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才艺课程——美术(大班)

幼儿园才艺课程——美术(大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首钢幼儿保教中心 著
图书标签:
  • 幼儿园美术
  • 大班
  • 才艺课程
  • 幼儿教育
  • 美术启蒙
  • 绘画
  • 手工
  • 创意
  • 亲子教育
  • 学前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45531
版次:1
商品编码:1196108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8
字数:47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幼儿园才艺课程——美术( 大班)》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汇集了“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一线教师在幼儿园美术课程实践与理论研究方面的优秀成果。按照大班幼儿在上、下两个学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确定每月的活动主题,并依据月主题编写主旨说明、指导要点和美术活动案例。其中,“主旨说明”指出了5 ~ 6 岁幼儿的年龄特征、美术学习特点以及主题发展目标;“指导要点”为教师指导幼儿美术活动提供了方法、策略及应注意的问题;“活动课程”涵盖了多种美术类别,主要包括手指点画、剪纸、蜡笔画、泥塑、手工制作等。本书的编写和出版旨在为一线教师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指导和帮助,为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内容简介

  首钢幼儿保教中心编著的《幼儿园才艺课程--美术(大班)》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5~6岁儿童美术教育的要求和建议,针对5~6岁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美术学习特点,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式的结构安排,系统地呈现了5~6岁儿童从9月份到次年6月份的美术学习内容,其中包括撕纸粘贴、团纸粘贴、手指点画、拓印画、线描画、蜡笔画、粘贴画、棉签点画、折纸、泥塑、手工制作等多种美术类别。同时为一线教师和儿童家长指明了各个主题下的活动内容和指导要点,并配以清晰的步骤图,便于幼儿教师和家长把握美术教育的方式、方法与过程,满足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教师、家长的需求。
  由于本书具有理念科学、案例鲜活、体例系统、难易适中等特点,并注重幼儿园一线教师和家长指导、实施儿童美术教育的实际运用。因此,本书既适用于幼儿园一线教师开展儿童美术教育教学,也可以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训与学习教材,还可以作为家庭指导用书用以满足广大家长指导儿童美术学习。同时,对于从事幼儿园美术教育研究的研究者来说也是一本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编委会主要成员
孙丽凤:
孙丽凤老师于198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专业,从事幼儿园管理和学前教育研究工作26年,具备丰富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曾先后指导4所幼儿园获得“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资质,1所幼儿园获得“河北省示范幼儿园”称号。主持完成北京市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重点课题《多媒体教学对幼儿绘画学习的作用》、《在幼儿园文化建设中提高青年教师对职业认同感》等,多项科研成果赢得了专家、园长和教师们的好评。
王 星:
幼儿园高级教师,中国儿童歌舞协会会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现任首钢幼儿保教中心保教科科长。
自1988年7月参加工作至今,曾先后主持并参与全国、全军、北京市幼儿园重点课题及研究;2009年5月,参与海淀教委组织的《幼儿园早期教育规范化管理》一书的编写;2013年5月,参与北京市教委组织的《幼儿园民间体育活动》“腰鼓操”部分的编写。2011年底参与北京市第二批名师工作室——“于渊莘工作室”,与北京市十二家幼儿园的园长一起进行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学习与研究。2013年9月,被评为石景山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王 芳:
王芳老师于2012年毕业于西南大学,并取得学前教育学硕士学位,先后从事学前教育和学前比较教育的学习与研究,至今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曾参与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与教学创新研究”的2项子课题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理论素养和扎实的研究技能,具有两年的学前教育实践和研究经验,主要负责教研、科研工作。

