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总是有办法:苏珊治疗性故事集

故事总是有办法:苏珊治疗性故事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澳] 苏珊·佩罗 著,陈春 译
图书标签:
  • 心理治疗
  • 故事疗法
  • 苏珊·杰弗里
  • 创伤
  • 应对机制
  • 自我成长
  • 希望
  • 治愈
  • 叙事
  • 心理健康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0978320
版次:1
商品编码:1177305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6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家长、教师、2~10岁儿童、大众读者
  人类文明以编故事、讲故事的方式一代代口耳相传。听故事是许多人童年记忆的一部分,讲故事则是成年人能给孩子极好的礼物之一。童年时听到的故事,有一些我们仍然印象深刻,并成为了我们对这个世界怀抱美好信念的根源之一。可见故事的滋养和影响是绵长的,能奠定一颗颗柔软又勇敢的心灵。
  《故事总是有办法:苏珊治疗性故事集》由三个故事集构成,涵盖有针对性的三大主题,书中的绝大多数故事从未以纸质书的形式出版过。从某种意义上说,故事集更为纯粹、直接。即便一些读者不了解苏珊的故事理论,但只要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孩子听,也能对孩子产生好的影响。
  苏珊的故事是开放的,父母、教师等故事创作新手可以拿来改编或学习参考:可以改编成新的故事;也可以改编成话剧、木偶剧、音乐剧等其他艺术形式。
  一些故事有疗愈作用,一些故事能让孩子安静下来,一些故事能壮大孩子的内心,一些故事能带给孩子希望和鼓励……总之,好的故事对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帮助,故事总是有办法的。?—发展治疗性故事讲述的艺术。她的两本著作《故事知道怎么办》《故事知道怎么办2》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出版。

内容简介

  《故事总是有办法:苏珊治疗性故事集》是国际儿童故事治疗领域资深的“故事医生”苏珊·佩罗的新作,收录了三类故事:儿童行为故事、非洲智慧故事、21世纪童话故事,并配有40幅手绘插画。
  跟孩子沟通,故事是很好的一种语言。故事可以纠正孩子的失衡行为、疗愈创伤、带去希望和鼓励、培养正向的价值观和人格……在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的基础上,家长和老师有针对性地给孩子讲故事、编故事,将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只要发挥想象力,人人都能成为故事高手。
  本书的故事主要是为2~10岁的孩子写的。对于2~3岁的孩子,故事要简短、甜美、有韵律;对于4岁以上的孩子,故事可以复杂一些,有冲突,并且正面的事物要战胜负面的。在现代世界,故事还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故事的生命力不仅能滋养听故事的孩子,也能滋养写故事和讲故事的人。

作者简介

  苏珊·佩罗 (Susan Perrow),来自澳大利亚东海岸,是三个儿子的妈妈、众多孙辈的祖母。苏珊有超过30年的学校教学、教师培训、家长教育经验,致力于研究故事在教育中的作用,被称为
  “故事医生”“故事家”。
  1985—1997年,苏珊创办了澳大利亚第一所华德福幼儿园,还与人合办了一所华德福学校;2000年,她在南十字星大学开设了讲故事的课程;2001年,她完成了有关讲故事艺术的硕士论文;2001—2003年,她参与了澳大利亚政府资助的一个项目,教家长通过故事应对孩子的失衡行为,她的工作吸引了众多国际研讨会和大学的关注,并受到邀请;1994年至今,苏珊为教师、家长以及心理医师、治疗师等医疗专业人士举办故事工作坊和讨论会,足迹遍及欧洲、非洲、亚洲、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并收集各种文化中的故事素材,进行整理和创作。
  30 年来,故事滋养了苏珊,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她也看到了故事的力量,这使她满怀热情地践行着自己的使命——发展治疗性故事讲述的艺术。她的两本著作《故事知道怎么办》《故事知道怎么办2》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出版。



精彩书评

  ★这些或创作或搜集、整理的故事的背后,是苏珊·佩罗对现代儿童心灵的洞察,和她用富有生命力的故事中的隐喻,去疗愈无数孩童的实践。这些故事和苏珊的探索,是我们走向儿童、走向儿童阅读推广深处的向导。
  ——徐冬梅,“亲近母语”创始人、儿童阅读推广人
  
