琴人生。本书除了针对钢琴学习的专业知识指导,还与父母分享——
孩子学钢琴父母应该建立怎样的良好心态;
不懂钢琴的父母如何辅导孩子学琴;
对时下热门的钢琴考级的深刻反思与剖析;
如何让孩子通过钢琴学习提高音乐素养,爱上音乐;
如何让孩子快乐地学琴;
父母如何才能建立一种健康的教育方式,父母不逼,不累!孩子最终因为钢琴而收获幸福!
茅为蕙,著名旅美钢琴家、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茅为蕙钢琴艺术中心创始人。
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的孙女。父亲是小提琴家,母亲是钢琴老师。
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二年级,每年参加拍摄一部电影,先后有《从奴隶到将军》《等到满山红叶时》《巴山夜雨》《绝代名姬》等,并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较佳女配角奖。
她3岁时学拉小提琴,后来改学钢琴。1983年,茅为蕙从100多位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附小的孩子里脱颖而出,成为10位幸运者之一。16岁的茅为蕙赴美留学。茅为蕙在不断获得国际比赛大奖的同时,每年在欧美及亚洲地区举办近60场音乐会,和众多世界一流的著名乐团合作。
铂金版序和我的书一起成长
推荐序我不再有顾虑
序此书为谁写
前言
上篇钢琴与成长(入门篇)
第一章音乐人生,从正确选择开始
第一节父母为孩子打开音乐之门
音乐胎教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乐感
胎宝宝为什么喜欢听莫扎特
钢琴亲子早教课让孩子走进音乐世界
第二节他是钢琴神童吗
通过手、耳、记忆力做判断孩子的音乐潜质
-孩子选择学习钢琴,是为他还是我?
对孩子“都是你们叫我学琴,我自己不想学”的问题时,我们该如何回答?
孩子如果是音乐神童,是否孤注一掷
第三节弹响第一个音符
-小提琴、电子琴、钢琴,先学哪个
-学琴的最佳年龄是几岁
第四节钢琴老师,重要角色出场了
如何为孩子选择好的钢琴培训机构
怎么辨别钢琴老师的水平
上门上课,是不是上策
第二章八十八个琴键,十个弱小的手指
第一节一架合格钢琴是绝对前提
-钢琴是越贵越好吗?要给孩子买多贵的琴
-钢琴放在家里的什么地方,怎么保养
第二节钢琴课开始了
钢琴教材,学琴之本
钢琴教室里的特殊学生:妈妈
家长和老师沟通的技巧
琴谱,让孩子自己拿
第三节陪练这件事
初学琴童,妈妈一定要陪练
练琴,规矩、规律最重要
放松,姿势就会正确
陪练,还要陪听
中篇家有琴童初长成(瓶颈篇)
第三章练琴生活不枯燥
第一节识谱、背奏,学琴事半功倍
小蝌蚪是不是一开始就要认识
从正式开始学钢琴起,就需要认识五线谱
背奏,在不知不觉中开始
业余可以,随便不可以
第二节成功路上,父母出招
他需要一个钢琴偶像吗
鼓励比批评更有力量
家长自测:是我让孩子不再爱钢琴吗
第三节突破瓶颈,就是胜利
如何面对“你们逼我学琴”的质问
真的进入瓶颈期了吗
旅行时期,以玩为主,钢琴练习,尽力而为
第四章黑白键上的童年
第一节再一次认识钢琴
流行乐也可以从钢琴开始
不是音乐世家,也能培养出孩子吗
第二节学业VS琴业
写作业和练琴不打架
什么时候该换钢琴老师了
我们聊聊音乐会吧
第三节表演、比赛开始了
表演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吗
比赛前,做好这些准备
下篇开启音乐人生(收获篇)
第五章做钢琴家还是钢琴爱好者
第一节重新审视钢琴
考过10还能做什么
钢琴,人生应该有这一章华彩
第二节考级,绕不过的现实
考级的好处和坏处
如何考级,才能避害趋利
第三节是时候了解专业钢琴教育了
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和音乐学院
出国学钢琴怎么样
水平越高,比赛越重要
第六章当个快乐琴童比争取做未来的郎朗更重要,更实际
第一节快乐琴童,幸福一家
不练琴之后,如何和音乐相处
钢琴让全家更快乐
第二节业余钢琴家
哪些曲子适合业余爱好者表演
业余钢琴家里的大名人
后记在黑白琴键上,弹出我的彩色人生
附:茅为蕙博士简历
中外媒体评价
面对孩子“都是你们叫我学琴,我自己不想学”的问题时,我们该如何回答?