图书顾问
崔晓文:
崔晓文,清华大学出版社资深编审,经济学专业教授,曾主编图书30余本,在图书编辑与出版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受读者的信赖和喜爱。
冯婉桢:
冯婉桢,201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并取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前教育政策。曾主持教育部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经济发展中的我国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构建自主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块,提升师范生面向儿童开展美术教育的能力”等多项课题。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九月份活动主题:我是大班小朋友
第一节 第一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美术活动——我的自画像
活动课程2 拓印画——花瓶
活动课程3 油画棒画——我的好朋友
活动课程4 撕纸粘贴——做旗操的小朋友
活动课程5 泥塑——我是快乐小厨师
第二节 第二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线条画——我的神秘小屋
活动课程2 教师节——爱心贺卡
活动课程3 想象画——手的联想
活动课程4 剪纸粘贴——踢球的小孩
活动课程5 装饰画——我来造汽车
第三节 第三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写生画——给喜欢的人画像
活动课程2 蜡笔画——神奇校车
活动课程3 泥塑——金鱼的好朋友
活动课程4 线描画——特殊的“小舞台”
活动课程5 手工制作——我是服装设计师
第四节 第四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水粉画——我来变变变
活动课程2 撕纸粘贴——漂亮的女孩
活动课程3 线描写生画——我会刷牙
活动课程4 意愿画——快乐的小朋友
活动课程5 蜡笔画——伊娃的裙子
第二章 十月份活动主题:我家和我家周围
第一节 第一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国庆节蜡笔画——天安门
活动课程2 粘贴画——热闹的大街
活动课程3 蜡笔画——夜晚的公园
活动课程4 拓印画——找星星
活动课程5 手工制作——我们的社区
第二节 第二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蜡笔画——幼儿园的早晨
活动课程2 水墨画——柿子
活动课程3 喷画——美丽的图形城堡
活动课程4 线描画——公主的城堡
活动课程5 泥塑——可爱的小火车
第三节 第三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综合材料制作——房子
活动课程2 蜡笔画——我的房间
活动课程3 泥塑——青蛙的一家
活动课程4 版画——放风筝
活动课程5 折纸——纸船
第四节 第四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绘画——公鸡一家
活动课程2 粘贴画——向日葵
活动课程3 水墨画——牵牛花
活动课程4 泥塑——我给鸟儿安个家
活动课程5 装饰画——花枕头
第三章 十一月份活动主题:秋天多么美
第一节 第一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蜡笔画——风娃娃和大树
活动课程2 水墨画——苹果
活动课程3 立体纸工——大嘴鱼
活动课程4 水粉画——彩色的树
活动课程5 折纸——美丽的宝塔林
第二节 第二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刮蜡画——林中的小鸟
活动课程2 水墨画——大白菜
活动课程3 折纸——长颈鹿
活动课程4 油画棒渐变画——太阳的颜色
活动课程5 水墨画——水果
第三节 第三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拓印画——树叶印画
活动课程2 蜡笔画——美丽的百鸟王
活动课程3 水墨画——蝴蝶
活动课程4 贴画——海底世界
活动课程5 折纸——飞翔的仙鹤
第四节 第四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水墨画——辣椒
活动课程2 水墨画——胡萝卜
活动课程3 粘贴画——蝴蝶飞舞
活动课程4 线描画——漂亮的手套
活动课程5 牙签拼贴——秋日鸟啼
第四章 十二月份活动主题:我的动物朋友
第一节 第一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油画棒渐变画——大公鸡
活动课程2 水墨画——螃蟹
活动课程3 泥塑——小蚂蚁真可爱
活动课程4 折纸——小马
活动课程5 线描画——善良的小象
第二节 第二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喷画——小鱼
活动课程2 水墨画——大熊猫
活动课程3 泥塑——小牛
活动课程4 意愿画——各种各样的鱼
活动课程5 版画——可爱的小白兔
第三节 第三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油画——小象
活动课程2 水墨画——美丽的金鱼
活动课程3 立体纸工——猫捉老鼠
活动课程4 粘贴画——小鸡
活动课程5 想象画——鱼的舞会
第四节 第四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折纸——瓢虫
活动课程2 水墨画——可爱的小青蛙
活动课程3 手工制作——狮子大王
活动课程4 泥塑——猴子
活动课程5 手工制作——长颈鹿
第五章 三月份活动主题:奇妙的变化
第一节 第一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油画——送给妈妈的花围巾
活动课程2 水粉画——蜗牛家族
活动课程3 版画——小青蛙醒来了
活动课程4 粘贴画——脸谱
活动课程5 手工制作——纸袋公鸡
第二节 第二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油画——花手绢
活动课程2 折纸——蜗牛时钟
活动课程3 扎染——布
活动课程4 手工制作——纸筒老鼠
活动课程5 油画——月亮船
第三节 第三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刮画——美丽的鱼
活动课程2 折纸——快乐的小螃蟹
活动课程3 泥塑——小鸭子
活动课程4 拼贴画——猫头鹰
活动课程5 装饰画——葫芦
第四节 第四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绘画——五官的联想
活动课程2 折纸——快乐的鹦鹉
活动课程3 水墨画——小猫
活动课程4 手工制作——蛋壳画
活动课程5 扎染——漂亮的围巾
第六章 四月份活动主题:春天在哪里
第一节 第一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蜡笔画——绽放的花朵
活动课程2 折纸——郁金香
活动课程3 泥塑——熊猫
活动课程4 线条画——花瓶与郁金香
活动课程5 喷画——影子游戏
第二节 第二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蜡笔画——小鸡玩游戏
活动课程2 折纸——小猫的故事
活动课程3 油画——花孔雀
活动课程4 泥塑——爱劳动的小蜜蜂
活动课程5 版画——美丽的春天
第三节 第三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水彩画——春天的花
活动课程2 水墨画——可爱的熊猫
活动课程3 泥塑——春之花
活动课程4 版画——春天的树
活动课程5 水墨画——小蝌蚪
第四节 第四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蜡笔画——小蜜蜂
活动课程2 拼贴画——鲤鱼
活动课程3 版画——小燕子飞回来了
活动课程4 泥塑——可爱的大熊猫
活动课程5 蜡笔画——当小鸟遇到大树
第七章 五月份活动主题:我喜欢
第一节 第一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折纸——知了
活动课程2 水墨画——西瓜
活动课程3 装饰画——绿色时装秀
活动课程4 布贴画——美丽的海底世界
活动课程5 刺绣——小船
第二节 第二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蜡笔画——宇宙飞船
活动课程2 水墨画——蜜蜂
活动课程3 手工制作——小螃蟹
活动课程4 泥塑——可爱的小猪
活动课程5 水彩画——妈妈的花裙子
第三节 第三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主题画——跳绳
活动课程2 水墨画——葡萄
活动课程3 刺绣——刺猬
活动课程4 折纸——花和叶子
活动课程5 折纸——孔雀
第四节 第四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拼贴画——花旦头饰
活动课程2 想象画——大鞋的联想
活动课程3 刺绣——房子
活动课程4 手工制作——人
活动课程5 手工制作——民族娃娃
第八章 六月份活动主题:装扮我们的节日
第一节 第一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想象画——快乐的小丑
活动课程2 绘画——快乐的儿童节
活动课程3 印画——鞋印的畅想
活动课程4 手工制作——猫头鹰
活动课程5 线条画——美丽的盘子
第二节 第二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水墨画——蜻蜓
活动课程2 布贴画——美丽的服装
活动课程3 手工制作——皇冠
活动课程4 刮画——花瓶
活动课程5 手工制作——披萨
第三节 第三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水墨画——美丽的荷花
活动课程2 拼贴画——小金鱼
活动课程3 线条画——蝴蝶
活动课程4 折纸——花环
活动课程5 手工制作——动物面具
第四节 第四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拼贴画——漂亮的娃娃
活动课程2 拼贴画——花瓶与花
活动课程3 绘画——脸谱
活动课程4 手工制作——装饰袋
活动课程5 手工制作——马蹄莲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九月份活动主题:我是大班小朋友

