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利用性格类型提高团队绩效
对你来说有什么差别吗 1
职业性格类型理论 3
哪一种类型更好 10
职业性格类型量表 11
类型描述 13
对智者的忠告 20
这本书如何提供帮助 21
第2章外向型与内向型
交流困难案例 23
出现的问题:性格类型之间存在的误解 25
性格类型干预 32
利用职业性格推动该团队绩效取得的成果 39
第3章实感型与直觉型
提高还是拓展 45
出现的问题:性格类型之间存在的误解 49
性格类型干预 53
利用职业性格推动该团队绩效取得的成果 59
第4章理性型与感性型
管理风格 66
出现的问题:性格类型之间存在的误解 70
性格类型干预 74
利用性格类型推动团队绩效取得的成果 83
第5章系统型与弹性型
最后期限带来的困惑 90
出现的问题:性格类型之间产生的误解 93
性格类型干预 97
利用类型理论推动团队绩效取得的成果 103
第6章功能组合
职场中的实感理性型,实感感性型,直觉感性型和直觉理性型 111
性格类型干预 122
利用类型理论来推动团队绩效取得的成果 128
评价四种功能组成的框架 129
第7章风格变化带来的压力
劣势功能――阴影 135
类型与压力 136
性格类型干预 151
利用类型理论推动团队绩效取得的成果 159
第8章影响上级领导
问题在于老板――是不是? 163
解开谜团,让别人倾听你的想法主导功能是实感型的
(ISTJ,ISFJ,ESTP,ESFP) 165
公司收集令大家困惑的信息主导功能是直觉型的(INTJ,
ENTP,INFJ,ENFP) 166
解决谁应该去这一谜团主导功能是理性型的(ISTP,INTP,
ESTJ,ENTJ) 169
寻找合适的地点主导类型是感性型(ISFP,INFP,ESFJ,
ENFJ) 172
第9章教练自己,教练他人
将类型理论用于实际工作中 178
教练自己 180
自己当教练 181
ISTJ 182
ISTP 184
ESTP 186
ESTJ 188
ISFJ 190
ISFP 192
ESFP 194
ESFJ 196
INFJ 198
INFP 200
ENFP 202
ENFJ 203
INTJ 205
INTP 207
ENTP 209
ENTJ 211
第10章将类型理论付诸实践的领导
利用类型理论改进管理风格 214
附录A团队建设过程 223
初期干预 224
签订合同 224
合作团队的形成 225
访谈问题 226
访谈与数据分析 227
一对一咨询 228
规划会议 228
团队建设会议 229
典型的团队建设会议 230
后续会议 232
附录B教练过程 233
教练的职责 234
客户的职责 235
机构的职责 236
用于收集信息的问题 236
指导计划 238
指导过程所需的其他资源 239
这本书真的让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我曾多次经历团队合作的挑战,也曾因为不理解同事的行为而感到困惑和沮丧。这本书,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理解”的大门。它没有用高深的理论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MBTI的16种性格类型抽丝剥茧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职场情境下的性格解读”的部分,它详细分析了不同性格类型在面对压力、接受反馈、参与会议时的不同反应,以及这些反应背后隐藏的性格驱动力。这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之前一直以为是“固执”的同事,可能只是在坚持自己的“原则”;而我一直觉得“散漫”的队友,可能只是在以一种更自由的方式进行思考。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与不同性格的同事有效沟通”的技巧,比如如何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来迎合对方的偏好,如何避免触及对方的“雷区”,这些建议都非常具有操作性,我已经在实际工作中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本“职场人际关系指南”,能够更从容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团队情境,也更愿意去理解和包容他人的不同,最终有效地提高了团队的整体绩效。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类“性格测试”的书籍持保留态度,总觉得过于标签化,不够实用。但是,《读懂MBTI再工作/职业性格助您提高团队绩效》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它没有停留在对性格类型的简单定义,而是深入探讨了这些性格特质在真实工作场景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工作方式、沟通模式和决策过程。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工作风格”的解析所吸引。我过去一直以为自己是“拖延症”患者,总是最后关头才赶工,但读完书后,我才意识到这其实是“感知型”性格在追求完美和信息充分时的必然表现,关键在于如何调整策略,而非否定自己。书中提供的建议,比如将大任务分解成小目标,或者与“行动型”同事结伴完成,都非常实用,帮助我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工作节奏。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理解了为什么有些同事总是显得那么“急躁”,而有些则“慢条斯理”。这种理解,让我不再轻易评判他人,而是尝试去适应和协调,从而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摩擦,让团队合作变得更加顺畅和愉快。这本书真的让我看到了性格分析在提升个人效率和团队协作方面的巨大潜力。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职场小白的福音!