如果说前面解决的是孩子学琴的物质问题的话,那“为谁学琴”解决的就是精神上的问题。许多家长面对这个问题,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为了他自己啊,为了让他不输在竞争起跑线上啊!”
这是真实的答案吗?在你还没有意识到的内心深处,其实,是不是有另一个隐藏的答案呢?有时候,我们看似理智的决定,其实是受到直觉操纵的。
以下是一份简单的问卷,你可以花10分钟做一下,做完后,也许你对孩子学琴这件事情会有不同的理解。
问题一:让孩子学琴,是不是因为邻居家的孩子或他幼儿园的同学也在学钢琴?你觉得如果他们送孩子学钢琴,而你不送,孩子就可能落于人后或者你这个家长就算没有尽到责任?
问题二:让孩子学钢琴,你是否有“圆自己小时候没实现的梦想”的成分在里头?哪怕是极少的成分,是不是也会对你的决定有微妙的影响?
问题三:是不是考虑过所有的常见的才艺项目,比如画画、芭蕾、网球等,最后才决定选择钢琴?还是从未考虑过,就是一门心思认准钢琴?
问题四:你是否已经决定为自己增加一份不拿工资的工作?送孩子去学琴、陪孩子去练琴,是一件需要全心付出但不仅没有薪酬,而且孩子还有可能会误解的工作,至少在四五年里,你得做好长期付出的心理准备。
问题五:对孩子学琴的问题,你在经济上有什么考虑?是希望以后通过弹琴能把这个钱赚回来,还是更希望有精神上的回报?精神上的回报你有没有想好是哪些?仅仅在家庭聚会的时候为你演奏一曲动听的乐曲就足够了吗?
问题五:所有的家庭成员,有没有准备好放弃某些娱乐?比如孩子练琴的时候,停止看电视、玩游戏;比如,周末的时候爱好出游的父母必须呆在家里陪孩子学琴。
问题六:在让孩子学琴的问题上,父母是否在所有主要事项上都能达到基本一致的意见?比如钢琴放在哪里?学费的承受能力怎么样?练琴的时间每天多长?孩子不想练了怎么办?孩子学习进步不快怎么办?
问题七:对学琴中出现的好或坏的意外现象,你是否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如果他真的是个天才,突然少年一朝成名你们准备怎么做?当然,绝大多数情形下,如果孩子弹了好几年仍然成绩平平甚至出现判逆情绪又如何处理?
问题八:如果以后孩子不做钢琴家,你会不会失望?他的资质虽然不错,但最后只能成为一名钢琴教师,或者钢琴只能成为他一项并不算特别突出的业余爱好,设想到那时,你会后悔送他去学琴吗?
问题九:要知道练琴是是痛苦的,你会不会看到孩子太累、太苦,流眼泪,而舍不得你的孩子?你是否狠得下心来要求他一遍又一遍地练?
问题十:你能否保证永远有积极向上的激情,给予孩子的,只是正面的表扬和鼓励,即使在你情绪不佳或孩子实在不太听话的时候,也保证对孩子绝不会谩骂和体罚?