主旨说明

九月份幼儿从中班升入大班,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我长大了”的自豪感。此时的

他们神经系统发育比中、小班更加完善,自我控制能力和精细动作发展有了很大程度的提

高。随着各种知识和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他们对周围的世界有了更大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主动做事情。

指导要点

家长和教师要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一起讨论和交流对美的感受,与此同时支持幼儿

收集喜欢的物品,并和他一起欣赏。



第一节 第一周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1 美术活动——我的自画像

一、活动目标

1. 教师引导幼儿能够大胆运用线条表现人物的表情与形态。

2. 教师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获得自信。

二、活动重点

通过此项活动幼儿能用线条画表现人物的表情与形态。

三、活动难点

幼儿能够有创意地表现人物,且人物比例协调。

四、活动准备

( 一) 知识经验

幼儿有绘画人物的经验。

( 二) 物质材料

教师为幼儿准备黑笔、白卡纸、蜡笔、小镜子等材料若干。

五、活动过程

( 一) 开始部分

1. 教师出示小镜子并提问:

(1) 你从镜子里看到了什么?

(2) 镜子里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

(3) 启发幼儿从镜子里寻找五官的特点。

( 此部分意使幼儿对绘画产生兴趣,即启发幼儿认真观察人物表情。)

2. 请小朋友们笑一笑,再撅撅嘴,看看镜子里的自己有什么变化?