  ★故事具有神奇的力量,因为故事中有五种影响人生的必备因素,就像我们身体必需的维生素一样:故事是一种人生享受、是情感的纽带、是价值观的载体、是知识的载体,故事还具有治疗作用。
  ——童书妈妈三川玲
  
  ★故事超出时空和现实具象的局限,描述人类共通的情感与困境;帮助我们在软弱、迷惑与勇气、光明之间找到方向;引导我们的心灵与宇宙万物共浮沉。我们就是这亘古永恒故事的一部分。
    ——李辛,中医师、心身医学硕士、《儿童健康讲记》作者
  
  ★人是故事的产物,人又创造着故事。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故事更有着独特的价值,它能将知识置于背景之中,把被割裂的知识融合为一个整体,从而起到润物无声的良好教育作用。
    ——童喜喜,儿童文学作家

目录

前言 1
编者的话 15
第一辑 儿童行为故事
引言:故事良药 2
皮皮霸霸风 6
暴躁的凤头鹦鹉 11
挑食的芙芙 16
贪心的园艺锹 22
河马不会用新牙 28
小气鬼鸢尾花 32
爱踢人的小袋鼠 35
嘎嘎叫的琴鸟 39
邋遢的美人鱼 43
总是说“不”的挖掘机 49
讨人厌的章鱼 55
完美主义者帕特 60
吹毛求疵的王后 66
唱歌的蛇和跳舞的熊 70
不听话的雨伞 74
骄傲的天鹅绒 80
抱怨的吹哨人 85
极其任性的木琴 90
满不在乎的黄色游艇 96
第二辑 非洲智慧故事
引言:长颈鹿的低语 104
乌龟是怎样帮助太阳爸爸和月亮妈妈的? 108
两只鸽子与一只乌龟 111
妇人们与乌龟 115
格旺扎与福娃扎娜 118
乌龟与兔子 122
乌龟与巨兽 126
羚羊、蝴蝶与变色龙 130
娜米子与树人 135
纸莎草与美丽的姑娘 140
聪明的小个子 145
国王与他的第12 位妻子 148
男孩与怪兽 152
南瓜、鸽子与木棍 157
一条河帮一个男孩找到了自己的声音 161
好热的河马 166
小葫芦与星星公主 172
总不想做自己的变色龙 177
南瓜新娘 181
卡由齐与恶魔 186
苹果老鼠 191
荨麻与玫瑰 196
大老鼠潘雅 202
拼凑出来的长颈鹿 209
第三辑 21 世纪童话故事
引言:光明与阴影 214
绣满鲜花的和服 218
光之花园 224
鲤鱼王子 232
生命之光 235
鸡蛋花娃娃 240
织巢的金鸟 243
玫瑰与刺 248
林德尔温的歌声 252
亮晶晶 258
光之公主与银海豚 267
魔法石 274
飞得高高的小丝绸 281
圆圆的棕色椰子 284