这是一份并没有标准答案的问卷,但对于这个问卷的回答,能够帮助爸爸妈妈认识到,在孩子学琴的事情上,你还有哪些需要补的课。
问题一: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特色和长处,隔壁孩子也许适合钢琴,你的孩子也许适合画画呢?也许适合学围棋呢?家长们要做的,就是发现孩子的优点,培养孩子,成就孩子。条条大路通罗马,钢琴不是唯一的选择。
问题二:不止一位家长在跟我沟通的时候提到,“我小时候特别想学钢琴,但没有条件,我一定不能让孩子再留下这个遗憾。”注意,这个遗憾是你的,在学琴的事情上,家长可以适当引导,但千万不要代为大包大揽,全盘做主。
问题三:不管是一门心思要学琴或是考察过所有项目再决定钢琴,其实并没有定论说哪种方式更对,只是提醒家长要清醒地决定,在送他去弹钢琴这件事上,是用理智而非直觉做决定。
问题四:绝大多数家庭都是妈妈主要负责孩子练琴的事情,这不是辛苦几天或是两个月冲刺就可以结束的事情。每周陪他去上课;和老师沟通;回家陪他练琴;考虑音乐会、比赛、表演事宜;这是一份长期的、持久的工作,而且所有的付出也许并不会立刻得到感激和回报。你想好了吗?
问题五:大部分中国家庭是没有专门的琴房的,在孩子练琴的时间,你不能看电视,不能听音乐,不能大声说话。周末的全家郊游会变得稀少,因为时间要留给钢琴课。即使是难得的出门探亲、旅游,还要考虑到是否带上钢琴教材,或者是目的地有没有钢琴培训中心可以临时练琴……借用一个名词,孩子练琴,是全家的“系统工程”,这些,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心中有数了吗?
问题六:对孩子的教育是许多夫妻吵架的重要肇因,况且学钢琴的过程中,会有无数选择。例如,在专业或非专业的问题上;在买什么钢琴的问题上;在练琴谁主陪的问题上;在投入多少资金的问题上……不要等到孩子开始弹琴才为这些事情争辩,提前解决它!
问题七:领孩子走上钢琴路,这条路它是“自己长腿”的,因为有很多情况都不是父母能左右的,孩子的才能、性格、喜好、机遇……这些可以引导,但很难左右控制。孩子一旦真正开始学琴,就做好任他自然发展的准备吧。即使不得不放弃,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问题八:如果小孩子从四岁开始学琴,学到二十四岁,练二十年之后,却看不到成为钢琴家的希望,你也别因此后悔,说当初不该送他去学琴。要不然,每天花八个小时,放在其他任何专业也有不错的成绩。天才琴童也不保证个个能成名成家,那需要实力、努力还有运气,成不成钢琴家未必百分百决定权在自己。
问题九:听别人弹琴很享受,为别人演奉也很享受。但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练琴和所有的艺术门类一样,是要一遍遍重复的,十年如一日的辛苦。可能一首曲子要弹几个月,来来回回就是那个旋律,听到厌倦,何况弹的人?你会不会舍得孩子有这些生理,心理,脑力上的压力?能不能忍心看孩子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只为某个不确定的未来?
问题十:我坚决反对打孩子,骂孩子的行为。但是,也提前告诉所有刚把孩子送进钢琴教育的父母,在陪孩子练琴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磨擦,一定会有你想发火的时候。在决定让他学琴前,你就要问清自己,能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当自己有气的时候,能不能做到决不撒在孩子身上?
......