3. 如果让你画自己,你准备怎样画?再次引导幼儿观察五官的比例。

( 二) 基本部分

1. 启发幼儿想一想,以前画过的人物都是什么样的?现在要画一画自己,你准备要

怎样画,想好后开始绘画。

2. 鼓励幼儿大胆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幼儿提供帮助。

( 三) 结束部分

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幼儿作品( 如图1-1 ~图1-3 所示),并请幼儿讲一讲“我的

故事”

图1-1 大班幼儿作品

《蜡笔画——我的自画像》

图1-2 大班幼儿作品

《蜡笔画——我的自画像》

图1-3 大班幼儿作品

《蜡笔画——我的自画像》

活动课程2 拓印画——花瓶

一、活动目标

1.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印画技能,尤其能均匀地印色。

2. 在教师引导下,幼儿能通过拓印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活动重点

在教师引导下幼儿能学会印画的方法,并能均匀地印色。

三、活动难点

教师引导幼儿能够使用多种颜色创意搭配。

四、活动准备

( 一) 知识经验

幼儿已具备印画的相关经验。

( 二) 物质材料

教师为幼儿准备一张欣赏画,白纸、吹塑纸每人各一张,调色盒、湿毛巾每组一条。


前言/序言

前 言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学习经验的最佳途径,是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3 ~ 6 岁幼儿能在美术学习领域中获得许多足以引发他们浓厚兴趣和愉悦体验的学习经验。美术不仅对幼儿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幼儿园课程体系的整体建设具有有效的完善作用。因此,作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主要途径,美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幼儿园才艺课程——美术( 大班)》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汇集了“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一线教师在幼儿园美术课程实践与理论研究方面的优秀成果。按照大班幼儿在上、下两个学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确定每月的活动主题,并依据月主题编写主旨说明、指导要点和美术活动案例。其中,“主旨说明”指出了5 ~ 6 岁幼儿的年龄特征、美术学习特点以及主题发展目标;“指导要点”为教师指导幼儿美术活动提供了方法、策略及应注意的问题;“活动课程”涵盖了多种美术类别,主要包括手指点画、剪纸、蜡笔画、泥塑、手工制作等。本书的编写和出版旨在为一线教师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指导和帮助,为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书在首钢幼儿保教中心张春红老师、张立建老师和孙丽凤老师的全面统筹及整体规划下完成,由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冯婉桢博士审定。在此,向冯博士致以诚挚的谢意!在编写过程中,多位优秀的幼教管理者和一线骨干教师参与书稿的编写工作,其中,马玉红、支艳丹、李建伟、冀思岐老师负责案例的编写,王星、王芳老师负责全书的统稿。在本书编写工作中得到了幼儿园园长和业务园长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和时间仓促等因素的局限,书中难免会存在一些不足和纰漏,期待社会各界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过程中及时提出宝贵意见!

