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推荐理由一:《知道做到》强调以企业目标为导向的学习,从“能够做到”的结果出发,强调好的学习习惯对执行的重要性。文章用字非常浅显易懂,案例生动普遍,阅读轻松,很有示范和启发效用。
推荐理由二:肯·布兰佳的商业及个人管理理念正影响着几千家知名企业和组织中的数千万人,他们来自:IBM、惠普、康柏、爱立信、诺基亚、埃克森石油、默克、通用汽车、本田、雪佛龙、辉瑞、诺华、毕博、强生、安利、肯德基、达美乐、百事可乐、假日酒店、希尔顿酒店、康奈尔大学、乔治敦大学
推荐理由三:58同城副总裁段东,李嘉诚旗下TOM传媒总裁李践,通用磨坊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总监陆志勇,蒙牛集团冰激凌事业部总经理张荣,中国惠普公司前助理总裁及首席知识官高建华,加拿大互动成功集团总裁艾莫诚意推荐。
目录:
第1章问题5
第2章缺失的一环13
第3章重复的力量21
第4章原因1:信息过载27
第5章应用“少而精”哲学37
第6章原因2:消极过滤49
第7章积极聆听61
第8章使用绿灯思维75
第9章原因3:缺少跟进89
第10章强调积极面,帮助人们取得成功103
第11章提供更多指导、支持和问责113
尾声123
致谢139
关于作者143
在线试读:
人们应该少而精地学习
而不是多而浅大量东西
“在对你公司员工进行培训的时候,你又是如何贯彻这种理念的呢?”作家问道。
“为什么不去我的办公室,跟我们的培训主管德维恩·哈珀(DwayneHarper)谈谈呢?出了这条大路之后向右拐,大约五英里路程。马路左边就是我们公司的总部。艾弗琳会帮你约见德维恩的。”
分手的时候,菲尔·莫雷用力地握了握作家的手。“见过德维恩之后再回来吧,我们可以一起共进午餐。”
“好的。”作家说道。
当作家到达德维恩办公室的时候,他看到的是一个跟随企业家共事多年的老人。德维恩极具魅力的随和与优雅,浑身散发着一种政治家的风范。他微笑着邀请作家到自己办公室的讨论区就坐,这让作者感到一种莫大的荣幸。
“菲尔一直在跟你讨论如何消除学知鸿沟的问题吧。”德维恩说道。
“是的,”作家说道。“我发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很难消除这个鸿沟。菲尔说人们必须‘少而多’地学习。”
德维恩笑了笑。“这个理念一直在主导着我们集团所有公司在培训、发展、以及商业交易过程中的所有活动。”
“你觉得这个理念怎么样呢?”作家问道。“它真的有效吗?”
德维恩点点头。“开始跟菲尔共事之前,跟大多数培训主管一样,我总是热衷于不停寻找一个新的管理理念,而不是跟进了解那些刚刚接受过培训的人。我喜欢设计一个庞大的培训项目,让每个人都走一遍所有流程,然后再寻找下一个新的培训理念。为了判断自己的工作是否有效,每次培训结束之后,我都会让参与者们对我的培训进行一次态度评价(attitudinalevaluation)。我们每次都能得到很高的分数,但实践证明,这些培训并不总是那么有效。学员们并不会把我们所教的东西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你是如何改变这一点的呢?”作家问道。
“从菲尔那儿了解到‘少而精’的理念之后,我们开始集中讲授我们觉得人们应该学会的几个理念,然后不断地进行间隔性重复,直到它们完全嵌入人们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当中。”
“这么说你们会用更多时间在培训之后进行跟进,而不是去设计更多新的项目了?”