我之前一直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团队合作时也常常不知道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拿到这本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它用非常生动有趣的比喻,将MBTI的16种性格类型讲解得明明白白,不像我之前看过的那些枯燥的理论书籍。我特别喜欢它关于“决策型”和“感知型”的对比,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为什么在做决定时总是犹豫不决,而在探索新点子时却充满活力。书中还提供了很多真实的案例,分析了不同性格组合在团队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如何利用各自的优势来弥补不足。我记得有一个关于项目管理团队的例子,其中有一个“分析师”型的人负责制定计划,而一个“协调者”型的人则负责推进执行,两者的结合让项目进展得异常顺利。这让我意识到,原来所谓的“不合拍”可能只是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沟通语言”。读完这本书,我不仅更了解自己,也对身边的同事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简单地用“好”或“坏”来评判,而是尝试去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性格驱动力。这极大地缓解了我之前的团队沟通焦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本“人际交往秘籍”,工作起来也自信多了。
评分对于我这种已经工作了好几年的“老油条”来说,一直以为自己对团队合作和职业发展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我一直认为,只要肯努力,就能做出成绩,但却忽略了性格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书中对不同性格类型在工作中的“盲点”和“优势”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我幡然醒悟。我过去常常因为自己过于追求细节而忽略整体进度,也因此没少被领导批评。读到关于“尽职调查者”的性格特质时,我才意识到这并非我的缺点,而是我性格的一部分,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管理它。书中提供的方法,比如为自己设定时间限制,或者主动寻求“行动派”同事的帮助,都非常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更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关于自我认知,更强调了如何将MBTI理论应用到团队建设中。它分析了不同性格组合可能产生的“化学反应”,比如“创新者”和“执行者”如何互相激励,又或者“沟通者”和“决策者”如何平衡彼此的观点。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以及如何更有效地与不同性格的同事协作,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效率。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从更深层次去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将其转化为积极的生产力。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特别是关于如何利用MBTI来提升团队绩效的部分,真的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以来都觉得,一个团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员之间的默契和协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比如沟通不畅、意见分歧,而导致团队效率低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性的框架,帮助我们去分析和理解团队成员的性格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它并没有简单地将人分成“好”或“坏”,而是强调了每种性格类型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贡献。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性格互补”的论述,它详细解释了不同性格组合在一起时,如何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形成强大的合力。比如,一个思维缜密的“分析师”可以为团队提供严谨的方案,而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梦想家”则能为团队带来新的灵感。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工具和技巧,例如如何通过观察和倾听来识别同事的性格类型,如何设计更具包容性的团队活动,以及如何有效地处理团队冲突。这些内容都非常贴近实际工作,能够直接应用到我们的日常团队协作中,从而显著提升团队的整体绩效。
评分工作测试与指引
评分挺不错的书
评分不错,搞活动买书超级划算
评分不适用我的情况,准备扔
评分京东,多快好省。一直都信赖着,快递员赵光波服务好。
评分不适用我的情况,准备扔
评分书还行、快递速度很快
评分还没看,但送货速度非常快!不错!
评分纸张差劲,感觉不像正版,忍了,毕竟是看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