首钢幼儿保教中心
2016 年8 月



幼儿园才艺课程——美术(大班) 前言 在孩子们的成长画卷中,色彩是跳跃的音符,线条是流动的旋律,而艺术则是点亮他们心灵的璀璨星辰。美术,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学习绘画技巧,更是培养孩子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以及情感表达的关键途径。尤其对于大班的幼儿而言,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和动手能力,正是激发他们艺术潜能,引导他们自由表达、探索世界,并为未来学习奠定坚实美术素养的黄金时期。“幼儿园才艺课程——美术(大班)”正是这样一套精心设计的课程,旨在为孩子们开启一扇通往五彩斑斓艺术世界的大门,让他们在充满乐趣与挑战的活动中,发现艺术的美,感受创造的喜悦,并自信地表达自我。 本套课程并非简单地教授绘画技法,而是围绕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点,设计了一系列贴近生活、富有童趣、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我们深知,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家,他们拥有无限的创意和对世界的独特视角。因此,课程注重引导而非灌输,鼓励探索而非模仿,强调过程而非结果,力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创,在创中乐。 大班的幼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对事物的认知也更加深入,对色彩的运用也更加大胆和富有表现力。他们开始能够理解更复杂的概念,并乐于尝试更具挑战性的艺术表现形式。本课程正是基于这一特点,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拓展,将艺术的种子播撒在他们幼小的心田,并悉心浇灌,使其茁壮成长。 课程理念与目标 本课程秉承“以儿童为中心,以兴趣为导向,以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我们相信,艺术教育的价值在于激发儿童内在的创造潜能,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塑造健全的人格。 核心理念: 玩中学,学中创: 将抽象的美术概念融入到趣味性、游戏化的活动中,让孩子们在玩耍中自然习得知识和技能。 过程导向,结果不设限: 强调美术活动的探索过程,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不拘泥于最终的作品形式,保护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多元化表达,个性化发展: 提供多种多样的材料和表现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途径,展现独特的艺术风格。 生活化联系,情感化体验: 将美术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情感体验紧密结合,引导他们用艺术的方式观察、理解和表达周围的世界。 合作与分享,共同成长: 鼓励孩子们在集体活动中相互学习、合作交流,分享彼此的创意和快乐。 具体目标: 1. 认知与观察能力的发展: 初步认识和分辨各种基本色彩(如红、黄、蓝、绿、橙、紫、黑、白、灰等),并了解色彩的冷暖、深浅、明暗等基本属性。 能够观察和辨认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基本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及它们的组合。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事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纹理等特征。 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并尝试用美术的视角去观察和感受。 2. 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激发: 能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想象,创造出具有个人特点的图形和形象。 鼓励大胆的联想和想象,将抽象的概念或故事转化为具体的艺术形象。 乐于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不害怕犯错,敢于突破常规。 能够将生活中的点滴灵感融入到美术创作中。 3. 动手能力与技能的培养: 初步掌握多种绘画工具(如蜡笔、彩色铅笔、水彩笔、颜料、手指画颜料等)的基本使用方法,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 能够运用剪刀、胶水、彩纸、黏土等材料进行简单的拼贴、剪纸、捏塑等手工活动。 学习用不同的笔触(如点、线、面)和手法(如涂、画、点、压)进行创作。 能够控制手部精细动作,进行较为精细的描绘和粘贴。 4. 审美情趣与情感表达的提升: 感受不同色彩、线条、形状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并尝试用色彩和线条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对美的事物产生初步的感知和喜爱,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 通过美术活动,学会用非语言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想法、感受和情感。 欣赏他人的作品,并能用积极的语言进行评价。 5. 合作与社会性发展: 在集体创作活动中,能够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学习尊重他人的创意和劳动成果。 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想法,并从中获得启发。 课程内容模块 本课程将内容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每个模块都围绕着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进行设计,并相互关联,层层递进。 模块一:色彩的奇妙之旅——探索与感知 内容: 色彩大探险: 通过色彩卡片、图片、实物等,认识并区分红、黄、蓝三原色,以及它们混合后产生的二次色(橙、绿、紫)。引导幼儿感受不同颜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宁静等。 冷暖色感知: 引导幼儿感受冷色调(如蓝、绿、紫)和暖色调(如红、橙、黄)带来的不同感觉,并尝试用冷暖色来表现不同的场景,如夏天用暖色,冬天用冷色。 深浅明暗的游戏: 学习观察和模仿颜色的深浅变化,例如浅绿和深绿的区别,用不同深浅的颜色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远近感。 色彩的情感表达: 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来表达此刻的心情,或者用色彩来表现一个故事,例如高兴时用明亮的颜色,难过时用灰暗的颜色。 色彩的混合魔术: 引导幼儿通过颜料的混合,探索色彩变化的乐趣,尝试调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活动形式: 色彩配对游戏、色彩猜谜、色彩拼贴画、色彩心情画、颜料混合实验等。 