前言/序言

  故事的整体价值
  宇宙从一个故事开始……我们的一部分是人类,一部分是故事。
  ——本·奥克瑞《天上的飞鸟》(Birds of Heaven) 第22页,凤凰出版公司,伦敦,1996年
  从有记载的历史以来,人类就认识到了故事和讲故事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加以应用。人类学家很早就观察到故事在每种文化中都很重要,也很受欢迎。约瑟夫·坎贝尔在广泛研究了世界上的各种神话后,声称我们文化中的神话:
  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我们,让我们释放力量;激活我们的生命力,指引我们的人生……每当人类想寻找某种坚实的事物,以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时,他们不会选择世界上大量存在的事实,而会选择由远古人类的想象力构筑的神话。
  ——约瑟夫·坎贝尔《上帝的面具:原始神话》(The Masks of God:Primitive Mythology) 第4~5页,阿卡纳出版社,纽约,1991年
  世世代代的故事讲述者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承担着保持神话丰富性的职责。丰富的故事不仅是快乐的一个源泉,也对成年人和儿童进行道德和历史教育,并让复杂的传统保持了(现在也依然保持着)生机。我的祖国澳大利亚的原住民证实了故事的重要性——故事让他们的文化保持生机和健康。在中国文化中,故事同样在保持文化的延续性和生机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愚公移山》和《木兰从军》。
  世界上最伟大的灵性和宗教导师也将故事作为传经布道的一种方式。佛教故事和伊斯兰教苏菲派故事在今天依然广受喜爱,并被这些教派用于智慧而简明地传经布道。《圣经》中也有很多教导性的故事,常被称作寓言故事。当耶稣被人问到,他对众人讲话为什么用比喻时,他回答说,因为只有这样,天国的奥秘才能叫人们知道(《圣经·马太福音:13:10-35》)。
  讲故事是一门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跟所有纯粹的艺术形式一样,对人类的灵魂和灵性具有重要的滋养作用。在很多方面,故事能深入我们的内心,触动我们,感动我们,滋养我们,赐予我们力量,疗愈我们的创伤。
  讲故事是所有人生命的一部分,是让人们彼此连结的桥梁,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想象力与故事
  在所有的现代社会里,讲故事之所以重要,其核心依据是承认人类在认知领域可以有一个更整体的视角,尤其是将想象力作为一种学习和认知的方式。爱因斯坦深信想象力的教育作用,因此建议人们给儿童讲童话故事,讲更多的童话故事!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让这个世界运转。
  ——格奥尔格·西尔维斯特·菲尔埃克《生命对爱因斯坦意味着什么?》(What Life Means to Einstein) 美国《星期六晚邮报》第6页,1926年10月26日