“是的,”德维恩说道。“我们会投入大量时间进行跟进,而不是去设计、组织,或者是提供培训。而且我们相信,这种培训效果要比学员们在任何其他地方,从任何其他人那里接受的培训效果都要好。”
听起来不错,但作家还是有些怀疑。“能举个例子吗?”他问道。
“当然,”德维恩说道。“几年前,我们决定把公司的客户服务质量提高到超的水平。我们并不只是想满足客户需要——而是要彻底征服他们。当你向客户提供超服务的时,客户就会感觉兴奋不已,甚至会四处传扬你的服务。他们会自动成为你的推销员。我们决定将其变成一项长久的工作。我们会进行深入的培训,只讲授少数几样东西,然后不断地重复。”
作家扬起了眉毛。“效果怎么样呢?”他问道。
“无论是从客户还是从员工的反馈来看,我们都看到了明显的——有时甚至是戏剧般的——效果。我们会经常性地进行培训,告诉我们的员工应该如何提供超的客户服务。一旦在客户服务领域出现了任何新的理念,我们就会将其整合进我们当前的做法当中,而不是改变原来的方向。”
“的确很有意思,”作家说道。“我近刚刚在一家公司做了一场演讲,他们在我身后的讲台上树起了一面巨大的旗子,上面写道,‘客户之年’。看到这面旗子,我大笑着说道,‘下一年是什么?演讲结束之后,我想你们就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了’。似乎每一年都应该是你们的客户之年。在跟你和菲尔谈过之后,我想你们成功的秘诀就是年复一年不断通过间隔性重复来强化你们所要传达的信息。”
“是这样的,”德维恩说道。“所以我们要不断督促人们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我们不会每个月推荐一本新书,在整整一年当中,我们只会推荐少数几本书。我们会找出自己所能找到的的客户服务指南,让所有人都读上几遍,不断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如果这些信息是有用的,我们就希望人们能将它们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大家每年还会接受一次为期两天的‘超服务’培训,每次培训时讲授的理念都是相同的,但我们每年都会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讲授。当然,我们还会提到一些新的理念,但一定要确保这些理念会被整合进我们去年的培训内容当中。作为培训主管,我会不断强化这些信息,我要确保大家能够把这些信息转化为一种积极的态度,并将这种态度进一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将客户变成不断为我们唱赞歌的疯狂粉丝。”
“听起来是一套很棒的策略。”作家说道。
“这个策略可以帮助你的公司实现巨大的飞跃。”德维恩说道。“我们想让我们的员工完全熟悉这些理念,直到他们将其转变为一种自动的行为。一旦做到这一点,他们就真的可以创造奇迹。”
“创造奇迹?你指的是什么?”作家说道。
“一旦大家完全理解了我们的客户服务目标,并掌握了自己工作的所有环节,他们就会把实现这一目标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这样他们的大脑就会有时间去观察机会,创造出一些能够彻底征服对方的客户体验。”
“能举个例子吗?”
“当然,”德维恩说道。“比如说我们公司总部的前台人员,她要负责接待所有的访客,并接听所有的电话,所以我们的前台人员称自己是‘印象主管’(DirectorsofFirstImpressions)。她们经常会想出一些办法来更好地了解客户、预测他们的需要,并且努力成为他们朋友——无论是在对方临公司总部,还是只是打来电话,他们都会努力做到这一点。举个例子,我会告诉她们,只要信号灯一亮,就意味着有个电话打来了,这时她们就应该冷静下来,告诉自己,向提供服务的机会来了——尤其是当客户打电话来投诉的时候,更是如此。”
“你说的‘服务机会’是指什么?”作家问道。
“听完我的经历之后,你就明白了,”德维恩说道。“上个星期,我见到了我们的一位印象主管史蒂芬尼(Stephanie)。我走近她的时候,看到她正冲我喜笑颜开,我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说自己有个了不起的故事想分享一下。一直以来,她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接听电话。她说当电话一响,灯一亮的时候,她就会让自己冷静下来,告诉自己这是一次提供服务的机会。就在前天,她接到了一个奇怪的电话。刚一接起电话,她就听到电话那端的家伙开始冲着她的耳朵大叫起来。”
“我会让你们寝食难安的!”那家伙冲着她叫道。她立刻回应道,“是你吗,艾利克斯?当对方问‘艾利克斯是谁?’的时候,她也大喊了一声,‘我的前夫!’。”
一想到这件事,德维恩就笑了起来。“史蒂芬尼说她这句话立刻化解了那家伙的愤怒。对方立刻大笑起来。原来那家伙也有一位非常可怕的前妻。从那以后,她和那位客户就成了好朋友。”
“听起来史蒂芬尼反应相当快。”作者说道。
“是的,”德维恩说道。“我问她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她说自从想到每次电话都是一个机会之后,她就变得越来越有想象力了。所以一听到对方在大吼,她个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前夫。”
作家点了点头。“我开始明白你的意思了,”他说道。“一旦人们在工作中真的掌握了‘少而精’的道理和间隔性重复的重要性,他们就会变得非常有创造性,这非常了不起。”
很快,作家跟德维恩谈话接近了尾声,他为占用德维恩的时间而向他表示了感谢。在回到菲尔家吃午饭的路上,他意识到自己刚刚已经学到了很多。
内容简介:
为什么知道的事情却做不到?
