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不好意思争取合理利益,会让自己处处受损;不好意思拒绝无理要求,会给自己增加许多麻烦……《你为什么“不好意思” 第2版》会告诉你:学会大胆表现自己,学会赞美和沟通,学会拒绝和争取,学会摒弃懦弱和自卑……让自己“好意思”起来,勇敢自信地去做每件事,做强势的自己。                 
内容简介
   现代社会纷繁复杂,每个人都在社会上占据一席之地。然而,在传统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我们总是太过腼腆与谦虚。  
如何才能突破内心屏障,把握自己人生的每一次机会呢?《你为什么“不好意思” 第2版》将通过12章内容对不好意思心理产生的内因、外因进行剖析,从心理学、社交学等方面,细致分析并解决人们的心理障碍,指导读者在不同情境下,突破自己、敢做敢当,成就精彩人生。     
内页插图
          目录
   第01章 路越走越窄,为什么你就是“不好意思” 001   
自卑,让你失去自我表现的机会 001   
羞怯,使你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005   
别因为孤僻,错过一群人的狂欢 009   
嫉妒,会让你失去可交心的朋友 012   
虚荣心理,扰乱无欲无求的生活 015   
猜疑是人为制造障碍 017     
第02章 逃离“不好意思”的怪圈,解开心理谜团 021   
你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 021   
贴标签效应:我,正如我思 024   
欣赏自己,别不好意思 027   
自己不是圣人,犯错是正常的 029   
不要将自己定义为一个悲观的人 033   
别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035     
第03章 别不好意思说话,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 039   
别不好意思,大方作自我介绍 039   
你为什么“不好意思” 第2版   
打开心理壁垒,轻松与陌生人聊天 042   
说好场面话,快速消除陌生感 045   
积极的寒暄,令“不好意思”的心理瓦解 047   
不要不好意思打招呼 049   
不要不好意思与陌生人做朋友 051     
第04章 别不好意思“捧”自己,自信的人受重视 055   
自卑,往往是一种心理设限 055   
找准位置,大方展示自我价值 058   
摆脱自卑,拥有自信的姿态 061   
人贵有自知之明 064   
自信,只需要一根支柱 067   
自信心效应:我一定能行 070     
第05章 别不好意思批评,唯唯诺诺不成器 073   
摒弃“不好意思”心理,忠言逆耳利于行 073   
含蓄委婉指错误,少让自己有负担 076   
先说自己,再好意思说别人 079   
善意提出批评,更容易获得感激 082   
别不好意思把原谅说出口 086   
三明治效应:好批评有策略 088     
第06章 别不好意思说“爱”,情意需要你说出口 093   
对父母,说句贴心话 093   
对孩子,嘘寒问暖尽显父母情 096   
甜言蜜语,爱他就大声说出来 099   
多沟通,少猜疑 102   
越吵越爱,把爱意融入争吵中 105   
温情暖语,对家人说话更要有“爱” 106     
第07章 别不好意思赞美,人人都爱听美言 111   
具体的赞美,令人心花怒放 111   
赞美有特点,显得与众不同 113   
“戴高帽”也需要技巧 116   
虚心向别人请教,也是一种赞美 118   
自然而然的赞美 121   
以赞美的话题打开话匣子 123   
巧借第三方赞美 125     
第08章 别不好意思“丢面子”,学会自嘲更易社交 127   
丢了面子,别不好意思 127   
朋友的面子,怎么都得给足了 130   
主动向朋友道歉并不会丢面子 132   
别死要面子活受罪 134   
不要虚名,图的就是实在 137   
口下留情,给对方一点薄面 140     
第09章 别不好意思拒绝,该说“不”时就说“不” 143   
巧妙将拒绝的话说出口 143   
拒绝的话不宜说得太直接 145   
恰到好处,给对方一个台阶下 147   
给对方戴一顶“高帽”,以肯定的方式拒绝 150   
时间拖延拒绝法 152   
拒绝领导有高招 154     
第10章 别不好意思言谢,学做感恩之人 157   
向那些折磨自己的人说声“谢谢” 157   
谢谢,那些给过自己伤害的人 159   
常怀感恩,拒绝冷漠 162   
感谢你,陪伴一生 164   
谢谢你,来到这个世界 166   
老师,谢谢您 168     
第11章 别不好意思“演戏”,人要懂得用点策略 171   
投射效应:以己度人 171   
小露缺点,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173   
温情攻略:以柔克刚 176   
装可怜,软刀子更扎人 178   
解难堪,打破僵局 181     
第12章 别不好意思认错,敢作敢当能成事 183   
主动承认错误,更容易获得谅解 183   
谨慎面对说错话的局面 185   
别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 188   
工作出错了,主动承担责任 190   