《叙事疗愈的灯塔:苏珊的实践与洞见》 当生命之舟遇上风浪,我们总在寻找那盏指引方向的灯塔。这盏灯塔,有时是至亲的怀抱,有时是内心的坚韧,而有时,它就藏匿于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之中。苏珊,一位深谙叙事力量的资深治疗师,用她数十年的临床经验,编织了一部关于“故事与治愈”的生命画卷。这并非一本简单的故事集,而是一次深入心灵迷宫的探险,一次关于如何重塑叙事、重获生命力量的深刻实践。 在《叙事疗愈的灯塔:苏珊的实践与洞见》中,读者将跟随苏珊的脚步,踏上一段充满智慧与启迪的旅程。本书的核心在于探索“故事”作为一种强大的治疗工具,如何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转化,并最终超越生命中的种种困境。苏珊并非鼓吹奇迹,她所呈现的是一套基于同理心、尊重与合作的叙事疗愈理论与实践框架。她坚信,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强大的自我治愈能力,而故事,正是解锁这份能力的钥匙。 本书的结构设计巧妙,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叙事疗愈的世界。开篇,苏珊将我们引入她早年的临床实践,通过几个引人入胜的真实案例,生动地展示了故事在面对创伤、失落、亲子关系难题,乃至个体身份认同危机时的独特作用。这些早期案例,如同微弱的火光,点燃了苏珊对叙事疗愈潜力的深刻认知,也为后续更深入的理论探讨奠定了基础。 随着篇章的推进,苏珊开始细致地阐述叙事疗愈的核心理念。她强调,我们并非被经验本身所困扰,而是被我们对这些经验所讲述的故事所束缚。例如,一个经历过挫折的人,如果不断重述“我总是失败”的故事,那么“失败”就会成为他身份的一部分,限制了他的未来可能性。叙事疗愈的要义,就在于帮助个体“外化”问题,将其视为一个独立于个体之外的“访客”,而不是自身内在的属性。苏珊会详细解释如何通过提问,引导来访者审视那些“被压抑的故事”、“被遗忘的故事”,以及那些“沉默的故事”,从而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一幅更丰富、更多元的生命图景。 书中深入探讨了“外化”(Externalizing)这一叙事疗愈的核心技术。苏珊以其独特的幽默感和洞察力,将复杂的理论变得生动易懂。她会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对话片段,演示如何引导来访者将“焦虑”、“自卑”、“愤怒”等问题,拟人化地进行描述。比如,当一个人被“焦虑”困扰时,苏珊不会直接问“你为什么感到焦虑?”,而是会问:“这个‘焦虑’是什么时候开始拜访你的?它喜欢做什么?它对你有什么要求?”这样的提问方式,能够有效地将问题从个人身上剥离,让来访者以一种更客观、更轻松的态度来审视它,并开始思考如何与其周旋,甚至将其“请出家门”。 苏珊在书中还引入了“重新叙事”(Re-authoring)的概念。她指出,当一个人能够有效地外化问题后,下一步便是积极构建新的、更有赋权性的故事。这不仅仅是遗忘或否认过去的痛苦,而是从过去的经历中提炼出那些被忽视的“非凡的成就”、“坚韧的品质”以及“隐藏的资源”。她会分享如何通过“探索性的提问”,发掘那些“例外时刻”——那些问题未能得逞的时刻。通过放大这些时刻,来访者能够逐渐看到自己内在的力量,并开始重塑一个更符合自己期望的生命故事。本书中的许多案例,都生动地展示了这一过程的奇妙效果,来访者如何在苏珊的引导下,从一个“受害者”的故事,转变为一个“幸存者”乃至“勇士”的故事。 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对“边缘故事”(Sub-stories)和“主导故事”(Dominant Story)的深入剖析。苏珊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多种相互竞争的故事。一种“主导故事”,通常是我们在社会文化影响下,或者因为某个重大事件而形成的,它可能带有负面的标签,如“我是一个失败者”、“我的人生毫无意义”。然而,在“主导故事”的阴影之下,往往潜藏着许多“边缘故事”——那些充满希望、勇气、爱与韧性的微弱叙事。叙事疗愈的工作,就是要识别并放大这些“边缘故事”,让它们有机会挑战和取代“主导故事”的压制,最终成为新的生命叙事。苏珊会提供具体的策略,帮助读者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边缘故事”,并为其找到发声的渠道。 在实践层面,苏珊分享了她多年来积累的丰富技巧和经验。她强调了“好奇心”与“尊重”在治疗关系中的重要性,认为治疗师的角色是“共同创作”者,而非“专家”。她会详细解释如何运用“联想式提问”、“回溯性提问”以及“未来导向性提问”,来引导来访者探索不同的叙事可能性。本书还包含了许多互动式的练习和反思性问题,旨在帮助读者将书中的理论应用于自身的生活,成为自己故事的积极书写者。 书中还特别关注了家庭、伴侣关系以及儿童叙事疗愈的特殊性。苏珊分享了如何运用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故事重塑,来化解家庭冲突,增进理解。她也讲述了如何通过游戏、绘画等方式,引导孩子表达和转化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建立更健康的自我认知。