这本书的书名就足以吸引我,"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孩子学习的动力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态度和引导。我们家孩子最近刚开始学琴,我这个做父母的,也确实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时常不知道该如何配合,也不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才能更好地支持他。这本书的名字就像一盏明灯,直接点出了问题的核心。我非常好奇,旅美钢琴家茅为蕙老师是如何将自己多年的演奏经验和教学心得,转化为一种适合家长学习和实践的方法论的。更重要的是,她又是如何看待家长在孩子钢琴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定位的?是应该成为严格的监督者,还是温暖的鼓励者?这本书能否为我们这些“零基础”的家长提供一份切实可行的“入门指南”,帮助我们理解钢琴这门艺术,从而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甚至找到一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途径?我期待书中能够解答这些我脑海中萦绕已久的疑问,并且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操作建议,让我不再是那个“瞎指挥”的家长。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到底是什么让一个孩子真正爱上钢琴,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孩子坐在钢琴前,机械地重复着指法,却缺乏真正的情感投入。这本书的书名,直接点破了我的一个重要猜测:父母的影响力至关重要。我一直觉得,父母的态度,是否真正欣赏音乐,是否愿意花时间陪伴,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特别想知道,茅为蕙老师作为一位国际级的钢琴家,她是如何看待“父母先上课”这个概念的?她会不会分享一些她自己作为学生时,父母是如何支持她的经历?或者,她又是如何观察到,那些成功的琴童背后,有着怎样的家庭教育理念?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或者是一些能够引起共鸣的故事,那就太有价值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找到一种与孩子沟通音乐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乐趣,而不是仅仅将学琴视为一项任务。
评分说实话,当家长开始为孩子报名钢琴课时,往往伴随着一份期望,希望孩子能够通过学习钢琴,提升气质、培养专注力,甚至未来成为一名出色的音乐家。但现实往往是,孩子学着学着就失去了兴趣,家长也感到力不从心,不知道该如何继续支持。这本书的名字,恰恰击中了这个痛点。“父母先上课”,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对教育理念的颠覆。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为什么父母需要“先上课”,以及“上课”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是需要学习音乐理论,还是需要掌握一些引导孩子学习的方法?茅为蕙老师作为经验丰富的钢琴家,她对音乐的热爱和理解,肯定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我希望她能够将这份热爱传递给家长,让家长也能重新认识音乐的魅力,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这本书能否成为连接家长与孩子之间音乐桥梁的关键?我对此充满好奇。
评分当我看到“铂金版”这个词的时候,心里就咯噔一下,觉得这肯定不是一本简单的教程。它暗示着这本书的深度和价值非同寻常。茅为蕙老师,本身就是一位功底深厚的钢琴家,能够获得“旅美”的经历,说明她在音乐道路上有着非常扎实的积累和非凡的成就。我非常好奇,她会在书中分享哪些与众不同的见解。是关于钢琴演奏技巧的,还是关于音乐审美教育的?而“与琴童家长的一席谈”,这几个字更是勾起了我的兴趣。这意味着,这本书不是单方面的灌输,而是包含了真实的对话和交流,或许能听到其他家长在孩子学琴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以及茅老师是如何一一化解的。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学到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孩子音乐兴趣的方法,如何处理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瓶颈,以及如何避免一些家长在望子成龙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区。我甚至期待,这本书能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或许我也可以跟着这本书,重新拾起年少时的音乐梦想。
评分对于“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这个理念,我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在我看来,很多时候,家长是孩子学习道路上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一面镜子。如果家长自身对音乐缺乏了解和热情,那么很难指望孩子能够真正地投入进去。茅为蕙老师,一位杰出的旅美钢琴家,她的经历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我非常好奇,她将如何从一个演奏者的角度,去解析家长在孩子钢琴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通过“先上课”的方式,来提升家长自身的音乐素养和教育能力。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实用的练习方法,让家长能够在家中就与孩子一同进步?或者,它会更多地侧重于心理层面的引导,帮助家长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以及如何建立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来一些颠覆性的启发,让我能够以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式,陪伴孩子走过这段音乐学习的旅程。
评分如何让孩子通过钢琴学习提高音乐素养,爱上音乐;
评分如今当父母也不易,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评分来来来都挺好的
评分最后一天放水领了两张卷,买了想买的书,希望宝宝好好看
评分精典之作,强推
评分正如名字所说,准备给小朋友开始钢琴课。
评分挺好的,对于对钢琴什么都不懂的家长,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而且会拔高对钢琴的认知高度
评分今年在京东买了好多图书,停不下来的节奏啊
评分著名旅美钢琴家茅为惠通过自己的学琴经历和作为一名钢琴教育专家,在本书中与中国数万万学习钢琴的父母和孩子分享钢琴人生。本书除了针对钢琴学习的专业知识指导,还与父母分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