模块二:线条的舞蹈与形状的乐园——描绘与建构 内容: 线的种类与变化: 认识并模仿直线、曲线、波浪线、锯齿线等不同形状的线条,了解线条可以表现物体的轮廓、动态和质感。 点、线、面的构成: 学习用点、线、面等基本元素来组合构成简单的图形和物体,例如用点和线画出小草,用面来表现房屋。 基本形状的识别与应用: 巩固圆形、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形状的认知,并学习将它们进行组合,构成更复杂的图形,如用圆形和三角形组合成小汽车。 立体形状初体验: 简单认识球体、立方体、圆柱体等立体形状,并尝试用黏土等材料进行捏塑。 创意线条画: 引导幼儿在自由创作中,大胆运用各种线条来表现自己心中的事物,例如用曲线画出飘动的云朵,用锯齿线画出小鱼的背鳍。 活动形式: 线条拓印、形状拼贴画、形状变变变(将基本形状组合成新事物)、立体造型捏塑、线条主题绘画等。 模块三:我眼中的世界——观察与表现 内容: 家乡的风景: 引导幼儿观察家乡的建筑、街道、公园等,并用绘画或拼贴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画一画自己家门口的树,或者社区的游乐场。 大自然的秘密: 观察并描绘植物(花朵、叶子、树木)、动物(小鸟、鱼、昆虫)等自然景物,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和色彩变化。 生活中的创意: 观察和表现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水果、蔬菜、玩具、交通工具等,并鼓励幼儿进行创意改编。 我的家人与朋友: 学习描绘家人和朋友的形象,表达对他们的喜爱之情。 节日主题创作: 结合节日(如春节、圣诞节、儿童节等),进行主题性的美术创作,体验节日氛围。 活动形式: 写生(户外或室内)、图画故事创作、节日主题绘画、立体手工制作(如制作小动物、交通工具模型)等。 模块四:多样的艺术材料与技法——探索与创造 内容: 彩笔的魔法: 学习蜡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等的不同用法,例如蜡笔的粗犷表现,彩色铅笔的细腻描绘,水彩笔的鲜艳色彩。 颜料的魅力: 学习使用水彩或手指画颜料,感受色彩晕染、叠加的效果,尝试不同的绘画工具(如画笔、海绵、棉签)与颜料的结合。 拼贴的乐趣: 学习运用各种彩纸、布料、报纸、树叶等材料,通过剪、撕、贴等方式进行拼贴创作。 黏土的立体世界: 学习用黏土捏塑各种动物、植物、人物形象,感受三维空间的创作乐趣。 创意拓印与印染: 尝试用植物叶子、积木、海绵等进行拓印,或学习简单的印染技法。 活动形式: 蜡笔刮画、水彩晕染画、手指画创作、拼贴画制作、黏土造型捏塑、植物拓印艺术等。 模块五:我的艺术展览——分享与评价 内容: 作品展示与交流: 鼓励孩子们将自己的作品布置在班级的美术角,并互相欣赏、学习。 简单的作品讲述: 引导幼儿用简单、清晰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包括创作的灵感、使用的材料、想要表达的内容等。 相互评价与鼓励: 学习用积极、友善的语言评价他人的作品,例如“我喜欢你画的颜色,它看起来很温暖。”“你把小兔子画得好可爱!” 我的“小小艺术家”: 组织班级美术作品展,邀请家长参观,让孩子们体验创作的成就感。 活动形式: 班级美术角布置、作品分享会、小小艺术家访谈、家长开放日作品展等。 教学方法与建议 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 1. 情境创设: 营造有趣、轻松、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氛围。可以播放音乐,展示相关图片,讲述故事,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和想象空间。 2. 演示与示范: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演示,引导幼儿了解材料的特性和基本的操作方法。但示范不宜过多,以免限制幼儿的自主探索。 3. 启发式提问: 在活动过程中,多用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例如“你觉得这个颜色是什么感觉?”“如果你是这个小动物,你会做什么?” 4. 鼓励与肯定: 及时发现并肯定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每一个进步,无论大小,让他们感受到被认可和鼓励,增强自信心。 5. 提供多样化材料: 准备丰富多样的美术材料,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组合和运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6. 关注个体差异: 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和表达,不强求一致。 7. 与生活相结合: 引导幼儿将美术活动与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他们感受到艺术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8. 利用绘本资源: 选取与美术主题相关的绘本,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 9. 鼓励合作与分享: 在集体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合作,分享创意,培养团队精神。 10. 家园共育: 鼓励家长参与到孩子的艺术创作中,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在家为孩子提供支持和鼓励。 结语 “幼儿园才艺课程——美术(大班)”是一本集教育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美术课程。我们希望通过这套课程,能够点燃孩子们心中的艺术火花,让他们在色彩的海洋中遨游,在线条的世界里飞翔,在想象的天空中翱翔。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而这套课程,将是他们踏上艺术之旅的美好起点,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成长,播下最绚丽的种子。愿孩子们在美的熏陶中,快乐成长,自由创造!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考察得非常周到,尤其体现在对家长和教师的辅助性材料上。后面附带的几页“活动材料准备清单”做得极其细致,不仅列出了基础工具,还贴心地标注了不同季节或主题活动可能需要的“自然材料采集指引”。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并未将“完成作品”视为衡量标准,反而在“活动反思与记录”部分给出了详细的引导模板。这些模板鼓励记录孩子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以及他们对作品的情感投入。这种注重“记录成长轨迹”的做法,对于日后回顾孩子的早期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在我看来,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你怎么做”的教材,更是一本“如何观察和理解你孩子创作行为”的指南。许多教材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而这本书却将反思环节提升到了与实践操作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份平衡感非常到位。