这些案例充满了温情与智慧,展现了叙事疗愈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关系模式中的广泛适用性。 《叙事疗愈的灯塔:苏珊的实践与洞见》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心理治疗的书,它更是一本关于生命哲学的探索。苏珊以其朴实而深刻的语言,引导我们重新审视我们与自身、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她告诉我们,生命并非是一个固定的剧本,而是一部不断被书写的史诗。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部史诗的作者。通过掌握叙事的力量,我们能够改写那些让我们痛苦的故事,发掘那些被隐藏的光芒,最终,活出那个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充满意义和希望的生命篇章。 本书适合任何渴望理解自我、改善关系、以及寻找生命方向的读者。无论是身处困境,还是希望进一步探索生命的可能性,你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启发与力量。它将为你打开一扇窗,让你看到生命中无尽的可能性,并赋予你手中的笔,去书写属于你的辉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故事总是有办法:苏珊治疗性故事集》真的让我太惊喜了!我平时是个不太喜欢阅读的人,更别说主动去买一本故事集了,但这次绝对是个例外。我是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入手的,结果完全超出我的预期。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质感,那种温暖的米白色配上柔和的插画,一看就让人心情舒缓。拿到手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篇故事就牢牢抓住了我。故事的情节不是那种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而是非常贴近生活,讲述的都是一些小人物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如何一点点找到解决办法,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个关于“勇气”的故事,主角是一只胆小的小兔子,它总是害怕走出自己的洞穴,害怕外面的未知。但随着故事的发展,它在朋友的鼓励下,一步步克服内心的恐惧,最终发现外面的世界并不像它想象的那么可怕,反而充满了惊喜和可能性。这个故事让我深有感触,因为它触碰到了我内心深处的一些柔软之处。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不够勇敢,很多时候会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去尝试新事物,所以这个故事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内心的阴影,给了我一种莫名的力量。 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特别。它没有使用过于华丽的辞藻,而是用一种非常朴实、亲切的语言来讲述故事,但却能精准地捕捉到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读的时候,感觉就像是苏珊老师本人坐在我身边,娓娓道来,一点点地引导我走进故事的世界,去感受角色的喜怒哀乐。书中的很多细节都处理得非常到位,比如小兔子在犹豫时,爪子会不自觉地抓挠泥土;比如小狐狸在安慰朋友时,会轻轻地蹭蹭它的背。这些细小的动作,都让故事里的角色变得鲜活起来,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 最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讲故事,它更像是一本悄悄的“心灵指南”。在故事的背后,隐藏着很多深刻的道理和哲理。每一次读完一个故事,我都会陷入沉思,反思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是如何处理问题,如何看待自己的。它不会直接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故事的巧妙铺垫,让你自己去领悟,去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方式,让我觉得非常舒服,也更容易接受。我发现,这本书真的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也更好地理解他人。 总而言之,《故事总是有办法:苏珊治疗性故事集》是一本我非常推荐的书。它适合任何年龄段的读者,尤其是那些在生活中感到迷茫、需要一些温暖和力量的人。它不仅仅是一本故事书,更是一种治愈,一种陪伴。我现在已经开始期待苏珊老师能出更多的作品了,我愿意一直追随下去。这套书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它的价格,我感觉自己在这段阅读旅程中,收获了太多太多。

