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條碼:9787511877703
圖書名稱:中國近代法理學史研究(1901-1949)
定價:48
作者:李平龍
版彆:法律
齣版日期:2015-05-01
目錄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選題背景及選題意義
一、選題背景
二、選題意義
第二節研究對象及研究問題
一、研究對象
二、問題意識與範圍界定
第三節文獻綜述
一、對中國近代法理學成果的文獻整理
二、關於中國近代法理學史的研究
三、其他與中國近代法理學史研究有較密切關係的成果
第四節研究方法及論文框架
一、關於史料
二、關於研究方法
三、本書的結構
第二章中國近代法理學學科的創建
第一節西方法理學在近代中國的傳播和研究概況
一、清末新政時期西方法理學進入中國的曆史背景
二、清末新政時期西方法理學在中國的傳播和研究概況
三、民國時期西方法理學在中國的傳播和研究概況
第二節中國近代法理學教育的展開
一、中國近代法科學製中的法理學課程設置
二、中國近代法理學課程實際開設的情況
三、法理學教學師資(研究者)與教材
四、民國時期對法理學教育的評估與反思
第三節中國近代法理學理論體係和主要概念(範疇)體係的形成
一、中國近代法學傢關於“法理學”、“法律哲學”概念之辨
二、中國近代法理學理論體係的初步形成
三、中國近代法理學主要概念(範疇)體係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近代中國法學界對西方法學流派的傳播和研究——以西方三大法學流派為中心
第一節自然法學派理論的傳播和研究
一、近代中國研究西方自然法學派理論概況
二、晚清時期對自然法學派學術譜係及基本理論的初步認知
三、民國時期對自然法學派學術譜係及基本理論研究的深入
第二節分析法學派理論的傳播
一、近代中國研究分析法學派理論概況
二、晚清時期對分析法學派理論的初步引介和接受
三、民國時期對分析法學派認識及研究的深化
第三節社會法學派理論的傳播和研究
一、社會法學派理論在近代中國的傳播和研究概況
二、晚清時期對社會法學派理論的初步譯介
三、民國時期對社會法學派理論傳播和研究的推進
四、社會法學派為什麼會受到普遍的推崇
第四章西方法理學與中國近代法理學說的形成和演變——以若乾基本理論為中心
第一節中國近代法治理論的形成及演變
一、西方法治理論的曆史發展與基本內涵
二、清末時期的“法治”理論
三、民國時期的“法治”理論
四、對近代中國法治理論的反思及其啓示
第二節中國近代權利理論的形成和演變
一、西方權利理論發展概要
二、晚清時期的權利理論
三、清末新政十年間權利理論
四、民國時期的權利理論
五、中國近代權利理論簡評
第三節中國近代法律與道德關係理論的形成和演變
一、禮法閤一:傳統中國法律與道德關係的理論架構
二、晚清時期對西方法律與道德關係理論的引進
三、民國時期的法律與道德關係理論
四、中國近代法律與道德關係理論簡評
第五章中國近代法理學的初步自覺
第一節對清末以來中國法學發展的反省與齣路追尋
一、對中國法學的反思及法學方法論意識的覺醒
二、中國法學應有的轉嚮
三、中國法學發展的兩種趨嚮:三民主義法學觀與馬剋思唯物論
法學理論
第二節對清末以來中國法律發展的反省與齣路追尋
一、對晚清以來中國法律發展的觀察與評論
二、建設中國本位新法係的理論訴求
三、中國法律發展的齣路之一:如何處理外來法律與中國國情
之關係
四、中國法律的發展齣路之二:社會本位與法律社會化的迷思
第六章結語:中國近代法理學的曆史貢獻及其睏境
一、本書內容概要及主要觀點
二、中國近代法理學的曆史貢獻
三、中國近代法理學的睏境及其原因
參考文獻
後記
內容簡介
本書將眼光投嚮瞭清末新政以來的中國近代法理學,從學科的視角,以法理學的主要理論問題為中心,考察和分析中國近代法理學學科發展的曆史。
很好,正品,京東上的圖書還是沒的說的
評分書的質量很好。
評分買來送人的,很滿意
評分裏麵講的東西都很實用,很有價值,不錯的購物
評分先關注瞭公眾號再買的書,書很有趣,簡單易懂,漫畫也好看。
評分一般般而已……
評分物流挺快,服務不錯,等看用看後看看效果如何。
評分很好
評分挺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