评分

从一个资深艺术爱好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理论深度虽然保持了面向学龄前儿童的适宜性,但其隐藏在背后的教育哲学却值得深思。它似乎遵循着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每一步的难度提升都经过精心设计,确保孩子在“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状态下持续进步,从而建立起对自身能力的积极反馈。书中对“感知力训练”的重视程度,远远超出了普通的美术教材。例如,有一节课要求孩子闭上眼睛听雨声,然后用不同深浅的蓝色和灰色来“画出”自己听到的雨的“温度”和“节奏”,这种跨感官的联结训练,是培养高级审美能力的关键。虽然对于初次接触艺术教育的家长来说,可能需要反复阅读几遍才能完全领会其中的深意,但正是这种需要思考和投入的深度,让它区别于市面上那些肤浅的“涂色书”或“简易手工指南”。它提供的是一把理解儿童心灵成长的钥匙。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编排逻辑,着实展现了作者在儿童早期教育方面的深厚功底。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各种绘画技巧,而是巧妙地将艺术活动融入到孩子们日常的生活经验和想象世界中。比如,对于“认识形状”这一单元,作者并没有采用枯燥的几何图形讲解,而是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身边的积木、水果甚至云朵来发现线条与面的变化,这种由点及面的引导方式,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主动探索欲。书中穿插的那些“小提示”和“温馨提醒”,语气亲切自然,像是邻家的大姐姐在耳边低语,非常有效地区分了教师指导与儿童自我表达的界限。我特别留意到,它对“材料的再利用”给予了相当的重视,鼓励使用回收纸箱、瓶盖等进行创作,这不仅培养了孩子的环保意识,更拓宽了他们对“艺术媒介”的认知边界。这种注重过程而非结果的教育理念,在如今这个过分强调“完美成品”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和具有前瞻性。

评分

我花了些时间对比了市面上其他几本大班美术教辅,发现这本书在“激发创造性叙事”方面的处理方式独树一帜。它很少直接给出“画一只小猫”这样的具象指令,而是通过设定一个开放性的情境,比如“如果你是一片雪花,你今天会遇到谁?”或者“帮小兔子设计一个它从未见过的游乐场”,来引导孩子构建属于自己的视觉故事。这种“以情境带入创作”的手法,极大地避免了对孩子想象力的束缚。我尤其欣赏其中对“媒介的实验性探索”的鼓励,书中提到可以用咖啡渣来模拟泥土的质感,用食用色素调和淀粉来制作“可食用的颜料”。这些创新的建议,让美术活动彻底摆脱了传统“颜料-画笔-纸张”的固定模式,转而变成一场充满惊喜的感官冒险。对于那些希望孩子能够发展出独特个人风格的家长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起点,它教的不是画什么,而是如何“看”和“想”。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让人眼前一亮,厚实的纸张触感温润,封面那幅用稚嫩笔触勾勒出的色彩斑斓的画作,仿佛一下子就把人带回了那个充满好奇与探索的年龄段。内页的排版简洁明快,大量留白的设计让每一幅作品的展示都显得格外突出,呼吸感十足。我特别欣赏它在色彩搭配上的考究,那些饱和度恰到好处的色块组合,即便是成人读者,也会被其中蕴含的童真与活力所吸引。书脊的处理也很人性化,平摊性很好,方便在阅读或参考时保持稳定。不过,如果能增加一些关于纸张环保认证的标识,那就更完美了,毕竟是给小朋友们使用的书籍,材料的安全性和环保性是家长们非常关心的一个点。整体来说,它在视觉传达和物理质感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出版方的用心和对“美”的初步理解。这种对细节的打磨,无疑为阅读体验增添了许多愉悦的成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