评分

刚拿到《故事总是有办法:苏珊治疗性故事集》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待,毕竟市面上讲故事的书很多,但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却不多。然而,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它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将故事的趣味性和心理治疗的深度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书本的装帧设计就非常讲究,那种复古的纸质感和素雅的色彩搭配,让人一看就觉得是一本有分量的书。 书中有个关于“恐惧”的故事,讲的是一只住在海边的小海螺,它总是害怕大海的波涛,害怕海浪会把它卷走,所以它总是紧紧地抓住岸边的礁石,不敢向前一步。苏珊老师将小海螺内心的恐惧描绘得淋漓尽致,那种细微的颤抖,那种因为害怕而错失美好风景的遗憾,都让我感同身受。我曾经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因为害怕未知而错失了很多机会。 我非常欣赏这本书的叙事结构。它并不是简单地讲述一个道理,而是通过主人公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和经历中,自己去领悟。比如,小海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被一阵温柔的海浪轻轻地推到了海中央,它以为自己要完蛋了,结果却发现,在海中央,它看到了比岸边更加绚丽多彩的珊瑚,听到了更加美妙的歌声。这种“意外”的发现,让它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恐惧。书中的这种“在看似危险中发现机遇”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此外,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让我沉醉。它没有使用任何晦涩的词汇,而是用一种非常纯净、自然的语言,去描绘角色的内心世界。有时候,一个简单的词语,就能勾勒出丰富的情感。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自然景色的描写,比如阳光穿过海面的折射,海风拂过海螺壳的声音,这些生动的细节,让整个故事充满了画面感和生命力,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让我觉得特别实用的是,书的最后一部分,苏珊老师会根据每个故事的主题,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练习,或者是一些可以帮助读者反思的引导。这些练习并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非常生活化的建议,比如,鼓励读者去尝试一些一直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或者去拥抱一些曾经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的感受。这些方法,都让我觉得非常接地气,也让我看到了将书中的智慧,融入到实际生活中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故事总是有办法:苏珊治疗性故事集》是一本能让你在阅读中获得深刻体悟的书。它用一种非常温柔而智慧的方式,引导我们去面对内心的挑战,去发现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本书让我相信,无论生活中有多少困难,只要我们愿意去倾听内心的声音,总能找到那条通往解决之道的故事。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故事总是有办法:苏珊治疗性故事集》一开始就吸引了我,听起来就很有深度,而且“治疗性”三个字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消遣,还能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我平时虽然不至于排斥阅读,但也不会刻意去寻找什么“心灵鸡汤”类的书籍,所以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是带着一点点好奇和审慎的。打开书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苏珊老师的序言,她用一种非常坦诚的笔触,讲述了她创作这些故事的初衷,以及她希望通过故事帮助人们解决内心困扰的愿望。这篇序言一下子拉近了我和作者的距离,让我觉得她是一个真实、有温度的人。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放下”的故事。主角是一个小熊,它总是抓着一颗小小的、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的石子,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带着,即使它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让小熊寸步难行。苏珊老师笔下的小熊,那种纠结和不舍,真的太真实了。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在生活中也常常会因为放不下一些过去的人,一些曾经的执念,而让自己背负了沉重的包袱,限制了前进的脚步。故事的结局,并不是小熊一下子就扔掉了石子,而是在朋友的帮助下,它一点点地理解,一点点地尝试,最终在合适的时机,将石子轻轻地放在了地上,然后,它感觉身体变得无比轻松。 书中的叙事方式也很有趣,它不像很多故事那样直白地告诉读者道理,而是通过角色的经历和对话,让你自己去体会。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微小的动作,就能传达出丰富的情感。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有一个关于“接纳自己”的故事,主角是一只颜色不太一样的小鸟,它总是因为自己的颜色而感到自卑,不敢和其他鸟儿一起玩耍。后来,它遇到了一位年长的猫头鹰,猫头鹰并没有批评它,而是告诉它,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色彩,正是这些色彩,让世界变得如此斑斓。这个故事让我觉得非常温暖,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身上的一些“不完美”,也许它们并非缺点,而是我独特的魅力所在。 另外,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很有考量。每个故事后面,都会有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或者是苏珊老师的一些简短的解读。这些部分就像是为读者量身定制的“反思作业”,让我有机会将故事中的情感和道理,与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有时候,我会被问到:“你是否也曾经像小熊一样,紧紧抓住一些让你感到沉重的东西?”这样的问题,常常会让我停下来,好好地审视自己的内心,也让我意识到,原来我身上也有很多和故事角色相似的地方。 总的来说,《故事总是有办法:苏珊治疗性故事集》是一本能让你在阅读中获得成长和治愈的书。它没有说教的意味,而是以一种柔和而有力的方式,陪伴你探索内心的世界。我觉得它最棒的地方在于,它让你相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内心都有“办法”去克服,就像书名一样,故事总是有办法。这是一种充满希望的哲学,也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深刻的感受。

评分

我最近有幸接触到《故事总是有办法:苏珊治疗性故事集》这本著作,可以说,它彻底颠覆了我对“故事书”的固有认知。以往我接触到的故事书,大多是为了消遣,或者是有明确的说教意味。但这本书,却像一位温和的朋友,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悄悄地给予你力量和启示。书的包装很精美,那种哑光质感的封面,配上淡淡的色彩,让人一看就觉得舒服,适合摆放在书架上,也适合放在床头,随时翻阅。 书中有一个非常让我触动的章节,讲的是一只小狐狸,它总是觉得自己身上缺少了什么,所以它拼命地去模仿别人,学别人的样子,想要变得和大家一样。但越是模仿,它就越是觉得自己格格不入,内心的空虚感也越来越强烈。苏珊老师通过小狐狸的经历,非常生动地展现了“迷失自我”的痛苦。我读到它试图学雄鹰飞翔,结果摔得鼻青脸肿的时候,我甚至能感受到它内心的那种挫败和绝望。 我特别欣赏书中处理“接纳自我”这个主题的方式。它并不是简单地告诉读者“你应该爱自己”,而是通过小狐狸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帮助了一群因为害怕而不敢进入森林的小兔子,并且因为它的机智和勇敢,赢得了小兔子的信任和喜爱。这个过程中,小狐狸才慢慢意识到,原来自己身上那些“与众不同”的特质,在特定的情境下,反而能够成为它的优势,帮助到别人。书中的这种“在付出与被需要中发现价值”的逻辑,非常自然,也让人信服。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它没有冗长的铺垫,也没有华丽的辞藻,而是用一种非常精炼、富有张力的语言,将故事娓娓道来。有时候,一句话就能描绘出一个场景,或者点醒一个道理。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人物心理的描绘,那种细腻入微的刻画,让每一个角色都跃然纸上,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有血有肉,有情有感。 让我觉得这本书与众不同的一点是,它不仅仅提供了故事,更提供了一种“方法”。在每个故事的末尾,苏珊老师都会给出一些非常实用的小提示,或者是鼓励读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实践。比如,她会鼓励读者去留意自己身上那些被忽略的优点,或者是去尝试一些能让自己感到快乐的小事。这些建议,都非常具有操作性,也让我觉得,这本书真的能够帮助我,将书中的智慧,切实地运用到我的生活中去。 总的来说,《故事总是有办法:苏珊治疗性故事集》是一本能让你在阅读中获得深刻感悟和实际帮助的书。它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陪伴我们探索内心的世界,也让我们相信,无论遇到什么挑战,我们都有内在的力量,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办法”。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体验,也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收获。