多年来,肯·布兰佳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人们明明知道了该怎么做,比如通过阅读或参加培训得到大量有价值的建议,却始终无法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付诸实践?很多时候,人们虽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去获取知识,但这些知识根本不会在他们的大脑中停留太久。而这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组织来说,始终都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难题。
《知道做到》将会教你如何通过“学得少而精,而非多而浅”的方式将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读过本书你会发现,只要稍微调整一下自己的大脑过滤系统,你就可以将知识量轻松扩大数倍。你还将学会如何用绿灯思维引爆创造力和应变力,并通过间隔性重复更好地掌握已经学到的知识。
作者简介:
肯·布兰佳
★商业管理思想家
★畅销书作家
★肯·布兰佳公司首席精神官
肯·布兰佳以“善于把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他与斯宾塞·约翰逊合著的《一分钟经理人》已成为美国20多年来畅销的管理学著作,销量突破1500万册。
保罗·梅耶
★*一*的企业家
★成功激励机构创始人
保罗·梅耶在1960年创办了成功激励机构,致力于“激励人们发挥大潜能”。目前,公司的销售总额已超过20亿美元,超过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的所有同类公司。
迪克·卢赫
★*一*演说家
★天才培训师
迪克·卢赫的演说煽情而幽默。他是肯·布兰佳公司顾问合伙人,同时还是培训项目《完全质量》(TotalQualityLeadership)的创作者。
01234567890123456789这本书的书名《知道做到》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痛点。我常常觉得自己是个“理论家”,脑子里有很多想法,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就是无法有效地付诸实践,最终导致很多事情半途而废,或者效果大打折扣。这种感觉非常挫败,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所在。市面上关于“执行力”的书籍有很多,但我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空泛,要么过于琐碎,难以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知道做到》听起来就像是在直接对话我这样的读者,它承诺的是将“know-how”转化为实际成果,这正是我急需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剖析“知道”和“做到”之间的障碍,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转化路径。我期待它能教会我如何识别执行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如何克服惰性,如何建立有效的行动机制,从而真正实现我的目标。
评分这本书的副标题“作品管理学”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一直认为,无论是什么领域,将一件事情从构思到完成,都像是在“管理一个作品”。这个作品可以是你的一个项目,一次重要的演讲,甚至是你的人生规划。这本书似乎将这种“作品管理”的理念,延伸到了更广阔的领域。我很好奇,它如何将“作品管理”的逻辑和方法论,应用到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的提升上?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新的视角,让我能够用更系统、更专业的方式来看待和处理我所面临的各种“作品”。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像一个优秀的“作品管理者”一样,规划、执行、监控和优化我的每一个“作品”,从而取得更卓越的成果。
评分读了这本书的简介,我立刻被它“美国20年来畅销”的标签吸引了。这通常意味着它经过了市场的长期检验,内容质量和实用性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本能够持续畅销二十年的作品,一定有其过人之处。我好奇的是,在如此长的时间跨度里,这本书是如何保持其生命力的?是其核心理念具有普适性,还是它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迭代?我更倾向于前者,即它触及了人类在追求目标和达成成果过程中,那些永恒不变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经过时间沉淀的智慧,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知行合一”的精髓,并从中学习到一套能够穿越不同领域、不同时期的成功方法论。
评分我之前读过一些关于时间管理和目标设定的书,但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就是那种“落地”的感觉。很多书都会告诉你“应该做什么”,但很少能清晰地告诉你“如何去做”。《知道做到》这个书名,直接点明了这一点——从“知道”到“做到”,这中间的“过程”才是关键。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教练,不仅指出前进的方向,更能手把手地教我如何迈出每一步。我期待它能深入浅出地讲解,避免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让我能够真正理解其中的原理,并且能够轻松地将其应用到我的实际生活中。我希望读完这本书,我不再是那个“纸上谈兵”的人,而是能够真正地将想法变成现实,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眼球,简洁大方,一看就给人一种专业且深入的感觉。我本来对这类“成功学”或者“职场指南”的书籍持保留态度,觉得很多都大同小异,但《知道做到》给我的第一印象却很不一样。我尤其喜欢它传达出的那种“行动至上”的理念,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理论。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很多理论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会遇到各种阻碍?这本书似乎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强调了“如何做到”的重要性,这一点让我非常期待深入阅读。我希望它能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我跨越“知道”和“做到”之间的鸿沟,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我期待它能成为我工作和生活中的一本“工具书”,能在遇到瓶颈时提供灵感和指导。
评分不错。 不错
评分通俗易懂的一本书,关键是对行动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评分给老公买的,据说还可以
评分可以
评分不错。 不错
评分可以
评分给老公买的,据说还可以
评分通俗易懂的一本书,关键是对行动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评分给老公买的,据说还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