得罪了领导,如何巧言认错 191   
对他人,应该迟于寻错 194     
参考文献 196      
前言/序言
   生活中,我们发现,有这样一些人,因为“不好意思”,他们不敢拒绝他人,来者不拒让他们活得很累;因为“不好意思”,他们不敢向上司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不敢自我推荐,让自己白白失去了表现的机会;因为 “不好意思”,面对心仪的异性,他们不敢大胆表达,错失了美好的爱情;因为“不好意思”,他们躲在人后,不敢大胆走出去交朋友,常常感到孤独寂寞……然而,人们为什么会“不好意思”呢?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不好意思”是一种心理障碍,形成于我们的成长和生活环境,尤其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会被师长们教育:“做人要谦虚。”而我们却误解了谦虚的真正含义,谦虚并不是不争取,并不是腼腆,并不是孤芳自赏,更不是“不作为”。事实上,只有那些敢于走出去、“好意思”的人,他们才是积极向上的,受人欢迎的,才是有担当的,这样的人生也是积极的。  
当然,要想成为“好意思的”人,首先需要我们突破内心,树立信心。  
的确,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因为人类总是善于向他人学习,学习其先进之处,进而不断变得强大,最终能够掌控世界。但人类最大的弱点也就在于其过于聪明——看清别人,却不能认清自己。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客观、中肯地评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不足、缺点,也应该看到自己的优势,而不应该妄自菲薄,只有这样,才能健康地发展自己,走向成功。  
要突破内心的“不好意思”,还需要我们进行自我鼓励并加以坚持,直至形成习惯。比如在你遇到重要的事情,需要鼓起勇气来面对时,你可以说:“造物主生我,就赋予我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这样可以增强自己内在的信心、激发自己内在的力量,从而成功地达到你的目的。当然,在不同情境下,人们所需要的自我内心突破方法也是不同的,需要我们因事因地制宜地进行学习。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机遇和挑战无处不在,每个人都希望能在社会上占据一席之地,为此,我们不妨勇敢点,自信一点,给自己一个发挥长处的机会,初登舞台,放低姿态;站稳脚跟,慢慢发展;等到机会出现,就一定要大胆出击。有了这种敢于冒险、勇于迎难而上的精神,你才能够创造奇迹。  
《你为什么“不好意思” 第2版》从12个方面对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不好意思”心理进行分析,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进行剖析,让每个人对号入座找到自己“不好意思”的症结。本书还从心理学和社交学等方面为我们指点了如何克服这一心理障碍,从而帮助我们指导读者在不同情境下突破自己、敢做敢当,成就精彩人生。  
编著者  
2016年1月    
				
 
				
				
					《为何你总“不好意思”?——洞悉社交困境,重塑自信人生》(第2版)  深度解析:是什么让你在社交场合裹足不前?  你是否常常在需要表达自己观点时,大脑一片空白,最终选择了沉默? 你是否在参加聚会时,总觉得自己格格不入,宁愿躲在角落里? 你是否因为害怕他人的评判,而错失了许多宝贵的机会,无论是工作还是个人生活? 你是否常常觉得,自己的付出和感受不被理解,却又难以启齿寻求帮助? 你是否在人际交往中,总是习惯性地讨好、迎合,最终迷失了真实的自我?  如果以上任何一个问题触动了你,那么《为何你总“不好意思”?——洞悉社交困境,重塑自信人生》(第2版)或许能为你拨开迷雾,找到前行的方向。  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不好意思”的种种表现,而是深入剖析其根源,从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多个维度,抽丝剥茧,为你呈现一个完整而深刻的洞察。我们将一同探索,那些隐藏在“不好意思”背后的复杂情感、童年经历、家庭教育、社会文化以及个体认知模式,是如何悄无声息地塑造了我们在社交场合中的行为和感受。  核心内容深度拓展:     “不好意思”的心理密码:        恐惧与焦虑的根源: 我们将详细探讨“害怕被拒绝”、“害怕被评判”、“害怕出错”、“害怕被孤立”等核心恐惧,以及它们如何在潜意识中影响着我们的决策。深度解析焦虑情绪如何消耗我们的精力,阻碍我们展现真实的自我。        自我评价与自卑情结: 探讨低自我价值感、不完美的自我认知,以及童年时期可能经历的批评、忽视或过度保护,如何导致自卑情结的形成,并将其投射到社交互动中,让我们时刻处于自我审视和自我否定的状态。        内疚感与责任感过载: 分析社会文化中对于“懂事”、“顾全大局”的过度推崇,如何让我们产生不必要的内疚感,承担超出自身能力的责任,从而在人际关系中过度退让和压抑需求。        寻求认可的陷阱: 深入分析对他人认可的过度渴求,如何驱使我们放弃原则,迎合他人,最终陷入“讨好型人格”的泥沼,无法获得真正的满足感。     “不好意思”的社会文化烙印:        家庭教育的影响: 审视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以及“乖孩子”的标签,如何塑造了我们早期的社交模式和情感表达方式。探讨父母过度保护或严苛要求,对孩子独立性和自信心的潜在损害。        传统文化观念的制约: 审视东方文化中强调的“谦逊”、“内敛”、“不露锋芒”等观念,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被误读,导致个体对自我价值的低估,以及对直接表达需求的顾虑。        社会群体压力与比较: 分析学校、职场等社会环境中,群体规范、期望以及无处不在的比较,如何让我们产生“格格不入”的感觉,并因害怕与他人产生差异而选择隐藏真实的自我。        媒体与网络文化的双重影响: 探讨社交媒体上精心营造的完美形象,如何加剧了人们的社会比较和不安全感,以及网络暴力和匿名评论,如何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公开表达的恐惧。     “不好意思”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与场景:        职场困境:            不敢主动争取项目、晋升机会。            难以向领导、同事提出合理要求或反馈。            会议中沉默寡言,缺乏参与感。            害怕承担责任,但又担心出错被指责。            工作成果被忽视,却不知道如何为自己发声。        人际交往的障碍:            难以建立深入的友谊,总是停留在表面。            在聚会、社交活动中感到尴尬、局促不安。            害怕拒绝他人,即使违背自己的意愿。            不敢表达真实的感受和需求,导致误会和矛盾。            在亲密关系中,难以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        个人成长的阻力:            害怕尝试新事物,担心失败。            不敢表达个性,担心被嘲笑或排斥。            难以维系健康的界限,容易被他人侵犯。            长期压抑需求,导致情绪问题(如抑郁、焦虑)。            错失自我实现的机会,被“不好意思”困住脚步。  本书的价值与承诺:  《为何你总“不好意思”?——洞悉社交困境,重塑自信人生》(第2版)并非提供一套简单化的“速成秘籍”,而是提供一套深刻的理解框架和循序渐进的实践指南。我们将引导你:  1.  建立自我觉察: 学会识别“不好意思”在不同情境下的具体表现,并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心理动因。 2.  理解根源,放下评判: 通过对自身经历的梳理和分析,理解“不好意思”的形成过程,并学会以更宽容的心态接纳真实的自己。 3.  重塑认知模式: 挑战那些限制性的信念,学习用更积极、更客观的视角看待自我和他人的评价。 4.  掌握实用的社交技巧: 提供一系列经过验证的、可操作的方法,帮助你在不同社交场合中,自信地表达自己,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5.  建立清晰的个人边界: 学会如何坚定而得体地拒绝,保护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避免被他人过度消耗。 6.  培养内在的自信: 认识到自信并非源于外部的认可,而是源于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自身能力的信任。  第2版升级亮点:     更丰富的案例分析: 增加了更多贴近当下社会生活、更具代表性的案例,让你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更深入的心理模型: 引入了更多前沿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为“不好意思”的成因提供更科学、更系统的解释。    更具操作性的练习: 设计了更具指导意义的练习和冥想环节,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新增章节: 针对现代社会新兴的社交挑战,如网络社交的边界、虚拟与现实的平衡等,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    语言风格优化: 更加贴近读者,用平实而有力的语言,带你一同踏上自我成长的旅程。  适合读者:     所有在社交场合感到不自在、拘谨、甚至畏惧的人。    希望改善人际关系,建立更健康、更真诚链接的人。    渴望在工作和生活中更自信地表达自己,争取机会的人。    对心理学、自我成长感兴趣,希望深入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人。    曾被“不好意思”困扰,想要突破现状,重塑自我的人。  《为何你总“不好意思”?——洞悉社交困境,重塑自信人生》(第2版)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你开启一段更自由、更坦荡、更自信人生的地图和指南。它将陪伴你,一步步走出“不好意思”的阴影,拥抱真实而闪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