评分

我最近读的一本书是《故事总是有办法:苏珊治疗性故事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人一种宁静而治愈的感觉,那种暖暖的色调和简洁的插画,让人忍不住想捧在手里细细品味。我平时也算是个爱书之人,但很多时候,我会被那些情节复杂、语言艰涩的书籍劝退。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非常亲切的姿态,吸引了我。它不像某些励志书籍那样,充斥着大道理和空洞的口号,而是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悄悄地触动人心。 书中关于“自我怀疑”的一个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主角是一只小松鼠,它总是觉得自己不够聪明,不够能干,总是担心自己采集的坚果不够多,不够好吃,因此不敢在秋天的时候和其他松鼠一起分享。它每天都偷偷地躲在角落里,一个人默默地焦虑。苏珊老师用非常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松鼠内心的不安和孤独。我读到它因为担心而吃不下东西的时候,我仿佛也感受到了那种窒息的无力感。 最让我觉得惊艳的是,故事并没有以一个“奇迹”式的结局来解决小松鼠的困境,而是通过它一次偶然的机会,帮助了一只迷路的小鸟,从而得到了小鸟真诚的赞美和鼓励。这种真实的互动,让小松鼠逐渐意识到,原来自己身上也有闪光点,也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书中的这种“循序渐进”的治愈方式,非常符合现实情况,也让我觉得这本书的指导意义更加深远。它教会我们,有时候,帮助别人,也是一种自我疗愈的方式。 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到。它有一种淡淡的诗意,同时又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场景的描写,比如清晨森林里露珠的光芒,秋天落叶的沙沙声,这些细节的刻画,让故事的画面感非常强,仿佛我置身于故事之中。同时,人物的对话也写得非常自然,没有丝毫的做作,就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对话一样,但却常常能点醒我们心中的迷津。 另外,这本书不仅仅是读完故事就结束了。苏珊老师在每个故事的后面,都会附上一些简短的引导性的思考题,或者是一些她个人的感悟。这些内容,就像是一把钥匙,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故事背后的含义,也鼓励我将故事中的道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我发现,每一次读完一个故事,我都会花很多时间去思考,去对比自己的经历,也因此,我对自己的认识又多了一层。 总体而言,《故事总是有办法:苏珊治疗性故事集》是一本能让你在阅读中找到共鸣,获得启迪的书。它用温柔而坚定的力量,帮助我们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也让我们相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有能力找到解决之道。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品质,也是这本书带给我最深刻的礼物。

评分

很好的方法,用故事代替说教,用故事帮助孩子,学习中

评分

在京东都上买书就是划算,给孩子和自己囤了很多书,可以看个两三年了。

评分

园里老师推荐购买的,还没有看完,应该是很不错的一本书

评分

图书已经收到,帮别人买的

评分

字大行稀,不如前两本好

评分

很好的方法,用故事代替说教,用故事帮助孩子,学习中

评分

字大行稀,不如前两本好

评分

挺好的,值得学习?

评分

好看,孩子也喜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